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20636字硕士毕业论文吉林省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政府治理研究

20636字硕士毕业论文吉林省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政府治理研究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20636字
论点:治理,农村,生态
论文概述:

本文是行政管理论文,本文在学理层面详细阐述了农村生态环境、政府治理的内涵以及理论基础等基本内容,这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为公共管理、公共政策、政府职能、生态文明以及科学发展观

论文正文: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众所周知,生态环境是一个区域良性可持续发展的的重要保障,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构想,即生活宽裕、生产发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而村容整洁就是对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环保工作的具体要求。2008 年 7月 24 日国务院首次召开全国农村环保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这凸显了我国农村环保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同时也会为加快我国农村与农业发展、协调统筹城乡环保工作、提升生态文明意识、促进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目前,水源污染、大气污染以及工业污染已经成为我国的三大严重环境污染问题,而且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步伐的逐步加快,不仅“城市病”问题成为顽疾,而且“农村病”问题也日益显现,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地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令人堪忧。据环保部统计,目前我国农村大概有 1.2亿亩耕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大概还有 2 亿多人民群众不能喝到干净的自来水,而且农村每年大概还有 1.3 亿吨的生活垃圾无法掩埋以至于被露天堆放,尤其是在中西部的一些农村地区,环保意识相对淡薄、人才技术相对欠缺、资金支持力度不够、环保设施寥寥无几、政府部门治理能力欠缺。反观现实,尽管许多省市通过示范推广、奖惩结合等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有些省市地方政府的政绩观聚焦于各项经济指标,再加上许多农民群众环保意识淡薄,从而致使我国许多农村地区聚集了大量的高耗能、高污染工业,甚至是畸形地发展农村经济而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因此,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理应引起各省市地方政府的关注与思考,而且要认识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长期性与艰巨性。​近年来,吉林省一些市县政府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盲目兴建工厂,过度开采矿产等自然资源,以至于出现了洪涝干旱、大气污染、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盲目规划等较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再加上一些市县政府长期将环保工作的重心聚集于城市,以至于忽视了农村地区的环保工作,这不仅加剧了“三农”问题的严峻性,同时也严重制约了吉林省农村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此,吉林省政府与各市县政府理应不断增强环境责任意识,强化政府治理能力,逐步改善吉林省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 ​1.2 研究意义1.2.1 理论意义本文在学理层面详细阐述了农村生态环境、政府治理的内涵以及理论基础等基本内容,这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为公共管理、公共政策、政府职能、生态文明以及科学发展观等诸种宏观理论体系产生或多或少的补充启发与理论素材,具体而言:首先,由于新公共管理运动的逐步兴起,政府职能与公共政策等理论体系也在日益优化拓展,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学理部分的总结与分析必然会为公共管理的理论研究提供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其次,由于自然条件以及人为破坏等诸种缘由,我国各省市依然面临着巨大的生态环境压力,本文在学理层面的分析与总结也能够对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生态文明等理念产生一定程度的参考价值。​1.2.2 现实意义首先,由于当前吉林省一些市县政府在制定实施环保政策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漏,因此,本文针对吉林省政府以及各市县政府在治理农村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不足与瑕疵以及应对之策进行探讨分析,能够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或多或少的参考与启发,进而愈加提升环保政策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其次,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行政体制改革、政府职能优化转变的关键时期,因此,本文针对当前吉林省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中的政府治理进行探讨分析,能够尽量突破传统行政模式的发展弊端与治理窘境,不断顺应改革趋势,进而持续优化政府职能,逐步增强吉林省政府与各市县政府的环境治理能力与环保责任,最终建成生态型政府、服务型政府。再次,目前我国正处于“十三五”规划(2016-2020 年)的开局之年,城乡一体化工程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实施,其中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容忽视,本文针对吉林省当前面临的环境问题以及政府治理不力的原因与应对之策进行探讨分析,能够为吉林省按时超额完成“十三五”规划的任务提供必要的参考。此外,本文针对吉林省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中的政府治理进行探讨分析,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助于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施,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持续构建,有助于维持吉林省各市县农村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有助于尽快将吉林省真正建设成为生态省,还有助于增强吉林省各市县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水平与生活质量。​.......................... 第二章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与政府治理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2.1.1 治理治理理论最初源于欧美发达国家的行政体制改革,该理论一直在探索构建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公民、公共机构与第三部门之间的合作共赢模式与协调治理机制,并以此来弥补行政系统的缺陷与不足,最终实现官民合作的善治状态,这也说明传统的单一公权力治理模式正在向社会网络治理模式转变。简言之,治理的目的就是在诸种公共管理活动中借助公权力协调各方利益、引导规范社会公众的日常行为,最大程度地维护公共利益与社会公平。2.1.2 善治我国自古就有仁政、善政等优秀的政治思想,继 20 世纪 90 年代之后,善治一词经常出现于政治学与行政学的书籍论文之中。善治即为善者的治理、善意的治理、良好的治理,善治通常包括民主、服务、责任、专业、高效、质量、廉洁、透明等诸种要素,概括来讲,善治就是指良好的政府与有效的治理手段,具体来讲,善治就是政府系统要最大化、最优化追求公共利益的公共管理活动,而且要求各级政府与市场、公民个体、社会团体等通过合作的方式来共同处理各项公共事务,进而使政府与市场、社会处于一种和谐共赢的最佳状态。例如,俞可平在其著作《治理与善治》一书中就指出善治是在治理理论不断发展的基础上而产生的新概念,同时政治制度与公共管理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实现善治,而且指出实现善治的过程也会逐步增强社会公众的民主意识,并为公共管理学科提供了崭新的研究视角,尤其是善治实质上不仅是国家公权力向社会的逐步回归靠拢,也是还权于民、还政于民的过程,总之,善治属于一种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公民之间的新型政治治理模式与公共管理状态。...................... ​2.2 政府治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理论基础​由于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过程历来属于一项任重道远的系统工程,再加上政府治理实务中难免遇到各种突发事件与现实症结,因此,这就需要总结分析相关的理论思想来为吉林省政府与各市县政府提供必要的理论参考与启发,进而保障吉林省各市县农村与农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2.2.1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理论通过整理归纳马克思经典著作中关于生态环境的内容可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核心思想就是呼吁人们要理性客观恰当地处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诸种复杂关系。具体来讲,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理论主要包括如下内容:第一,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应该处于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状态,人类社会不仅是自然系统中难以分割的组成部分,也是自然系统历经长期发展演变的结果,因此,自然系统可以说是人类社会的生命源泉。第二,诸种生产劳动就是联接人类社会与自然系统的纽带,各种生产资料无疑是维持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而诸种物质生产劳动在本质层面就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系统之间进行不同物质变换的过程,因此,正是基于诸种生产劳动的存在才使人类社会与自然系统紧密牢靠地联系起来。第三,人类社会要想实现稳定且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与自然系统进行和谐沟通,而且马克思着重强调人类社会应该立足当前实际,对自然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实践与干预,只有这样才会真正使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系统和谐稳定地沟通。​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理论的具体内容能够为吉林省政府以及各市县政府治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提供坚实可靠的理念指引与决策参考,因此,吉林省政府以及各市县政府理应坚持马克思生态理念,遵循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效应对各种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更好地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最终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而贡献力量。....................... ​第三章 吉林省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现状及政府治理不力的原因..................133.1 吉林省自然条件概述........................133.2 吉林省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分析................13​第四章 吉林省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中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的经验启示与对策建议......214.1 国内外不同区域治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有益经验..................214.2 国内外不同区域治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启示.............23​第五章 结 论....................30​ 第四章 吉林省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中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的经验启示与对策建议 ​4.1 国内外不同区域治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有益经验4.1.1 美国治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有益经验首先,美国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制衡机制。为了能够及时全面地应对各种生态环境问题,美国联邦政府于 1970 年专门设立了国家环境保护局(即 EPA),其在纵向维度上设有十个大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分局,每个大区负责监督所辖区域内几个州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这就成为了各州与联邦之间的连接纽带,而且各州也设立了区域性的生态环境管理机构,此种生态环境的政府治理模式既提升了政府治理效率,也能够有效预防并减少各种权力寻租行为。​其次,美国设有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为了使生态环境治理工作能够真正步入法治轨道,美国联邦政府以及各州政府分别制定了较具针对性的法律法规,法条详细且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具体而言,空气污染方面,美国设有严格的大气标准与排放标准定,而且每五年依据发生的变化进行一次修改;水污染方面,美国设有《水质法》、《水污染控制法案》、《油污控制法案》等法律法规,而且有些州将水域标准设置为零污染;噪音污染方面,有些州规定如果《噪声控制条例》,就会被处以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 3 万美元罚金。总之,健全完善的生态环境治理法律法规体系为美国优良的生态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与威慑力。​再次,美国实施强有力的经济政策。美国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在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积极推行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碳排放交易等多种经济政策。此外,美国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均能够积极发挥社会公众的参与效能,并及时全面地公布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进展信息与各项数据材料。例如关于生态环境方面的听证会只要不涉及军事外交等国家秘密就会借助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进行现场直​播,而且参与听证会的议员都必须吸取其所代表选民的意见与诉求。........................  第五章 结论

