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6800字硕士毕业论文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战略选择研究

36800字硕士毕业论文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战略选择研究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6800字
论点:战略性,战略,企业
论文概述:

本文从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机遇和挑战出发,指出只有具备财务战略眼光的战略性新兴企业,才能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根据主题以及内容的基本要求。

论文正文:

介绍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现代企业正面临着国内外市场的挑战。特别是在信息时代、知识经济和管理现代化的今天,企业的经营环境变得越来越严峻和复杂。企业必须根据迅速变化的内外环境及时做出合理的反应。这种合理性要求企业重视战略管理。2009年3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让科学技术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如何促进中国经济在较长时期内全面协调发展,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和内生增长的轨道,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和经常思考的问题。他提出了七个战略技术领域:节能和环境保护、新能源、电动汽车、空海洋、新材料、生物技术、深海开发和利用、信息产业等。是指导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是指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以争创经济科技制高点为战略重点,逐步使战略性新兴企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
战略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总方向。没有正确的战略作为指导,企业的发展必然会是盲目无序的,其生命力不会长久。企业战略也是一个协调系统。该系统的质量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的长期生存和发展。科学的选择策略非常关键。正确的选择将导致跨越式发展,错误的选择将推迟时机。战略性新兴企业不仅要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有市场需求前景,还要有良好的财务战略。因为,由于资本是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驱动因素之一,企业的所有活动最终都应该反映在财务结果中。因此,财务战略的独特性直接反映了战略管理的成败。融资结构等重大事件安排不当导致的危机事件频繁发生,给我们的许多教训表明,财务战略往往关系到企业的整体和长远发展。研究战略性新兴企业的财务战略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具有各种金融战略眼光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期生存。只有这样,战略性新兴企业才能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引领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战略。因此,企业财务战略的重要性对于战略性新兴企业的成败是毋庸置疑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战略性新兴企业的优先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2。新兴企业与企业财务战略理论

2.1战略性新兴企业概述
2009年10月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让科学技术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生物技术、信息产业空海洋和深海开发利用等七个战略性技术领域。这是中国中央政府首次明确提出战略性新兴企业的概念。战略性新兴企业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它们基于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它们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和长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消耗的物质资源少,增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战略性新兴企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企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技术发展制高点的重要战略。

2.1.2战略性新兴企业的特征
战略性新兴企业有四大特征:整体性、长期性、导向性和相关性。全局意味着大多数战略性新兴企业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和民生的主要产业,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新兴企业的发展不仅影响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社会进步,增强了综合国力,而且涉及到国家的整体战略。以信息产业为例,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钟毅指出,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发达国家提出了“再工业化”、“低碳经济”、“智能地球”等发展理念。国际经济结构孕育着深刻的变化。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建设和实施光纤宽带接入,推进城乡宽带网络建设,加快下一代互联网的商业化部署,实现3G技术商业化,实现电信和电力双向服务进入,推动物联网研发应用。一方面,信息产业虽然可以大大提高效率,为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另一方面,信息产业所涵盖的领域往往涉及国家战略。甚至在军事领域,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一些信息可能会被美国和其他国家的信息产业巨头获取,给我国造成严重后果。加强国家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重要信息系统安全体系,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提高信息和应急技术装备的安全水平十分必要。;因此,战略性新兴企业必须纳入国家总体战略。
长期是指战略性新兴企业应在某些领域具有一定潜力,一般指产品、市场、就业、效率和技术。这些潜力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长期贡献。作为战略性新兴企业,要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就要引领未来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这需要不断的技术进步,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长期动力。例如,生物产业:它涉及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人们的健康、生产和环境保护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物产业只会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必将确保生物产业的繁荣。由此可见,战略性新兴企业将长期影响国家竞争力,因此有必要制定长期发展战略。

3。战略性新兴企业的财务分析............................19-22
3.1金融危机对中国企业的影响............................19-20
3.2战略性新兴企业与传统企业的比较............................20-22
3.2.1战略性新兴企业投资巨大............................20-21
3.2.2战略性新兴企业获取资金的困难............................21-22
4。战略性新兴企业的财务战略选择............................22-26
4.1安全和稳健战略............................22-24 [/BR/] 4.1.1建立金融预警机制............................23[/比尔/] 4.1.2加强成本控制............................23-24[/溴/] 4.2可持续增长战略............................24-26
5。战略性新兴企业财务战略的制定............................26-36
5.1新兴企业的金融战略环境分析............................27-31
5.1.1宏观环境和............................27-29
5.1.2工业环境............................29-31
5.2新兴企业财务战略的制定............................31-33
5.2.1投资战略目标的制定............................31
5.2.2融资战略目标的制定............................31-32
5.2.3股利分配战略目标的制定............................32-33
5.3新兴企业财务战略的实施............................33-36

结论

从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出发,发展战略性新兴企业已经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具有金融战略眼光的战略性新兴企业才能指导未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研究战略性新兴企业背景下的企业财务战略,选择规范分析和比较分析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显示:
1。战略性新兴企业的发展需要巨额投资,但战略性新兴企业的不确定性和巨大风险造成的资本瓶颈已经成为战略失败的主要原因。
2。战略性新兴企业的财务战略既要安全稳定,又要保证其可持续发展。
3。新兴企业第一优先战略的制定从环境分析开始,然后是第一优先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本文的最终结论是:战略性新兴企业的财务战略应该是安全稳定的,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得到保障。通过加强成本费用控制,建立财务预警机制,关注投资方向,选择合适的融资渠道,提高财务风险控制能力,可以实现财务风险控制能力。此外,新兴企业财务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更为重要。首先,从企业环境分析入手,找出企业在财务上的优势和劣势,增强企业的适应性和竞争力,从而实现企业财务战略环境的动态元平衡。其次,可以从投资、融资和股利分配等方面着手制定财务战略,并制定相应的财务战略。最后,必须通过制定和实施具体的战略计划来实现财务战略目标。新兴企业的财务战略必须通过实施财务政策、编制财务预算、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施财务战略控制和财务战略评价来实现。
虽然本文对新兴企业的财务战略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仍然存在以下不足:由于条件的限制,对战略性新兴企业的研究不够具体和深入,在反映战略性新兴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时,缺乏一定的样本数据,这将导致基础不足。在分析和研究过程中,研究的深度可能会受到原始囚犯对数据和数据的影响。在今后的研究中,应更好地选择特定企业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便得出更具体的结论。此外,本文中的一些建议只是我的拙见,它们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检验和改进。

参考
[1]迈克尔·波特著,译。陈小月:《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1997年。
[2]迈克尔·波特著,译。陈小月:《竞争战略》,华夏出版社,1997年。
[3]刘致远,企业财务战略,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4]季全贵,现代金融战略与策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7。
[5]哈罗德·孔茨和海因茨·韦里克,《管理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
[6]罗伯特·希金斯:《财务管理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7]鲁郑飞,《企业发展的金融战略》,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
[8]涂军,洪磊,现代企业财务战略,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
[9]魏明海等,“金融战略周期性影响分析”,中国金融经济出版社,2001年。
[10]邹赵茜,企业财务战略分析,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