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25000字硕士毕业论文论社会转型期的社区精神社区警务建设

25000字硕士毕业论文论社会转型期的社区精神社区警务建设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25000字
论点:警务,社区,工作
论文概述:

本文通过构筑新型的警民关系、警社关系,共同发现、防范、治理各类社区治安问题,确保社区平安和谐。为社区警务工作长远性发展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论文正文:

第一章许仑

第一节研究背景和意义

1。研究目的

社区警务是西方发达国家警察在深刻反思传统“专业化警务”战略后的理性选择。从1829年到20世纪初,第一次和第二次警察革命相继解决了警察专业化和专业化问题。20世纪30-70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催生了以现代化为主要内容的第三次警察革命。科技成果被广泛应用于警务活动。警察装备越来越先进,衡量警察效率的最传统、最典型的指标,如“到达现场的时间”,变得越来越难。然而,社会保障问题依然层出不穷,警民关系疏远,现场警察“孤军奋战”的情况越来越不变。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发达国家的警察开始探索警察工作社会化,其主要标志是社区警务战略的实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国家直接控制的社会资源逐渐分散并向社会转移,单位制逐渐衰落,越来越多的“单位人”成为“社区人”,社区成为群众利益的聚集场所和社会的基本结构,发展主体越来越完整,一系列新的事务和问题在社区中积累,社区也成为社会矛盾的主要萌发点和爆发地。2000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民政部发布的《关于推进全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呼吁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把“加强社区安全”作为城市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2002年3月,“杭州会议”(国家派出所工作会议)正式系统部署在国家公安机关,实施社区警务战略,标志着我国社区警务进入全面推进、规范运作、有序发展的良好阶段。通过警察机关、社区组织和社区公民之间的协调和互动,大力推进社区警务,发现、预防和管理各种社区公共安全问题,是满足人民群众安全需求、确保社区安全和谐的长期和根本的工作策略。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社区的融合程度和人民的参与程度仍然处于较低水平,警力不足、群众基础薄弱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公共治理理论认为,公共治理的主体可以是政府、公共机构、私人机构,也可以是公共机构与私人机构之间的合作。公共治理强调将最初由政府承担的责任转移给民间社会。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系统内形成独立、权威的网络;应该有多种管理手段和方法来促进和实现公共利益。...................
……

第二章中国社区警务实践的发展现状

第一节中国社区警务的历史演变与社区精神的体现

一、

纵观我国历史,齐国在公元前实施了“五户一轨、十里一轨、四里一轨、十巷一轨”的四级社会管理体系。秦汉时期,村落设立亭,宋代实行“护甲制度”和“邻里防卫”。一些学者认为,北宋建立的“嘉宝制度”可以说是我国社区警务的历史雏形。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社会是建立在一个小社区的基础上的。家庭、宗族和地方士绅在维护地方秩序和治理地方社会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当时,人们对土地、家庭和宗族有着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因为他们“共同生活”,逐渐形成了“亲密互助”的社区精神。“嘉宝制度”也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它在维护当时的社会秩序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ii。萌芽阶段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在1953年建立了“单位制”和“街道制”的社会组织体系。在中国的这个时期,社区的形式已经从传统的村庄扩展到单位和街道。国家通过规划严格控制人员、货物和物资的流动。在这种背景下,公安工作的立足点是单位和街道住宅,所有的公安工作都是以户籍管理为基础的。1953年9月,公安部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公安会议,确定了派出所的基本任务。1978年8月,第三次全国公安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公安工作要贯彻“党委领导,依靠群众,预防为主,严格管理,及时打击,确保安全”的方针。1981年,中央政府进一步提出了治安综合治理政策。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的30年间,尽管发生了文化大革命的灾难,警察和人民之间的关系仍然非常和谐。警方对辖区内的居民非常熟悉,人民群众也支持公安工作,对公安工作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可以说,单位员工和街道居民仍然拥有相同的价值认同、生活方式、共同利益和需求。因此,警务工作可以在此基础上顺利开展,体现了警民和谐的氛围。当时,虽然没有引入“社区警务”的概念,但公安机关的所有思想和行动都体现了西方倡导的警务互助的理念。许多学者和专家坦率地承认,社区警务的创始人在中国。……
...................

第三章国外社区警务建设及其对我国的借鉴...................20
第一节国外社区警务建设基本情况.............................................20
一,英国社区警务......................................................20
二,......................................................21
3,......................................................22
4、新加坡的第二节..........................................................22
借鉴中国社区警务建设..............................24
一、...............................................24
2,........................................................24
3,它重视公共关系。主动预防........................................................24
提前。第四,倡导社区自治........................................................25
第四章研究了改善我国社区警务建设的对策................26
第一节城市社区重建...........................................26
一、...............................................26
2,...............................................26
3、商品房小区建设..........................................................27
第二节加强社会参与社区警务管理……28
一、把握居民需求........................................................28
2,注重民主协商........................................................28
3、培育社区自治功能..........................................................29
第三节建立合作治理网络..........................................29
一、建立多学科........................................................29
二、建立警察-社区合作机制..........................................................29

End

在社区警务工作中,公安机关应以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为出发点,充分发挥社区警察在社区警务管理中的作用。必须走进群众,融入社区,努力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完善警民沟通运行机制,使警民沟通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的自我防范意识,有效缓解警民矛盾,解决警民共同问题,形成维护社区公共秩序的警民社区。公安工作始终以群众路线为主要方针,始终致力于把公安工作扎根于群众。风靡全国的电影《今日休息》中的主角马天明是社区警察的成功典范。在一些西方国家实施社区警务时,前面提到的英国、日本和新加坡的社区警务工作都把警察公共关系建设作为社区警务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前提。新公共管理理论提出政府在管理中应“以顾客(公众)为导向,以公众为顾客,以顾客需求为中心”社区警察应该代表政府充当代理人,从涉及人民切身利益的小事开始,从人民关心的小事开始。他们不仅应该破案,还应该追回赃物。在日常警务工作中,社区警察应使用新的载体,如政务和警务宣传、责任区警察的职责汇报、在警察局开会、刑事案件重放等,及时向社区居民通报社区安全形势和预防重点,询问人民,询问人民需要什么, 使群众能够充分了解社区警察的运作,缩短警民沟通距离,让群众真正感受到社区警察的好处和便利,赢得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支持和支持,从而有效增强他们对社区安全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