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 > 浅析城市社会心理学下的社区心理学与心理服务,社区管理和服务专业学习什么?

浅析城市社会心理学下的社区心理学与心理服务,社区管理和服务专业学习什么?

浅析城市社会心理学下的社区心理学与心理服务

社区管理和服务专业学习什么?我正在学习这个专业。今年,这个专业的主要课程包括社区、社会学、物业管理、人力资源、民政、社会保障、社会调查、社会心理学、经济学、社会统计学、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等。我觉得这个专业相对容易学

浅析城市社会心理学下的社区心理学与心理服务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在社区管理与服务中运用社会...

人类感知是如何形成的,影响感知的一般因素是什么?人们的思维一般可以分为几种类型,如何评价人们的思维;人们如何记住一般过程,以及如何有效地防止遗忘?人们的气质和个性有哪些类型,每种气质和个性的一般特征是什么,等等 总的来说,这些法律对任何人和他们的工作来说确实很难找到,但它们都是一样的。 我会给你一份“社会工作导论”来复习试题,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I .选择题 每个项目中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主题的要求,请填写主题后括号中的代码。 错误的癣,多项选择或没有选择,没有分数 1.德国汉族,

社区管理和服务专业学习什么?

社区管理和服务专业学习什么?我正在学习这个专业。今年,这个专业的主要课程包括社区、社会学、物业管理、人力资源、民政、社会保障、社会调查、社会心理学、经济学、社会统计学、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等。我觉得这个专业相对容易学

浅析城市社会心理学下的社区心理学与心理服务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在社区管理与服务中运用社会...

浅析城市社会心理学下的社区心理学与心理服务范文

摘要:中国城市社区可分为四种类型:以居民委员会为基础的政治社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自建管理社区、城乡结合部农村居民搬迁形成的社会社区、自由购买房地产开发形成的经济社区。每一类社区的居民在身份、行业、职业、民俗和传统上都有很大差异。中国地方社区心理学作为城市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不仅需要借鉴西方社区心理学的成熟理论和实践经验,还需要关注文化传统与社区居民的共同心理特征和个体心理差异,以文化差异为线索构建中国地方社区心理学体系。社区心理服务不仅是个体心理咨询,还应定期组织心理教育活动和团体咨询活动,重点是预防家庭心理危机和帮助个体心理危机,其中人际沟通与协调是社区心理学的重点研究课题。:城市社会心理学;社区;社区心理学;社区心理服务;摘要:中国城市社区可分为以居民委员会为基础的政治社区、党政机关创建的管理社区、城乡结合部的社会社区和购房经济社区四种不同类型。每种类型的社区在身份、行业、职业、习俗和传统方面都有巨大的差异。中国本土社区心理学作为社会心理学的城市分支,不仅需要借鉴西方成熟的社区心理学理论和实践经验,还需要关注传统文化和社区共同的心理特征和个体差异。中国地方社区心理体系的构建就是基于这些文化差异。社区服务不仅仅是个人心理咨询。应定期组织心理教育和咨询活动,重视家庭心理危机预防和心理危机援助。人际沟通与协调是社区心理学的核心研究课题。关键词:城市社会心理学;社区;社区心理学;社区心理服务;社区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一个新兴的行政和公共管理概念。这是在引入西方社会学概念后的自我消化概念。在中国改革开放和城市化的30年中,随着传统农业主导的农村组织逐渐衰落,城市社区建设成为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和卫生学的热门话题,尤其是在社会服务工作者、心理咨询工作者、基础教育工作者、基层管理工作者和卫生保健工作者中。文献研究表明,全国各地许多学者都在积极探索社区的概念、类型、建设策略和发展趋势(同时更加关注社区中特殊人群的精神卫生保健服务),尤其是生理和精神卫生工作者发表的报告最多。我国政府设立的社区行政组织主要是由传统的居委会重建的社区。虽然根据《宪法》,这个社区是居民的自治组织,但它实际上与政府的基层组织没有本质区别。然而,作为学者研究对象的社区不是政府机构。有些人把一个住宅小区看作一个社区,有些人把一个共同生活的社会群体看作一个社区,有些人把一个微博群体看作一个社区,有些人把某个单位的家庭成员的医院建筑和职工住宅建筑看作一个社区。笔者试图以社会心理学,尤其是城市社会心理学为理论基础,探讨我国社区心理学和社区心理服务的体系和机制,以及目前研究和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社会心理学一、社区的概念与我国城市社区的类型差异辨析当代中国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学者普遍认为, 社区概念起源于西方城市社会, 社区心理学起源于腾尼斯的“共同体与社会” (1) , 这是正确的, 也是不正确的。