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文化运动 > 浅析信息传播技术与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一场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反映了(

浅析信息传播技术与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一场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反映了(

浅析信息传播技术与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是一场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五四运动的精神。五四运动间接地反映了爱国主义精神。这场运动培育的爱国主义、进步主义、民主主义和科学精神,已经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国青年在党的领导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

浅析信息传播技术与五四运动

中国革命: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为什么那么...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抓住关键,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这是一个科学的想法吗?二、当时中国的社会背景?它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生存和传播吗?第三,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在五四运动之前不能在中国广泛传播?第四,五四运动是标志,新文化运动在后期分裂。胡适为首的保守派倡导改良主义,李大钊和陈独秀为首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接受和推广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促进了中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中国外交在巴黎和会上的失败直接导致了这一结果。据他所知,是李大钊在中国土地上更全面地介绍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因此,c是正确的,AB是改革时期的思想家,d是新文化运动早期的代表 五四运动是一场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这种说法有一些问题。根据其性质(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它似乎是爱国的,不会放弃。坚强勇敢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这是人民教育学会高中写的《中国近代史》的课文。最权威的答案是考生应该扣教材。理解记忆

五四运动是一场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反映了(

五四运动是一场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五四运动的精神。五四运动间接地反映了爱国主义精神。这场运动培育的爱国主义、进步主义、民主主义和科学精神,已经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国青年在党的领导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

浅析信息传播技术与五四运动

中国革命: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为什么那么...

浅析信息传播技术与五四运动范文

摘要:晚清以来西方现代科学技术的引入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巴黎和会召开时,电报传达了北京与巴黎和首都与当地的联系。低电费和现代印刷技术保证了新闻的时效性。铁路运输网络不仅促进了报刊的流通和信息的传播,也促进了学生的联合行动。当巴黎和会损害我国国家利益的消息传来时,信息传播技术带来的爱国运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进入了历史舞台。

关键词:电报;印刷;铁路;

1919年巴黎和会期间,梁启超的电报和林长民的社论(1)引发了五四运动,当时的信息通信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五四运动以时间的即时性、时间的同步性空和大众传媒所赋予的地域的广泛性进入了历史舞台,这在爱国运动中是前所未有的。在过去对五四运动的叙述中,虽然人们把北京学生走上街头的原因归结为“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但他们注意到了信息传播对运动的重要性,却没有充分重视信息传播条件的技术问题,这导致了五四运动的爆发,使人们知道了五四运动的新姿态,却不知道为什么。虽然近年来在信息传播与五四运动(2)之间的关系上有零星的研究成果,但研究的重点仍然是刺激运动所产生的信息内容的“软件”。本文试图从电报信息传播、印刷信息生产和铁路信息传播三个方面来探讨五四时期的信息传播,以期对五四运动有一个“硬件”的理解。

五四

一、电报和信息传输

电报作为一种先进的通讯工具,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而传入中国。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两大西方电报公司——丹麦的大北电报公司和英国的大东电报公司——开始了在中国沿海铺设电报吃水线的竞争。1871年8月,开创性的大北电报公司将符拉迪沃斯托克-长崎电报水路连接到上海,开启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电信联系的序幕。

大北和大东电报公司进入中国沿海水域后,清政府经过长时间的犹豫和观望,终于允许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架设电报线路。1881年12月28日,中国第一条连接南北的电报线——天津至上海——开通,电报电缆的建设很快传遍全国。到1902年,清政府先后修建了天津至北京、上海至广州、南京至汉口、汉口至重庆的电报线路。与此同时,各省也开始架设电报线路。到1908年,全国已经建立了90,000多里的电报线路,有155个政府经营的电报局和229个商业电报局。(3)电报通信机构遍布除西藏以外的各省,形成了一个普遍完整的干线通信网络。

