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农 > 新时期“三农”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意义,如何做好新时期党的工作的重中之重?

新时期“三农”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意义,如何做好新时期党的工作的重中之重?

新时期三农”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意义

如何做好新时期党的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深化发展中同时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期间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党的工作重中之重。”十七届五中全会为“三农”做出了巨大贡献

新时期“三农”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意义

求问论新时期供销社如何在服务“三农”工作中发挥作用

中国地图分类编号:F326.6文件识别码:a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广大农村将以全新的面貌呈现给世界。 新农村、新生活、新氛围无疑对从事农村商业流通工作的供销合作社提出了新的希望和更高的要求。 那么,供销社是如何以统筹城乡的理念来深入规划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呢 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根本途径。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新变化,我们必须突破传统思维模式,跳出农业规划农业,跳出农村发展农村,以统筹城乡的理念深入规划农村工作。 首先,应该进行总体规划。按照生产发展、小康生活、文明农村、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的要求,必须从各地区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这是基于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建议,即“经济应该进一步发展,民主应该更加完善,文化应该更加繁荣,社会应该更加和谐,人民的生活水平应该更好。”

如何做好新时期党的工作的重中之重?

如何做好新时期党的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深化发展中同时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期间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党的工作重中之重。”十七届五中全会为“三农”做出了巨大贡献

新时期“三农”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意义

求问论新时期供销社如何在服务“三农”工作中发挥作用

新时期“三农”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意义范文

摘要:“三农”一直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因此,“三农”问题的研究不仅是一个理论热点,也是一个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现实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三农”的研究成果很多。总结和整理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把握当前“三农”发展的脉搏,为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提供理论和智力上的“支撑”。

关键词:三个农村问题;研究综述;未来前景;

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重大问题。这也是学术研究中的一个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三农”问题放在全党工作的首位。理论界也对“三农”问题进行了大量深入研究,涌现出大量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当前,我国正处于赢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胜利的历史关键时期。我们需要把握新时期“三农”发展的新现象和新特点,这些新现象和新特点不同于以往的发展阶段。因此,认真梳理、总结和总结“三农”研究的思路和逻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中共十八大以来“三农”问题研究综述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研究可以说是“卓有成效的”。这些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宏观政策”——“社会经济发展”——“教育文化”等方面。综上所述,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社会实践水平的研究成果

“食物对人们来说是最重要的”。作为世界人口大国,中国的粮食问题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也是“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徐勇教授认为,“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16年总人口超过13.54亿。满足中国人民的饮食需求是对中国政府的巨大挑战。”然而,中国农业基础薄弱,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特别是自然灾害、非农建设占用、退耕还林导致耕地面积急剧减少,粮食增长陷入瓶颈。何雪峰教授认为,“土地不仅是不可移动的,而且是不可再生的,这使得全世界都控制着土地的使用。”因此,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秘书长习近平指出,18亿亩耕地的红线应严格把关,以确保粮食安全的生产基础。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粮食产量从2015年的5.895797亿吨增加到2017年的6214.3万吨。这实现了粮食产量的持续增长,确保了国家粮食自给自足,为社会和谐和政治稳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农”研究的另一个实际方面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优化农业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提高农业补贴效率,以市场为导向增加农业附加值,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此,张洪宇教授等教授认为,在当前形势下,农民收入已经进入新的增长时期,“但制约农民收入的新矛盾水平依然存在。城乡结构性问题和收入内部构成突出。必须从顶层设计入手,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个环节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由于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城市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大量农民将不再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这将导致家庭经营收入下降。因此,越来越多的农民将外出工作或从事非农工作,使得工资收入等其他收入来源逐渐成为新时期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农民收入的地区差异将逐渐缩小。到2017年,出国务工农民人数达到2.7747亿,同比增长1.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22元,比2016年的9892元增长8.9%,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增长7.5%,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相差2.73倍,比上年下降0.02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随着全面法治的逐步实施和相应劳动保障机制的不断完善,逐步提高农业规模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大势所趋”。

