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24500字硕士毕业论文20世纪上半叶呼伦县地方税研究

24500字硕士毕业论文20世纪上半叶呼伦县地方税研究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24500字
论点:呼伦贝尔,海拉尔,税收
论文概述:

20 世纪 20 年代至 30 年代初,呼伦县政治复杂,战争不断,百姓纷纷避难,经济萧条。中央政府虽然进行过多次税制改革,却仍未能消除旧有的苛捐杂税。1923 年,海拉尔市政管理权由俄人手中

论文正文:

一、介绍文件

 (一)学术意义从现代财税角度来讲,税收是国家或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强制地、无偿地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税收是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劳务成本的补偿,是政府实施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同其他的财政收入形式相比,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三个特点。1民国时期的税收对国家政治、经济、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使中央与地方财政对其有着严重的依赖性。晚清以后,西方税收思想逐渐传入中国。20 世纪 20、30 年代,中国经历了由传统税制向现代税制转变的过程。从税收结构上来看,由过去的以田赋、丁税为主的传统税收向以工商税收为主的近代新式税收转变,工商税收逐渐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税收机构也在逐渐地改变和完善,一些新的税收机构为了适应新的税法而逐渐建立。进入民国以来,中国政府为了规范税制、税法,增加财政收入,多次重新划分国家税和地方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长期以来,政局紊乱、军阀混战,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缓慢,近代税制的施行缺乏稳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条件,税收机关在征收税捐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问题,如地方截留中央税款,地方税率过高、商民偷税、漏税等现象。学术界对民国时期税收问题的研究大部分都围绕着全国性税制改革,或个别税种等来进行的,而税种方面的研究又以关税、盐税、统税、所得税等国家税为主,对于地方税,尤其是对地方杂税、杂捐的关注,目前并不多见。呼伦县全境面积二十五万方里,东以兴安岭与嫩江县为界,距县治二百八十里,南以稚克山、索岳尔济山及外蒙为界,距县治五百二十里,西以赫勒洪得与胪滨县为界,距县治一百三十里,北以根河与室韦县为界,距县治二百八十里。2呼伦县所在的呼伦贝尔地区与俄国、外蒙古相邻,在国际地位、政治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民国时期,呼伦贝尔有着复杂的政治、经济环境,税收机构与税捐的征收与其它地区有所不同3。1915 年,中俄签订了《中俄会订呼伦贝尔条件》,年,国民政府为了应付内战,开征特种营业税等,增加财政收入,以供庞大的军费支出。目前,学术界对于财政史、税种及税制等方面的研究和介绍,仍是学者们讨论的重点。早在 20 世纪 20、30 年代的时候,学者们便开始了对于中国财政税收史的研究。如阳羡贾的《民国财政史》(商务印书馆,1917)、贾士毅主编的《民国财政史》(商务印书馆,1934)两书均对民国税收有所述论。吴兆莘的《中国税制史》(商务印书馆,1937)较先前的研究在时间范围上有了进一步的延伸,并且在下册的第九章“民国之税制”中,较为详细地介绍了从民初到 1936 年国、地税的划分以及税制变革和各税种的征收情况。吴兆莘虽然对民国时期的税种、税制都有所涉及,但其讨论范围较为狭窄,仅涉及到一些税法条款方面的问题。以上著作由于成书时间较早,属于当事人论当时事,因此,对后人的研究有着较高的文献价值。
 二、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初呼伦县地区经济发展及税收状况概况
 19 世纪中叶以后,清政府放宽了对东北的“封禁”政策。向来为少数民族游牧之地的呼伦贝尔地区,随着清政府弛禁放垦政策的实施,关内移民不断涌入,该地区打破了原来长期封闭的状态,加快了其自然资源的开发。1903年 7 月 14 日,中东铁路全线通车,客观上加强了呼伦贝尔与周边地区的贸易往来。20 世纪 30 年代初,呼伦贝尔地区的社会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  三、呼伦县酒捐的征收...............................15(一)呼伦县酒捐的捐率变动.........................151、酒捐征收的规则................................. 152、呼伦县酒捐捐率的变动........................... 18(二)酒捐征收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应对.................211、征收酒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12、相应措施的采取................................. 22四、 呼伦县牲畜出口捐的征收........................23(一)牲畜出口捐的捐率变动.........................24(二)牲畜出口捐征收中遇到的问题及其应对...........241、牲畜出口捐征收中所遇到的问题................... 242、相应措施的采取................................. 24五、初步的结论.....................................26
 结论
 20 世纪 20 年代至 30 年代初,呼伦县政治复杂,战争不断,百姓纷纷避难,经济萧条。中央政府虽然进行过多次税制改革,却仍未能消除旧有的苛捐杂税。1923 年,海拉尔市政管理权由俄人手中收回,呼伦县政府并没能废除旧有的如酒捐、牲畜出口捐之类的苛捐杂税,呼伦县的商民们铤而走险地想尽办法,躲避地方捐款的征收。这些地方捐款本是留作办理地方公益之需,政府将征收上来的一部分捐款用于办公经费,然而,海拉尔市政分局呈递给东省特别区市政管理局收入缴库的酒捐经费支出账目,是很含糊不清、让人怀疑的,酒捐经费的去向也无从查证。地方政府借助杂捐杂税虽能一时的扩充税源,补充财政收入,但从长久来看,这些杂捐杂税,并没有得到公众在道义上的认可,它势必会影响到经济的发展,甚至会成为一个政府倒台的因素之一。本文试图理清 20 世纪 20、30 年代呼伦县以酒捐、牲畜出口捐为中心的杂捐杂税的征收情况、税率变动、在捐税的征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政府所采取的相关措施。由于自己学识能力的局限,相关档案资料的缺少,文中肯定还存在不少没有说清楚的问题。这些问题,我将会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完善补正。
 参考文献:[1] 《民国日报》[N],1921-1930. 何璟.《日俄侵占下的呼伦贝尔》[J].《新亚西亚》,1931,3(2):87. 程廷恒.《呼伦贝尔志略》[M].内蒙古文化出版社,据 1923 年铅印版 2003 年影印. 《黑龙江通志纲要》[M],成文出版社,据 1925 年铅印版影印. 《呼伦县志略》[M],成文出版社,1974 年影印. 杜春鹏.《呼伦县商业简况》[C],《海拉尔文史资料》第 3 辑,1991 年. 史志纯.《海拉尔(呼伦贝尔)历史上几次放垦与封禁时间》[C]《海拉尔文史资料》第3 辑,1991 年. 鄂耀胜.《海拉尔(呼伦贝尔)历史编年及行政沿革史》[C],《海拉尔文史资料》第 3辑,1991 年. 《内蒙古大事记》[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 年. 《海拉尔市情》[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