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学生 > 中学生接受校外科学教育的情况调查,中学生科研课题的最佳选择是什么?

中学生接受校外科学教育的情况调查,中学生科研课题的最佳选择是什么?

中学生接受校外科学教育的情况调查

中学生科研课题的最佳选择是什么?研究课题是研究课题,是根据研究目的,通过分析研究对象的主客观条件而确立的研究问题。首先,课题的意义是第一,它是教育科学研究的起点。第二,它是教育科研成功的必要条件。第三,它能反映研究者的研究能力。第二,学科教育的类型是广泛的

中学生接受校外科学教育的情况调查

如何理解科学教育中学生学习的原则

中学生是形成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 对于中学生的学习,我们不仅要重视扎实的学习知识,还要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 让中学生发展正确的预习、听课、回忆、复习、作业和纠错方法 尤其是初中生 让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 在七个学科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多亏了科学,它不仅使生活充满幸福和快乐,而且给生活以支持和自尊 ——巴甫洛夫——由于科学,整个社会发展迅速。中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正确舆论的过程中经常会有一些特殊的心理活动。其中之一是叛逆心理。所谓逆反心理,是指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自学汉语、学习汉语、学习母语的纪律和继承汉语的课堂。 我们的汉语历史悠久,但现在它受到了各种各样的影响。学生们更喜欢花大量时间学习外语、数学、物理和化学,而不是中文,甚至更不愿意阅读更多的文学书籍。学生轻视汉语,厌倦学习汉语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中国人厌学的形成已经,

中学生科研课题的最佳选择是什么?

中学生科研课题的最佳选择是什么?研究课题是研究课题,是根据研究目的,通过分析研究对象的主客观条件而确立的研究问题。首先,课题的意义是第一,它是教育科学研究的起点。第二,它是教育科研成功的必要条件。第三,它能反映研究者的研究能力。第二,学科教育的类型是广泛的

中学生接受校外科学教育的情况调查

如何理解科学教育中学生学习的原则

中学生接受校外科学教育的情况调查范文

摘要

1研究背景

自19世纪以来,各国的教育研究者开始关注校外学习对教育的重要性。1973年,斯克里布纳和科尔首次明确质疑正式学习作为普遍接受的学习标准的权威性。以语言学习为例,他们提出了校外学习的重要性。人们认为,除了学校教育之外,还应该寻求其他方式来获得更完美的个人发展。作为不同于正规学校教育的另一种教育形式,校外教育已经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也满足了不同年龄和背景的学习者的不同教育需求[1]。库姆斯和艾哈迈德在1974年定义了三种不同的教育形式。这就是正规、非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关于这三种形式的学术研究也在蓬勃发展,[2]。校外科学教育也称为非正式科学教育。作为一种不同于正规学校教育的形式,它对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具有重要意义。除了课堂学习,在校学生也需要在课堂上学习。三分之二的时间花在非正式的学习环境中。在此期间开展的活动将对个人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对于远离学校的成年人来说,在非正式环境中学习是他们获取科学信息和知识的主要途径,这使得校外科学教育的研究具有积极的实用价值[3]。

2调查对象

问卷的编制过程主要是指[4,5]中国科普研究所2010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的指标和问卷。本次调查选取了北京市6所中学,发放了447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367份,其中初中生173份,高中生194份。详情见表1。在正式调查之前,作者对于颖初中二年级四班的问卷进行了预测试。共发放了43份问卷,收回了39份问卷。根据调查结果,对问卷进行了修订,以确保问卷本身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所有问卷数据均输入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论文中的图表用电子表格进行了处理。

3调查结果分析

3.1中学生获取科学知识和信息的途径

3.1.1主要方法

根据非正规科学教育覆盖的学习环境和调查对象的特点,问卷列出了中学生获取科学知识和信息的11种可能途径。调查显示,中学生获取科学信息的主要渠道是教师的教学(73。6%),这完全符合中学生的特点。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近30%的学生仍然不把学校教师的教学作为获取科学知识和信息的主要途径。以下是互联网(54。5%),电视(41。4%)和书籍(39。这表明学生群体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获取科技信息,电视和书籍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科学场馆和科普活动的利用并不理想。同时,报纸杂志等纸质载体的比例不高,广播频道基本上远离中学生的生活,如图1所示。

3.1.2方法的差异分析

城市和郊区的3.1.2.1差异

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学生获取科学信息的情况,对城市和郊区的数据进行了比较。如图2所示,城市学校的学生更好地利用互联网和与人交谈的机会。同时,使用科学场馆的比例为5。比郊区学生高1个百分点,这与城市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郊区学生更充分地利用电视获取科学信息,比城市学生高出近16个百分点。

3.1.2.2性别差异

就性别差异而言,如图3所示,男孩比女孩更频繁地使用互联网浏览与科学相关的网页和视频,他们也更频繁地讨论科学话题。因此,男孩7岁。4%和7%。比上网和与人交谈的女孩高6%。而女孩更倾向于从书籍和杂志等传统纸质媒体获取科学知识和信息,使用普通杂志的女孩比例比男孩高近9%。

3.2中学生校外科学教育设施的利用

3.2.1中学生校外科学教育设施利用情况统计

首先,如图4所示,中学生使用更多的动物园、水族馆、植物园(93。5%),科技博物馆(87个。5%)和公共图书馆(83。9%)。学校学生阅览室也得到充分利用。4%)。但是,很明显,各专业科技网站的利用率普遍较低,其中工农业生产园区的比例(33。2%),科技示范点或科普活动站(28个。6%),大学或科研机构的实验室(25个。1%)。

