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2000字硕士毕业论文可能世界的哲学问题

32000字硕士毕业论文可能世界的哲学问题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2000字
论点:逻辑,世界,模态
论文概述:

本文认为:可能世界是能够被人们所想象的、任意依附于客观事物的、不违反逻辑规律不发生逻辑矛盾的、抽象存在着的世界。对于科学研究而言,不存在的即是没有研究意义的。

论文正文:

第一章线索理论

1.1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及意义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现代模态逻辑,尤其是模态谓词逻辑在其早期发展中遇到了许多哲学或技术上的困难。一些哲学家和逻辑学家,如奎因、博格曼等人,因此严厉批评模态逻辑的“合法性”,尤其是奎因。作为对奎因批评的回应,克里普克、蒙塔古、达纳·斯科特、辛迪卡和其他人受到莱布尼茨可能性世界理论的启发。一种新的模态语义学理论——可能世界语义学得到了发展,它不仅为可能世界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一种语义方法,而且使模态逻辑更加稳固,从而将逻辑和哲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当今,可能世界语义学框架的合理性已经得到逻辑学界的认可,但是对于可能世界框架的合法性却有许多争论,例如,什么是可能世界?我们能给这个可能的世界一个几乎完整的定义吗?也许这个世界是一种思维想象?这是真实的存在吗?有可能跨越国界识别个人吗?如果可以识别,应该使用什么标准进行识别?等等。上述每个问题都试图将可能世界的理论推向绝望的深渊。因此,解决可能世界引发的哲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以上考虑,本文选择“可能世界的哲学问题”作为研究主题,并着重回答以下问题:如何给可能世界下一个相同的定义?学术界能就可能世界的本体论地位达成一致吗?以及如何合理地解决可能世界的认识论问题。等等。
总之,研究可能世界的哲学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研究可能世界的相关理论,进而界定可能世界的概念理论和主体地位,不仅可以提升可能世界语义学的应用价值,还可以解决许多长期存在的哲学争议,如:信仰和知识的本质,什么是可能性和现实的本体论,邪恶的区分,正则语句的性质,因果关系的概念,虚构话语的性质,心身问题等。具体而言,本文在借鉴新温和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全面梳理了国内外的理论成果,澄清了由此带来的困惑和误解,合理借鉴了仿拟理论、专有名词指称理论以及同一理论的合理成分,并在现有逻辑层面上科学分析和回答了跨界问题的实质。................
.............................

第2章模态逻辑的发展现状和可能的世界

2.1模态逻辑概述

模态逻辑(Modal Logic)作为20世纪的产物,是在命题逻辑的基础上考虑模态词和包含模态词的命题,并添加一些与模态命题相关的推理规则而形成的逻辑。模态逻辑最初是作为非经典逻辑的一个分支发展起来的,“必然性”、“可能性”和“不可能性”在逻辑上被称为“模态词”,是指对事物的本质的描述,如个人或知识的不可避免的可能性和不可能性。它们反映了思维中特定的模态概念,分别由运算符“□”、“σ”和“﹁\".”表示因此,模态逻辑是指“对包含模态词的命题及其推理关系的逻辑特征的研究”历史上,对模态逻辑最早的系统研究是由逻辑之父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进行的。在《解释》中,亚里士多德首先讨论了模态命题及其真值关系。在前一种分析中,亚里士多德花了大量时间研究模态三段论,并对“可能性”、“必然性”和“偶然性”等词语和符号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亚里士多德在《工具论》一书中构建了模态三段论的相关规则,使模态逻辑有了其原始的完整形式。亚里士多德之后,梅加拉-斯多葛派对情态词如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中世纪时,学院派逻辑学家从自然语言的角度区分命题模式和对象模式。在此基础上,他们对主观模式和道德模式进行了初步研究。他们区分两种模式的思想对现代模态谓词逻辑具有重要意义。
从意识形态发展的历史语境来看,上述模态逻辑被称为传统模态逻辑。现代模态逻辑作为20世纪的产物,起源于数理逻辑实质蕴涵的悖论。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是现代模态逻辑的最初原因。为了正确描绘日常语言中的条件句,英国逻辑学家麦克凯尔(H.MacCall)在1880年提出了严格蕴涵的概念,而美国逻辑学家刘易斯对这一概念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建立了五个严格蕴涵系统(S1‘S2’S3‘S4’S5系统),从而成为现代模态逻辑的创始人。
从语言学角度来看,现代模态逻辑是一门研究包含模态词“必要性”和“可能性”的命题和推理的逻辑学科。它是在经典逻辑演算过程中形成的,分为两类:模态命题逻辑和模态谓词逻辑。
对模态命题逻辑和模态谓词逻辑正确理解是对可能世界中哲学问题的研究。............................
..............................

