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体 > 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科学内涵,朝鲜的主观思想是与马泽尔相反还是与马克思主义的源头相反...

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科学内涵,朝鲜的主观思想是与马泽尔相反还是与马克思主义的源头相反...

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科学内涵

朝鲜的主体思想与哲学相悖或源于马克思主义...朝鲜最初的主体思想源于哲学。通过学习哲学和指导,他们找到了朝鲜未来发展的道路,从而为朝鲜的解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个人利益、个人野心和封建王朝以家庭为基础的继承先例的影响。朝鲜领导人再次侵犯了朝鲜,最终

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涵、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哲学与哲学基本问题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基本哲学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内容和意义及其历史形式。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是哲学的强大力量。所谓道德建设的核心是道德建设的灵魂。它决定了社会道德建设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是支配一切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指导思想。 道德领域的所有道德现象都受到道德核心的制约和调节,并以道德核心为出发点和归宿。 在改革开放、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绪理论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答:马克思主义是什么,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不同的答案:从创造者的角度来看,它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理论(并由其继任者不断丰富和发展) 从阶级性质来看,这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斗争。反对列宁主义,自称马克思主义,是现代西方国家的一种思潮。 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最初是共产国际内部的“左”倾思潮。在受到共产国际的批评后,它在党外发展起来。 起初,这种思潮并不自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 1955年,梅洛-庞蒂在《辩证法导论1:马克思主义与创新的源泉: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乌托邦社会主义创新》一书中写道: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就,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理论,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他们在这一时期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具有重大意义,

朝鲜的主观思想是与马泽尔相反还是与马克思主义的源头相反...

朝鲜的主体思想与哲学相悖或源于马克思主义...朝鲜最初的主体思想源于哲学。通过学习哲学和指导,他们找到了朝鲜未来发展的道路,从而为朝鲜的解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个人利益、个人野心和封建王朝以家庭为基础的继承先例的影响。朝鲜领导人再次侵犯了朝鲜,最终

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涵、特征

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科学内涵范文

摘要

针对资本主义的弊端,马克思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以人为本。在批判和继承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人民主权思想、法国波旁王朝复辟(1815-1830)历史学家认为人民大众是历史的主人、德国青年黑格尔的自我意识思想、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和世界历史理论、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和空未来社会主义观的基础上,马克思科学地超越了黑格尔的“自觉的人”、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和斯蒂纳的“独特的人”

一,马克思人的主观思想的逻辑起点:“现实的人”

\"人们的社会史一直是他们个人发展的历史.\"[1](P532)任何个人都必须活跃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首先是物质生产关系中。这种物质生产关系是所有人社会关系的基础,也是人们从事物质和个人活动的必然形式。因此,人们的社会史只能是人类自身的历史。是人们创造了自己的历史。人民群众是一切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是社会物质资源生产方式的主体,也是社会发展的历史主体。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广大群众、整个民族和整个阶级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塑造历史的决定性力量。

随着唯物史观的确立,马克思把历史主体定义为现实中的“现实的人”,即在一定条件下,能够通过经验观察到并在发展过程中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也就是说,这些人从事活动和物质生产,因此他们在不受其任意控制的某些物质边界、先决条件和条件下运作。《[2》(P71-72)由此,马克思确立了“现实主义者”的主体地位。

早在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的历史主体思想就已经包含在其中。马克思说:“整个所谓的世界历史不过是人类通过劳动而诞生的过程,也是自然对人类产生的过程。”[3](P131)在马克思看来,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人作为历史的主体,可以从事“自由自觉的活动”,即一种自觉的、创造性的、有目的的实践活动。马克思认识到,虽然社会史不能从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自觉活动中分离和反映出来,但作为历史主体的人、人的活动和人的活动的对象都是以自然为基础的。“如果没有人,那么人的本质表达就不可能是人。因此,思维不能被看作是人的本质表达,即人和自然主体用眼睛、耳朵等的本质表达。生活在社会、世界和自然中。”[3](P178)作为历史的主体,人们不仅生活在社会、世界和自然世界中,作为具有眼睛、耳朵等面部特征的人类的自然主体,还可以被认为和感知为社会主体本身的存在。