3.2.2中学生使用校外科学教育设施的原因

我们可以在表2中看到中学生使用各种校外非正规科学教育设施的具体原因。在图4的前四个项目中,大多数中学生都是或不是因为他们自己的兴趣。各种专业科技场所利用率普遍较低的主要原因是中学生不知道自己在哪里。特别是,不知道大学或科研机构实验室在哪里的学生比例高达45%。当然,一些学生直接表示他们对这些专业科技网站一点也不感兴趣。3.2.3中学生从校外科学和教育设施中获得了什么。

调查显示,只要使用各种科普网站和设施,感到没有收获的中学生人数很少,绝大多数中学生在这些地方都有收获。与此同时,感到收获的中学生比例是公共图书馆的一半以上(59。4%),科技馆和其他科技馆(58个。0%)。另外,觉得自己收获了一点的人的数量。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科技馆(89.8%)、动物园(89.2%)、公共图书馆(86.5%)和图书阅览室(81.3%)。虽然各种专业科技网站的利用率不高,但参观过这些网站的学生中认为自己获益的比例在65%以上。最低的科普画廊或宣传栏也达到61.6%。

3.3中学生校外科学教育的呈现与参与

3.3.1中学生对校外科学教育形式的态度

本次调查中所谓的展示形式是指社会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而组织的各种科普活动。在如此大的环境下,中学生对这些形式的校外科学教育了解多少?他们感兴趣吗?他们参与了吗?图6所示的数据回答了上述问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学生对各种形式的科普活动有一定的了解,没有听说过的人数很少。只有科普宣传工具的形式在中学生中不太为人所知,占45。8%的人没听说过。就他们是否感兴趣而言,参加过的学生通常表现出一些兴趣,而且大部分学生说,尽管他们没有参加。然而,他们听到后都有兴趣参加。然而,这些科普活动的参与率普遍不高,科技展览的最高比例也超过一半(44。4%)。

3.3.2中学生参与校外科学教育的途径

阅读报纸和书籍、浏览网页、与人交谈以及参观各种科技场所都是中学生参加校外科学教育的方式。他们以哪种方式参与更多?如图7所示,中学生更愿意在报纸、期刊或互联网上阅读与科学技术相关的文章。同时,他们经常参与与人交谈和参观科技场馆。然而,他们不参加许多活动,例如需要与人互动的主题讨论和需要亲自参与的科学技术节。这与这一代的大多数青少年都是独生子女、渴望与人交流以及动手能力差有关。然而,这些活动的低受欢迎程度和不吸引人的活动形式也对此产生了很大影响。参加科普讲座或其他科普宣传活动尤其不受欢迎,这可能与其形式单一、内容缺乏吸引力有关。

结论与反思

校外科学教育是青年科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提高青年的科学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发现,我国校外科学教育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中学生获取科学知识和信息的途径仍然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教学。同时,互联网和电视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报纸、期刊和广播的利用率极低。通过各种科技场所和科普活动获得科学知识和信息的中学生比例并不乐观。就城乡差异而言,城市学生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而更多地利用科技场馆,而郊区学生则更多地通过电视获取信息。男孩出于对互联网的热爱,将更多地利用这种方式获取科学知识和信息,而女孩更喜欢使用传统的纸质媒体。因此,课堂教学应与校外科学教育紧密结合。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供更多尖端科技信息,并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对科技的渴望,从而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堂之外。此外,应充分利用新媒体。学生从网上获取信息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这种校外科学教育的参与也深受他们的喜爱。因此,建立符合学生特点、吸引学生的科普网站,无疑将使中学生在上网娱乐的同时学到更多的知识。对于郊区的学生来说,看电视也是获取科学信息的好方法。第二,利用中学生可以利用的各种校外科学教育设施,如动物园、植物园等场所,以及科技馆、天文馆等科技馆相对较好。在调查中,绝大多数中学生在过去的一年中去过这些地方,他们去这些地方的大部分原因是基于他们自己的兴趣。他们还说,他们访问后取得了一些成果。公共图书馆和图书阅览室的利用率也相对较高。然而,各种专业科技网站并没有引起中学生的注意,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中学生不知道自己的具体位置,也无法接触到这些网站。然而,有机会参观这些地方的学生都表达了一些收获。从这个角度来看,应该充分发挥专业科技网站的教育作用。除承担科研生产任务外,科技示范点、科普活动站、工农业生产园区、高校实验室、科研院所等专业科技场所也应在非正规科学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更多地向校园转移,更多地向学生群体开放。第三,对于各种形式的科普活动,中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普遍不高。他们更倾向于通过阅读报纸、书籍和期刊以及浏览网页来参加校外科学教育。他们也更喜欢参观各种科技场馆,但他们对需要互动和亲身参与的方式不太感兴趣。鉴于这种现象,应该举办更多的科普活动,使中学生愿意参加。科普宣传工具、科普讲座和其他形式的科普活动没有很好地吸引学生。他们通常形式单一,内容乏味,但学生团体更喜欢轻松、活泼和有趣的科普形式。讲述科学家故事的舞台剧、可以亲身体验的新技术,甚至一部科普电影都会吸引中学生的参与。

参考

[1]斯克里布纳,科尔m .正规和非正规教育的认知后果[J]。科学,1973,182: 553 -559。

[2]库姆斯·P·H,艾哈迈德·米。打击农村贫困:非正规教育如何帮助[·米]。巴尔的摩: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1974年。

[3]张艳红、钟大鹏、梁欣彦。非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之间的区别[。视听教育研究,2012,(2): 24-28。

[4]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普报告[。北京:科普出版社,2002。

[5]任福军。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报告(下)[。北京:科普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