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用管理 > 图书馆用户信用管理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中国的信用管理如何发展,职业前景如何?

图书馆用户信用管理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中国的信用管理如何发展,职业前景如何?

图书馆用户信用管理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的信用管理发展状况、职业前景、职业前景当然很好,绝对朝阳。信用管理产业是现代经济发展后社会进一步分工的产物,是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全的信用管理行业是健康的社会信用和信用活动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目前,中国最缺乏的是一个形成体系和初始阶段。

图书馆用户信用管理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急急急!!!求图书馆管理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

文献综述有用吗???浙江地图钥匙号码输入,上午9点在接待室开门接龋 现在有很多人在暑假,尤其是大学生和留在学校的孩子。如果你下午去那里,肯定不会有很多人一大早就来,然后花一天时间在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现和测试1.1系统分析1.1.1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任务“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拥有10,000多名员工的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地理上分布在大型企业中。该图书馆收藏了100多万本书,每天借书近1万本。 在手工操作中,近年来许多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资金周转,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这与缺乏应收账款管理有很大关系。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如下:1 .应收账款管理没有明确的责任部门 许多企业有大量无法匹配的应收账款。图书馆的作用是收集、整理、保存、传播和利用文件的科学、文化、教育和科学研究机构。 文学是图书馆开展一切工作的物质基础。关于图书馆的作用或图书馆的社会功能,国际图形艺术联合会于1975年在法国里昂举行了一次关于图书馆功能的科学研讨会。首先,

中国的信用管理如何发展,职业前景如何?

中国的信用管理发展状况、职业前景、职业前景当然很好,绝对朝阳。信用管理产业是现代经济发展后社会进一步分工的产物,是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全的信用管理行业是健康的社会信用和信用活动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目前,中国最缺乏的是一个形成体系和初始阶段。

图书馆用户信用管理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急急急!!!求图书馆管理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

图书馆用户信用管理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范文

摘要:本文以信用为主要衡量标准,将图书馆用户信用管理的发展分为“身份”、“存款”、“文献流”和“第三方信用平台数据”四个阶段。在图书馆用户信用管理过程中,图书馆服务的普遍性和公平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然而,我国图书馆用户信用管理存在着失信惩罚力度有限、信用积累时间不足等问题。应进一步探索实现图书馆与社会信用数据共享和信息整合的路径,建立行业信用体系和标准,增强用户粘性,营造良好的图书馆信用环境。

关键词:用户信用管理;发展阶段;发展趋势;图书馆;

信用管理论文

图书馆用户信用管理涉及道德、法律和经济方面。它是指图书馆在利用图书馆资源和服务过程中,为防范或降低信用风险,维护图书馆与用户之间信用关系的正常运行,而制定信用政策、收集和分析信用数据、配置信用资源、实施信用控制等管理活动。

图书馆和用户信用管理密不可分。用户信用管理随着图书馆的建立而产生,随着图书馆的发展而发展。图书馆只有依靠高质量、高水平的用户信用管理,才能丰富服务模式,扩大服务范围,营造规范、健康、可持续的图书馆环境。

1中国图书馆用户信用管理发展阶段

纵观我国图书馆发展的历史,无论是古代图书馆还是现代图书馆,物理图书馆还是数字图书馆,都离不开用户信用管理。用户信用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遵循图书馆的发展轨迹。考虑到社会背景、技术发展、服务方式等因素,笔者试图以信用计量标准为参考,将我馆用户信用管理分为四个阶段。

1.1第一阶段:以“身份”作为用户信用的主要衡量标准

第一阶段是从古图书馆建立到1966年。在这一阶段,用户的“身份”是判断他是否有资格借阅文件的主要评价标准,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身份”所代表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

图书馆是我国图书馆的前身。它关注的是收藏而不是使用。它只被少数人使用。很少享受服务的“精英”主要是皇帝和王子、学者、有钱有势的人、寺庙僧侣等。因此,“身份”是进出图书馆的“通行证”,也是用户信用管理的初始凭证。[2]19世纪中后期,在西方传教士和中国现代进步人士的推动下,古代图书馆逐渐开放并演变成现代图书馆。现代图书馆最显著的特点是向公众开放。例如,文华公共图书馆对文华大学的师生和武汉三镇的人民开放。20世纪初,中国公共图书馆正式成立。它们的基本功能从“隐藏”变为“使用”,并逐渐向各行各业的人开放。在这种背景下,用户信用计量标准的“身份”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1949年以后,在实现完全开放的基础上,图书馆特别向工农兵发放借书证。后来,他们增加了发给科研人员的证书数量。此外,他们还实施了根据专业职称和职位向不同当局发放贷款卡的制度。“身份”特指真正向全社会开放的全社会。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国图书馆事业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在政府的支持下,普通人获得了享受公共图书馆的平等权利。因此,“身份”的内涵进一步拓展。