在神圣的家庭中,马克思认为“人是所有人类活动和条件的本质和基础”[4](P295)没有这个基础,就不可能理解真实的历史。历史什么也没做。它没有任何惊人的丰富,它不打任何仗。不是历史创造了这一切,拥有了这一切并与之抗争。是人,真实的活着的人。历史就是人们活动的历史。人们的活动是否脱离现实并不重要。\"历史只是那些追求自己目标的人的活动.\"[4](P295)“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一定会扩大群众队伍。”[4](P287)在这里,马克思特别指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社会物质生产而不是自我意识,证明了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即人不仅是物质财富创造的主体,也是精神财富创造的主体。马克思恩格斯还论证了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的主体。历史上的任何革命或变革,只有真正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唤起人民群众,才能取得成功。毫无疑问,马克思把对人的活动作为历史主体的历史作用的理解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解释了“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观点,[2(P60)。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生产的实践。劳动创造了人、人和历史。人是历史创造的主体,物质生产实践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物质生活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推动着社会生活的进步。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主张人类历史的前提是“从事活动和物质生产的人,因此是在不受其任意控制的某些物质边界、前提和条件下运动的人”[2](P30)这些人“是现实的人,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处于发展过程中”[2](P73)“这些是一些真实的个人,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经拥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的物质生活条件。因此,这些前提可以通过纯粹的经验方法得到证实。”[2](P67)“只要这个动态的生命过程被描绘出来,历史就不再是抽象经验主义者所相信的死亡事实的集合,也不再是理想主义者所相信的想象主体的想象。”[2](P73)在马克思看来,社会史是由于物质生产实践而创造的,人民在社会史中的主导地位得到了确认。

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进一步表达了历史主体是人的观点,指出“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4](P3)“社会本身,即人们在社会关系中自己...而作为其主体出现的只是个体,但个体在相互关系中,它们再现相互关系,并新产生相互关系。这是一个他们不会停止的运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更新了自己创造的财富世界,也更新了自己。”[5](P226)既然人是物质生产和劳动的主体,他也必须是维持社会联系的主体。社会本身不仅创造了人,而且人也创造了社会史。

晚年,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指出,鉴于普鲁东把神秘的范畴视为历史的动力,反对用范畴运动取代“真正的历史运动”,什么是社会——无论其形式如何?它是人们互动的产物。”[1](P532)社会是由人类活动组成的。它是人类活动的共同体,是人类互动的产物。离开现实的人的活动没有社会也没有历史。在自己的生产活动中,人们不仅创造了自己的历史,还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交流关系。这里的交往关系不仅包括生产关系,还包括由生产关系决定的其他政治和思想社会关系,以及所有这些社会关系所形成的社会形态。所有这些的有机总和构成了人类社会。显然,社会的发展是基于时间实践的人类发展的表现空。历史的表现与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是一致的。马克思还指出,人不仅是社会史发展中的“戏剧家”,也是社会史发展中的“戏剧家”。在马克思看来,历史不仅是人的历史,也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的历史。历史作为一个客观的过程,没有目的。然而,历史的客观过程也存在于现实主义者的活动中,是由追求自己目标的现实主义者的活动形成的。

在马克思看来,“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特别是物质生产的实践,维护了人类社会的存在,促进了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的最大群体,是生产方式的主要承担者,是历史创造的真正动力。因为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真实、生活、现实的人,才是具有物质载体的客观存在,能够创造和使用物质工具,从而成为真正的主体并作用于客体。现实主义者作为历史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是物质和精神因素的统一,具有思维和创新能力。因此,他们能够自觉地开展认知和实践活动,成为社会历史活动的真正发起者、组织者和承担者,是具体实践和认知活动的行为者,并有目的地影响历史进程。马克思说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历史是人类的历史,也是真实的活生生的人的历史。历史作为一个客观的过程,没有目的。然而,历史的客观过程也存在于现实主义者的活动中,是由追求自己目标的现实主义者的活动形成的。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中最大的群体,是创造历史的决定性力量。马克思肯定了“现实主义者”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从而找到了其人民主导思想的逻辑起点。

第二,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核心范畴:劳动实践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一篇文章中指出,“以前所有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和感性的理解仅仅来自对象或直观形式,而不是来自实践,也不是来自主体。因此,结果是这样的。与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发展了动态的方面,但只是抽象的方面,因为唯心主义当然不知道现实和感性活动本身。”[2](P58)旧唯物主义只把客观世界看作是要反映的对象,而不是首先作为实践和改造的对象。他们认为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只是认知与被认知的关系,是反思与被反思的关系。作为一个了解主体的人,他只能被动、被动、直观地反映客观世界。主要原因是他们不理解实践在认知中的决定性作用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他们离开实践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去理解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他们把实践活动排除在人类认知领域之外,把客观世界看作是一个纯粹的反映对象,与人类实践活动无关。