正确在于, 我国的社区研究确实以西方社会学、心理学的社区理论和建设经验为基础;不正确在于, 我国社会虽然逐步进入全面市场经济, 但基层社会组织建设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有很大差异。社区的建设只能是引进、参考、借鉴, 具有中国特色、本土特质。其一是我国的社区难以摆脱传统乡土农业村社组织的痕迹。因为很长时期以来我国始终是一个农业社会, 从封建农业社会到现代农业社会, 基层组织基本都是以乡、里、村、社为主要名称, 新中国成立以来, 乡、镇成为政府组织, 村、社则还是自治组织, 但实际上是按照政府组织模式运行的。20世纪50至70年代, 甚至80年代前期, “乡、镇”被改设为人民公社, “村”被改设为生产大队, “社”被改设为生产小队;80年代中期, 才重新恢复村、社组织。目前村级组织以村民委员会作为组织形式, “社”则由社长负责, 有的省区将“社”和“社长”称为村民小组和组长。这种社区是典型的农村社区, 而且也符合中国文字中“社”的本义, 社会、社员、社稷、社庙等, 都是社区的最早起源表征。传统的村、社组织是家族社会、熟人社会、亲戚社会、人情社会, 是家族组织、宗教组织、行政组织重叠交错的社区, 有自身的人际关系处理规则, 有自身的社会资源分配原则。可以说, 至今仍继续传承着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混融的为人处世策略, 传承着相互依赖、相互竞争的社会生活游戏规则。这种社区中生活的农民随着城市化进程, 进入城市新社区, 面临着社会心理适应的焦虑 (2) , 是社会心理学特别是社区心理学的重大研究课题。其二是原有的城市社区实际上就是作为政府机构的街道政府下属的以居民委员会为核心的居民区。20世纪60至70年代, 这些居民区主要由工人、基层干部、小学教师身份的市民组成, 其主要职业是各类工厂的员工和事业单位的小职员等;20世纪80至90年代, 这些居民区主要由个体户 (如小商贩、小菜贩、小摊贩、小饭馆老板、小工厂工人) 、出租车司机、市场营销人员等组成。这是因为驻地在居民委员会辖区的党政机关和大中型企事业单位都有自己的家属院, 这些家属院虽然也属于居民委员会管辖, 但很多事务都是单位自己管理, 居民委员会只负责户口管理、治安管理而已, 因此居民委员会管理的只是前述部分的居民。进入21世纪以来, 为适应城市化建设需要, 将脱离农业耕作的城乡接合部中的村级组织和原有的居民委员会一并改设为社区组织, 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区。这种社区与西方城市的社区有着本质的差异, 也和传统的村落组织有很大差别, 其重要特点是社区居民居住基本为楼房, 每座楼房都属于某一建筑小区, 小区设立物业管理服务公司, 居民依靠缴纳物业管理服务费购买服务。居民工作的党政机关单位、商业企业公司、社会服务机构基本都在小区附近, 或者至少在城市内环境之中。然而, 无论是党政机关和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员工住宅社区, 还是原有居民以居民委员会为纽带形成的社区, 或者是城乡接合部拆迁后形成的安置社区, 都各有特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自建的单位社区, 居民的绝大多数无亲戚关系, 但相互之间有行政隶属关系, 单位本身有后勤保障部门负责管理, 水、电、暖自成系统, 基本与居民委员会社区游离;原有居民形成的社区和乡村拆迁后形成的社区, 各自保持传统的邻里关系、亲戚关系、家族关系, 平时都有人情来往, 属于熟人社会, 处于小市民社会向现代都市社会过渡、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过渡的社区, 其重要特点是传统市民文化、乡民文化与现代城市文化、公民文化交错叠加。其三是房地产开发商品化形成的新社区。这种社区尚未设立居民自治组织, 往往被纳入原有的居民委员会改建的政府控制的社区统一管理, 只有物业管理服务机构, 有的成立了业主管理委员会。笔者认为, 这才是西方社会社区机构发展意义上的社区。这种社区的管理和建设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因为这种社区的居民来自全省乃至全国, 各单元绝大多数住户中的常住居民及其亲朋, 都不属于一个单位、一个公司, 绝大多数居民不属于一个行业, 也不从事同一种职业, 完全脱离了传统市民社会和农民社会关系, 完全属于陌生人社会, 属于无统一文化传统的社会。以笔者居住的兰州安宁区刘家堡街道孔家崖社区兴兰阳光里小区为例, 3座高层3座低层楼房, 居住着660多户, 常住人口3 000多人, 相当于传统农村一个村的居民;而对面的锦河丹堤小区, 常住居民8 000多人。这两个小区既有高校教师、中小学教师, 也有党政机关干部、公务员;既有银行职员、企业员工, 也有建筑工人、乡村农民。对于这种社区的管理我们还缺乏经验, 需要探索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管理模式, 更要借鉴西方社区的管理经验。其四是需要关注直辖特大城市、省会大城市、市府中型城市、县府小城市中的社区差异。中央直辖特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 长期的城市发展, 外来人口比例很大, 绝大多数社区本身就是各种行业、职业, 各个单位、各个公司的人群混合居住;而县府小城市的小区里居住的多半都是进城农民, 混合着乡镇干部、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 至于县府干部则多半都在省城、市城居住。