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20000字硕士毕业论文关系契约中企业与科研机构长期合作的R&D博弈研究

20000字硕士毕业论文关系契约中企业与科研机构长期合作的R&D博弈研究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20000字
论点:合作,研发,企业
论文概述:

经济全球化和买方市场的形成,使企业之间的竞争范围不断扩大,竞争方式不断升级,竞争的程度可以用超强竞争来形容。而创新是企业的灵魂,技术创新从根本上决定企业的竞争能力,技术

论文正文:

导言
1.1研究背景
经济全球化和买方市场的形成扩大了企业间的竞争范围,提升了竞争模式。竞争的程度可以用超强竞争来描述。创新是企业的灵魂。技术创新从根本上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br/]。技术创新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在技术含量日益增加的工业领域,特别是在一些高技术领域,企业要想保持竞争力,就必须在技术创新中获得优势
并保持对研发的大量投资。
研发资金的不断扩大和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使得企业的研发活动越来越困难。企业必须找到
降低不断增加的研发成本和降低技术发展不确定性风险的有效方法。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能够有效地提高和改善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成果,这已被世界各国的长期实践所证明。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合作研发已经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知识经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经济竞争的主要组织形式是以“链”和“联盟”为主要特征的经济环境。从全球角度来看,企业与科学
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现象以“知识供应链”、“技术和产品创新链”或“创新联盟”等多种形式广泛存在。同时,随着需求特征的个性化趋势和创新风险的增加,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
R&D合作社(Cooperative)是指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行业基金会、政府和其他组织为克服R&D的高投资和不确定性、规避风险、缩短R&D产品周期、应对紧急
事件的威胁、节约交易成本而形成的伙伴关系。它是一个以合作创新为目标的自愿研发组织,以组织成员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资源的互补优势为前提,通过合同或隐性合同的约束形成
(郑金恩,2005)。R&D合作组织可以被视为成员在某种意义上转移知识的工具。有效的知识转移促进了任务协作和成果共享,降低了研究
成果的平均成本,并提高了R&D的利润。组织中的知识转移过程可以描述为高度依赖环境的隐性知识和显性信息之间相互转化的螺旋过程(张郑源等,2005) 0
合作为有效的技术转移提供了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合作双方通过合同或非正式交易,用自己的技术资源换取对方所需的技术资源,这有助于企业获得难以转让
且市场前景和具体用途不确定的资源。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是一种契约性安排,通过将各自的有利资源投资于共同的研究和开发目的而形成。这是一种创新活动的
组织形式。
.2研究问题提出了
随着科学技术研究的不断发展,各领域知识和技术的难度和深度越来越大,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越来越复杂,跨部门特征越来越明显。
各种技术学科和领域之间的互补性越来越重要。在这种背景下,普通企业,尤其是高科技行业的企业,很难依靠自己的资源(包括资金、具有特殊技能的员工、隐性知识和生产能力[/br/)来实现所有的创新目标。然而,科研机构技术人才丰富,资金匮乏。合作研发的实施可以使各方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完成技术创新,开拓新市场,共同分享
的利益。为了追求新产品带来的高经济效益,科研机构为了有更多的机会投资于科学研究,追求更多的研发资金,已经有了不同的目的。
.2.1合作研发的动力
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的形成肯定不是偶然的,而是随着社会发展及其自身特点而逐渐形成的。研究特定组合的原因很重要。以下从几个方面简要介绍了企业与
科研机构之间形成合作的原因。
1。R&D合作社有助于获得补充资源
企业经常遇到在R&D项目中无法解决的技术问题。它可以通过R&D合作弥补内部技术资源的短缺。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要设立内部研发测试部门
但由于自身规模的限制或研发部门的规模不能满足技术发展的需要,可能没有内部研发部门。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还需要与科学研究机构合作,并利用
部门研究机构的实验室和研究设备等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稀缺,不同主体之间的配置不平衡。通过合作,共同开发技术项目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
一般来说,科研机构在基础知识和一般知识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而企业在技术和资源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
2。合作研发可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组织内集体学习的结果。组织学习过程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一方面,企业需要协调和整合各种内部资源;另一方面,企业需要从外部环境中学习信息和
知识,并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快速反应(罗微,唐元虎,2001) 0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观点强调企业集团学习和隐性知识在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中的价值。隐性知识往往很难通过市场被其他企业获得或模仿,大型
只有通过应用和实践才能有效传播和转移,也就是说,隐性知识的获得需要个人和群体之间更多的沟通。R&D合作为企业和研究机构相互学习隐性知识提供了必要的途径
。同时,通过与科研机构的合作,企业可以促进自己更多地利用科学
参考
1。徐帆,方冰夷。中国大学技术创新界面演变的三个阶段。技术进步与对策[·[,2004( 6),130-131
2。方德迎等。校企合作创新——博弈、演进与对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3。郭小川。合作技术创新[。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4。郝胜斌,余波,吴巍巍。基于企业R&D技术选择的R&D合作组织博弈研究。工业技术经济
[杂志,2007,26 (2),49-5 I
5。金圣武。米中春。合作研发的组织空及组织模式研究。《科学和技术管理》,[·[,2003年[/比尔/] (12),9-13[/比尔/]6。李连水。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利益分配机制。软科学[·[,1997 (2),[59-61/BR/]7。李连水。论产学研合作与创新的组织。科学研究管理[·[,1998,19 (1),30-33 [/BR/] 8。廖程琳、范志军、谭爱民。虚拟企业二次收入分配机制研究。科技管理研究“J”,2005,25 [/BR/] (4),138-140 [/BR/] 9 \'林旭东,朱顺泉。供应链企业收入分配的博弈模型研究。价值工程[·[,2004,23 (3),29-31
10。罗利,卢若愚。产学研合作的博弈模型研究。工业工程与工程管理杂志,[[,2000 (2),1-4
11。罗利,卢若愚。沙普利值在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博弈分析中的应用。软科学[·[,2001 (2),[/比尔/]17-20[/比尔/] 12。罗微、唐元虎。合作创新和企业能力发展。《科学和技术管理》,[·[,2001 (9),30-32
13。罗微、唐元虎。校企合作创新的博弈分析。系统工程[·[,2002,20 (1),28-31
14。苏·秦镜。交易成本与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内外条件。《科学研究管理》,[,1999,20(南),67-69[/比尔/] 15。王安宇、司春林、罗品良。R&D外包中的关系合同。科学研究管理[·[,2006 (6),103-108 [/BR/] 16。王安宇。R&D外包合同类型的选择:固定支付合同或成本附加合同。科学管理研究,[·[,2008 [/BR/] (4),34-37
17。王张苞、朱蔡邑。产学研合作:模式、趋势、问题与对策。科技进步与对策“J”,2000 (9),
115-117
18。米歇尔·詹森,威廉·马克林母亲。企业管理:管理行为、代理费用和产权结构。见:洪升·
总编辑。现代制度经济学(第1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9。魏继勇、唐树坤、崔浩等。基于利益相关者合作博弈的决策优化与收入分配。运营和管理[·[,[/BR/] 2005 (2),79-83
20。谢柯凡。刘海林。产学研合作共建R&D实体的博弈分析。科学和技术管理[·[,[/比尔/] 2006 (10),27-30[/比尔/] 21。刘一徐春。企业间R&D合作组织模式选择中的知识因素。研发管理[·[,2005(5),101-104
22。杨德千。产学研合作的进化博弈分析。技术进步与对策[·[,2007 (5),29-32
23。于一·李升、小桃·军、盛赵涵。合作研发中机会主义行为的进化博弈分析。《中国管理科学杂志》,2005年[/BR/] (4)。80-87
24。张芳华、陈进。基于不同R&D模式的企业技术合作模式研究。研发管理[·[j],2003 (3),
38-43