(二)理论创新研究成果

20世纪60年代,中国实行城乡分离的户籍制度,逐步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一方面,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实施严重抑制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制约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也导致了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长期不平衡。因此,伊雪教授认为,“只有从根本上打破城乡二元社会制度,才能期望农业实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只有当农村实现美丽和谐的城乡一体化,只有当农民成为现代农业的经营者和现代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因此,推进城乡一体化,其实质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不断完善和改革现有户籍制度。俞荣剑教授认为,“实践表明,只有改革现行户籍制度,才能为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奠定制度基础,提供现实可能性。由于城乡户籍制度的差异,农民在医疗、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受到限制,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因此,改革城乡户籍制度是在推进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一体化的系统工程中,消除社会认同的异质性,为社会发展创造公平和谐的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基层进行了多次深入调查,对“三农”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成为治国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韩庆祥教授认为,“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在农村,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与农村扶贫之间的辩证关系。”张小山教授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梦想就是让尚未进入小康社会的农民在政府的干预和政府与市场的推拉下进入富裕轨道,从而实现先富后富、共同富裕的目标。”9林星等学者认为,“习近平关于“三农”的思想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习近平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思想包括“三农”的理论、体系和道路,这些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统一...习近平的“三农”思想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导航标准10

(三)国内外比较研究成果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的食品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即越来越多的人转向健康绿色的农副产品。党的国盈教授认为,“要加快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就要借鉴国外先进的农业发展经验,国家要尽快制定符合中国农村、农业和农民客观实际的政策。”11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推进农业供给结构改革是当前的当务之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主线。围绕这一主线,稳定粮食生产,推进结构调整,推进绿色发展,推进创新驱动,推进农村改革。要突出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以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为主攻方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目标。从生产和供给两方面入手,创新体制机制,调整和优化农业要素、产品、技术、产业、区域和主体结构,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管理体系,突出绿色发展,在更高层次上构建新的农业供需平衡”。学者李昌平认为,“充分学习和借鉴国外发展农村和农业的有益经验,比如通过实施OVOP战略,日本已经成为打击国内工业化和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典型案例。它在该地区的生化发展模式已成为亚洲和非洲等世界许多国家刺激农村地区创造经济发展势头和繁荣农村经济的模式。“这种区域工业化发展模式将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胡鞍钢教授认为,“农村社会道德文化建设不容忽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要有物质发展,又要有精神发展。“因此,政府在动员农民参与社会建设的同时,也应该加强精神引导。在这方面,韩国的新农村运动可以说是一个典型案例,“该运动以勤奋、自助和合作为基本精神,通过引导和农民自愿参与,成功实现了改造农村社会的战略目标。”

由于别人的错误,聪明人会改正自己的错误。上述研究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的,其中一些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对帮助人们理解“三农”问题,研究制定“三农”问题的发展战略和解决方案有很大的启示。然而,现有的研究仍然需要改进和加强。首先,对“三农”的研究往往是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角度进行的,而跨学科研究和整体政治研究相对较少。其次,关于“三农”相对恒定的理论研究及其治理框架的构建,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而且形成了经验总结,需要加以丰富和完善,因为“三农”问题是不断更新的,这对于我国当前走向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进程应该有进一步的认识。同时,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不断深入,“三农”问题的内容、方法和目标也将在实践中不断深化。

二。当前“三农”问题研究的难点

一切客观事物的运动都存在矛盾,“三农”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也不例外。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三农”问题的发展必然会受到一系列制约。正确认识和梳理当前发展形势中的这些不足,对于新时期“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发展至关重要。