省城、市城社区比较复杂, 各种类型的社区都有。相对而言, 特大城市已经形成都市文化特质, 市民意识、公民意识、规则意识比较强, 而县城则是典型的城乡文化交汇区。笔者家乡县城开发了几个小区, 无论是原住小市民, 还是进城农民, 或者是中小学教师和乡镇干部, 他们仍保留着乡村民俗习惯, 小孩满月、老人去世、新居乔迁, 都在小区大院里搭帐篷, 摆流水席, 甚至吹唢呐、奏乐, 这在大城市的小区里根本不可能见到 (1) 。根据上述分析, 可以将城市社区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居民委员会改建的政治学意义上的社区;第二类是党政机关或大中型企事业单位自建的管理学意义上的家属院型社区;第三类是由政府负责为征地拆迁农民专门建设的社会学意义上的住宅安置小区;第四类是开发商征地开发的经济学意义上的开放式独立产权小区。社区心理学研究需要更多关注第四类社区。二、城市社会心理学与社区心理学的本土课题研究我国现行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分为社会学取向、心理学取向、文化学取向, 无论何种取向, 都是引进西方的心理学体系, 社区心理学更是直接移植西方社会心理学的分支学科。根据有关文献, 社区心理学发端于1965年美国马萨诸塞州召开的万斯普斯科特会议, 参加会议的39名心理学家针对传统心理服务的缺陷, 提出建设一门社区心理学 (2) 。他们认为:传统心理学家过于专业, 缺乏社会学、管理学、政治学、生态学等综合知识;社区心理学工作者应该是多学科的研究专家;社区心理学应该由个体主义心理学转向生态学研究视角, 由个体治疗转向群体预防, 由关注心理健康转向关注社会公正、公民参与等价值主题 (3) 。社区心理学主要研究人与环境的协调, 是将社区作为一个社会环境, 研究社区居民适应社会环境过程的心理障碍及改进。西方的社区心理学关注的关键词有赋权、社区感、价值、尊严、公正、地位、民主等 (4) 。笔者以为, 所谓环境更应该视为一种心理环境、文化环境, 特别是人际关系环境。西方心理学家更强调社区心理学应关注国家政策和社会问题, 认为单纯的心理治疗难以解决问题。这反映了西方社会心理学的天然缺陷, 是对远离政治、远离社会生活的实验心理学的讽刺。长期以来, 西方心理学以实验为主流方法, 以远离政治、做书斋学者和田野学者为骄傲和自豪, 使心理学成为玄学。社区心理学的生态主义立场和多学科综合研究及干预模式, 是对传统心理学的反动。中国现当代心理学基本都是引进的,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期, 我国高等学校陆续恢复开设心理学专业, 开展心理学学术研究。到了80年代中期就有学者提出了西方心理学的本土化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期, 更多的心理学者开始呼吁西方心理学的中国化、本土化, 有的学者还提出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建设问题。到了90年代中后期, 随着港台心理学家与大陆心理学家交流的增多, 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开始关注中国文化与心理学本土化问题, 但社会心理学本土化研究任务更加繁重, 虽然包括港台在内的很多心理学家致力于本土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但主流心理学反而更加西化。进入21世纪以来,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 民族复兴的脚步越来越快, 国际地位越来越高, 社会心理学的本土化越来越得到认同, 即使口头仍然反对本土化的心理学家, 其研究课题也越来越本土化。但是, 心理学脱离民众社会生活、脱离社会文明建设的问题还非常突出。西方社区心理学其实是一门单独的学科, 与社会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并无交叉, 似乎更应该看作是社区心理咨询学或者社区心理治疗学。我们认为, 中国本土的社区心理学应该是中国本土社会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因为社会心理学中的个体社会心理学和群体社会心理学可以成为社区心理学的理论基础。笔者曾发表论文, 论述作为社会心理学分支的城市社会心理学学科建设 (1) , 社区心理学更应该是城市社会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因为承前所述, 我国目前的社区基本都在城市, 城市社区有四种类型, 每种类型都有自己的人口学特征, 盲目照搬西方的社区心理学显然难以解决中国的社区问题, 我们只能借鉴西方社区心理学的理念, 比如多学科综合研究思想和生态学思路。社会心理学研究有三个取向, 即社会学取向、心理学取向、文化学取向。当代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社会化、社会动机、社会知觉、社会认知、社会态度、社会情感、社会行为、社会角色与自我意识、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攻击与利他行为、侵犯行为、亲社会行为、从众和服从、人际吸引和爱情、非语言交流、群体心理、社会影响、社会助长、模仿与暗示等。