随着电缆电报的建设,无线电报在中国从无到有发展起来。自北洋舰队1905年在南苑、保定、天津和四艘军舰上安装无线电台以来,民国初年在广州、福州、上海、崇明、吴淞、武昌、南京、烟台、青岛、北京和张家口都建立了无线电台。(4)巴黎和会期间,中国交通部在北京东便门外临时架设了一个3公里长的天线,指向巴黎,收听新闻,从而打破路透社对新闻的封锁。(5)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大约有三条国际电报线路与中国相连:丹麦的大北电报公司、英国的大东电报公司和美国太平洋商业电报公司。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大北电报公司的线路已经停止使用一年多了,因为它经过德国。由于火山爆发,太平洋商业电报公司于1919年4月11日中断了通信。因此,五四运动爆发时,中国只能依靠大东电报局。梁启超于4月24日从巴黎发回的电报引发了五四运动,但中国仅在30日才收到。原因应该是大东电缆线路堵塞,否则五四运动可能会爆发得更早。

在五四时期,电报的作用有时是至关重要的。梁启超4月24日的电报唤醒了林长民及其同胞收复青岛的梦想,成为北京学生“放火打张宗祥”的信息来源。5月4日在北京举行学生示威后,曹儒林利用交通局长的职位“禁止学生在所有电报局发电”,而学生们“已经被外国电报局拍摄下来”(6),使得学生运动第二天从北京发展到上海,迅速形成全国性规模。6月3日,北京政府逮捕了演讲学生。第二天,罗嘉伦摆脱了侦探,在上海成功拍摄了电报。这导致了上海罢工局面的形成。与北京政府保持密切联系的北京学生突然得到了上海支持的消息。\"有那么一会儿,他们都悲伤、快乐、悲伤,但势头大大增强了。\"他向政府提出释放被捕学生、解雇“叛徒”和不签署巴黎和平条约的三个条件。(7)

北京离上海有3000英里。电报发出之前,用马传递消息花了20多天。骑马去天津,然后坐船去上海大约需要一周时间。即使铁路通车后,也要花两天多的时间。(9)没有电报技术,北京政府本可以封锁新闻,从而使五四运动成为一个地方性的短命事件。意识到这一点,北京政府曾经试图阻止人们发电报,所以在五四运动期间,政府和人民为发电进行了几次斗争。

在这场运动爆发的那天,关于示威的消息受到了严密的检查和封锁。然而,北京学生想尽一切办法让政府耳目一新,并通过外国机构拍摄了上海的电报。“这封电报是上海报纸5日的唯一新闻来源”(10),它打破了政府的企图,把这场运动变成了全国性事件。五月底六月初,五四运动的中心逐渐从北京转移到上海。为了切断学生之间的联系,交通部已命令上海电报局“不要发送”任何有关“学生罢工”的电报(11),并“检查北京政府和商业力量的一切”(12),但政府的高压政策并未奏效。从学生运动一开始,媒体就强烈支持他们,承诺如果政府不允许学生发电,他们将“尽最大努力”向各行各业传播学生新闻。(13)五四运动期间,新闻界顶住了官方压力,为学生们出版了大量爱国主义刊物。此外,现代中国的通信系统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在中国的外国组织不在中国政府管辖之下。对于北京政府的新闻审查,中国可以利用大使馆和其他外国组织在中国发电。从6月4日晚到6月6日中午,“三击”达到高潮,中国人通过北京外电局发了“数百份电报”。(14)

纵观五四运动的全过程,虽然政府想封锁新闻,压制舆论,但在人民的抵抗下,政府的措施是无用的。在担心政府以技术问题为借口任意封锁新闻的同时,在五四运动期间,也有中国人对不能发电报怀疑过多的情况。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电报在五四运动中的地位。

在巴黎和平会议期间,国内动乱和自然灾害经常损坏电力线。京沪线在直隶南部被风吹走了两天,于5月3日(15日)修复,但几天后在丹阳和苏州受损(16日)。这是正常现象。然而,在外交和内政的关键时刻,当电报线路中断时,“普通市民对交通当局持怀疑态度”,并认为“电报交通突然中断真是奇怪”(17)。渴望拯救自己国家的天津人很难相信电报局给出的解释,质疑“为什么以前不坏,但今天不坏?”为什么这个不坏,那个不坏,都是坏的?”(18)尽管曹儒林于5月6日辞职,但人们仍然更愿意相信这不是电线的损坏,而是电报局首席执行官曹儒林“指挥”的“一切拒绝”的阴谋。否则,“安全就像聪明”,各界人士“义愤填膺”,主张天津电报局拒绝发电“应被视为叛国者”,而另一些人则要求“摧毁电报局,杀害电力负责人,以避免那些互相帮助作恶的人”。(19)