在实践唯物主义的指导下,马克思用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解释了人的主体性问题。马克思认为,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首先是转化与被转化的关系,其次是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客观世界首先是改造和实践的对象,其次是认知的对象。社交生活本质上是实用的。从本质上说,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人和外部物体在世界上以实践的方式结合在一起。通过实践,在改造外部对象的同时,人们也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活动方式,从而体现了作为主体的人的价值的不断实现。实践是理解主体、理解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积极地反映客观事物。

根据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实践是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需要有实践能力的人来理解和把握人类历史。理解和把握历史主体只能通过实践来解释,一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活动,二是人类的交往活动。马克思认为,人们通过他们在社会历史活动中的创造性作用来证明他们的历史主体地位和属性。“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直接把人和动物区分开来。正是因为如此,人才是人。”[3](P96)在马克思的历史观中,历史的主体是从事实践活动的现实主义者。主体性是历史主体在转化客体客观性活动中的特征。它总是从自己的内部尺度来把握物体的尺度。主体性的本质特征是实践。历史是人们实践活动的及时展开。作为历史的主体,人的基本活动是通过物质生产实践和交往实践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来体现的。正是通过这两种实践活动,真实的人不仅改变了外部世界的客观对象,也改变了他们自己。

实践活动既是常规活动,也是有目的的活动。劳动生产实践是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基础,是人类世界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没有人和他们的实际活动,就没有真正的人类世界。这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正是由于实践活动,人类在历史上的主体地位才得以真正确立。这是人类的本性。在人类社会中,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解决与自然矛盾的最基本实践,也是所有其他实践中最基本的实践活动。马克思特别从人与动物在生产性质上的差异来论证人的这种性质,揭示劳动生产实践是人类生活活动的一种独特方式,生产劳动是人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马克思认为,作为人类生活活动的物质生产和作为动物生活活动的生产有六个本质区别。首先,人们的生产活动实际上创造了一个客体世界,改变了无机世界。动物的生产,如蜜蜂、海狸和蚂蚁,是为自己建造巢穴或庇护所,只生产它们或它们的幼仔直接需要的东西。第二,人类生产是全面的,而动物生产是片面的。第三,人类的生产即使不受物质需求的影响,也只有在不受这种需求影响的情况下才能生产,而动物的生产仅在物质需求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第四,人类复制整个自然,而动物只生产自己。第五,人们可以自由地对待自己的产品,而动物产品与他们的身体直接相关。第六,人们知道如何根据任何物种的规模进行生产,并根据美的规律进行建造。动物只根据它们所属物种的规模和需求来建造。

因此,马克思指出:“人才真正证明自己是阶级的存在,是在改造对象的世界里。这种生产是一种动态的人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表现在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中。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们不仅像在意识中一样理性地再现自己,而且动态地、现实地再现自己,从而在他创造的世界中想象自己。”[3](P97)马克思的论述告诉我们,只有通过生产实践,人们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才能得到确认。

物质生产实践作为人类独特的生存方式,是人类主体性的基础。它关注人的特征,规定人是积极的社会存在,人作为社会主体的存在。\"生产不仅是主要生产对象,也是主要生产对象.\"[6](P742-743)这是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导言》中的精辟论述。马克思告诉我们,通过实践,人的主体地位可以得到确认。实践赋予人主体性。“个人的行为和他们生活中的一样。因此,它们是什么与它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无论是它们生产什么,还是它们如何生产。”[2](P67)可以说,实践不仅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人类自己。它创造和发展了人的主体性。

总之,“唯物史观承认物质生产是社会的发源地和物质的承载者,它肯定会承认物质生产的主体——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7]

第三,马克思人的主体性思想的最终目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实现人人自由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贯思想。早在唯物史观萌芽时期,马克思就在批判原始的普通共产主义观点的基础上,在其早期著作《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中提出了自己的共产主义观点。他把人的发展“看作是人类的一种综合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他把他的整体本性看作是他自己的“[3”(p120)最高意义上的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不同于所有过去的运动,它推翻了所有旧的生产和交流关系的基础。\"[2](P122)“以消灭私有制为基础,共产主义对生产的调节,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与自己产品的异化关系的消除,供求关系的力量也将被消除,人们将重新获得对交换、生产及其互动方式的控制。”[4](P539)马克思恩格斯也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统一的个人占有所有生产力的总和,每个个人的独立活动与物质生活达成一致。个体也消除自发性,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个体。每个社会成员都可以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所有力量和才能。人们将成为自然和人类社会的主人。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实现共产主义的主要力量是无产阶级。