第三章可能世界的本体论问题....................................................................................16[/br/ ]3.1可能世界的定义.................................................................................................16
3.2可能世界本体论...............................................................................................19
3.2.1模态实在论....................................................................................................20
3.2.2适度现实主义.................................................................................................22
3.3...................................................................25
3.4本章概述............................................................................................................27
第四章可能世界的认识论问题................................................................................29
4.1个人跨界问题的产生....................................................................................29
4.2跨境个人的身份......................................................................................31
4.2.1跨境个人身份问题的产生...................................................................31
4.2.2逻辑学家对跨境个人身份的看法..........................................................32
4.2.3新谦逊现实主义对跨界个人身份的看法.............................................33
4.3跨境个人身份识别....................................................................................35
4.3.1关于跨境个人身份识别的适度现实主义观点...........................................36
4.3.2刘易斯.................................................................................36
4.3.3新温和现实主义的跨界认同观...............................................37
...................................................................

结论
在过去的一百年里,模态逻辑日益成为一种结构严谨、语义合理、思维缜密的形式系统。“可能世界语义学”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模态逻辑的发展。它不仅严密而清晰地分析了许多模态逻辑公理系统的直观背景,将模态逻辑的理论研究推向了高峰,而且为逻辑、语言哲学和逻辑哲学的许多分支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本文是一篇以“可能的世界”为研究主题的论文。本文与其他研究论文的区别在于,它结合新的适度现实主义观点,客观地比较和评价了可能世界的逻辑哲学问题。主要结果总结如下:
首先,关于可能世界的概念的定义,虽然使用可能世界的概念作为初始概念将避免许多逻辑挑战,并且不会影响实际研究中的论证和推理效果,回避问题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从理论的长期发展来看,我们必须对可能世界的概念给出一个完全严格的定义。经过分析比较,笔者认为,可能的世界可以由人来想象,任意依附于客观事物,不违反逻辑规律,不产生逻辑矛盾,抽象现有的世界。
其次,模态实在论、适度实在论和语言替代都在对可能世界的本体论理解中提出了自己的认知体系和理论基础。虽然有很大的差异,但任何本体论理解的目的都是为了解决以下两个问题:一、如何处理可能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
b .如何定义可能世界的存在方式。因此,在处理本体论时,我们不需要争论理论本身的合理性。这足以解决上述两个问题。通过对可能世界本体论的研究,作者得出以下结论:
(1)可能世界是现实世界的产物。构建的可能世界和想象的可能世界都来自对现实世界的充分理解。
(2)在宏观意义上,我们不能把可能的世界之间的联系分开。可能世界存在的意义已经反映在人类实践的认知活动中。然而,如果可能世界之间的相关性被否定,就等于否定了可能世界存在的意义,那么对可能世界的研究将失去其价值。从微观的角度来看,现实世界只是一个已实现的可能世界。因此,这种判断也涵盖了现实世界和可能世界之间的联系,并且不能将其分开。......

参考
[1]陈波。逻辑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14-341。
[2]克里普克。命名和必要性[。梅文,Trans。上海:上海翻译出版社。2005年:14-19
[3]刘叶涛。克里普克·[《跨境认同与跨境认同理论分析》。《晋阳日报》,2011,01: 75-78。
[4]克里普克。命名和必要性[。巴兹尔·布莱克韦尔出版社。1980: 73-105。
[5]张家龙。模态逻辑和哲学[。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 29-58。
[6]冯勉。“可能的世界”概念的基本含义[。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6: 31-37。
[7]张家龙。什么是可能的世界?[·杰]。哲学趋势,2002,8: 12-17。
[8]龚赵翔。可能的世界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07-239。
[9]李秀敏。《可能世界理论中的跨界认同》,[。淮阴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2:166-168。
[10]亚里斯多德。仪器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83-240。
[11]刘易斯。在可能的世界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75年:621-637。
[12]周昌乐。认知逻辑导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10-14。
[13]陈波。逻辑哲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90-94。
[14]杜郭萍。经典逻辑和非经典逻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6-78
[15]贾郭恒。情境语义学及其悖论解决方法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7: 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