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5000字硕士毕业论文宋代家庭教育对当代家庭教育的借鉴——社会学视角下的当代家庭教育分析

35000字硕士毕业论文宋代家庭教育对当代家庭教育的借鉴——社会学视角下的当代家庭教育分析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5000字
论点:家训,宋代,家庭教育
论文概述:

宋代家训无论是从数量、形式还是内容上都可算得上是精彩辉煌的,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即便在我国家庭教育史上也是十分有代表性的,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论文正文:

1徐伦

1.1。选择主题

1.1.1的原因。宋代家训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陈寅恪曾在《宋史考据(序)》中说“中国文化的演变起源于宋代”,说明宋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辉煌阶段。说到宋代,首先想到的是宋词、宋代的科举制度和宋代的伦理规范。这些都是宋代传统文化的代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训在宋代逐渐成熟和繁荣。它的繁荣体现在许多方面。首先,宋代家训专著的数量可以说是急剧增加。如刘庆之的《介子路童》、司马光的《贾凡》、朱Xi的《李嘉》、叶梦德的《石林家训》、赵鼎的《家训录》、袁彩的《袁樊氏》、陆游的《翁芳家训》等。这些家训大多是由士大夫阶层创造的。它们不仅得到了宋朝统治者的支持,而且受到了人民的相应关注,并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传播。其次,在形式上,宋代家训不仅继承和发扬了隋唐时期流行的专著等前世,还创新了许多新的形式或风格,如家训集、家规、家训诗集等。例如,刘庆之的《介子路童》、甄修德的《焦子斋规》、朱Xi的《家训》和陆游的《翁芳家训》。此外,从家训最重要的方面,即思想内容来看,宋代家训首先注重对人的管理。集中表现为宋代文人官场高度重视家训在修身养性、家庭和谐和教育子女方面的作用。他们大多编纂家训,如司马光、范仲淹、苏轼、赵鼎、陆游等。这些名人希望通过家庭戒律来教育家庭成员和后代。宋代家训也重视以治民为基础治理家庭。例如,叶梦德的《士林之家治理要义》专门论述了儿童谋生教育。这是中国传统家庭教育关于治学讨论的开始。首次提出了学生管理的意义、原则和方法。它还将治学之道与传统儒家道德相结合,指出符合道德要求的圣人是治学的最高追求,即“贤德之道”、“真正做到最好”。可以说,宋代家训在数量、形式和内容上都是辉煌的,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即使在我国家庭教育史上,它们也很有代表性,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1.1.2。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对宋代家训的理论研究相对缺乏。
宋代家训已经成为家训在继承前人家训的基础上成为家训作品缩影的时代,但无论作品有多优秀,都需要传承发挥作用。宋代造纸术的改进和活字印刷的发明使得大量家训的出版成为可能,因为这些技术的使用加速了家训的出版,提高了书籍的质量。……
...................

2宋代家庭教育概述——基于教育社会学的视角

首先,政治上,宋代是在经历动荡之后建立的。为了避免进一步的分裂和动荡,宋代统治阶级奉行崇文抑军的治国方针。它非常重视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事实上,从根本上说,它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其次,就社会科学技术而言,文化的传播离不开印刷和书写工具的进步。正是因为宋代造纸术的进步以及活字印刷的发明和使用,使得书籍出版成本降低,这有利于大量家训书籍的出版和流通。第三,从家庭利益的角度来看,这是由于生存和竞争的需要。宋朝的官员和官员几代人都失去了特权,无法控制自己家庭的命运。这种不安全的状况促使他们重视子女的教育,并鼓励他们制定一套家庭或家庭行为守则,以敦促他们的子女和孙辈勇往直前,帮助他们的子女和孙辈在社会中有更好的立足之地。第四,宋代家训产生于家庭成员社会化和家庭事务和解与管理的需要。家庭生活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是孩子生活的最初场所。孩子被包括在这个家庭里。在封建时代,学校教育不是主流,家庭必须承担培养孩子社会化的责任。既然有必要承担责任,就有必要制定一套家庭教育规范,以促进家庭成员更好地走向社会。然而,在家庭中,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的个性、世界观和价值取向,成员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家庭需要一套共同的行为准则来规范家庭成员的行为,协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这导致了家庭戒律的产生。作为宋代家庭教育的主要方式,宋代家训的社会功能和个体社会化内容是什么?下面是详细的讨论。

2.1。作为家庭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宋代家训具有个体社会化功能和社会功能。传统家训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中国宗法社会中延续了几千年,并在宋代繁荣发展,这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必然。。……
............................

