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范文 > 23000字论文范文石叔清的历史书写

23000字论文范文石叔清的历史书写

论文类型:论文范文
论文字数:23000字
论点:历史,香港,时间
论文概述:

施叔青笔下的历史小说突破性别、时空与国族的界限,以史诗般的气魄力图浓缩殖民地社会的历史。从《香港三部曲》到各自成书笔触历史的《台湾三部曲》,施叔青的历史叙事在女性作家中颇

论文正文:

第一章回顾百年文学建设。

历史叙事作为一种虚构的叙事话语,不同于科学的严谨性和统一性,缺乏严格的概念。历史昨天消失了,失踪人员场景被设定为历史的存在因素。作为回忆历史的媒介和方式,历史叙事开启了真实历史与虚构文本之间的游戏。康德曾经说过,“时间和空间的范畴空是一种先天的综合,它为人类组织的历史经验提供了一种思维模式。”[1]如果把“台港三部曲”[2)视为历史时间空坐标系,纵坐标代表台湾和香港跨越100年的历史时间,横坐标代表历史时间定位下两座城市的兴衰历史。

1.1百年历史
如果把“台港三部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就会发现文本的叙事时间始于清代嘉庆时期,止于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要构建如此庞大的时间叙事系统,作者需要在历史时间和文本之间进行游戏。历史以坚定的态度前进。正如海德格尔所描述的,“时间被理解为一个连续的‘电流’或‘时间的长河’”[3,已经过去的时间片段被拼接成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时间。石叔清在“港台三部曲”系列的历史叙事中尝试了时间话语。在处理香港三部曲的时间时,史叔清基本上采用了基于自然时间的线性结构叙事。从1897年英国开放港口以来最严重的瘟疫到1984年中英关于香港回归的会谈,撒切尔夫人“重重地落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台阶上,使一切都不可逆转”第二部分是在前一部分线性时间结构的基础上衍生和发展而来的,创造性地将典故和传说放在每章之前,如修复厘田瞿氏宗祠等。,使历史时间和故事开始时间的典故能够相互反映,产生复合的双重协同效应。然而,尽管如此,前两部作品的时间进展仍然缓慢,这两部作品合在一起才18岁。在创作第三部《孤独的云园》时,作者不得不寻找一种新的方式将黄德云在香港的传记作者“我”加入到作品的情节叙事中。通过与黄氏家族第四代继承人黄蝶娘的友谊,他回忆了黄氏家族的历史和多变的湘江形势,展示了黄氏家族与香港之间的73年。那时,当黄蝶的母亲曾祖母第一次来到香港时,香港不再是一个被诅咒为“进入荒地”的不毛之地。它已经变成了经济繁荣的“东方明珠”。不同的时间空图像不断叠加在“我”的脑海中,将那个时间与这个时间融合在一起。石叔清打乱了前两部分的线性顺序,因此第三部分有足够的空间来描述当时的历史事件。香港罢工和20世纪70年代繁荣的经济都牵涉其中。四十年代日本占领香港的三年零八个月里,各种各样的民间抵抗组织相继出现。左翼文化人物刘黑仔和他的同志们白天散发抗日传单,晚上保护村民免受流氓和恶霸骚扰。希尔达·斯通博士引用日内瓦禁奴条约来保护香港妇女免受日本军队的蹂躏。这些发黄的文件属于历史档案,可以在“我”的检查和解释中显示出来。肖恩·洛索(Sean Loxo)东方女神的住所:“云园”现已成为“孤独的云园”中的历史接待大厅。从1939年到1941年,他们聚集了各种历史人物,如工商管理名人、汪伪政权活动分子和日本间谍,并将黄氏家族虚构的历史时间与当前的叙事时间,即20世纪80年代的香港联系起来。结果,香港70多年的优雅与辉煌,在局外人“我”的眼中上演了一出精彩的历史剧。文章结尾,黄氏家族的后裔黄蝶娘以舞台剧的形式,在“我”的记忆和遐想中,完成了第三首歌空80多年的飞行旅程。在第三部分的结尾,“我”在1997年回归前徘徊在中环的街道上,路过一群被称为“表亲”的大陆移民。新的历史时代赋予香港更多移民城市的特征。香港式的繁荣继续。不同的移民涌入这座迷人的城市。时间记录了这座城市的历史甚至未来。纵观香港的叙事时间,文本时间不断被作者的记忆和前瞻性的话语打破。历史时间已经让位于文本时间。作者必须通过对时间空的交织和回忆来重构新的叙事时间,尤其是在《孤独的云花园》中,这使得文本具有更强的时间距离感。这本书涵盖了香港87年殖民统治期间的重大事件,为香港构建了一个100年的时间历程。书中不同程度地反映了许多历史事件,如反奴隶制、香港瘟疫、宵禁、中国人返乡甚至垦荒工程、英国女王欢庆钻探幸福、二月七日罢工、中英会谈等。第一部《她的名字叫蝴蝶》始于黄德云,一个来自东莞的农家女孩,1897年踏上湘江。作为上个世纪夺去无数生命的瘟疫的前奏,她深深沉迷于黄德云和她的英国情人之间的殖民爱恨纠缠,因为她是“作者”。在此期间,她沉溺于漂浮和下沉。在第一部电影的结尾,这个故事只持续了四年。《[1》《紫荆花》写于1901年维多利亚女王的钻禧典礼,当时广九铁路通车,直到黄德云开始积累财富。