由此可见,西方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电报的引入,不仅改变了中国信息传播的方式方法,也改变了中国人之间的斗争方式方法。据统计,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期间收到的国内外电报“约7000封”(20封),为五四运动增添了新的色彩。

二。印刷和信息制作

印刷术最初是在中国发明的,但它一直是雕刻印刷的传统。即使毕升在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但由于排版、制版、印刷等一系列技术问题,雕版印刷在晚清仍是社会上应用最广泛的。(21)尽管雕版印刷技术成熟、成本低廉,但雕版通常在连续使用50次后停止使用,休息几个月后再使用,否则无法起到保护作用。(22)这种印刷节奏严重制约了信息传播。

印刷业自从德国工匠约翰内斯·古腾堡在15世纪中叶发明凸版印刷技术并使用手动机械印刷机以来,印刷技术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到1866年,有一台旋转式印刷机,每小时可以印刷7000份,并且可以全方位印刷。民国初年,中国印刷技术正处于从传统雕版和平版印刷技术向大型机器印刷转型的重要时期。(23)随着现代技术的采用,中国的印刷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这可以从上海两大报纸的机械设备更新中看出。

《宣言》最初采用了英国制造的“布兰娜”(布伦内尔)手动平台打印机,每小时可打印500张。几年后,它转而使用一台由电动机驱动的单缸打印机,每小时可以打印1000张纸。到民国第一年,由于销量的大幅增长,报纸被印在美国制造的双筒机器上,每小时印刷2000份。(24)1914年《新闻报》每天售出20,000份时,王韩熙经理买了一台巴德式两层旋转式报纸打印机,每小时可以打印7,000份。当1916年报销路线的数量增加到30,000条时,王买了一台波特的三层旋转机和两台四层旋转机,大大提高了打印速度。(25)1918年10月,石蔡亮利用申报大厅新址的竣工,在新的五层建筑中安装了一种新型的印刷轮式机器,每小时可传送30,000多份。(26)到第二年2月,《宣言》的印刷速度可能达到每小时48000份。参观该报的世界新闻协会主席威廉称赞该报“在世界主要报纸中也占有一席之地”。(27)1919年《新闻》发行量为46,000份(28份),是当时中国最高的。根据报道厅的印刷能力,报纸的印刷任务可以在一小时内完成,新闻稿的截止日期可以延长到第二天凌晨。

从印刷技术的角度来看,五四时期新闻的时效性是可以得到有效保证的。但是,从电报传输的角度来看,如果发电的价格太高,报社无法支付,前线记者仍然使用传统的邮局方式传输新闻,那么先进的印刷技术只能传输宗教知识、船舶期货价格、当前政治评论等信息,新闻的时效性仍然是不可能的。如果要使五四时期的新闻真正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降低收发电报的成本,同时提高印刷能力,使报纸能够负担得起用电报发送新闻的费用。

清末初电报诞生时,它的成本是“每个字一分,每个游戏一分”。(29)天津和上海之间有临清、济宁、靖江、镇江和苏州五个分局。报纸的成本是每字15美分,超出了普通新闻机构的财力。1908年,清政府实行新闻电报半价改革。即便如此,普通报纸负担不起高昂的费用。只有少数几家大报纸偶尔使用非常重要的新闻。直到中华民国成立后,新闻关税才再次改革,规定“每字只有三美分”(30英镑),新闻时效性取得了革命性的进步。民国初年,新闻低电费不仅确立了新闻在报纸中的“中心地位”(31),也确立了报纸在人民知情权中的中心地位。根据五四运动各方的记忆,当巴黎和中国外交形势恶化的消息再次传来时,湖南的一群年轻教师坐立不安,“他们每天都想从报纸上得到他们所希望的好消息。”教师休息室里挤满了等待报纸的人,“当报纸到达时,每个人都争先恐后地阅读它。”(32)五四运动与先进的印刷技术和低廉的电报费同时到来。这两个条件确保了媒体能够立即报道从巴黎发回的消息。方汉奇在新闻通史中总结了“五四”时期媒体的作用:“正是媒体的积极报道和呐喊导致了这一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在空”不用说,媒体可以报道和呼喊。印刷和电报是两个不可或缺的因素。