3中国现代家庭教育中个体社会化现状分析..........................................22
3.1。中国现代家庭教育个体社会化功能的弱化.............................22
3.2。中国现代家庭教育的个体社会化进程需要在................................23
3.2.1。个体道德规范研究:道德教育低效..............................23
3.2.2。个体价值选择:人生价值教育中存在功利主义................24
3.2.3。个人生活习惯的培养:缺乏人际交往能力和自主能力的培养...25
4宋代家训对中国现代家庭教育的启示..........................................................27
4.1。现代家庭教育对优化个人社会化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启示……27
4.1.1。优化我国现代家庭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27
4.1.2。优化我国现代家庭教育的社会功能............................................................29
4.2。推进我国现代家庭教育个体社会化进程的启示..............................31
4.2.1。学会学习:示范示范,因材施教,德育第一.............................31
4.2.2。学会做人:用仁慈来磨练正义,把教学和爱结合起来,教育.............................33
4.2.3。学会生活:重视环境影响。的启示……34
4.3更新我国现代家庭教育思想........................................................36
4.3.1。道德规范:家庭伦理——严厉与仁慈,孝道最大化的“利益”……36
4.3.2。个人价值观:成功观——理性的全面发展......................................................37
4.3.3。生活中的自立:教与学的观点——节俭与节俭,教与学促进家庭生活,............................38
……

结论

1。
中国传统家庭伦理源于家庭,走出家庭,走向社会。家庭伦理从家庭内部走向社会,从熟悉的亲戚朋友走向人际交往中的陌生人,等等。这一循序渐进的过程逐渐演变成被全社会普遍接受的规则和规范。起初,传统家训是家庭成员的规范,规范家庭成员的行为,协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对家庭的和谐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传统家训中的宝贵资源能否应用于现代社会,并引导整个社会的行为来解决现代家庭和社会的困惑?虽然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物质生活有了很大提高,但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包括教育,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现代家庭教育出现了什么问题?例如,对权威教育如学校的过分信任导致家庭教育的缺乏;家庭教育的内容包括过度的早期教育和缺乏道德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功利主义教育太多,人们渴望教育。在家庭教育中,情感投入不足,代际冲突激烈,同伴群体之间缺乏人际沟通。挖掘宋代家训等传统家训的文化遗产,研究和借鉴其宝贵的方面,解决现代社会家庭教育中的各种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宋代家训的梳理和挖掘,我们可以看出宋代家训需要对道德标准进行研究:父子伦理教育、孝道伦理教育、诚信伦理教育、尊重兄妹伦理教育等。在个人价值的内容上,如强调:勤奋学习、雄心壮志等。就个人角色的内容而言,官员是公正和无辜的,朋友是精心挑选的,宗族和邻居互相帮助,等等。在家庭教育方法上,提倡早期教育、言传身教、宽严相济、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注重环境实践等优秀的家庭教育经验。宋代家训所体现的内容和方法对我国现代家庭教育具有很好的启示和应用价值。因此,批判地继承和吸收宋代家训中的家庭教育思想,对今天的家庭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其主要表现为:重视家庭教育,因材施教,德育优先;;父母应该宽严相济,开展义利并重的人生价值观教育,重视人际交往。注意环境影响,培养节俭的习惯。

参考
[1]朱明勋。《中国家庭教育史》[。成都:巴蜀出版社,2008。
[2]赵露和艾伦。强调义轻:中国传统家训的价值选择[。晋中大学学报。2008(4):105。
[3]张小敏。宋代家训的新特点[。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 (3): 27。
[4]泰兰。唐宋家训文献的变迁及其特点[。安阳工学院学报。2007(2):78。
[5]郭昌华。论传统家庭教育的文化功能[。2008 (4): 180。
[6]孙本文。社会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 44L。
[7]费孝通。[生育系统。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70。
[8]张文霞,朱梁冬。家庭社会工作[。北京:社会科学学术出版社,2005:13。
[9]王兆贤。[家庭教育词典。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
[10(美国)罗斯·艾什曼。《[家族导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82。
[11]顾明远。教育词典(第一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11。
[12]赵忠信。家庭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