(一)发展社会需求造成的农村生态破坏

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消费结构变化已成为影响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它们还促进了农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随着社会经济转型中的农村生态问题,学术界对其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温铁军教授将农村生态农业视为农业4.0的象征,农业4.0可以“最终到达一个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态文明新时代”然而,现实情况是,从2012年起,农村地区化肥净施用量从5,883.5万吨增加到2016年的6,022.6万吨,平均每公顷使用量超过900公斤,15远远超过国际公认的化肥安全标准,农药使用量甚至超过150万吨。2017年,中国三大粮食作物水稻、玉米和小麦的农药利用率为38.8%,比2015年增长2.2个百分点。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严重,耕地利用效率低下。耕地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物质基础。良好的耕地质量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然而,由于施肥过多、工业污染等生产方式不当,我国耕地污染日益严重,耕地整体质量不容乐观。基于对中国耕地大量数据的分析和整理,王小毅教授认为,“中国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比城市严重得多。生态环境恶化和环境污染不仅威胁到农村有限的资源,也威胁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如果不加以密切关注,可能会导致生态系统严重退化,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生态问题,把生态建设纳入“三农”问题的范畴。

(二)传统商业模式造成农业生产能力落后

提高农业产量是“三农”的焦点之一。20世纪80年代初,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长期以来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生产模式逐渐与现代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相去甚远。学者张海鹏认为,“家庭管理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基本组织形式。当前,我国农业家庭经营模式面临着增加农业收入和财富的困难以及土地流转面积增加的新形势。为了符合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本要求,必须创新原有的农业管理模式。从2012年到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五年把农业现代化作为“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然而,小农生产经营模式注重土地和劳动力的延伸,不利于农业产业集聚,也不利于机械化程度高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杜小山教授认为,“目前中国农民家庭经营总体上不仅规模小,而且还处于严重滞后的发展状态,形成了‘小而全,小而散’的家庭经营模式,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制约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由于生产经营的盲目性和小农组织形式的封闭性的主观制约,再加上农产品市场的“不稳定性”,已经不能满足农业市场化发展的需要。李一宁教授指出,“近年来,中国经常遇到“消费者难买”和“农民难卖”农产品的双重困境,这是小农生产不适应市场经济的现实写照。”虽然小农生产经营模式在我国有一定的“历史积累”,但由于其规模小,生产和交易成本较高,日益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瓶颈”。

(三)引进资本形成农民阶级的分化

由于我国农村长期固有的自然经济模式和由此产生的“农村文化观”,农民作为生产主体的需求是短视和狭隘的,不适合现代农业的发展。因此,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和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应通过培育新的农业生产主体来实现。因此,一方面,它吸引了大量的社会资本(商业资本)进入“三农”从事农业生产、加工和销售等相关的商业活动。另一方面,为了扩大经营规模,大量商业资本希望从一个或多个农民那里获得土地经营权,这些农民在地租和其他利益货币化的诱导下,将土地转让给商业资本,从而使他们作为农业生产者的地位边缘化。谢小青、简晓鹰等学者认为,“土地流转是对农村利益和社会关系的调整,必然会影响农村阶层的分化。”资本化的农业生产模式强烈排斥小土地经营者的权益,侵犯弱势阶层或群体的权益,从而加剧了农村社会的“两极分化”。这种对农村“人情社会结构”的冲击和变化,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乡村社区的规则约束机制及其以熟人社会规则为基础的内部结构,同时社会资本也伴随着资本主义利己主义和实用主义进入农村。这些多元化的价值观必然会使农村秩序结构在与传统农村伦理体系互动的过程中趋于失衡,这不利于农村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但会使社会资本在与“农村传统”的相互博弈过程中相互消耗。肖唐达特教授认为,“资本进入农业越深,“三农”发展中的“内卷化”现象就越明显。“这与管理主体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健康运行的预期地位背道而驰。这一理论与实践的相对偏差是制约“三农”研究的另一个“桎梏”。