[4]

但总的来说,石叔清的香港叙事基本上采用了时间倒退的线性表达。2010年完成的台湾三部曲打破了香港叙事时间的单一性,这与台湾三部曲打破了香港三部曲为家庭书写历史的壁垒有关。台湾的历史是由碎片组成的,导致了台湾人身份的不同。与香港单一的英国殖民历史不同,台湾经历了“把城市的头变成国王的旗帜”的无助。单一的家族传承历史已经不能满足史叔清为家乡立传记的愿望。因此,在“台湾三部曲”中,它被划分为晚清、日本殖民时期和台湾收复时期的时间序列。尤其是文章结尾的“三个世界”写于1895年至1945年的“二月二十八日事件”,包括台湾51年的殖民历史。虽然作者跨越时间空的跳跃想象会打破历史的线性时间轴,但并不影响家族城市时间历史的连续性。《罗晋游记》的时间叙事主要发生在清代嘉庆时期,涵盖了各种人情、风俗和野史。从清初到罗晋衰落时期,可以说是清代台湾罗晋社会的“清明上河图”。在不均衡的历史回顾中,将会注入台湾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如郑成功与荷兰殖民者的斗争、施琅收复台湾、林温爽和朱彝贵的起义等。,都是交错的。《风前尘埃》聚焦于日本占领台湾时期,仍然选择通过回忆和联想来交织两代人。从追溯衡山月季父亲的移民史到秦子作为母亲月季的“寻根”第三代访台花莲,文本中呈现的章节时间是无序交织的,但历史叙事的时间是一条线,跨越半个多世纪。“三个世界”始于台湾的殖民化,以邵氏三代人的生活变迁为背景,交织了台湾52年的历史,包括台湾的养女王章柱、知识分子阮成毅和黄赞云博士。一百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史叔清对时间的多角度叙述勾勒出多维时间空下的历史线条。从1895年台湾和八卦山的战争到1921年文化协会传播新思想、台湾博览会和1945年台湾“二·二八”事件,书中或隐或显地出现了真实的政治事件。颇具批判性的是通过真实的历史事件看到了台湾社会的历史变化。在现代历史观中,历史被设定为一个线性的、不断演变的时间主体,因此历史的书写需要一个精确而清晰的时间序列。“台港三部曲”依靠虚构人物来展现重要的历史事件。随着时代的发展,它确认了历史的不可逆转性和历史时代的历史特征。石叔清拾起散落在历史角落的时间碎片,把它们连在一起,创造了台湾和香港的悠久历史。

1.2区域转型中的城市兴衰——两个城市的标志
城市是人类文明进程和历史事件区域场景的坐标。作家通过不断的制造和扩张来构建城市兴衰的历史。石叔清一生中最辉煌的创作经历离不开两个岛屿的参与,一个是住在这里的香港岛,另一个是在这里出生长大的台湾岛。这两个地方在地理上相邻。相似的殖民历史命运和不同的地方条件和习俗激发了石叔清成为一个城市的决心。小说《台港三部曲》的标题也反映了所写小说的特点或名称空。例如,《紫荆花》将香港独特的《紫荆花》传播到书名中,读者可以看到故事的位置空;另一个例子是“穿越罗晋”在标题中直接把历史位置“罗晋”放在空之间,类似于“洋紫荆”。就区域转型而言,台湾的写作跨越了台湾的许多城市,将城市地理与历史环境相结合。第一首歌《穿越罗晋》聚焦于罗晋的兴衰。第二部《风前尘埃》,以台湾东部花莲为叙事地点。《三个世界》空的最后一章更加自由地跨越,并不局限于一个城市。从台北、洛津到嘉义,历史书写也在区域转型中打上了城市的烙印。相比之下,“帝国主义运动”和日本殖民时期台湾民族语言的消失,确实导致了几代台湾人的民族认同和生活习惯的差异。国民党政府来台后引发“台湾人与大陆人”冲突的“2·28”事件,使台湾人民的处境更加糟糕。与台湾的政治“日薄西山”相比,香港要简单得多,殖民利益的获得是大英帝国的首选目标。黄德云于19世纪在香港开始了他传奇般的生活,而徐青、石吉生和横田洋三人也开始了他们在远离大海的台湾岛上的沉浮生活。无论是以文化史为重点的香港还是以政治史为重点的台湾,双城以其独特的地域魅力,展示了空:风云变幻下双城的历史经验的文化政治兴衰历史。

