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 > 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现状分析,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认同

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现状分析,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认同

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现状分析

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加强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一是必须将民族认同提升到国家核心价值观的层面,构建统一的民族认同建设战略。目前,国家认同问题既没有被纳入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范畴,也没有被纳入国家核心价值观的层面。事实上,它没有得到巩固和促进。

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现状分析

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主要存在哪些不足

一、环境变化的因素对于大多数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来说,他们所面临的是一个非常新奇和陌生的环境。这种环境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生的适应和调整。 首先,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变化会增加他们适应新环境的困难。 首先,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组成。 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统一是多民族国家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如果民族认同和民族认同不能统一,很容易破坏民族团结和民族团结。 中国民族地区的不平衡就是所谓的“国家认同”,即认知主体对其所居住的国家以及作为认知对象的积极认知、态度、情感和信念。 普遍和真正的民族认同是国家稳定的舆论基础。它也是一个不强大的国家。少数学生去汉族学校,大多数去非政府学校用自己的民族语言教学。此外,由于胡耀邦对少数民族实行“两少一宽”的政策,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很轻。 新疆有20,000多座清真寺,超过中亚五国清镇寺庙的总数。伊斯兰气氛非常浓厚。如果你太敏感,你会整天谈论爱国主义。你知道什么是爱国主义吗?一个国家每天唱红歌,赞美这个,赞美那个。它不允许别人说它一点也不好。很少有人站出来指出一些不足或阴影是逮捕或指控。它不允许反对派的声音。这些所谓的爱国主义实际上是真正的叛徒。 一个好国家,确切地说,

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认同

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加强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一是必须将民族认同提升到国家核心价值观的层面,构建统一的民族认同建设战略。目前,国家认同问题既没有被纳入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范畴,也没有被纳入国家核心价值观的层面。事实上,它没有得到巩固和促进。

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现状分析

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主要存在哪些不足

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现状分析范文

本文的目录导航:

大学生如何实施祖国认同教育探析

[引言]大学生民族认同培养研究导论

[第一章]民族认同的定义与民族认同教育

[第二章]当代大学生民族认同教育现状分析

[第三章]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拓展途径

[参考文献]高校培养学生民族认同策略的结论与借鉴

第二章当代大学生民族认同教育现状分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中国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民族认同作为体现民族凝聚力和社会向心力的重要内容,作为培养社会群体爱国情感的前提,也应成为新的历史时期和国家治理现代化新发展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为了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应该以当前大学生民族认同教育的实际情况为主要参考依据,以当代大学生民族认同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深入分析大学生民族认同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总结并提出针对性的教育路径,即开展民族认同教育,首先要了解大学生民族认同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主要因素。只有这样,才能使民族认同教育的路径分析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当代大学生民族认同教育的成就。

关于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研究,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维度对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重点和意义也不同。例如,从大学生对国家现状的理解和理解、对国家当前生产力水平的认识和期望、对国家发展前景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民族团结与民族团结的关系、各民族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以及对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接受和宽容等角度,对当代大学生民族认同教育的结果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具有明确的民族认同感,积极认同中国各民族和地区的统一,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过对学者调查结果的分析,笔者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的发展、教育的延伸和制度的优化,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已经从爱国主义的初始阶段逐步走向以对国家的责任和义务为基础的理性爱国主义阶段。一般来说,大学生普遍具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在国际社会中对祖国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责任感,重视国家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关心国家发展的前景。

(1)贴近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增强爱国情怀。

相关研究表明,大学生通过自身的身心发展和学校教育的双重作用,已经从对祖国美丽风景和领土的热爱转变为无知时期对祖国的自豪感和依恋,进而从青少年时期对个人与国家关系的初步认识转变为对国家的明确服务。最后,从他们对国家的责任和义务的角度来看,他们已经向自觉理性的爱国行为转变,他们对国家的认同感在培养上逐渐走向成熟。升旗仪式是学校教育中强化民族认同、弘扬爱国精神的最基本方式。她的尊严感和神圣感使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在日常的集体实践中得以延续,她所代表的民族意志也在大学生自身的发展中得以传递。