三。铁路和信息传播

在中国没有铁路之前,人们基本上依靠人力和畜力旅行。这种缓慢低效的旅行方式限制了人们之间的交流。随着铁路的出现,由于铁路运输具有运量大、速度快、运价低、昼夜运行、风雨无阻等优点,它对人们的出行在距离、频率和规模上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中国的现代铁路始于1865年,当时英国商人杜兰德想在北京玄武门外修建一条500米长的小铁路,以便英国获得铺设中国铁路的权利。然而,这种新奇引起了极大的震动,最终被清政府拆除。1876年7月,由英国商人怡和外国公司修建的14.5公里长的上海至江湾吴淞铁路通车。由于当地居民的反对,清政府于1877年9月以255,000两银子的价格赎回并拆除了它。虽然吴淞铁路无法保留,但其耸人听闻的影响使李鸿章意识到铁路对国防和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因此强烈要求用资本修建公路。在李鸿章的全力支持下,长达9.7公里的唐山至徐各庄铁路于1881年底竣工。这是中国人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中国开始进入铁路时代。到1919年,中国铁路总长已超过1万公里。(34)

五四时期,铁路在以下三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由于铁路运输快捷方便,不同地方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大大方便。京汉铁路建成之前,从汉口到北京走邮政路需要27天,京汉公路通车后需要两天半的火车。金浦路开通前,无论是通过邮政公路还是运河水路,从浦口到天津的旅程通常需要25天。金浦路通车后,两天多一点就够了。在京绥路通车之前,骑骆驼从长城到北京要花一两个月的时间。铁路通车后,火车只花了89个小时单向行驶。(35)

五四时期,北京学生坐火车南下上海和广州,寻求盟友,扩大声势。南方运动后,这条消息被沿着铁路发回北方,以向北京政府施压。率先进入曹儒林住所的邝萧声回忆说,“五四运动后,全国各地的学生纷纷响应。罢工的趋势从北向南,沿着京津线和南京上海线,最终到达广州”。上海“三振出局”后,罢工趋势从南向北,沿沪宁线和宁津线发展。天津罢工后,北京政府感到震惊。由于担心北京的罢工会很快结束,政府不得不下令罢免曹军、张军和陆军。”(36)五四运动能够奏出胜利的歌曲,便捷的铁路运输给学生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第二,中国铁路建设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北京为中心的选线原则。清末民初开通的京丰、京穗、韩晶铁路都是从北京开始的,津浦铁路也间接地通向北京,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交通枢纽,极大地增强了北京的凝聚力和辐射力。这为形成以北京为中心、以省为边缘、以中心辐射边缘、以边缘支撑中心的“看北京大学”运动格局奠定了基础。几乎所有的五四运动都发生在城市,农村基本上没有受到影响,这也与农村落后的交通有关。

第三,铁路运输网络的形成促进了中国现代邮政事业的发展,从而促进了报刊的流通和信息的传播。自清政府于1896年正式开放现代邮政服务,清政府于1911年垮台以来,全国邮政局的数量从开放时的不到30家增加到6000多家,邮政线路长达38万多公里。(37)铁路和邮政共同加快报纸和信件的流通。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的一些大城市也增加了邮件递送的数量。例如,北京的邮件递送几乎每小时(38)一次,从早上6点到晚上8点,以确保信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送达用户。因此,北京学生游行的消息可以在第二天的报纸上报道,并很快被全国所知,引起了各界的同情和反应,这立即引发了草原大火。

四。

从清末新政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相对较快。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中国的信息传播技术已经基本满足了中国人民获取信息、制造信息和传播信息的需要。五四运动发生在巴黎和会结束前,并在它发生后迅速蔓延到全国。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信息传播技术尤为突出。1919年5月3日晚,北京大学新闻研究会理事、新京报社长邵朴平应邀到北京大学法尔科礼堂介绍巴黎和会关于山东问题的决定。在关键时刻,学生们没有邀请政治家,而是邀请记者就外交问题进行报道,这表明学生们相信,当时的信息传播技术一定会给他们带来及时准确的信息。后来发生的事情证明了学生们的判断是正确的。