三。新时期“三农”研究的未来展望

新时期,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首位。习近平总书记从全球角度提出了“精确扶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发展理念。目前,世界农业新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三农”发展面临新技术、新理念带来的诸多机遇和挑战。因此,围绕“新型农业经营服务模式生产主体”的“三农”动态研究应成为下一阶段的研究方向。

(一)培育新农民:“三农”发展新需求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和农村地区的农民问题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根本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始终是全党的当务之急。其中,建设新型农业体系的关键是“培养和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从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入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2013年11月,习近平在湖南的一次调查中指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人”,这表明农民在农业生产经营和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目前,随着农业科技在农业、农村和农民领域的影响力和作用日益增强,其在农业生产、经营和销售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这使得农业生产现代化和科技发展成为新农民的迫切需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一般流向生产率高、经济效益好的行业。一方面,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农村劳动力和各类优秀人才流入城市,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缺乏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整个农村地区出现了技术人才心理转化现象空。根据相关数据,未来对新型农民的需求将达到8000万左右。这表明,从长远来看,农村人力资本的发展潜力巨大。

为此,一是加强农村职业技术培训体系建设,切实提高农民综合素质,适应“三农”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二是推广农业技术,提高农民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农业管理能力。第三,制定农村科技人才优惠政策,逐步吸引和培养大批综合素质高的现代新型农民,巩固“三农”现代化人才基础。

(二)农村电子商务:科技兴农的新途径

在中国传统农业生产中,生产相对受到重视,而加工和销售却被忽视,这导致了农产品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偏差。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生产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管理主体,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联系,促进农村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3]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指出:“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促进新型农业经营者、加工流通企业和电子商务企业的全面融合,促进网上与网下互动发展。加快建立和完善适合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标准体系。支持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和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网站建设。”这为从宏观层面解决农业生产中的“供需”矛盾提供了方法和政策支持。另一方面,从微观层面来看,农村电子商务和农业信息化系统是通过互联网、计算机等现代技术手段建立起来的。农民可以通过信息服务系统准确、及时地了解市场发展趋势,为农业生产和市场需求的无缝衔接提供现实可能性,进一步为农民提供一个能够增加收入、致富的电子信息平台。因此,可以说,“农村电子商务有效地解决了农产品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是降低农产品交易成本、增加农民收入的唯一途径。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消除了“分散农民、市场化”的结构性矛盾,为农产品销售开辟了一个新的世界。

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拓宽了农产品的分销渠道,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和购买能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产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从2010年的49.1%下降到2017年的30.3%。这表明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逐步从“单一”自给自足的消费向“多元化”优质消费转变。此外,由于地域、成本等因素的限制,传统的实体店销售模式限制了农民的销售和购买渠道。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也成为农产品销售与农村消费双向互动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为解决中国“三农”问题注入了“新鲜血液”。

(3)融资租赁服务:促进产业发展的新举措

如何支持“三农”发展?尤其是困扰“三农”发展的金融服务业,是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关注的主要问题。融资租赁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对于为“三农”发展寻求新的融资,解决“三农”发展资金“瓶颈”具有重要意义。虽然,近年来,中国已经开始重视和促进“三农”融资租赁服务。然而,由于融资租赁公司的经营模式和市场规模等诸多因素,融资租赁对“三农”的影响非常有限,为“三农”发展融资租赁服务面临诸多障碍。因此,2017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努力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加快农村金融体系创新,支持一批由社会资本设立的服务“三农”的金融租赁公司。习近平在党的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报告中还指出,“我们应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实践证明,融资租赁服务对“三农”的优势非常显著。第一,发展现代农业,农业机械化在提高农业效率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与分散的农民相比,一方面,农民需要大量的资金来购买农业机械。另一方面,由于农业机械的特点,如使用时间短、工作量少、维护工作量大等。,这需要资金用于“维护”。因此,农民对农业机械的需求不强。然而,农村融资租赁服务刚刚解决了上述客观现实问题,即通过中介机构为农民及时提供“一站式”融资租赁服务,从而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满足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金需求。第二,在原材料加工、运输和农产品销售过程中也需要大量的资本投资。例如,农产品加工需要厂房和加工设备,而运输环节需要车辆和仓库使用费,销售环节需要人力资源投资。此外,这一过程中的资本注入具有一次性和高投资的特点,普通农民难以承受这种高风险的资本投资。因此,农民可以向金融租赁服务公司申请融资,购买相关设备和车辆,加快和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抓住市场机遇,提高农民收入。第三,为了提高区域产业效率,土地经营权的转让使得土地资源相对集中,这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同时也增加了农民应对风险危机的脆弱性。因此,农村金融服务凭借其便利性、快速性和灵活性,在保护农民抵御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

