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硕士毕业论文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音乐文化遗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硕士毕业论文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音乐文化遗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
论点:文化,文化遗产,物质
论文概述:

本文从一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视角出发,试图探讨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所面临的问题,并着重以“文化空间”或“文化环境”这一概念为基础,通过对中国当前社会文化环境

论文正文:

第一章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人类文化产品包括物质文化产品和非物质产品。例如,建筑物、花园、服装、乐器、家具、日用品、武器等。属于物质文化产品。它们是可以长期保存或复制的固化文化产品。非物质文化产品,如歌谣、音乐、口头文学作品、舞蹈、戏剧表演、宗教仪式、技能表演、纺织技术等。无形文化是动态的,不能复制。
根据教科文组织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表述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社会习俗、概念表达、表现、知识、技能和相关工具、物品、手工艺品和文化环境,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将其视为其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文化空间”一词通常被中国官方学者翻译成“文化场所”。我认为“文化场所”的含义太具体了。事实上,这个词还包含更广泛的文化空和文化环境的含义。本文主要用于“文化空”和“文化环境”的意思。)
英文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词被翻译成中文,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包括:口头传统和表达;表演艺术;社会习俗、礼仪、节日;关于自然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是中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后从国际社会引进的新词汇。它所涵盖的范围应该是:中国最初提到的“民间文化”、“口头文学艺术”、“民间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民俗文化的关系需要进一步澄清和界定。目前,关于这个问题的学术讨论仍在进行中。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基本内涵。所谓“无形”是指“无形”。这主要意味着这种文化形式缺乏物质形式的内在形式,或者其文化意义不能得到充分体现,或者主要不体现在物质形式的载体上。“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包括人们的“技能”(独特的技能)。这些“技能”具有“无形”的特征,难以固定、维护和保护。因此,能够承受或继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演者和技术持有者自然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范围。
一般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由民族文化和历史积累形成的具有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世界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传统促进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激发了人类的新创造力。
某种文化(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在其特定的“文化环境”中产生并共存。
什么是“文化环境”?所谓文化环境是指在民族生活的自然环境中形成的不同类型的文化生态环境。不同民族生活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自然环境决定了民族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从而形成了具有不同特征的不同文化生态环境,以及在文化生态环境中产生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
自近代以来,随着地理的伟大发现,西方思想家已经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为什么上帝创造的人类在种族和文化上如此不同?从一开始,自然环境与文化形态和文化形态的关系就成为18、19世纪以来西方学者的热门话题,从而形成了不同流派的文化理论。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对这一复杂的理论问题的研究贡献最大。他是第一个提出著名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人。他指出,不同的气候、自然条件和特定的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精神气质和文化特征。18世纪,德国思想家温克尔曼和赫尔德通过自然地理环境对文化形态的影响,谈到了希望艺术和德国史诗。19世纪法国思想家德·斯塔埃尔夫人也用类似的方法来研究欧洲各国不同的文学和艺术特征。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运用辩证法研究自然环境与文化形成的关系。黑格尔提出,人类正在改变“我”所使用的自然,也在改变自己的精神世界。马克思主义美学家把黑格尔的思想概括为“人性化的自然”(过程)和“人性化的自然”(结果)。也就是说,在把自然改造成“我”的过程中,人类一方面改造了自然,例如,荒山变成了郭华山;另一方面,它也改变了它的生理和心理功能,如双手的多种能力和技能。以及人类的精神创造力——大脑越来越发达,思维能力越来越强,创造力也越来越强。也就是说,在把自然变成“我”的过程中,人类也丰富了自己的精神思想,创造了大量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产品。
19世纪下半叶,法国著名美学家和艺术史学家达纳采用黑格尔的概念,写了一本著名的书《艺术哲学》。达纳以自然气候、种族和时代三个因素为基础,系统地考察了古希腊、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和19世纪的荷兰的艺术创作。他指出:不同的自然气候和地理环境;不同的种族;不同的时代形成了不同的艺术类型和艺术特征。文化生态环境的变化决定了文化形式的生存。
进入20世纪,西方学者对这一领域进行了更加深入和具体的研究,形成了多种“文化理论”和“文化哲学”。他们一致认为文化环境是文化形成的土壤。不同的文化环境产生不同类型的文化。世界各民族不同文化环境的差异不仅决定了文化类型的多样性,也决定了其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多样性。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文化环境在不断发展和变化。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第一,古代人民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由此形成的文化环境正在慢慢变化。尽管这种变化可能不明显,但却是事实。例如,一个国家从石头文化向游牧文化或农耕文化的转变是巨大的。同样,当一个国家从山区走向平原时,其自然气候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是巨大的,其文化变化也是巨大的。尽管这种变化是巨大的,但过去的生活场景肯定会留在这个国家的记忆和非物质文化中。
第二,由于自然灾害、战争或人为因素,一个国家的生活和文化环境将发生变化,其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也将发生变化。在过去的3000年里,古代犹太人由于饥荒和战争被迫多次迁移。他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多次变化,在自然环境和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下,他们的文化环境也在不断变化。
第三,生产技术和物质文明的发展将对一个国家的文化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并将使其发生变化。一个国家从“刀耕火种”向使用钢铁和机械的转变是巨大的,尤其是近代以来,西方现代社会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物质文明对落后民族文化的影响不可低估。
然而,一个国家的文化环境和文化形式在变化中有相对稳定和不变的基因。否则,今天的世界就不会有多民族和多样化的文化形式。相对而言,在文化环境变化的条件下,物质文化很容易发生明显的变化,如建筑风格、服装风格、武器风格、园林风格等物质形式也很容易发生变化,因为它们与技术和工艺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11-14
第二章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保护:中国与世界....................................................................................14-26
一、中国非物质音乐文化面临的问题和困难......................................................14-18
二、欧洲、美洲、日本、韩国及世界其他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18-24
3、中国文化生态区的建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问题.........................................24-26
第三章学校本土音乐教育: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之路.............................................26-34
一、........................................................26-27
2作为中国传统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是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27-30
3,学校本土音乐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可行性.........................................30-34

