> 硕士毕业论文 > 38260字硕士毕业论文衡山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研究

38260字硕士毕业论文衡山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研究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8260字
论点:衡山县,农业,结构调整
论文概述: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归纳国内外理论研究成果,探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和方法,并把理论充分运用到实践中去,以衡山县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实例,剖析衡山县农业产业结构演变

论文正文:

介绍

1.1研究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迅速,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加强,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与国民经济的关系日益密切。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收入的增减已成为决定市场有效需求、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提高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中国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缓慢的问题日益突出。传统农业仍然占很大比例。农业生产结构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要求。农产品结构不能满足城乡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由于我国农产品生产成本高,品种单一,质量差,国际竞争力弱。尤其是农业经营者竞争力的缺乏和农业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的低效,对中国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挑战(1)。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按照自然、市场和经济规律,依靠科技进步合理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生产效率,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满足社会消费需求,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意见》再次强调,要继续加大农业投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现我国农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是改造传统农业,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只有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业效率,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在以农业发展为主体的地区和城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日益迫切。
衡山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它位于湖南省中东部,湘江中游。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资源丰富,产品丰富。这是湖南省首批“小康县”和“家庭小果县”。农业基地建设初具规模,逐步形成传统农业县典型的优质稻超级稻生产基地、商品粮生产基地、蔬菜生产基地、垫草生产基地、茶叶生产基地、油菜油茶生产基地、甜瓜生产基地、小水果生产基地、南珠生产基地、衡山黄鸡瘦肉型猪生产出口基地。近年来,衡山县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着力发展畜牧业,培育“粮、畜、禽、菜、果”四大主导产业,从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入手,形成“市场主导、基地主导、基地联系农民”的农业产业化格局。衡山县农业局数据显示,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8729元和15508元,比2010年分别增长19.2%和13.7%。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0家,共计75家。三次产业结构从去年的23.9: 32.8: 43.3转变为22.6: 35.2: 42.2。衡山县农业产业化进程虽然加快,但农业产业结构仍不合理。迄今为止,还没有人对衡山县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因此有必要对衡山县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进行系统的研究。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研究目的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总结国内外的理论研究成果,探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和方法,并将理论充分应用于实践。摘要:以衡山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例,分析了衡山县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和现状,总结了衡山县农业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和存在的实际问题。摘要:探讨了衡山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方向,提出了衡山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为衡山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1.2.2研究意义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增效、增加农民收入和农村繁荣的中心任务。其重要原则之一是充分发挥各地区的区域优势和比较优势,合理调整农业资源利用方向,优化农村地区布局和生产结构,因地制宜确定区域主导产业,加快优势生产区的形成,促进优势农产品生产的区域化、集约化和规模化,形成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和农业优势向发展优势的转化。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不仅可以解决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销售疲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而且是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在不同的历史和区域条件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不同的。通过对衡山县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的历史、现状、成就、存在的问题和差距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研究,找出问题和制约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和优化,使衡山县农业和农村资源得到合理持续的开发利用,发挥最大效益。研究衡山周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对于加快衡山县农业和农村的快速发展,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新优势,加快全面建设小康县的步伐,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衡山县农业资源与产业结构现状