至于未来新社会的理想,即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有一个精彩的描述:“代替存在阶级对立的旧资产阶级社会,将会有这样一个联盟,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每个人自由发展的条件。”[2](P294)这一经典解释告诉我们,在共产主义社会中,阶级被消灭,阶级对立消失,每个人都成为社会的主人,每个人的潜力、禀赋和智力都能得到充分开发。显然,共产党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联盟”,在这个联盟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每个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为了实现这一理想,马克思恩格斯主张共产党人要立足于现实,“无产阶级将利用其政治统治逐步夺取资产阶级的一切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手中,即无产阶级组织成统治阶级,并尽快增加生产力总量”[2](P293)也就是说,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彻底消灭私有制,消除旧的劳动分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实现人民的主导地位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马克思的人民主体思想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和最高原则。马克思认为,真正的人的发展只能是全社会每个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一些人的发展和另一些人的不发展。“只有在社区中,个人才能获得充分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社区中,才能有个人自由。”[2](P119)马克思的“共同体”是指共产主义社会。换句话说,只有实现共产主义,消除私有制,消除旧式分工,消除剥削和压迫,个人和国家、个人和集体的根本利益才能和谐一致。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一方面,共产主义社会保证每个人的才能,如人的劳动能力、管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都将得到充分发展和自由。另一方面,充分实现每个人的才能促进了共产主义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在一个真正的社会条件下,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联盟中并通过这个联盟获得自由。”[2](P119)共产主义是所有个人和真正集体之间的真正联盟。\"这个联盟将个人自由发展和行动的条件置于他们的控制之下.\"[2](P121)一旦这个联盟真正实现,集体的发展必须以个人的自由发展为前提。总之,一个人的全面发展不再是一个纯粹的理想,直到个人才能的发展受到个人的控制。个人对外部世界的控制和控制的实现依赖于个人在现代生产力和世界交流基础上的结合。

归根结底,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性发展的历史,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社会是人的集合体。人是社会人。人们不能离开社会。社会限制人们的存在并定义他们的属性。全面发展的社会要求人的全面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人类的历史发展与社会历史发展是一致的。人类发展的状况和水平反映了社会发展的程度。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标准,是其人民主观思想的最终目标。马克思不仅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每个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即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主人,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意愿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还提出共产主义革命是对传统所有制关系和传统观念的最彻底的突破。这是消灭资产阶级和实现共产主义的前提。但是,只有消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实现自由人的交往,人民才能真正成为社会的主体,人民的主力军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在现代社会,无产阶级是大工业的产物,始终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主要力量。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强调,过去所有的运动都是少数人的运动,或者是为了少数人的利益。无产阶级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福利的独立运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最终目的是彻底解放全人类。

这里的“压倒多数”是指包括无产阶级在内的人民,这是《宣言》中人民主观思想的集中体现。

事实上,马克思年轻时就一直关注无产阶级、劳动人民和全人类的命运,关注他们的生活状况,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弊端,提出推翻现存的非理性资本主义制度,实现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直到晚年,马克思始终不渝地致力于改变工人阶级和受剥削压迫的劳苦大众的奴役地位,并在理论和实践上为实现人民的主导地位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总之,马克思的人民主体思想博大精深。它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以劳动实践为核心范畴,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唯物史观贯穿始终。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

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必须坚持人民的主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以人为本的思想是贯穿十八大报告的一条红线。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指出,“中国梦最终是人民的梦想,必须由人民坚定地实现,必须继续造福人民”他还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是我们力量的源泉。”[8]

它清楚地显示了中国梦所包含的人的主体的本质属性。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精髓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党坚持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宗旨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充分体现,凸显了我们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民当家作主思想的理论意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深入研究马克思的人民主体思想,对于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和人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最广泛、最可靠、最坚实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参考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米]。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7]张艳玲。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以人为本的内在一致性[。光明日报,2010年3月15日。

[8]习近平。归根结底,中国梦是人民的梦想必须由人民[网紧紧实现。新华社,2013年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