现阶段,图书馆的用户信用管理处于起步阶段,具有无序和复杂的特点。首先,虽然“身份”是主要标准,但它的含义完全不同,实现了从特权阶层向普通人的转变。第二,用户信用管理模式与社会背景密切相关,体现了时代特征。第三,针对违反承诺的用户的纪律措施正在出现。

1.2第二阶段:以存款为用户信用的主要衡量标准

1976年以后,随着社会变得越来越稳定,图书馆业务逐渐恢复,对阅读的需求再次上升。以单位介绍信为基础的配额制和证书发放已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同时,借鉴国外图书馆先进的管理方法,公共图书馆将存款制度和逾期费制度作为用户信用管理的主要手段。[3]在此期间,任何级别的用户只要支付存款就可以申请证书,借款利率也迅速上升。此外,违反规定的情况也大大减少了。随后,为了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国内图书馆开始尝试存款分类管理系统,根据存款价值提供不同的使用权。以惠州慈云图书馆为例,免费读者只能享受电子阅览室服务,100元的借阅证可以免费借阅3本文件,200元的借阅证可以免费借阅6本文件。对不诚实行为的处罚也逐步得到改善。已采取详细的经济措施来限制不诚实行为,如逾期归还文件、污损文件和丢失文件。

这一阶段作为图书馆用户信用管理的早期发展阶段,将信用与存款联系起来,取消其他限制,真正从服务公众走向社会和谐。将用户信用管理与失信惩罚机制相结合,取得了显著成效,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效率。此外,存款分类与服务机构相关联,用户的信用评级也是首次尝试。

1.3第三阶段:以“文档流”作为用户信用的主要衡量标准

21世纪初,在自由开放政策的激励下,各行各业的用户涌入图书馆,面临着巨大的管理挑战。用户失信现象普遍,严重破坏了图书馆的服务秩序。从现阶段相关作品的数量可以看出,在这种背景下,为了探索一种新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对作为用户信用主要衡量手段的“文献流”的研究掀起了一股热潮。以“文档流”为用户信用的主要衡量标准,是指图书馆在享受图书馆借阅服务时,借助用户生成的信用数据建立个人信用档案,并通过该档案获得相匹配的图书馆服务使用权。这种方法相对容易实现,并且库可以自己设计和操作它。为了培养儿童自主阅读的习惯和兴趣,温州图书馆于2012年12月6日推出了第一个“儿童知识库”。该项目模拟银行的财务管理机制,将阅读文档与知识硬币联系起来,通过积累实现量化。它鼓励未成年人通过提取现金购买礼物、贵宾新星名单、知识垄断等方式继续阅读。该项目的实质是阅读积分系统,利用积累的知识硬币获得相应的图书馆服务。[[4]锦州图书馆推出了读者借阅点信用制度,以促进全民阅读。本项目将用户的文献借阅和参与图书馆阅读服务活动转化为相应的积分,并建立了阅读积分的信用体系。此外,本项目通过配套奖惩措施保持持续运行。[5]

现阶段,我国图书馆用户信用管理具有个性化、可操作性和激励性的特点。该集成系统针对“文档流”作为用户信用管理衡量标准的外在表现,易于量化和检索,可操作性强。它采用积极的激励模式,可以调动用户的积极性。单个博物馆可根据自身需求定制,体现博物馆的服务特色。

1.4第四阶段:来自第三方信用报告平台的数据是用户信用的主要衡量标准

近年来,基于第三方征信平台数据的用户信用管理在图书馆迅速流行。通过与第三方信用报告平台的合作,图书馆获得其信用数据作为用户分类管理的基础,并提供配套的图书馆服务,即通过第三方信用报告平台将借阅权与个人信用报告平台联系起来,并实施相应的管理活动。根据第三方平台的性质,可以分为两种形式:政府主导的信用报告平台和经济信用报告平台。[6]

