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0000字硕士毕业论文新课程改革下高一学生化学学习现状分析

30000字硕士毕业论文新课程改革下高一学生化学学习现状分析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0000字
论点:学生,课程改革,化学
论文概述:

进入新课改的高一学生化学学习现状,以及化学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论文采取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进行了研究

论文正文:

21世纪的竞争是科技与人才的竞争,竞争的关键是教育。2005年,美国科学院在给当时的美国总统布什的咨询报告《站在风暴之上》(Standing above the Storm)中指出,为了巩固其竞争力,美国必须通过发展教育不断改革创新。2006年,欧盟举行了一次非正式首脑会议,一致认为应对全球化挑战最重要的是研究和创新。2007年2月,日本政府发布了“日本创新战略2025”报告,指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支撑,教育是基础,人才是关键。\'

    我国的领导人也非常重视教育对提升一个国家国力所起的重大作用,在1985年5月19日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同志就曾经就指出过,“劳动者的素质和知识分子的数量与质量,对我们的国家国力强弱、经济发展后劲大小影响越来越大。Z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32010年7月,我国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我国为了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就必须加大教育改革发展的力度,并且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速度。国际经济、科技和人才的竞争都迫切需要我们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的步伐,提出新的教育理论和战略目标。纲要中还明确提出,我国教育当前还存在很多问题,如体制机制和结构不完善、尚未完全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观念还相当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以及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等。“    纵观各国课程改革,其主要趋势大致为:调整培养日标,使学生们具有适应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在未来社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民。注重基础学历的提高,重视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的培养,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个性,促进信息素养的养成,强调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课程设置和门类的多样化、综合化;减少必修课门数、降低毕业要求;必修课学科分为不同水平和不同门类课程,以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选修课形式多样,类型丰富多彩;缩小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重,为学生的分化、分流提供保证;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全面性和多样性。”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历经五年的准备,在进行充分的国际比较、调查研究、经验研究与历史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当时中小学课程的某些弊端,以及社会发展对课程提出的新的需求,于1993年开始研制,19%年推出了12个学科的教学大纲和教材,1997年于山西、江西、天津开始试验,2000年秋于10个省市试用高中新教材,于2001年开始实施第八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至2010年秋,除青海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外,全国各地全部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在教育理念、教学机制、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变革,极大地促进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贯彻和实践,对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中,十分重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以满足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对学生的需要。    化学学科作为一门实验科学和自然科学,实践性和应用性都非常强。而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应试教育,学生们综合素质不高,人文素质和动手能力均不强,高分低能现象严峻,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意识不强,创新能力较差。7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我国实施的第八轮新课改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和解决方案。然而对于新课改的评价,一直褒贬不一,存在较大的分歧。重庆市于2010年9月开始实施新课改,目前尚处于摸索尝试阶段,所以非常有必要对重庆市的新课程改革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并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针对新课改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和对策,为重庆市化学新课改的进行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促进化学学科新课改的开展和落实。“    2、文献综述    2.1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现状    2.1.1美国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现状    美国于1825年开始在中学开设化学课程,是最早在中学设置化学课的国家之一,中学化学教育体系非常完善和发达。9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改革运动的影响下,美国的中学化学课程经历了第一次改革,强调科学是一种探究活动,加强了化学与生活经验的联系,使中学化学课程既可以适应学生升学的需要,又可以满足学生直接进入社会生活的需要。由于化学实验是化学的主要探究手段,所以这次改革也突出了化学实验在中学化学课程中的重要地位。  70年代中期,美国兴起了人本主义课程论,强调以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对学生进行人本主义教育,开始从“以培养化学科技人才为目的”向“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目的”转变。\'0 1982年,全美科学教师协会(简称NSTA)发表了“科学一技术一社会(STS):80年代的科学教育”的报告,并指出科学和技术正日益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科学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公民,让学生们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并能利用这些知识正确合理地进行日常生活,让化学教育成为大众的课程。”  参考文献[1]王静康.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深化全国化一学科教育改革[[J]北}二高等教育,2011,1:1一12邓小平.把教育」一作认真抓起来[A].邓小平文选(第二卷)[C  http://sblunwen.com/hxjylw/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20.[3」杨叔子,余东升.素质教育: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思想一人硕果[J].高等教育研究,2009,6(30):1-8.李钟善.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J]. f}h安欧亚学院学报,2011,1(9):1-4.Iv蒙钢.中学化学课程改革概论[M].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6」赵宏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1,1:3 9-42.翟尚明.苏一比学生理科学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8.田娅,李远蓉,于洁.重庆市高一学生化学学习现状的调杏分析[fJ]北学教学,2012,33(3):10-12.张家治,张培富.化学教育史「M].南`y:y.西教育出版社,1996:230.钟启泉,张华.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一学科课程改革研究(上、中、h}) [M].北京:比京范大学出版社,2001.830,563,825.[11挤U克文.美国中学化学课程改革与发展历程[[J].全球教育展望,2009 c 7 >:76-79.刘本全.美国中学教学教材改革实践及其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 C10):37-41.Wolfinger,Donna M.Science in the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 An imprint ofAddison Wesley ongman,Inc.2000.23[ 14]「美」.国家研究理事会.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17:181一I 82,218-221.[15]Henry Heikkinen. ChemCom  Chemistry in the Community. Kendall/Hunt  publishing company,1993.116-117.[ I 6]彭蜀晋.试析日本新高中化学课程[J]北学教学,2002(10):10-12.[17]日本文部省.高等学校学习指导要领「M] . 1999, ( 3) .[18]郭雯霞.当前日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1, (1).   重庆市新课改下高一学生化学学习现状调查及其对策研究摘要 5-7Abstract 7-81、前言 9-112、文献综述 11-17    2.1 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现状 11-15        2.1.1 美国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现状 11-12        2.1.2 日本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现状 12-13        2.1.3 我国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现状 13-15    2.2 高中新课改下学生化学学习现状 15    2.3 概念界定 15-17        2.3.1 学习 15-16        2.3.2 化学学习 16        2.3.3 化学学习现状 16-173、研究思路 17-23    3.1 研究目的 17    3.2 研究意义 17    3.3 研究方法 17-18    3.4 问卷调查 18-23        3.4.1 问卷编制 18-20        3.4.2 研究对象的选择 20-234、学生方面调查结果与分析 23-51    4.1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23-48        4.1.1 学习目标调查 23-24        4.1.2 学生个体情况调查 24-32        4.1.3 对教师的满意度 32-36        4.1.4 学生的学习方法 36-39        4.1.5 对学习内容的看法 39-40        4.1.6 多媒体和化学模型的使用情况 40-42        4.1.7 学习环境 42-43        4.1.8 评价方式 43-46        4.1.9 对化学课的期望 46-48    4.2 学生访谈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48-51        4.2.1 访谈内容 48-49        4.2.2 访谈情况分析 49-515、教师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51-59    5.1 学生学习目标 51    5.2 对学生个体情况的看法 51-53        5.2.1 基本情况 51-52        5.2.2 学生的化学学习压力 52        5.2.3 学生化学学习信心和态度 52        5.2.4 学生化学学习中存在的困难 52-53    5.3 教师授课情况 53-54        5.3.1 授课方式 53-54        5.3.2 对学生的关注度 54        5.3.3 作业布置情况 54    5.4 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看法 54    5.5 对学习内容的看法 54-55    5.6 多媒体和化学模型的使用情况 55    5.7 对学生学习环境的看法 55-56    5.8 对学生的评价方式 56-596、调查结果分析与对策 5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