(2)结合政治社会化进程,增强为国家服务的意识。

政治社会化通常是指社会成员学习政治意识,理解政治制度,培养政治参与能力,最终形成政治观点和政治立场的过程。一般来说,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媒体包括生活团体、政府、大众媒体等。这些正式或非正式的制度发挥着实现政治社会化的功能,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进程和结果。目前,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拓宽了人们参政的渠道,特别是对于那些在时代上处于领先地位并精通计算机技术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直接在国家机构的官方微博和微信上留言,反映问题,并在主流媒体的评论区表达自己的观点。工作人员以最高的声音和强烈的反应筛选出问题,给予重视并作出回应。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多元互动的参与形式使他们能够实现为祖国建设献计献策的愿望,同时也使大学生参与国家建设的意识从僵化的被动灌输转变为积极参与。

(3)日益频繁的国际交流增强了大学生相互依赖的信念。

近年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越来越活跃。中国人出国和外国朋友来中国的数量和频率逐渐增加。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交集比以往更多。无论中国人出国还是外国人来中国,他们之间的交流和摩擦都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外国人对中国人的态度是让走在信息时代主流的大学生也有同样的感受,也就是说,中国在世界上赢得的荣誉或遭受的责难激发了大学生相互依赖的信念。这种公众集体自尊是与国际社会联系背景下民族认同的情感基础。这也是大学生关注中国人的弱点和不足,反思他们积极的情感生成的原因。

二。当代大学生民族认同教育存在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稳步前进。经济、政治、文化综合实力取得了较大成绩。中国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然而,当代大学生民族认同教育的一些成果仍然不是特别显著。笔者在现有资料中梳理了学者们指出的大学生民族认同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民族认同削弱民族认同。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在集体认同领域,有两个方面: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了自己的文化、政治和经济,发展了自己的民族认同感、宽容感和支持感。然而,这种民族情感很可能演变成狭隘的民族主义。换句话说,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自己的民族认同保持坚定,但民族认同意识薄弱。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没有意识到,除了民族身份之外,他们还拥有国家公民身份。即使在有大量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也对汉族大学生表现出敌视和排斥的态度。

(2)一些大学生对国家安全意识不高。

在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的呼唤下,国家间的合作越来越密切,文化和经济方面相互渗透。许多大学生在“地球村”环境中逐渐接受了“趋同论”。他们甚至否认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本质区别和矛盾,认为不同的民族国家最终将走向一个共同的“信仰社会”。这些都对中国传统的国家安全观和保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产生了强烈的影响。经济全球化给大学生带来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使一些大学生产生了经济效益高于一切的错觉。他们认为“谁赚更多的钱谁就有最终决定权”,这极大地损害了国家主权的神圣性。这显然与我国倡导的维护国家安全背道而驰。

(3)一些大学生在民族认同上缺乏理性。

从最初的形式来看,国家认同是基于“根意识”和“眷恋情结”的内心情感和意图的表达,也就是说,国家认同是一种情感体验。然而,这不仅仅是一种情感。从个体心理结构的角度来看,它既涉及情感,也涉及认知。从个人行为驱动的角度来看,它更具有基于对国家热爱的忠诚意愿和理性奉献的特征。然而,一些大学生对祖国的盲目热爱,从深层结构上反映了他们对国家认同缺乏理性认识。例如,“南海仲裁”后,一群大学生上街游行,拉横幅,抵制进口。这些未能正确理解和评估国家间的摩擦。人为加剧的对抗似乎与清醒、理性和积极的大学生的地位不符。在其他国家看来,所谓的“抵制”只会变成闹剧。