概要7-9

摘要9-10
1引言11-20
1.1研究背景11-12
1.2研究问题提案12-14
1.2.1合作研发的动机12-13
1.2.1合作研发的实践考虑因素13-14[/ Br/] 1.3合作研发文献综述14-18
1.3.1国外研究现状 1.5.1研究内容19
1.5.2研究技术路线19-20
2合作研发理论综述20-27
2.1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研发的相关理论20-23
2.1.1委托代理理论20
2.1.2激励相容理论20-21
2.1.3交易成本理论21-22 [/br 2.2.2合作研发的组织模式24-27
3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研发的契约治理机制27-31
3.1合作R&D的特征分析27-28
3.2合作R&D的不完全正式合同和合同选择机制28 [/BR/] 3.2.1合作R&D的正式合同不完全28 [/BR/] 3.2.2无论合作研发和合同选择机制28
如何 3.3.2沟通机制29-30
3.3.3声誉机制30
3.4合作研发契约治理机制的概念模型30-31[/BR/]4合作R&D博弈模型及基于关系契约的企业和科研机构分析31-49 [/BR/] 4.1合作R&D博弈论31-32[/ BR/] 4.1.1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R&D是一个非零和博弈31-32[/ BR 4.2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研发的博弈特征定义32-33
4.3技术交易模式下的博弈模型分析33-43
4.3.1模型背景和假设33-36
4.3.2模型和解决方案36-43
4.4商业合作模式下的博弈模型分析43-49
4.4.1模型43-45
4 5.1合作背景49-50
5.2合作模式分析50-51
5.3先前合作的博弈分析51-53
6研究结论和前景53-56
6.1研究结论53-54
6.2进一步研究方向54-56
参考56-59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