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25542字硕士毕业论文中国高速铁路安全系统分析

25542字硕士毕业论文中国高速铁路安全系统分析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25542字
论点:高速铁路,运营,发展
论文概述:

从人、机、环境三个方面对影响高速铁路安全运营的要素进行分析,继而得到一个以“管理”为中枢、“人”为核心、“机”为基础、“环境”为条件组成的总体性的以保障安全运营为目的的人

论文正文:

介绍

 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营是一项复杂巨系统工程,它的运营安全由高速铁路各安全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共同维护。本文从系统学的角度去分析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营,运用哲学的思维来探讨保障高速铁路安全运营的有效途径,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并深入研究高速铁路运营的安全问题,促进我国高速铁路运营的安全、健康、持续发展,保证万无一失。 一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一)选题的背景铁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国民经济大动脉和大众化交通工具,对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国防建设起着不可替代的全局性支撑作用。因此大规模发展具有运能大、安全舒适、全天候运输、环境友好和可持续性等优势的高速铁路,既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在能源和环境约束下解决我国交通运输能力供给不足的矛盾,带动形成一大批高新技术和相关产业及制造业提升与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必然选择。①高速铁路②始于 1964 年日本开通的东海道新干线(当时的运营最高速度为210km/h),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在日本、法国、德国和中国等近 10 个国家投入运营,并且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在经济、节能、环保等方面的优势得到广泛认可。随着世界范围内掀起的高速铁路建设和发展的热潮,各国也越来越意识到发展高速铁路的必要性以及保障高速铁路安全运营的重要意义。追忆百年前,中国近代科技先驱、“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先生的伟大理想“不让欧美以前驱,岂仅偕扶桑而并骑”,如今业已实现。中国目前已是全世界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最长且运营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笼罩着各种“光环”的中国高速铁路承载了国人百年的期望。然而,2011 年“7·23 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之后,社会各界将质疑延伸到整个高铁体系的发展上,否定之声不绝于耳,事故对高速铁路的发展乃至我国经济社会建设来说都是一场惨痛的教训。安全是交通运输永恒的主题,与传统交通运输方式相较而言,高速铁路对安全性能的要求更为苛刻,其安全水平的高低对高速铁路可持续稳定运营及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调查报告”于 2011 年 12 月 25 日正式发布。经调查认定,“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是一起因列控中心设备存在严重设计缺陷、上道使用审查把关不严、雷击导致设备故障后应急处置不力等因素造成的责任事故①。高速铁路建成运营的半个世纪以来,经历了多次重大的事故,其中以 1998 年的“德国 ICE 高铁事故”和我国 2011 年的“7·23 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最为惨痛。特别是新近在我国发生的“7·23”高速铁路事故,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地影响了全球发展高速铁路的热情,阻碍了我国高速铁路技术装备输出的步伐。在此背景之下,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和重视维护高速铁路持续安全运营相关问题的研究工作。(二)选题的意义安全是铁路的生命线,是铁路运输永恒的主题。高速铁路由于速度快、关注度高、影响范围广,其安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高速铁路不允许发生任何安全事故,其原因是处于高速移动状态下的列车,一旦发生设备异常或违规操作,可供纠正和避免事故的时间很短,②事故可能会在瞬间发生。此外,由于机车、车辆等硬件造价高昂,高速列车承担着运送大批人员和大量货物的任务,列车一旦失控,就可能给我们带来难以承受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③这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殷瑞钰教授所说的:“由于缺乏哲学思维,我们常常看到许多人在工程失败时不知道为何失败而重蹈覆辙,又有许多人在工程成功时不知道为何成功因而未能‘继续’‘成功之道’。”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哲学思维,保障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营更需要有系统层次上的哲学思考。站在哲学角度进行理论分析和经验总结,这对高速铁路的可持续安全发展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营作为复杂系统工程,任一安全要素的微小变化都有可能导致整个系统行为的迅速恶化,从而为高速铁路安全运营埋下隐患,最终可能引发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因此,对中国高速铁路运营现状进行系统学分析,既是保障高速铁路安全运营的需要,也是高速铁路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一句话,保障高速铁路安全运营对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本选题的研究现状(一)我国高速铁路安全保障体系发展现状自 1997 年起,我国铁路实施的提速工程揭开了中国铁路发展史上新的一页,截止2004 年,前后五次大规模提速使我国铁路的面貌有了很大改观。提速网络基本覆盖了全国主要地区,特快列车最高时速从 100 公里提高到 140-160 公里,局部区段达到 200 公里。中国铁路提速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在中国铁路发展史上前所未有,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反响。近年来,我国铁路工作者一直在探索中国铁路的发展之路。铁路提速工程的实践,标志着我们在依靠自主创新闯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铁路发展之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为我国发展高速铁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①“十一五”期间,我国已建成 5000 公里以上的高速铁路,居世界前列;到 2020 年,将建成 16000 公里的高速铁路,届时我国高速铁路的总里程将位居世界第一。因而实现不同速度、不同运营条件、不同运营模式下的高速铁路体系化安全保障技术,不仅是我国科学发展高速铁路和高速列车装备的重大需求,也是世界高速铁路技术发展的必然方向。我们已拥有规模居世界前列的高速铁路网,从整体上确保高速铁路的系统安全性是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和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第二章 基于熵理论的高速铁路安全事故演化机理研究 ................. 13第一节 高速铁路运营系统的特征分析.................. 13第二节 高速铁路安全运营的熵流分析.................. 15第三节 “7.23”特大交通事故的机理分析................ 23第三章 保障高速铁路安全运营的有效途径 ..................... 27第一节 观念: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 27第二节 技术:突出自主创新,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统一原则 .............. 30第三节 环境: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生态和谐的高速铁路运营环境 .............. 33第四节 管理:加强和改进高铁安全管理,确保运营安全万无一失 .............. 34 结论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营,即“安全第一”原则是以法律形式确定的铁路运输生产的基本原则和必然要求。随着高速列车速度越来越快,由此带来的安全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笔者主要是站在战略思考和哲学分析的角度阐释和探讨高速铁路安全运营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正确处理高速铁路的建设和发展以及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营这两个问题,高速铁路建设和发展是高速铁路安全运营的前提和基础,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营是高速铁路建设和发展的目的和保障。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营涉及到多个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其中任意一个子系统出现缺陷,都将会导致整个系统的劣化或失败。本论文首先从人、机、环境三个方面对影响高速铁路安全运营的要素进行分析,继而得到一个以“管理”为中枢、“人”为核心、“机”为基础、“环境”为条件组成的总体性的以保障安全运营为目的的人-机-环境系统,为研究安全事故演化过程中安全要素的作用机理提供了前提。然后,通过对高速铁路运营系统的高集成度、开放性、网络线、复杂性四个方面特征进行分析,阐明高速铁路运营系统符合耗散结构形成条件,高速铁路运营系统是一个可能的耗散结构,耗散结构理论的信息熵能够反映系统的有序程度,可以利用系统熵变趋势来判定系统的演化趋势,继而利用熵理论研究安全事故演化机理。 参考文献[1] 毛泽东选集(第 1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武杰.跨学科研究与非线性思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许国志.系统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苗东升.系统科学精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乌杰.系统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吴彤.复杂性的科学哲学探索[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 冯·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 尼科里斯,普利高津.探索复杂性[M].罗久里,陈奎宁译.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6. 伊·普里戈金,伊﹒斯唐热.从混沌到有序:人与自然的新对话[M].曾庆宏,沈小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