三。当代大学生民族认同教育的影响因素。

(一)客观因素。

1.高校教育观念不足对大学生民族认同教育的影响。

意识在本质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人们自出生以来就有的自然意识,另一种是人们在社会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产生并不像自然意识那样自然,而是需要有目标的培养。作为一种更高的社会意识,国家认同需要通过教育手段来建构。然而,中国的现代教育起源于西方精英教育,它注重实践性和培养各行各业精英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作为教育实践的指导思想,是高校教育活动的指挥棒,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思想保证。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必须以正确的教育理念为前提。如果教育理念不到位,就无法把握时代新特点给大学生民族认同教育带来的新问题。如果这一理念不到位,我们就无法在新时代的要求下准确确立提升大学生民族认同的教育目标。如果观念不到位,我们就不能准确地选择教学方法和设计教学内容。

目前,一些大学教育工作者仍然对全球化的复杂性和社会转型期的困难缺乏正确认识,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和多元文化的渗透缺乏必要的警惕。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他们没有认识到提升大学生民族认同的重要性,继续实施精英教育,敷衍了事地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在我国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公共课程无用武之地,教师不重视,学生“考试过关万岁”。不可能真正了解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和先进的民族政策,也不可能认识到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优越性。此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缺乏必要的实践活动。学生只能机械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缺乏情感导入和实践基础的灌输式教学,是提升大学生民族认同的沧海一粟。

此外,由于大学生民族认同教育理念的不足,关于提升大学生民族认同的理论研究也很少。虽然高校教育工作者在提升大学生民族认同的理论研究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和探索,但总体上仍缺乏针对性、指导性和实用性。高校教育工作者不重视大学生民族认同的理论研究,导致大学生民族认同教育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

2.多元文化主义对大学生民族认同教育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化作为人类自身的经验属性,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中产生了一种打破时间空界限的联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积极的态度融入世界格局,迅速成为国际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与此同时,全球化对中国政治制度、社会生活、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也随之而来。尤其是各种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发生了大规模碰撞,社会思潮出现,反映了社会转型期不同阶层不同的利益诉求。这种代表不同利益需求的非主流意识形态反映了多元文化主义渗透到中国各个方面的现象,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在我国形成了多元化的社会思潮。不同的社会学家对我国当前社会思潮的类型和特点有不同的看法。程恩富等人认为,“我国当前的社会趋势主要是民主社会主义、复古主义、新自由主义、新左派、传统马克思主义、创新马克思主义和折衷马克思主义”。

《当代中国八大社会思潮》一书的作者马立诚认为,“当代中国的主要社会思潮包括:民主社会主义、自由主义、新儒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粹主义、新左派和老左派”。由此可见,尽管学术界存在不同意见,但当代中国受多元文化冲击的现状是不容置疑的。其中,在我国政治经济领域影响最大的西方意识形态——新自由主义和民主思想——对我国的主要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和挑战。

多元文化主义本质上是减少族群和族群文化之间的矛盾,以便不同社会阶层和族群的价值需求能够在包容的国际环境中得到表达。从这个角度来看,多元文化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与民族之间的意识形态差距,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然而,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多元文化主义的弊端和缺陷是不可否认的。正如王茜在《多元文化主义的起源、实践和局限》中所说,实践中的多元文化主义不仅是教育思想、文学批评理论和历史观的理论存在,也是政治态度和意识形态的客观指导多元文化主义者表面上主张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和追求文化平等。本质上,它是实现民族政治平等。然而,在追求政治平等的道路上,极端分子很容易受到外国城市的煽动,聚集族裔群体,背叛国家,成为极端民族主义者或分离主义者。

同时,多元文化主义的盛行必然会冲击和挑战我国的主流文化。从国际社会的角度来看,自苏联和东欧剧变以来,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从中国目前的形势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包容的态度向国际社会开放,积极借鉴西方的先进经验。以民主和自由为核心的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也随之而来。然而,在一定程度上,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背道而驰的价值观对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产生了负面影响。在文化领域,标榜“平等”、“自由”和“个人英雄主义”的西方主流文化通过各种文化媒体渠道传播,影响了中国主流文化战线的建设,直接影响了大学生主流意识的形成。

