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种 > 三种重要的积极心理品质,什么是积极的心理素质

三种重要的积极心理品质,什么是积极的心理素质

三种重要的积极心理品质

什么是积极心理素质1999年,希尔森和马德首次提出了“积极人格”的概念。后来,塞利格曼在作品中分别使用了“积极的个人特质”、“积极的品质”和“积极的性格”。概念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的积极和积极的心理素质。

三种重要的积极心理品质

什么是积极心理品质(1)

第三章什么是积极心理素质如前所述,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极其丰富,不同积极心理学家提出的具体内容也不同。 主要原因是积极心理素质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方兴未艾,目前还没有最终的结论和广泛的共识。 例如,谢恩·洛佩斯和其他人总结了价值观。首先,培养学生的良好情绪是一种脆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这是通常的情绪 一旦一种精神状态被创造出来,它不仅被表达在一个特定的对象上,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使整个生活活动染上某种情感色彩。 例如,当一个人快乐的时候,他或她肯定会表现出一个满足和快乐的情绪体,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积极心理教育的功能一般包括:1 .积极心理学升华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引导学生积极心理意识的培养方面与时俱进。积极心理学的出现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升华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倡导运用积极心理学。自从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等人(塞利格曼,Csik 2 szentmihalyi,2000) [1]提出积极心理学理论以来,心理学家的研究视野已经开始从心理问题转向积极心理塑造,研究重点已经从异常心理学转向健康心理学,重点群体已经从少数有严重心理问题的人转向,教师积极的心理素质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1 .培养健全的人格 友好的态度、尊重每一个学生、耐心、广泛的兴趣、保持整洁的外表、公正、宽容、幽默感、关心他人、灵活性和灵活性以及注重方法都是教师应该具备的人格修养。这些个性成就不是。

什么是积极的心理素质

什么是积极心理素质1999年,希尔森和马德首次提出了“积极人格”的概念。后来,塞利格曼在作品中分别使用了“积极的个人特质”、“积极的品质”和“积极的性格”。概念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的积极和积极的心理素质。

三种重要的积极心理品质

什么是积极心理品质(1)

三种重要的积极心理品质范文

摘要

积极心理学理论简介

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末,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E. P. Seligman)挑战行为主义,提出了基于狗电击实验的习得性无助理论。从那以后,受她5岁女儿的启发,她从学习无助转向学习乐观。人们发现,不仅可以学会无助,还可以学会乐观。乐观研究促进了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发展。

1996年,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塞利格曼(Seligman)将建立积极心理学作为该学会的一项主要任务。他认为心理学在关注个体心理疾病和痛苦的同时,应该强调积极的力量和积极的品质。积极心理学的直接目的是找出人性积极方面现象背后的规律。具体来说,积极心理学关注人性的积极面,致力于提高普通人的生活质量,促进个人、群体和社会的繁荣。主要研究内容有三个层面:第一,在主观层面上,研究各种积极情感体验的作用及其产生和发展的机制,旨在促进人们的积极体验,提高幸福感。其次,在个体层面,研究了爱情、勇气、创新和理想等积极人格特征的作用和形成过程,重点是个体产生积极行为的能力和潜力。最后,在群体层面,我们不仅研究国家法律法规等积极的社会制度,还研究家庭和学校等积极的小制度。例如,探索如何建立民主制度,如何形成平等和谐的社区环境,以及如何为个人自由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资源和健康的家庭环境。在研究方法上,积极心理学主要采用传统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积累的一些实证方法,如调查研究法、比较法、实验法、因子分析法等。然而,在该方法的具体应用中,积极心理学有着更加宽容和灵活的态度。只要对研究人的积极力量和素质有用,它就接受非实证主义和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例如,演绎推理被用来研究人的“积极”进化和发展,文化诠释学被用来讨论个人发展过程。

三个重要的积极品质

2.1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主观幸福感)是一种主观体验,是个体根据自我设定的标准评价生活质量和社会状况的综合指标之一。它包括幸福、安宁和生活满足感等。主观幸福感具有主体性、稳定性和完整性三个特征,包括认知和情感两个基本组成部分,以及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三个维度(孙虎林,2012)。

目前,国外研究者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描述与主观幸福感相关的人口统计学项目;第二阶段是探索获得幸福的各种途径和跨文化研究及其理论。第三阶段探索主要的研究方法。然而,21世纪以来,积极心理学在我国也出现了研究热潮。尹华章等人(2012)发现,我国关于主观幸福感的文献数量不断增加,其研究内容不断深化,接近实际应用。主要内容包括主观幸福感的介绍、测试的准备、影响因素的分析和应用实践。研究重点逐渐从介绍转向影响因素分析和实际应用。

