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硕士毕业论文论中越音乐文化的异同

硕士毕业论文论中越音乐文化的异同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
论点:越南,京族,琴音
论文概述:

中越两国京族相近文化生态环境是独弦琴生存的物质文化土壤。两国的京族人民在相同自然环境中形成了相通民俗传统、宗教信仰等民族文化为独弦琴音乐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养料。

论文正文:

第一章:乌克兰音乐文化的主要人文生态环境

世界各民族的音乐文化丰富多彩,各民族音乐都有自己的音乐特点。俗话说:土地的一面养育着人的一面,人是音乐的主体。音乐源于生活,人们的音乐行为与当地的民间传统、经济生活、宗教信仰、方言声调等密切相关。因此,阐述班卓琴音乐生活区的人文生态环境,有助于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相似的历史人文生态孕育出具有民族特色的班卓琴音乐文化。

第一节亚热带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
京族文化被称为海洋民族文化,它与其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京族是越南的主要民族。它主要居住在越南的沿海和河边溪流,分布在全国地势平坦或坡度不高的所有省份。居住在广西的京族主要生活在沿海的山新、五台和舒威三个半岛。因此,从两国的北京少数民族聚居地不难看出,他们习惯于住在沿海和沿江的平坦地区。其次,从自然环境来看,他们都生活在亚热带,孕育着共同的农业文明和海洋文化。
1。中国北京民族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13-14
广西防城港市辖下的东兴市,是中国唯一的北京民族聚居地,总面积540.7平方公里,总人口11万。它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的西南端,东南与北部湾接壤,西与越南接壤,距芒街市几十米处有一条北仑河。这是从广西甚至中国到越南和东南亚最方便的通道。它也是经国务院批准的沿海开放城市,是中国与东盟唯一的海陆联系国家。这一地理优势为跨境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
江平镇位于东兴市东部,被称为东兴市的“东门”。总面积238.5平方公里,海岸线38公里,水陆交通极为便利,是广西与东盟连接的桥头堡。该镇有15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46个自然村和259个村民小组。2004年底,总人口为43,500人,其中15,000人来自北京。他们主要居住在舒威、五台和山新三个村庄,俗称三岛。
京族的三个岛屿面向南中国海,依山傍水。他们与越南只隔一条水,可以过河。从北边到山的中心,从西边到巫师的头,风景就像一个“大头针”形状。这三个岛屿是冲积砂岛,总面积为26.83平方公里。它离大陆很近,退潮时可以走路。在20世纪60年代,它通过人工填海与大陆相连,因为它从海上填海造地,修建堤坝引水。京珠地区是亚热带季风区,四季气候温和,全年无霜,平均气温22.4℃,年平均降雨量2800毫米,日照充足,雨量充沛。该岛自然资源丰富。淡水注入带来了大量的有机和无机物质。由于有利的气候和水温,水生生物逐渐形成了祭祀和繁殖的有利条件。它是鱼类、贝类和藻类的天然产卵和繁殖地,富含各种海产品。除了捕鱼,岛上的土壤富含沙子,气候温暖,适合开发热带和亚热带农产品。
2。越南京族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14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位于东南亚,印度支那半岛以东,北与中国广西和云南接壤,东北有北部湾,面对海南、广西和广东三省。它西面与老挝和柬埔寨接壤,西南面与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隔海相望。东、南面对南中国海,西南面对暹罗,南面对太平洋和印度洋,战略位置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要,是东亚到达印度洋和中东生命线的唯一途径。陆地面积329600平方公里,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海岸线长3260多公里,南北狭长,曲线呈S形。越南有54个民族,人口超过8500万2(2009年4月)。北京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近90%,主要集中在沿海平原地区。汉族是越南最大的民族,总人口约100万,其中一半集中在南方的胡志明市。
越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年平均温度约为24℃。北方有春、夏、秋、冬四季,而南方只有雨和旱两季。北部平原和南部平原是越南最富裕的两个地区之一,也是东南亚著名的水稻产区。水资源丰富。有1000多条大小河流,总长约41000公里。大多数河流从西北流向东南,然后流入大海。海产品也非常丰富,有着漫长的海岸线、浅海、许多天然渔场,盛产各种珍贵的海鲜。农业主要种植粮食作物和热带水果,产品种类繁多。