早在五四运动爆发前,一位在中国的外国人就观察到,“最近,中国的日报发展很快,每日电讯新闻也大大增加”。中国人民“非常了解”世界形势,因此侵犯了中国的国家利益,“伤害了给予者和接受者”。(39)在巴黎和平会议期间,信息通信技术沟通了北京和巴黎、中国和世界以及该国几乎所有地区。中国人民“理解”了威尔逊的“十四点”和平原则和日本的野心。只要国家利益受到损害,信息通信技术带来的爱国运动就进入了历史阶段。


1梁启超的电报和林长民的社论,见《山东毁于一旦》、《公民外交警报》、《晨报》1919年5月2日。关于梁启超电报和林长民关于发动五四运动的社论的研究,见黄敏兰、梁启超和五四运动,江汉论坛,2000年第2期。梁敬琏:《林长民先生传》,传记,1965年,第7卷。
2董振平:《信息传播与五四运动》,齐鲁杂志,2010年第2期。董振平:《信息网络与五四运动》,《党史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3期;熊玉文,《巴黎和会,谣言与五四运动》,《中华民国档案》,2012年第4期。熊玉文,“政治辩论、媒体与五四运动的起源”,《探索》,2012年第11期。
3曹建民:《中国的全部历史(简写为15):金融史、交通史、广告史》,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年,第364页。
4黄Xi:《旧中国无线电技术的发展与传播》,《中国科学技术史料》,第7卷,第4期,1986年。
5吴体清:《北洋时期电信业的几件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文史信息委员会办公室编辑:《文史信息丛书选》第66辑,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47-148页。
6蔡周晓、杨龚景:《五四运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组:《五四爱国运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457页。
7罗家伦:《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信息委员会办公室编辑:《五四运动个人史》,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第70页。
8 (29) (31)刘磊:《电报与中国现代报业》,《传媒》2002年第4期。
9 (35)李占才:《中国铁路史1876-1949》,汕头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46和46页。
10蒋梦麟:《西部大开发,新浪潮》,岳麓出版社,2000年,第124页。1919年6月1日,
11《官方拘留信息的手段》和《宣言》。
12 (14)《外国电报局繁忙的日子》,《晨报》1919年6月7日。
13《昨日中学生联席会议详情》,晨报,1919年5月6日。
14《京沪电力线接入》,晨报,1919年5月4日。
15《天津电报局公告》,大公报,1919年5月17日。
16《不通的问题》,晨报,1919年5月12日。
17《民族外交斗争的七章》,伊士堡,1919年5月11日。
18《国民争取外交的六章》,伊士堡,1919年5月10日。
19张忠赋:《中华民国外交史1911-1921》,中国出版社,2012年,第245页。
20 (23)徐吉林、罗刚等:《城市记忆:上海文化的多元文化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第69和68页。
21刘乃和:《从《李耕舒舒丛科》到中华书局》,中华书局编辑部:《中华书局的记忆》(第二版),中华书局,1987年,第48页。
22刘佳林:《中国新闻通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81页。
23陶菊音:《记者生活三十年》,中华书局,2005年,第66页。
24曹聚仁:《上海春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17页。
25《世界新闻协会主席访问我们的报纸》,沈宝,1919年2月11日。
26刘佳林:《中国新闻通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20页。
27鲍肖天:《钏路工作室回忆录》,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第322页。
28周世钊:《湘江怒吼》,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信息委员会办公室编辑:《五四运动个人史》,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第189页。
29方汉奇:《中国新闻通史》,第2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34页。
30数据来自金宣石和徐文淑:《中国铁路发展史(1876-1919)》,中国铁路出版社,2000年,第489-490页和第506-508页。
31邝候补生:《五四运动纪实》,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辑:《五四运动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310页。
32杨海荣:《邮政概论》,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页。
33“邮政服务大大扩展”,早报,1919年3月30日。
34《远东问题有自己的舆论》,晨报,1919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