2.2个性优势

性格优势(Character Strengths)是指通过个体认知、情感和行为反映出来的一组积极的个性特征。人格特征通常用尺度来衡量。早期的研究者开发了人格特质量表和青少年人格特质量表。由于年幼的孩子不能使用这些自我报告的量表,后来的研究者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允许父母首先自由描述他们孩子的人格特征,然后通过分析他们父母的描述内容来理解他们孩子的人格特征。

塞利格曼和彼得森(2004,2005)在他们的跨文化研究中将24种人格美德分为六种核心美德:智慧、勇气、人性、正义、节制和超越。此后,研究者进行了一系列跨文化研究,发现人格优势在不同文化中是普遍存在的,并与优秀表现、主观幸福感和创伤后成长显著正相关。此外,个人人格特征的发展和表现也可能受到遗传、年龄、性别和个人宗教信仰的影响(张宁,张雨晴,2010)。然而,目前对人格特征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影响因素和关系的讨论上,而对其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揭示遗传赋予个体的积极特征,注重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样本的代表性,如测试、观察和访谈相结合。

2.3心理资本

心理资本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经济学、投资学和社会学的文献中。2004年,卢丹斯在积极心理学和积极组织行为的框架下分析了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特征和差异,提出了以人的积极心理力量为核心的“积极心理资本”的概念,使人们开始关注心理资本及其对企业和个人的影响。一般来说,心理资本是指个人拥有的积极的心理资源。它包括自信或自我效能、希望、乐观和坚韧四个方面,所有这些都类似于国家的积极心理力量(钟立风,2007年)。心理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共同构成了个人拥有的人力资源,可以客观地衡量、投资、开发和有效管理(魏延,2009),但心理资本比个人更隐含。

经济学家和管理者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心理资本,发现心理资本对领导者和员工的工作绩效、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组织公民行为有积极影响,对离职意图和缺勤有消极影响。心理资本给组织和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启示。对于员工自己来说,他们应该通过参加拓展训练和其他活动不断了解和提高自己,激发自己的潜力,并保持自信、乐观、坚韧和创新。对于领导者来说,应该从心理学的角度拓宽管理视野,掌握帮助员工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引导员工带着积极的情绪工作,激发团队活力,提高工作绩效;对于企业来说,他们需要有优秀的企业精神和团队文化,培养具有优秀心理资本的领导者和员工。

3积极的心理评价

可以说,积极心理学是对传统心理学的补充和改进。它是通过批判传统心理学和强调消极病态心理学而产生的。其研究方法积极接受传统心理学中的经验方法。它所体现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第一,心理学在积极心理学中的作用比在传统心理学中更为完善。在研究对象和内容上,积极心理学强调对人性积极方面和价值的研究,将研究范围从治疗病态的人扩大到积极构建最健康的普通人的心理,从关注个体层面的良好发展扩大到积极构建群体和社会群体;在研究方法上,他们也更加宽容,整合了各种方法来促进对积极力量的研究。

其次,积极心理学在其他领域的积极应用。在临床心理学领域,基于积极心理学原理的临床心理干预被称为“积极心理治疗(PPT)”。与普通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相比,个体化PPT对重度抑郁症患者的症状消除有更好的疗效,而群体化PPT对轻中度抑郁症患者有显著疗效。在教育领域,积极心理学被应用于户外教育和心理咨询,对挖掘学生潜能,增强他们的幸福感和自我效能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心理资本是积极心理学与组织管理相结合的最佳管理理念,是组织最强的竞争力。

然而,积极心理学在其短暂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1)理论基础薄弱,理论体系不完善;(2)表现出某种声音,即否定否定否定的价值和功能;(3)研究对象不够全面,抽样主要集中在成人身上,没有令人信服的纵向研究。(4)与早期心理学的相关研究存在一定的脱节;(5)中国本土化研究存在一些困难。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中国的积极心理学研究必须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结论

积极心理学是对传统心理学的完善,是一门新思想的科学。虽然近年来关于积极力和积极素质的研究越来越热门,但要完善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发展积极心理学技术,拓展和深化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

[1]刘香萍。当代积极心理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2]崔李娟,张高益。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心理学研究的新趋势[。心理科学,2005,28( 2) :402-405。

[3]孙虎林。女文科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情商的关系[。中国电力教育,2012,(25) :137-138。

[4]黄希庭苏琴银华站。中国近十年主观幸福感研究内容分析[。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8( 5) :100-105。

[5]张宁,张雨晴。人物优势:创造美好生活的心理资本[。心理科学进展,2010,18( 7) :1 161-1 167。

[6]李中·冯。心理资本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心理科学进展,2007,15( 3): 482-487。

[7]魏延。心理资本的定义和特征[。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8( 9): 90-91。

[8]北卡罗来纳州帕克市彼得森和麻省理工学院塞利格曼。性格优势评估。《心理学家的案头参考[·希尔》,第三卷(编辑)。纽约:牛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

[9]彼得逊,加州大学和塞利格曼,麻省理工学院。性格优势和美德:手册和分类[。DC华盛顿:美国心理协会,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