中国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体系主要是西方的研究体系。近30年来, 中国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绝大多数以城市大学生和城市市民为对象, 都可以看作城市社会心理研究。但以和谐社会建设为目标定位, 以城市化背景下的社会心理问题为研究内容, 开展的城市社会心理学研究多是社会学取向的宏观思辨研究。而在当前城乡差距拉大、贫富差距拉大、区域差距拉大的背景下, 针对城市社会心理疾病泛滥的当代中国,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开展专题研究者少之又少。心理学界忙于建立模型, 很少参与广阔丰富的社会生活, 许多研究提出的建议缺乏政策参考性和实践操作性。正如杨丽萍在《中国大陆社区心理学研究现状、困难和机遇》中所言, 我国的心理学家普遍重视理论研究, 对参与社会实践缺少兴趣和经验, 实证主义研究范式禁锢了心理学的视野 (2) , 因此开展城市社会心理学研究就显得更有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作为城市社会心理学分支的社区心理学应该是社会心理学的三级学科, 即一级学科是社会心理学, 二级学科是城市社会心理学, 三级学科是社区心理学。当前社区心理学关注最多的是社区与青少年发展, 特别是青少年犯罪问题的预防和矫正;社区老年人问题, 特别是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社区特殊女性, 比如更年期女性的情绪问题;社区残疾人的心理健康的维护;等等 (3) 。这种研究范围显然过于狭窄, 不利于社区心理学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推进和信息化社会的发展, 中国社会的阶层分化逐渐显现, 社会心理变迁引起社会学家的极大关注。作为城市社会心理学分支的社区心理学, 其研究内容应该以社会心理学特别是城市社会心理学为参照框架, 集中于某一社区或者各类社区共有的特点和问题, 开展社区内的心理问题研究和社区与社会其他系统的心理关系的研究。比如城市化与公民安全感、生活满意度, 城市化与公民心理调适, 城市化与公民生活方式和幸福感, 城市化与公民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网络, 城市化与公民群际关系, 城市化与公民社会认同, 新市民的城市社会心理润和, 城市化与流动儿童心理研究;再比如城市住房问题的社会心理研究, 城市社会管理与新媒体使用的社会心理问题研究, 城市环境社会心理学研究, 等等。这些课题是解决城市化社会心理问题的核心问题。还可以研究城市公民不良行为归因、城市公民印象整饰、城市公民刻板印象、城市公民阶层认知偏见、城市公民社会促进、城市公民态度转变、城市公民攻击行为、城市公民谣言传播、城市公民时尚流行、城市公民集群行为、城市公民旁观者效应等课题, 这些社会心理和行为因素直接影响和谐社会建设。三、全民健心活动与城市社会心理服务问题辨析进入21世纪以来, 我国体育界继续倡行全民健身理念, 通过各种途径组织、宣传、推广健身活动, 大妈广场舞、青年健身所就是标志;各类体育比赛、各种旅游活动已经成为时尚。可以说, 21世纪初的18年, 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视养生和健身的时期。然而, 虽然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和非政府组织积极实施全民健心工程, 以促进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社会心态的形成, 促进全面小康心理建设, 促进阳光中国、民族复兴梦的实现, 但是全民健心活动显然没有取得理想的成效。即使是大中小学, 虽然有教育部文件的指导和要求, 有专门的心理教育和辅导机构, 但也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为此, 我们的政府正在逐步解决分配不公和区域差距问题。与此同时, 很多心理学家、文化学家、哲学家、文学家都在积极努力, 运用科学心理学知识和常识心理学思想, 开展社会心理调节和个体心理辅导工作。我国的心理卫生和心理教育工作者可以分为学院派、医院派、社工派、政工派等。学院派主要开展基础研究, 发现心理活动的规律, 发现心理要素相互作用的机理;医院派主要开展临床研究, 总结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经验;社工派主要开展心理学与社会学、文学、文化学结合的应用研究, 将心理学的原理应用到社会工作领域, 提高社会工作的实效;政工派主要开展与政治学、哲学、教育学结合的应用研究, 将心理学的原理应用到政治工作领域, 维护社会政治的稳定和意识形态的纯正。当前, 以高校的心理学博士点、硕士点和各省市心理学会为基地, 心理学学科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 全国各级各类政府组织、中小学校、居民社区、司法机构的心理学工作者绝大多数来自高校心理学专业。