生态环境可以说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的重要保障,随着经济利益的刺激下,一方面过度开采矿产等自然资源,另一方面大力兴建工厂,以至于出现了大气污染、河流与湖泊污染、洪涝干旱、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与盐碱化、土壤肥力下降、土地规划不合理等日益凸显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俨然成为一个关乎农村稳定持续发展的现实顽疾。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理应引起吉林省市各地方政府的关注与思考,而且要认识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长期性与艰巨性。就吉林省而言,仅仅借助市场的运行机制难以充分实现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各级政府的相关部门必须担当起生态环境管理与保护的责任,并以此来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同时亦应充分挖掘民间团体与社会公众的潜力,进而形成多元化的环保治理模式,为公民个体与社会整体的长远发展提供健康、舒适的生存环境与发展氛围。尽管吉林省政府与各市县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治理不力的问题,甚至有些农村地区还呈现出不断恶化的趋势,这就需要吉林省各级政府树立绿色政绩观、增强政策执行力、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切实履行生态环境管理与保护职能、鼓励社会公众参与、协调各方利益、完善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问责机制、健全多元互动的生态环境治理模式。此外,由于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与政府治理领域的广袤繁杂,再加上学生个人知识结构的缺陷以及写作能力的不足,从而使得文中的学理深度与实证广度仍然需要强化,因此,这就激励学生在此后的学习与工作过程中就其中的细节问题继续思考研究。​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