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48000字硕士毕业论文中国人口较少民族贫困及扶持政策研究——以独龙为例

48000字硕士毕业论文中国人口较少民族贫困及扶持政策研究——以独龙为例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48000字
论点:较少,民族,人口
论文概述:

本文运用了与贫困和扶持政策相关的基本理论,结合人口较少民族的实际情况,对我国人口较少民族地区贫困现状、致贫原因、扶持政策的成效、问题以及今后扶持工作的改进进行了分析。为今后

论文正文:

第一章导言

第一节研究背景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社会得以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世界各国财富分配不均也导致贫困问题日益严重。贫困可以说是世界上所有国家都面临的一个问题。战胜贫困也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世界上所有国家从未停止过。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随着近年来中国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怎样才能让全国人民过上小康生活?这是中国快速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
其中,贫困问题在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地区尤为突出,在实现小康社会方面仍然存在很大差距。长期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中国高度重视和关注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仍然相对较低,这仍然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
在多年支持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脱贫的实践中,我们取得了成果。同时,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都出台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扶持政策;哪些是无效的?支持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的方式是否科学;还是更广泛的领域需要改进?在今后对人口较少民族的扶持工作中,我们应该如何完善扶持政策,以取得最佳效果?
本文基于云南省怒江地区公山县独龙族贫困问题及政府支持的政策措施,进行了实地调查、分析和研究,以思考整个少数民族人口的贫困问题及支持政策面临的挑战。

一、

支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宗旨是党和国家解决民族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0年以来,国家通过各种政策和战略参与了人口较少民族的减贫和发展进程。
然而,人口较少的族裔群体仍然存在普遍贫困、极度贫困和扶贫困难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分析和研究贫困的原因、扶持政策实施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人口较少民族面临的挑战,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口较少民族扶贫开发工作的有效性。以云南省怒江地区公山县独龙江流域的独龙族为例,分析研究了我国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贫困状况、贫困原因、扶持政策和扶持工作,试图建立一套符合我国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实际、具有一定可操作性和指导作用的扶持模式和政策框架。 从而为各级政府制定和实施今后的扶持政策和扶持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
............................

第二章中国人口较少民族概况

第一节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的定义和分布

一、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的定义

根据我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在我国56个民族中,汉族人口约为12.26亿,占总人口的91.51%,占总人口的在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中,不同民族的人数有很大差异。他们中的一些人人口很少,而另一些人只有几千人或几万人。与拥有数十万、数百万甚至数千万人口的少数民族相比,他们是少数民族中的少数民族。因此,这些人口较少的民族被称为人口较少的民族。
根据2005年汇编的\"支持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方案(2005-2010年)\"的阐述,在这55个少数民族中,有人口不到10人的少数民族。我们称他们为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2011年之前,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2个少数民族的人口不到10万,总人口为63万。人口较少的22个民族包括高山、蒙巴、洛巴、萨拉、京、毛南族、基诺族、阿昌、布朗族、怒族、独龙族、普米族、德昂族、赫哲族、鞑靼族、塔吉克族、俄罗斯族、乌兹别克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宝安族和裕固族。根据中国2011年编制的《支持人口较少民族计划(2011-2015)》,人口较少民族是指总人口不到30万的28个民族。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人口较少的28个民族的总人口为169.5万。除了《支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计划(2005-2010)》中所列的22个人口较少民族之外,还增加了景颇族、达斡尔族、柯尔克孜族、锡伯族、仫佬族和土族六个民族。

二。中国人口较少民族分布

28个人口较少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宁夏、吉林、黑龙江、福建、江西、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13个省(自治区),以及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地区,其中人口较少民族行政村2119个,人口较少民族乡71个,人口较少民族自治县16个,人口较少民族自治州2个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有701.7万人,其中人口较少民族153.5万人,分别占28个少数民族总人口的21.9%和90.6%。其中,2119个村庄总人口为272.7人,136万人,即49人。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占9%。71个民族乡总人口68.4万,少数民族人口20.5万,占16个自治县总人口的30.0%。16个自治县的人口是378。1,而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为69.3万,占18.3%。两个自治州的总人口为172.7万,人口较少的民族为33.4万,占19。3%。……
……

第三章中国人口较少民族贫困及相关配套政策的理论基础...................14
第一节贫困概念.................................................................................................14
第二节中国人口较少民族贫困分析的理论基础.........................................17
第三节中国人口较少民族政策分析的理论基础.........................................20
第四章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的贫困...................................................................23
第一节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的贫困...................................................................23
第二节中国人口较少民族贫困的原因.....................................................................26
第五章中国支持人口较少民族扶贫的主要政策和实际效果............................30
第一节中国人口较少民族扶贫特别计划及其实际效果...................30
第二节中国其他人口较少民族扶贫政策及其实际效果...................34
第六章案例研究:独龙族贫困及扶持政策研究.................................................37
独龙第一季度发展状况.....................................................................................................37
第2节独龙特色支持政策......................................................................................42
在第三节中,.....................................................................44
值得借鉴的独龙扶持政策,第七章,我国人口较少民族扶持政策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建议............................49
第一节中国支持人口较少民族政策面临的挑战......................................................49
第二节支持实施中国发展人口较少民族政策的建议...........................................51
[/ Br/]结论
[/ Br/]对独龙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社会形态、民族文化、传统习俗等。对独龙族的发展状况、贫困问题以及国家扶持政策在独龙族聚居区的实施效果进行实地调查和研究的很少。支持人口较少民族脱贫致富,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对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人力资本理论、公共管理理论、文化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对贫困的原因、扶持政策的有效性以及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和建议。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制度和非制度两个层面总结了人口较少民族贫困的原因,包括生活环境、历史、文化、人口、经济和政策的六大原因。此外,报告还分析了在机构和非机构层面支持人口较少的族裔群体的政策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在上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我国人口较少民族贫困的分布、特点和原因,以及支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主要政策及其效果。以云南省独龙族为典型案例,关注扶持政策面临的问题。基于以上研究成果,最终提出了一套适合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实际的扶贫开发模式和政策框架,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指导作用。
最后,人口较少民族脱贫致富可以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有助于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有助于加快边境发展,巩固边防,改善人口较少民族的生活条件,保护传统文化,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