[①徐勇。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村治理创新[。《中国农村经济》,2016 (10) :23-26。

[2]王文君。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趋势及路径选择——以江西省赣南市为例[。Quest,2016 (10) :85-89。

[3]林星,吴春梅。习近平的“三农”思想分析——基于对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一系列重要讲话的解读。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04) :67-74。

[4]韩西平,孙和。简论习近平“三农”发展的中国梦[。理论研究杂志,2015 (11) :4-10。

[5]王睿,何雪峰。当前“三农”政策中的几个主要问题[。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5,17 (02) :63-72。

[6]伊雪,杨桂红。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0 (03) :5-11。

笔记

1徐勇。从历史连续性的角度看中国的道路[。中国社会科学,2016 (07) :4-25。

2何雪峰。论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优势[。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 (03) :1-8。

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统计年鉴》(2016-03-21) [2017-01-12]。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

4张洪宇、张海洋、李微漪、李冠有。农民增收现状分析及对策[。农业经济问题,2013,34 (04) :9-14。

5国家统计局。《[农民工国家检查报告》(2017-04-28) [,2018-01-08]。http://www.stats.gov.cn/tjsj/.

杨桂红伊雪路6号。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0 (03) :5-11。

7俞荣剑。新城市化:权力驱动还是权利主导[。探索与争论,2013 (09) :8-12。

8韩庆祥。论习近平的治国思想[。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6 (01) :4-14。

9张小山。试论习近平的“城乡一体化”思想[。人民论坛,2015 (30) :25-27。

吴春梅林星10号。习近平“三农”思想探析——基于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解读。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04) :67-74。

11党国盈。对中国农村发展的思考[。《农村工作通讯》,2016 (24) :29-32..

12李昌平。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中的主要问题、路径和政策选择[。《经济杂志》,2014 (12) :70-74。

13胡鞍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是补充短板[。《农村工作通讯》,2015年(16) :39。

14温铁军、张云纳、邱建生、罗佳玲。从农业1.0到农业4.0的演变[。当代农村金融,2016 (02) :2-6。

15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2017-09-30) [2018-01-08]。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

16宋宝安。努力提高农药利用率,促进质量和绿色农业[电子商务/其他]。(2017-12-28) [2018-01-08]。http://www.moa.gov.cn/zwllm/zwdt/201712/t2017 12 27 _ 5990317.htm。

17王小毅。《农村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4 (02) :58-65。

18杜小山。准确的扶贫需要七大机制的创新[。群众,2017 (07) :26。

19李一宁。让农民成为主要市场主体[。《农村工作通讯》,2013年(23) :28。

20谢小青,简晓鹰。阶级重建:土地流转对社会阶级的影响[。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 (01) :100-108。

21小唐达特。近十年来中国农村治理的观察与思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53 (06) :1-11。

22习近平。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赢得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小册子)[。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2。

23张惠杰、张玉梅、赵邦红、龚一飞、许巍、刘英杰。中国新型职业农民总量和结构需求估算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04) :44-4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农业供给结构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和农村发展新动力的意见[。人民日报,2017-02-06 (01)。

25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2017-09-30) [2018-01-08]。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

26习近平。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赢得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小册子)[。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