2.1[衡山县农业资源现状/br/]衡山县位于湖南省中东部。湘江以下列禁忌度流经城市:东经112° 27 \'-112° 57 \',北纬26° 58 \'-27° 28 \',S-N 54.5公里,东西48公里。衡山县总面积934平方公里。地势内部高,外部低。地势逐渐向西北和东南递减,形成两个斜面。它主要由山、丘陵和小丘组成,有河流、小溪和平原。其地貌组合具有带状阶梯状分布的特点。山区约占11.4%,丘陵区约占42.3%,丘陵区约占24.8%,平原区约占21.5%。衡山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热量充足,光照充足,无霜期长;雨量充足,水和热基本上是同一个季节。雨季和旱季更加明显。四季分明,季风明显。年平均温度是17.5摄氏度。后山的温度略低于前山的温度。年平均无霜期为286天,平均降水量为1400毫米,有利于农业生产。衡山县农业总人口约为35.29万和9.8万,占全县总人口的87%。耕地总面积25.9万亩,其中水田24.1万亩,旱地1.8万亩,人均耕地0.65亩,[63]。农业在县域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现已形成吨粮、种粮、楠竹、山茶花、蔬菜、草席生产基地。全县农业总产值10.1亿元,农业占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三分之一。粮食作物年播种面积约45万亩,年产量约20万吨。主要粮食作物包括水稻、小麦、大豆、甘薯、马铃薯、蚕豆、豌豆、玉米、高粱等。经济作物主要包括香菊、洪菊、梨、桃、李、麦草、烟草、花生、西瓜、甜瓜、蔬菜、茶叶、药材、油菜、油茶和芒果等优质产品。是湖南省首批命名的“家庭小果县”、“家庭小康县”和“养猪大县”。

3衡山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效果分析........17
3.1农业内部结构变得合理........17
3.2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17
3.3工业化取得实质性进展........18
3.4标准化农产品生产的初步结果.......19
3.5技术推广和管理服务不断增强.......20
4衡山县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22
4.1衡山县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22
4.2衡山县农业产业结构问题的原因.......24
4.2.1传统农业结构效率低下.......24
4.2.2农业生产者素质低.......24
4.2.3不完善的农业服务体系.......24
4.2.4农业管理系统中的差距.......25 [/溴/]4.2.5保护政策难以实施.......26
5衡山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27
5.1指导思想.......27
5.2基本原则.......27
5.3主要目标.......27
5.4主要措施.......28

结论

通过梳理国内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理论研究和衡山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实证分析,具体介绍了衡山县现有的农业资源和产业结构演变过程,分析了衡山县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的产业结构和内部结构,总结了衡山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成就和经验,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明确了衡山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认为衡山县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必须坚持因地制宜与集群集约化相结合、市场导向与政府调控相结合、产业规模扩张与产业质量提升相结合、机制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建议做好区域规划,优化产业布局。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结构调整;完善投资机制,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强基层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四大战略服务。努力推进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管理信息化、服务社会化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主导产业快速形成、主导企业快速成长、产业规模大幅增长、品牌影响力大幅提升、质量安全大幅提升、新企业快速发展六大目标。加快农业资源优势向经济发展优势转化,全面提高农业产业质量和效率。本文有两个创新成果:
(1)通过分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了三个新的判断阶段:第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主要障碍不是农业比较效率低,而是生产规模小,这表明农村进入了“多土地少人”的新阶段;第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主体不是分散的农户,而是新型的管理主体,这标志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进入了以发展大型专业家庭、合作社、家庭农场和龙头企业等新型管理主体为主的新阶段。第三,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应突破农地产权、土地流转等政策壁垒,标志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进入了强有力的政府行政动力与市场体制机制互动的新阶段。
(2)提出衡山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指导思想:以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题,以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打造优势农产品基地为基础,以培育大型专业农户、合作社、家庭农场和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实体为切入点,加强政策和科技支持。推进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管理信息化、服务社会化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农业资源优势向经济发展优势转化,全面提高农业产业质量和效益。

参考
[1]安德森金,1990,改变http://sblunwen.com/nygclw/在中国的比较优势:食品、饲料和纤维市场。巴黎发展中心。
[2]杨公普,夏大为主编。工业经济学教程[。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3][美国]斯蒂格利茨。经济学[硕士]。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
。[4]高洪深。经济系统分析导论[。中国审计出版社,1998。
[5]克拉克。[经济发展条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6]肇庆镇。王长玉。运筹学在农业生产最优化中的应用,运筹学,美国运筹学学会杂志,1991 (2),194-205。
[7]西蒙·库兹涅茨。[国家的经济增长。商务印书馆。1985.
[8]切尼等。工业化与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上海联合出版公司。1989.
[9]刘易斯。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经济发展:[经济和社会研究学院。1954,(22): 139-191。
[10] w阿瑟·刘易斯。二元论经济学[。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