以各省精神卫生中心和心理卫生协会为基地, 我国的心理卫生临床治疗工作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逐步取得显著成效, 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治疗机构遍布全国, 它们为社会稳定和居民心理保健做出了巨大贡献。以各省心理咨询师学会和全国各类心理咨询师培训机构为平台的社会工作者, 以教育部设立在部分省市高校的辅导员培训基地为基础的政治工作者, 团结党政机构和社会各界干部, 团结学院教师和医院医师, 团结社会专家和文艺作家, 积极倡导全民健心, 努力建设和谐社会, 正在引起广泛关注, 已经取得一定成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就提出了心理和谐的概念, 其后许多学者着力探索心理和谐建设 (1)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的政策要求。2016年, 国家卫生与健康大会强调, 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 做好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知识科普工作, 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2017年, 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提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然而以社会学、心理学、卫生学为基础的社区心理学研究始终处于学院派的书斋里和研究生的论文里。学院派、医院派心理学家, 精心开展科学心理学研究的同时, 需要理解关注社工派、政工派的常识心理学实践活动和宣传活动, 因为所有科学研究的目的都是为了解决问题。新闻记者、文艺作家们, 应该在利用心灵鸡汤和电视访谈传播心理学的原理和知识的同时, 科学解读心理学著作和思想, 西化的心理咨询和本土化的心理教育应该逐步统一起来。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其中包含了现代科学界称为哲学、文学、文化学、教育学的思想, 也包含了现代科学界称为心理学、管理学的思想。因为哲学、文学、文化学、教育学都是人学, 都是思想科学、人文科学、行为科学, 更是心理科学, 因此很多学者都愿意将自己称为心理学家;我们将其称为本土心理学家、哲学心理学家、理论心理学家、经验心理学家、常识心理学家、文化心理学家。全民健心就是要将中国传统的文化教育思想、人生心理哲学复兴起来, 吸收现代西方科学心理学原理、基础心理学知识, 推进全国人民的心理和谐、生活幸福。四、城市社区心理学与社区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每个人都是心理机能的载体, 每个人都是心理活动的平台;每个人都有权利就心理健康发言, 每个人都有权利就心理疾病发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健康标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疾病判断;我们都可以称为心理经验家, 但是我们都不算心理科学家。我们需要科学心理学, 我们更需要体验心理学。这种体验心理学, 我们称之为常识心理学。好比我们不是医生, 但是我们知道如何减轻自己的身体疼痛, 解除日常的身体疾病折磨。因此, 社区心理服务需要我们尊重我们的对象、我们的民众, 去除我们的传道士和教育家的角色, 去除我们的咨询师和辅导员角色。当前, 西化的科学心理学家和本土的文化心理学家都集中在学校和医院, 其次是司法机关、企业机构, 最缺少西化的科学心理学家和本土的文化心理学家的是城市社区机构和农村乡镇机构。加快人才培养, 形成全民健心活动人才梯队, 是解决该问题的最重要途径。同时, 规范心理咨询师培训和考试, 增加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内容, 也是当务之急。否则会使心理学江湖化, 这无论是对科学心理学的普及还是对文化心理学的传播都是致命的。建设社区心理服务体系, 预防社会心理危机, 需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 成立专家委员会, 定期联系专家委员会, 开展各类培训活动, 建立社会心理危机预防方案。制定与完善心理健康服务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形成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保障体系。需要逐步立法规范生理卫生与治疗、心理卫生与治疗的技术流程。通过科学普及, 逐步规范民众的身体保健、心理保健行为, 更要促进民众人生观、价值观尤其是生死观的科学化。需要建设社会心理危机预防实验区, 开展身体保健、心理保健知识宣传工作, 开展各种形式的身体保健、心理保健培训活动, 提高民众的健身健心意识, 促进健康中国社会建设事业和谐发展。建设社区心理服务体系, 预防社会心理危机, 需要组建一支由精神病医生、心理咨询师、心理评估员、心理健康教育者、社会心理工作者、心理顾问组成的专业队伍, 设立心理咨询热线, 满足民众的心理疾病治疗、心理障碍咨询、心理问题评估、心理危机预防、心理困惑指导等各层次的心理服务需要。