1.2.1魅力香港
在香港三部曲之前,石淑清似乎总是从陌生人的眼中看待这个充满衣食的繁荣社会,揭示香港男女的疯狂和孤独。香港被定义为罪恶之都,金钱和成功是衡量一切的标准。就像张爱玲对上海的赞美和对香港的降职一样,香港一直被视为人性邪恶魅力的首都。他作品中的人物,如方悦,在香港生活后,要么改变了艺术创作的初衷。或者婚姻遭遇不幸,迷失在城市里,如真诚,此时的香港,已经成为邪恶堕落的象征。然而,在“三部曲”系列中,石叔清转向通过香港城市的发展史来探索香港魅力风格的起源:殖民历史锻造了香港中西文化交融的魅力属性。在开放之初,香港逐渐被剥去了清朝文化的精髓,成为亚当·斯密心中的“一座不毛之地”。[1]马可·波罗的《东方故事集》没有华丽之处,但却极其荒凉。在英国人眼里,“这个亚热带岛屿只是船只的登陆点。”[2]起初,英国人更重视中国自然资源丰富的内陆城市,因为太忙而无法发展该岛的建设。他们只是希望“把香港清理成一个休息的地方,减少对水土不满意的军队数量。”[3]但即便如此,由于恶劣的天气和猖獗的疟疾,早期西方营地的英国驻军相继死亡,并被安葬在欢乐谷公墓。早期殖民城市的发展使英国人做出了牺牲,但与殖民者将来在香港攫取的利益相比,这种牺牲实际上是九根牛一毛。随着城市的发展,香港越来越显示出殖民地的魅力:“香港以其山川变成了一个与孟买、加尔各答和新加坡有着相似习俗的港口城市。尽管所有建筑材料,如砖砌、花岗岩和大理石,都来自中国大陆,但泥瓦匠、泥瓦匠和木匠也是渡海移民。”[4]英国殖民者对香港的殖民统治似乎把这个荒岛渔村变成了繁荣的“东方明珠”。本质上,这是殖民者对殖民利益的疯狂掠夺。在香港对外开放初期,人地竞争实际上是英国政府的利益游戏。1841年,英国军队开始使用中国劳工来拾石头修路。沿着海岸线,第一条殖民地道路,皇后大道,建于1862年。后来,殖民政府看到了填海造地的商业利益,并继续扩大着陆点的面积:维多利亚时代的商业建筑、王子大厦、公主大厦、阿里山大厦...从海底出现。

1.2.2台湾的悲伤....................................................................................16-19
1.2.3文化和政治....................................................................................19-24
第2章:....................................................................................24-34
2.1女性形象建构....................................................................................24-28
2.1.1我的....................................................................................25-27
2.1.2受苦的女士....................................................................................27-28
2.2男性形象建构....................................................................................28-31
2.2.1....................................................................................29-30
2.2.2....................................................................................30-31
2.3....................................................................................31-34
第3章晕染....................................................................................34-40
3.1历史叙述细节....................................................................................34-36 [/BR/] 3.2历史叙事的符号....................................................................................36-40

结论

什么是历史?梁文道认为:“历史有想象的成分,同时它存在于物质的构造中。历史的书写和阅读依赖于人类想象力的联系、再现和建构。因此,历史是虚构的,它的想象是它的真实基础,它的物质存在是它的内容的承载和标准。”[[1]石叔清“港台三部曲”创作的最终目标可能不仅仅是解构男性主导的历史,为城市和作品中的人物做演讲,更是一次自我追求的旅程。朱自清曾经把历史视为一个小女孩,她可以打扮自己,让别人来装饰自己。在某种程度上,对历史的解释和表述掩盖了历史的真实本质。我们不能知道真实的历史,但是我们可以借助小说家的想象力在历史的边缘编造一个故事。然而,史叔清对港台大江的历史叙述仍存在一些问题。她的小说中有多种人物,但她的性格和角色不太清楚,缺乏更深层次的人物塑造。此外,很少描述人物之间的对话,这完全由无处不在的作者控制。因此,人物的心理不是很详细。叶子太繁茂了,但果实有点稀疏。史叔清早年受现代主义理论的熏陶,熟记西方各种文学理论,从而赋予其作品教科书式的文学理论实践性。例如,殖民者黄德云和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他们的香港叙事中,对后殖民主义经典《性与政治》有着相似的激情,这也是他的作品可读性较低的原因之一。石叔清的历史使命感在不断前进。尽管历史叙事存在一些缺陷,但它们仍然掩盖不了这些缺陷。历史的车轮向前冲,但总是以牺牲普通人的幸福为代价。在历史的边缘,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无助却又荒凉的小人物活着。他们就像木偶一样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蹒跚前行。因此,在石叔清的“三部曲”系列中,我们可以听到作者哀怨的叹息和无奈的评论,就像张爱玲黑夜中二胡的余音,无尽的苍凉和复杂的华丽。这种嵌入的历史印记为我们提供了“向历史学习”的历史思维。殖民社会的文化价值似乎仍然缺乏基础。在殖民文化的强力入侵下,如何保存和发展民族文化的精髓仍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探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