政府主导的信用报告平台主要是指在政府行政指令下,由公众强制将与政府部门相关的信用数据纳入统一平台,一些基础数据或结论性数据可以向公众公开。图书馆和政府主导的信用报告平台之间的联姻始于东部沿海地区的图书馆。例如,2008年新杭州图书馆开放时,杭州市政府推出的“市民卡一卡通”项目被引入图书馆,用市民卡代替借书证,实现了与政府主导的征信平台合作的初步探索。2014年,杭州市政府搭建了83个杭州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涉及中国人民银行、市编辑部、工商、民政、公安、交警、消防等27个单位,信用信息总量超过6亿条。[7]借此机会,杭州图书馆于2014年4月23日向全市800万市民卡(社会保障卡)用户免费开放图书借阅功能。新申请的市民卡直接自动打开图书借阅功能。只要您有市民卡,您就可以在杭州图书馆的所有服务网点直接享受服务,无需任何押金。上海图书馆于2014年9月27日发行了中国第一张信用卡。只要读者的个人信用评级通过,卡就不需要存款。“信用信息平台”提供来自上海市政府部门、司法机关和公共机构等70多个来源的近1000个信用数据。[8]从上海各级各类公共图书馆借阅信息也被纳入上海的信用信息平台。主要是登记借书一年以上、逾期一年以上、盗窃三种不良行为作为信用评价的参考因素。用户可能会受到这些行为造成的信用损失的影响。

经济信用报告平台(Economic credit reporting platform)主要是指通过市场经济的自然运行,整合成一个统一的信用平台,收集关于社会和大众经济行为的信用数据。目前芝麻信用覆盖面广,利用率高,也是国内图书馆开展相关合作的首选。早在2015年7月,上海图书馆就开始与芝麻信用(Sesame Credit)深入合作,实现基于芝麻信用的“零门槛”图书借阅服务,该服务向所有用户开放,不收取押金和借书证。只要芝麻分数达到650分以上,无论有无户口,本地人和外来人都可以免费借书,从而开创了国内经济信贷免费存款的先例。[9]随后,杭州、苏州、宁波、合肥等城市的图书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在网上开通了“信用借阅”服务和“订购”,实现了图书的快递、取书和还书,让读者不用出门就能借书还书。此外,杭州图书馆还推出了信用借还书柜。通过信用扫描,图书馆一天24小时真正关闭。

现阶段,我国公共图书馆用户信用管理开始迅速发展。最突出的特点是开始尝试与社会信用机构合作。此外,还引入了各种形式的基于信用的便利服务。

2中国图书馆用户信用管理评价

2.1我国图书馆用户信用管理的进展

(1)阈值逐渐降低,服务均等化逐步实现。在图书馆用户信用管理的过程中,服务的普及程度有了很大提高,这表现在从一小部分“精英”阶层到各界人士的服务对象可以通过信用获得无差别的免费借阅服务,从而逐步实现服务的“零门槛”,提高图书馆服务的普遍性和平等性。

(2)流程优化和服务效率提高。从“身份”到“存款”和“文件流”,最后到利用“第三方信用平台信用”实现用户信用管理,在不断重塑服务流程的过程中,降低用户享受服务的时间和金钱成本,从而增强用户的体验感,有效提高图书馆服务效率。此外,它逐渐改变了传统的图书馆长期“有罪推断”的模式来管理用户的借阅行为,建立了图书馆与用户之间新的关系。

(3)障碍逐渐被打破,服务边界逐渐扩大。渐进式的用户信用管理将进一步向公众开放搁置的文件,将难以实现的图书馆变成“无门”图书馆,逐步打破用户与图书馆之间的壁垒。最后,通过信用媒介,图书馆建立了新的服务关系,释放了行业的潜力和活力,形成了共享资源、开放存取的新机制。一方面,图书馆的文献收藏不再受地域限制,实现了跨图书馆、跨地域的服务,提高了图书馆资源的效率。另一方面,每个图书馆都逐渐实现了可以直接面向全国读者的无国界服务。