结论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学校本土音乐教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仍面临许多不可逾越的困难。这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第一,保护和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与学习与应试教育之间的冲突,这在目前的学校是难以改变的。在此之前,我已经解释过,现行的应试教育体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内在矛盾。应试教育的目的是:一切都是为了“应试”高考,重点是为高考培养学生必备的知识和“应试能力”。应试教育不仅极大地转移了中小学生的课堂学习内容,也转移了学生的业余时间和学习精力。
事实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然而,应试教育抛弃了德育、体育和美育,而注重“智力”——知识教育。大多数接受应试教育培训的学生都是“畸形”的。他们有很强的考试能力,但他们缺乏实践能力、实践能力和道德修养,甚至在身体条件上有许多缺陷。这些学生进入了大学,但最终的情况是“高分低能”。地方文化教育的核心是地方音乐艺术教育,即情感和审美教育。虽然中央政府和教育部门一再强行改变应试教育,但应试教育的现状难以改变。它直接挤压了九年级,阻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传承。
目前,许多学校由于办学资金短缺,将资金投入到“硬实力”的表现中,例如学校、校舍、教育设备等“毕业率”整体表现所需的资金。然而,对学生艺术素质和能力培养的投资,即所谓的“软实力”,却相对被忽视了。如何从上到下转变教育体制的办学理念,如何将义务教育与保护地方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起来,不是理论问题,而是思想问题。
其次,目前,学生在学习和传承本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方面仍然面临着与当前“强势文化”的竞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融入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经济全球化将不可避免地带来文化融合。在这场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化的浪潮中,流行音乐、舞蹈、新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时尚正在高科技媒体的传播下对中国的生活方式产生强烈的冲击。流行时尚音乐已经传遍中国,甚至高雅的“精英音乐”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和挑战。它的直接表现是年轻人蜂拥到流行舞台上,成为“明星”歌手的“粉丝”和崇拜者。这种趋势很容易导致学生对当地音乐的冷漠和疏远。
然而,这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应该指出的是,流行音乐和高雅音乐在各国的根源仍然植根于当地音乐的土壤中。我国著名音乐家的许多成功而著名的作品都具有深刻的民族元素。例如,冼星海的《黄河合唱团》;马思聪的小提琴作品《乡愁》是根据内蒙古的《壁马》的音乐元素改编的。他的钢琴作品《藏族诗歌》是以藏族音乐为基础的。就流行歌曲而言,许多少数民族流行歌手唱他们自己的民歌和民谣。尤其是湖北有影响的土家族苗族演唱了“土家族苗族合奏之歌”,贵州侗族演唱了“侗族大歌”等,这些都体现了民族特色和现代性。这表明,牢牢立足于本土音乐教育,认真挖掘和传承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音乐遗产,这些音乐文化遗产将“开花老树”,不仅能再次开花,而且还会长期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