建立隶属于医疗机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军队、高校、社区、监狱、戒毒所等的临床心理学或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 鼓励社会力量和个人 (或合作) 开办心理咨询与治疗机构, 为社区居民提供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专业服务。需要通过网络传媒、报纸杂志、电视广播, 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营造绿色安全的健康环境, 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 把以治病为中心的理念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理念, 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 全面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突出对严重情绪障碍、发展危机儿童的干预, 以及对破碎家庭儿童心理健康的维护, 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的维护, 精神病患者治疗与康复, 残疾人心理健康维护, 老年痴呆、孤独症、抑郁症的预防, 孕期妇女的心理保健。密切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和服务缺失群体的心理健康维护, 以及对经受严重社会事件或有潜在自杀、伤害他人危险个体的干预和因精神障碍而涉及司法处罚个体的精神卫生干预。建设社区心理服务体系, 预防社会心理危机, 需要组织社会学、心理学、医学、哲学专家巡讲团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开展活动, 巡回宣讲社会心理保健知识和技能。利用医院和高校的心理学资源, 组织政工干部、社区干部进行轮训, 促进社会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的专业化。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现代传输信息媒体平台, 做好群体心理危机的预警工作。支持社会心理研究组织, 开展社区心理问题调查, 提出咨询报告;协调有关部门, 争取指标, 为社区配备专门的心理咨询师、辅导员, 或者促进社区与高校的合作, 每个社区联系一名高校心理学教师, 将心理咨询辅导工作人员配备和具体工作成效纳入社区工作业绩考核指标体系。但是最根本的路径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公平问题、正义问题、生活问题, 因为绝大多数心理问题都是社会问题的反映, 心理学界只能有限解决因居民自身身体、性格问题造成的群际矛盾和个体冲突。总之, 社区心理学以协调人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为学科目的, 以对心理问题的早期预防和治疗后期康复阶段的心理卫生服务为主要内容, 是实践应用与学术研究并重的学科。生态学理念与实践导向决定了社区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1) 。笔者认为, 社区心理学是城市社会心理学的分支学科, 在参照西方社区心理学的同时, 必须充分考虑我国城市社区的类型和特点, 建设中国特色的本土化社区心理学和社区心理服务体系。注释1 达菲, 黄.社区心理学[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7:33.2 张海钟, 等.中国区域跨文化心理学: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135.3 张海钟.中国县域文化与居民人格的田野工作主位研究[J].社会工作, 2012 (4) :90.4 唐文君.社区心理学的新视角[J].科技视界, 2016 (5) :76-77.5 贾祥林, 拾硕.社区心理学及其研究转向[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4) :147.6 包开亮.社区心理学研究述评[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 2012.7 张海钟.当代中国城市化背景下的城市社会心理研究课题导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2012 (2) :66.8 杨利萍, 珀金斯D D.中国大陆社区心理学发展的现状、困难和机遇[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2 (2) :53.9 于华林, 杨毅.我国社区心理学研究述评[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4) :14.10 辜美惜, 邱龙虎, 郑雪.我国心理和谐研究述评[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33 (5) :47.11 杨利萍.社区心理学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4)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