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22314字硕士毕业论文大学生回归生活的劳动思想探析

22314字硕士毕业论文大学生回归生活的劳动思想探析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22314字
论点:劳动教育,劳动,教育
论文概述:

劳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培养完整的人的需要,不仅培养了学生基本的生存能力,还能康心健体、培德育智。劳动教育的开展能够更好地继承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劳动精神。

论文正文:

介绍
1.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主题选择的背景
我国一贯重视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为生产服务”被提出。1958年的《教育工作指示》明确指出,“党的教育方针是通过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①明确我国教育的性质、方向和培养目标,对新时期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在执行这项政策时,人们对劳动教育有一种误解。许多农业大学、技术大学和劳动大学相继在全国建立。这些大学用枯燥简单的机械体力劳动取代了劳动教育,破坏了正常的教学秩序,给教育造成了损失。文化大革命时期,劳动教育被赋予了强烈的政治色彩,导致了文化教育的混乱和停滞。劳动教育被推到了一个极端的位置。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恢复高考。高校纠正了文革时期劳动教育的最高地位,忽视了错误的教学实践,建立和恢复了稳定的教学秩序。然而,他们完全放弃了劳动教育,脱离了生产劳动。20世纪80年代以后,高校劳动教育得到了恢复,其内容和形式得到了丰富和发展。然而,由于以往的影响,目前高校劳动教育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教育的重要手段。劳动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2010年,国家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感情”。为了贯彻纲要精神,安徽师范大学于2011年开设了劳动实践课程。该倡议是国内领先的大学之一,具有示范效应。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安徽电视台等媒体对此进行了采访。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
劳动教育确实存在,但相对薄弱。现有的劳动教育不仅流于形式,而且与大学生的生活世界格格不入。这反映了人们对劳动教育的怀疑,他们没有正确认识劳动教育的内涵和人文价值,没有传递劳动精神。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优秀品德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生活。劳动与大学生的生活世界隔离开来,导致一些学生对劳动,尤其是体力劳动形成不正确的态度和观点。基于国家教育政策对劳动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当前劳动教育面临的困难,我认为有必要对这一现实的教育问题进行反思和深入探讨。
1.1.2研究意义
劳动教育是集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于一体的综合教育。针对当前对劳动教育关注不足以及与大学生生活距离遥远的现状,本文试图从生活世界的角度探索劳动教育的发展,以利于人才的培养。首先,开展劳动教育研究有利于进一步丰富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理论和大学生劳动实践理论。第二,开展劳动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优秀的道德品质,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劳动教育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良好形式,有助于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具体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集体主义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加强大学生劳动法律法规教育是有益的。第三,开展劳动教育,让学生通过劳动体验生活的意义,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生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对生活的人文关怀,突出新时期的校园文化。
1.2研究综述
1.2.1外国研究概述
国外对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某个国家的劳动教育或某个人的劳动教育思想上。苏方振的《当代海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提到了新加坡提出的道德教育应该与生活相结合的建议。新西兰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始终以人为本。近年来,韩国已将大学生参与社会服务作为必修课。黄南亭的《古巴劳动教育的意义》指出,劳动教育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拓宽他们的个人发展空并且是对古巴学生道德素质培养的有效补充。何国华、阎国彩的《马卡连柯教育思想研究》和吴士英的《马卡连柯教育文集》指出,劳动是道德教育最重要的条件,也是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劳动的最大好处在于人们的道德和精神发展。王天一的“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体系”阐述了劳动的含义、劳动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创造性劳动以及劳动教育的意义。王朝霞、高严蓉的《论卢梭的劳动教育观及其启示》指出,卢梭非常重视在劳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这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詹虎的《托尔斯泰教育思想》指出,托尔斯泰自觉安排劳动教育课,认为劳动是自觉的,这反映了托尔斯泰重视实践、反对脱离生活现实读书的教育思想。
第二章解读与理解:生活世界视角下的劳动教育
2.1生活世界的理论含义7
2.2大学生劳动教育理论的阐述10
2.3劳动教育和生活世界之间的协议14
第三章异化及其原因:远离生活世界的劳动教育16
3.1劳动教育与生活世界异化的主要表现16
3.2劳动教育与生活世界异化的结果19
第四章实践与探索:劳动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路径24
4.1高校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主导作用24
4.2为劳动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31
4.3大学生应立足生活,积极参与劳动实践活动34
结束语
劳动教育不是一个新的话题,但人们常说它往往是新的,而且往往不受欢迎。为什么我们,一个勤劳善良的国家,把劳动排除在生活之外?为什么大学教育没有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反而把它纳入学校教育?存在思想问题、学校制度缺陷、家庭教育问题和大学生自身问题。什么是劳动?有人说劳动是一种幸福。有人说劳动是一种负担。有人说劳动是一种享受。但是我认为劳动是一种情感。大学生参加劳动,他们年轻的精神写在脸上。在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尊重时,应该树立逐渐淡化的劳动观念。
劳动需要情感支持。如何培养这种情感只能依靠我们校园、社会、家庭和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劳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培养完整人的需要。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基本生存能力,而且有助于他们保持健康,发展道德教育。发展劳动教育可以更好地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劳动精神。
参考
[1]王潘凤。走向生活世界的课堂教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全国12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制。教育学基础[。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何国华,阎国彩。马卡连柯教育思想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
[4]王天一。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体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5]中国百科全书教育卷[。北京: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6]顾明远。教育:传统和改变[。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7]埃德蒙德·胡塞尔·[·德],译。张庆雄。欧洲科学危机和先验现象学[。上海:上海翻译出版社。
[8]埃德蒙德·胡塞尔,克劳斯·霍尔德,倪良康,张郭婷。生活世界现象学[。上海:上海翻译出版社。
[9]张士新,周凌。论思想教育的生命力——[《思想道德教育的若干独到见解》。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10]毕红梅。全球化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