2.2我国图书馆用户信用管理的缺陷

(1)失信惩罚力度不够,威慑效果有限。失信必须受到惩罚是用户信用管理的杀手,但它一直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每个阶段设立的奖励和惩罚措施几乎仅限于图书馆本身提供的服务。到目前为止,只有上海图书馆试图将其借阅信用纳入社会信用体系。一般来说,图书馆借阅信用信息与社会信用体系脱节,未能实现失信惩罚的联动,导致相关惩罚措施的威慑力量不足,收效甚微。用户不诚实的成本太低,导致图书馆不诚实行为不断蔓延。

(2)信用积累期不够长,收集范围片面。所谓信用是时间的积累,但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我国流行的第三方信用报告平台还没有建立很长时间,信用的积累是不够的。例如,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芝麻信用”信用累计不超过三年,这大大削弱了信用数据的可信度。此外,信用信息的主要来源是政府部门、金融信用信息和商业信用信息。目前,由于我国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这些信用信息无法稳定、有效、永久地向图书馆披露,存在信息数据收集有偏差的现象。信用信息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也导致了图书馆用户信用管理的停滞。

3图书馆用户信用管理的发展趋势

3.1形成新的服务关系,打破信息孤岛

借助专业、独立、权威的第三方信用中介服务机构,结合公共信用信息数据库(包括图书馆行业)、金融信用信息数据库和商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对用户进行信用评级,并根据用户信用的变化调整享受服务的权限。同时,在政府的领导下,图书馆用户的信用行为被积极纳入个人社会信用档案。例如,它们成为信用及其他经济和社会行为的评估标准之一,从而实现所有授信单位的社会共同防御,使不诚实行为及时暴露出来并受到相应的惩罚。这一系列措施将促进图书馆与用户之间建立新的以信用为基础的服务关系,进一步实现信用数据共享和与社会的信息整合,从而打破图书馆的“信息孤岛”。

3.2行业信用体系建设与行业联盟实现

借助社会信用机构的力量,共同构建图书馆行业信用管理体系。依托“信用”这一媒介,通过建立用户信用共建共享机制,建立行业信用管理平台,使用户信息得到充分利用和合理共享,使图书馆服务能够跨越空,突破地理界限,实现资源共享,有利于行业信用效率的最大化和图书馆联盟的真正实现。网络共享和健全有效的行业信用管理体系有利于图书馆事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10]

3.3建立信用管理标准,增强用户粘性

推进用户信用管理的规范化是进一步实施用户信用管理的前提,包括建立统一、专业、有效的用户贷款信用管理机制、用户信用评价和信用管理机制以及用户失信惩戒机制。借阅信用管理机制主要是指图书馆用户产生的信用管理,包括信用信息的收集和更新、用户不良行为的判断等相关系统和流程。[11]用户信用评估和信用管理机制可以根据信用程度将用户信用评级分为三个区域:安全信用区、信用观察区和信用禁区。公共图书馆根据不同的用户层次,采用相应的管理方法和服务标准。设定信用期限,定期更新用户信用等级,跟踪用户信用状况,调整服务标准。用户失信惩戒机制是用户信用管理的重中之重,即规定失信惩罚措施并严格执行。例如,可以采用“黑名单”方法向整个社会甚至全世界“宣传”,以增加违背承诺的成本。只有有效统一的信用管理系统才能说服用户,从而增强用户的粘性,创造良好的图书馆信用环境。

3.4发挥信用教育的作用,唤醒用户意识

目前,公众的信用意识、信用文化和信用价值观尚未完全确立,图书馆的信用教育功能需要得到充分发挥。首先,图书馆应加强服务过程中的信用管理,并采取相应措施,以微妙的方式增强这些用户的合规意识,从而培养他们的风险意识和契约精神。例如,一个库可以为服务设置一个最小的安全边界,它可以被定义为“服务提供的安全线”。违反这条线的用户必须经过信用培训,才能重新获得服务。其次,借助图书馆平台,利用自身优势,围绕“诚信”主题策划多种形式的阅读推广活动。通过“阅读+信用”,将“诚信与价值”的理念付诸实践,让用户充分体验个人信用的价值,从而有助于全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有助于“信用中国”的建设。

参考

[1]张秀梅。《图书馆用户信用管理的组织结构设计探讨》,[。图书馆学研究,2010 (13) :40-44,98。

[2]吴Xi。从图书馆到图书馆[。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1993。

毛泽东·阎志。浅谈兰州图书馆的借阅工作[。图书与信息,1984 (3) :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