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8600字硕士毕业论文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生态价值

38600字硕士毕业论文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生态价值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8600字
论点:生态,经济发展,方式
论文概述:

本文首先对生态危机的内涵、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剖析了生态危机的根源问题,发现生态危机是随着人类实践活动能力的提高而产生,并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恶化。

论文正文:

第一章导言

工业文明的咆哮机器和似乎从未停止运转的齿轮将人类攫取自然的能力和欲望扩展到几乎无法控制的高度。人类太陶醉于征服自然和他们自己创造的物质财富的荣耀,但是他们经常忽视他们的行为对自然的伤害。直到20世纪60年代,人们才开始意识到他们的行为是多么愚蠢,直到各种生态和环境问题被强调出来。罗马俱乐部1972年发表的文章《增长的极限》(Limits to Growth)首次用令人信服的数据证明了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的严重性——地球正在接近资源和环境的承载极限,这是由人类不计后果的经济发展模式造成的。面对现实,人类不能再迷失在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推动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势在必行。挖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价值,从生态文明的角度探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机制,不仅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意义。

1。本文在分析生态危机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问题的基础上,试图探讨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弊端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寻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主旨,挖掘其生态价值,探索其实现的有效机制,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方法论意义。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人类对工业文明的信仰是虔诚的。他们很高兴并依赖于工业文明时期科学技术带来的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极其丰富的物质财富。他们认为纯粹的经济增长就是幸福。然而,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人类终于认识到了与自然分离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危机,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扭曲,陷入困境。人类在生存和发展中面临巨大挑战。现代人面临的生存困境是由价值取向的错误造成的。因此,要走出这一困境,我们必须从转变观念入手,寻找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模式,而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作为生态危机最直观的原因必然会被抛弃。虽然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的区别表面上看只是词汇上的区别,但实际上是概念上的变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努力缓解生态危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的新思想和新理论。这是符合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基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建议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及时性和可持续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然而,挖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价值,对于丰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框架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消解现代性悖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对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具有深远的方法论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生态危机研究现状
随着近现代生态环境问题的凸显,人们对生态危机进行了研究。20世纪60年代以前,生态危机没有今天人们看到的那么严重,所以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工业文明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将对未来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什么样的负面影响。虽然《瓦尔登湖》和《沙香年鉴》等浪漫主义作品描述了生态环境问题,但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当时对生态危机的研究还没有形成一个体系。然而,美国洛杉矶光化学事件等区域性生态危机引起了一些人的关注,一些地区掀起了环保运动,从而客观上推动了环境问题的科学研究,促进了与环境科学相关的科学技术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后,全球环境保护运动开始兴起。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生态马克思主义将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相结合,从社会生产方式、制度和文化三个方面系统地解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危机。与此同时,一些能够反映生态危机的作品不断出版:1962年,美国人雷切尔·卡森(Rachel Carson)在其著作《寂静的春天》中批评并谴责了杀虫剂对自然生命的破坏;1972年,罗马俱乐部出版了《增长的极限》,引发了世界范围内对人口、发展和环境问题的研究热潮。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指出,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必须团结起来,共同承担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历史责任……这一切都表明,人类已经开始深刻认识到生态危机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的阻碍,并最终唤醒了反思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意识。这一时期,人们对生态危机的研究具有以下特点:在意识形态和认知领域,人们在寻求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的过程中,极大地推动了生态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并对传统概念进行了反思和批判,从而推动了环境伦理学和生态哲学等新学科的出现。在社会实践领域,生态危机的研究和管理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并逐渐影响到整个世界。然而,由于生态危机的突发性及其类型的不确定性,人类对生态危机的研究也非常有限,并不断受到环境的影响。

第二章生态危机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问题分析与探讨

要改变经济发展模式的生态价值,就必须分析生态危机的基本问题,理解生态危机的内涵、表现、特征、根源和本质,同时在转型层面解读经济增长模式的相关问题,从而找到改变经济发展模式的生态主旨,更深入地挖掘其生态价值。

1。生态危机分析
在过去的两个世纪里,工业文明逐渐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地增强了人类控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然而,它几乎没有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反,人类在追求物质文明进步的同时,往往牺牲自己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现代社会创造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但也给地球造成了破坏,使人类越来越陷入对生态危机和可持续发展的担忧和焦虑之中。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生态危机日益突出。特别是进入近代以来,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它的现象、特点和根源往往表现出时代性和多样性。

(一)生态危机的内涵与表达
人类自存在以来,就与生态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人类通过实践活动从生态环境中获取资源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并对生态环境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其中消极影响已经造成了生态环境问题。所谓生态环境问题,又称生态危机,一般是指自然或人类实际活动引起的生态环境的异常变化,导致人类自然生活环境向不利于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的方向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分为初级生态环境问题和次级生态环境问题。当代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次生生态环境问题,也称为次生环境问题,是指人类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工农业生产活动及其对自然资源和能源的过度消耗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以及人口爆炸、城市扩张、交通拥堵等社会活动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研究表明,次生生态环境问题是当代人类发展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也是一些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干旱、洪水、地震、海啸等。也与人类在实践过程中对生态的破坏有关。

第三章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可以缓解人与自然的关系.......14
1。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变迁........14
(1)人类对自然的图腾崇拜时代.........14
(2)人类自觉改造自然的时代.......15
(3)人类征服自然的时代.........16
ii。人与自然关系的当代困境........17
(1)接近承载能力的自然资源........17
(2)严重的生态系统失衡.........18
iii。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18
第四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可持续发展.........22
一、对可持续发展内涵的认识.......22
(一)“发展”的哲学意蕴.......22
(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23
(3)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24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25
(1)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和可持续发展.......25
(2)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反映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26
(3)可持续性是改变经济发展模式的最终方向...26
3。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27
(1)实现社会和谐的必要手段...27
(2)实现人类发展的必然选择...28
第五章从生态文明角度改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建议.......29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以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为指导........29
ii。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以人的发展为指导........30
iii。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31

结论

本文在分析生态危机和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局限性的基础上,探讨了改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价值。毫无疑问,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曾经给人类文明的进步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不可否认,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当代人类面临一系列生态危机的最直观原因。事实证明,这种单纯追求经济“数量”增长的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合更高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我们有必要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寻求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本身包含生态主旨和生态价值,对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是解决当代生态危机困境的重要手段。挖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价值,对于从实践层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缓解生态危机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然而,仅仅从经济层面寻求改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机制是不够的。我们应该在生态文明的视阈下,在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人类发展的指导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真正体现其生态价值。

参考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924-927。
[2]常秀泽。人本主义系统论——中国人的发展与制度安排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3]阿马蒂亚·森《用自由看待发展[》。Trans。任智等。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http://sblunwen.com/jjfzlw/发展新音乐会:基本原则[m]伦敦:croom,1983。
[5]托达罗(共和党议员)。俞同申等。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分校[6]科尔内。短缺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6。
[7]迟福林。第二次转变[。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8]吕中原。澄清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三个误解[。速度、质量和效率。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267-270。
[9]大卫·布鲁克斯。无限资本家[。参考新闻,1997-07-31(3) 1。
[10]常秀泽。广义产权理论——中国多元化产权制度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