第二节历史和传统文化14-16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孕育的文化体系中,中国文化是唯一幸存的文化体系,也是唯一没有任何过错地幸存下来的民族文化。在长达4000年的写作过程中,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以其非凡的创造力给我们留下了非常丰富的文化遗产。中国和越南山水相连,历史和文化紧密相连。如果亚洲文化分为三个文化圈,那么这三个文化圈将是:“第一,东亚和东南亚的儒家文化圈(或汉字文化圈);第二,南亚印度文化圈;第三,中亚和西亚伊斯兰文化圈3”。这种划分显然将中国和越南置于同一个文化圈。因此,中国文化对越南文化的强烈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在东南亚国家中,越南是最早也是受中国文化影响最深的国家,因为它毗邻中国。根据考古发掘,在越南北部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迹在形状上与在中国西南部发现的非常相似。越南清华出土的青铜器与中国战国秦汉时期的文物非常相似。这表明中国和越南在很久以前就有着密切的关系。越南和中国保持着2000多年的密切关系,中国文化不断传入越南。长期以来,中国文化对越南许多方面的影响已经深深植根于越南人民的社会生活中,成为越南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社会政治方面,越南古代皇帝和官员接受儒家思想,主张儒家“仁政”。例如,在嘉隆十四年(清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阮世祖在政府法令中说,他将“团结一致,以一颗不能容忍别人的心为荣,以一个不能容忍别人的政府为荣,并以此作为一种方式来缓和淡化思想的习俗”。
在社会伦理方面,越南也受到儒家伦理的影响和培育。他们强调礼、义、忠、信、孝、佛等儒家伦理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主张以德治国。例如,在李惠统治的第二年(孝宗统治的12年和弘治统治的1499年),李惠颁布了诏书,大量引用儒家经典,强调以德治国和正确的风俗习惯的重要性。现代普通越南家庭也喜欢悬挂汉字,如“福”、“禄”。甚至河内繁华街道上的星级酒店大门上也刻有一块石碑“泰山甘当”,用来辟邪。这反映了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和民间禁忌与崇拜已经渗透到普通越南人的心中,成为越南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字符是语言符号。越南人的性格受到外国文化和统治阶级意志变化的影响。根据相关的历史记载,汉字从公元1世纪开始就被引入越南,是越南唯一的通用汉字。官方文件和书籍,诗歌和文章都是用汉字记录的。13世纪,借用汉字的偏旁部首,出现了一种新的汉字——韩楠。在19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越南被法国统治多年后,为了便于统治,法国传教士使用拉丁拼音创造了一种新的书写方式,并逐渐发展成为越南的“国语”。
就习俗而言,越南与中国有许多相似之处。虽然阳历在现代已经被使用,但是也有一些节日,例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像中国一样,他们特别关注农历春节。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非常普遍。在许多地方,还有竞争月饼的习俗。中秋节期间,妇女被允许展示她们的才能和技能。中秋节有许多文化、体育和娱乐活动,不仅为儿童,也为成人。人们经常唱歌跳舞,并在舞狮、灯会、歌剧演唱中尽情享受。中秋节晚上还有彩灯的习俗。

第三节:辉煌而悠久的北京音乐文化..........................................................16-19
一,宫廷音乐..................................................................................17
2,娱乐音乐....................................................................................17
................................
第二章:单弦琴的起源概述..........................................20-39
第一节单弦琴的起源........................................................20-28
一、.............................................20-22
二、中越史料中的迪克西和迪克西秦研究....................................................................22-24
.........................................
第二节,四弦琴现代史的发展和演变.........................................................................28-39
一、........................................................30
在第二次民族解放运动胜利之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建国后独奏艺术的新发展...............................................30-35[/ br/]...............................................................................................
第三章:中越乌克列艺术比较............................................................39-74
在第一节中,对中国班卓琴和越南班卓琴的形状进行了比较。........................................................39-45
1。民间班卓琴发展史简述.............................39-42
.......................................................................
第二节中越独奏表演比较.................................................45-54
一.表演姿势..........................................................45
..........................................................
第三部分是中越四弦琴音乐形式的比较。..................................................................................54-74
一、中越女高音现有音乐概述...............................................54-56
二。中越女高音音乐形态特征分析..........................................................56-71[/ Br/].....................................................................
第四章:展望.........................................74-85来自单弦钢琴音乐文化
第一节共生文化区和独奏会.....................................................................74-77
一、民间文化和独奏音乐........................................................74-75
......................................................
第二节民族审美心理与小琴艺术..........................................77-82
1。民族审美语言符号与小琴音乐的变迁...............................................78-81
.....................................................................
第三节当代单弦音乐的艺术特征82-85
一、2004年中越当代独奏曲艺术发展概况...........................................82-83
...........................................

结论

四弦琴承载着北京(或曰)民族厚重的传统音乐文化元素,迈上了现代音乐文明的台阶,走进了高雅艺术的殿堂。在传统与现代、专业化与大众化并存、相互竞争的时代,四弦琴音乐艺术的发展道路值得思考。作为一种起源相同、流向不同的多民族民族乐器,通过对四弦琴音乐文化的比较研究,不仅展示了四弦琴本身极其丰富的艺术内涵,也为比较研究的方法论提供了生动的范例。纵观中越班卓琴艺术与文化的异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中越京族相似的文化生态环境是班卓琴生存的物质文化土壤。在同样的自然环境下,两国的北京人形成了相似的民俗、宗教信仰和其他民族文化,为乌克丽丽音乐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第二,比较研究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从国家的概念来看,这是对中国音乐和越南音乐的个案比较研究。从民族的概念来看,它是对主要民族(越南)和少数民族(中国)音乐的比较研究。无论用什么样的视角来分析,我们都不能脱离文化变迁的语境思维。因此,四弦琴音乐的变化和不变性是历史的必然,这种变化是中国和越南主流文化发展的影响和渗透所形成的个性。这种不变性是由乐器本身的结构特征和艺术风格决定的。
再次强调,人是音乐的主体。回顾中越北京班卓琴艺术的发展历程,几代民族音乐家和乐器改革者为班卓琴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班卓琴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石..四弦琴音乐艺术的繁荣和发展主要取决于四弦琴表演者在不同文化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四弦琴音乐艺术的细微差异以及民族社会审美观的差异。
北京音乐文化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四弦琴音乐是璀璨的明珠之一。今天,我们将对中国和越南同一民族的共生乐器——四弦琴进行比较研究,不仅要研究它的形态或音乐本身的特点,还要充分重视它的美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内容和价值。因为,自班卓琴在越南和中国发展和传承以来,乐器本身的社会地位、它承载和投射的民族文化习惯,以及这些逐渐形成的民族审美心理,是北京民族音乐文化传播、发展和变化的不竭动力和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