3.多民族国家的复杂性对大学生民族认同教育的影响。

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正面临着一个自诞生以来随着国家发展而演变的考验。这一考验来自中国不同民族的不同历史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所引发的各种内部冲突。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的差异直接影响到各民族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大多数少数民族生活在中国中西部的内陆和边境地区。对外联系方式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而汉族人口相对较多,分布面积较广,但大多生活在中国中部和东部地区。与偏远地区相比,获取信息的方式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先进。马克思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少数民族和汉族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导致了各民族之间价值追求和意识形态的异化。

此外,由于我国不同时期对少数民族的政策不同,各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交往态度也随着政策的变化而变化。这些因素导致了少数民族和汉族的民族认同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差异,从而导致了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的弱化。

本质上,民族认同不同于国家认同。在民族主义的影响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潜意识里扩大了他们与汉族大学生在宗教信仰、习俗和价值观上的差异。这种危及国家身份的国家身份极易受到涉及国家的外国政治形式变化的干扰和影响。它甚至被极端民族主义者和反华势力操纵和利用,导致民族分裂和国家统一受阻。“如何实现民族认同意识与民族认同意识的结合”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提升民族认同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简而言之,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意识是指一个民族成员基于对其传统文化、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的认同而产生的认同。这是一种归属感和对他们所属民族的相互依赖性。民族认同是一种基于对国家历史、文化、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的认同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当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意识太强时,他们的民族认同就会被削弱,就像美国学者约翰一样?洛克说:“同一个国家的人类群体的政治和文化身份逐步深化,直到他们想要独立和实现政治自治。”

然而,当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意识占主导地位时,他们对本民族的认同就会减弱,这表明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与民族认同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

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少数民族的发展也至关重要。他们是少数民族中的先进人才,对其他少数民族成员具有示范作用。然而,作为一个相对敏感和不成熟的青年大学生群体,他们的国家认同很容易被国家认同所取代。这不仅不利于加强大学生民族认同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建设,也不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二)主观因素。

除了影响当代大学生民族认同教育存在问题的客观因素外,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也是提升民族认同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中知识储备和道德水平相对较高的宝贵人才,对其他社会群体有一定的示范作用,但他们本身也是思想敏感的群体之一。由于缺乏与社会的积极接触,大学生缺乏生活经验,积累的社会经验较少,在许多事情上缺乏诚信和发展。因此,“缺乏政治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是大学生自身的弱点,也是提升大学生民族认同过程中引发问题的主观因素。

从大学生自身的政治经历来看,虽然大学生在学校教育中接受了旨在促进国家认同的政治研究,但他们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自身的政治经历无法支持理解和接受这些政治内容的重要任务。例如,我们不能真正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前瞻性,也不能真正融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队伍等。此外,当代大学生虽然关注国内外重大政治事件,有些甚至通过国外网站从国外媒体的角度了解中国,但由于自身缺乏政治经验,面对一些有争议的政治问题,他们往往停留在感性认知层面,缺乏理性、综合的思考和分析。同时,由于缺乏政治经验,一些大学生在面对代表不同利益阶层的观点和思想时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他们极易受到不法分子的煽动和不健康社会趋势的侵蚀。

从大学生自身的社会经历来看,由于缺乏社会集体生活经验以及当代大多数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的事实,他们从小就是“温室里的花”。他们喜欢以自我为中心,追求个性。他们随心所欲。在人际交往中,他们不知道如何分享和容忍他人。因此,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冲突时,他们往往选择个人利益。此外,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大学生很难将对国家认同的理解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追求和实际行动。然而,内化是外化的前提,如果没有内化为理性的爱国行为,就很难将国家认同的概念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