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9998字硕士毕业论文中国高校研发。资源配置研究

39998字硕士毕业论文中国高校研发。资源配置研究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9998字
论点:高校,资源配置,效率
论文概述:

本文是教育论文,论文首先从整体上对高校 RD 活动的发展趋势;其次,论文将高校、企业及研发机构的 RD在国

论文正文:

1.1论文的背景和意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进步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重大变革。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标志着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的开始。19世纪70年代以电力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标志着电力时代的开始。在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标志着人类进入了科学技术时代。 这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社会关系的巨大变化,加速了城市化进程,人类社会取得了巨大进步。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国家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知识的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本文以《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和我国高等院校汇编的数据为基础,首先介绍了我国高校R&D资源配置的现状,并比较了高校、企业和研发机构在R&D投入产出上的差异。其次,通过分析我国各地区高校R&D人力资源和R&D财力资源的总体配置和区域分布,阐述了我国高校R&D资源配置的区域差异。然后,计算了我国不同地区高校R&D资源配置的效率值,比较了不同地区高校R&D资源配置效率的差异,试图找出影响不同地区高校R&D资源配置效率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提高R&D高校资源配置效率和优化结构的建议。 1.2国内外大学R&D研究综述 目前,中国的资源有限,科技资源更加有限。利用现有的科技资源投入,最大限度地提高科技产出和经济效益,有必要提高高校研发效率,优化研发资源配置。 近年来,中国学者开始在高校研究R&D活动。不同的学者选择不同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侧重点不同。现有的研究文献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类。 在研究1.2.1.1高校R&D活动时,不同的学者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在选择具体的研究对象上有所不同。研究对象可以扩展到全国高校的R&D,也可以细分为高校内部院系的R&D。 一些文献以高校内部院系的R&D活动为研究对象。例如,樊华(2011)以江苏省42所本科院校实验室的R&D活动为研究对象,采用可变规模收益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研究实验R&D效率。研究结果表明,高校实验室的R&D效率相对较低,各实验室的R&D效率差异显著,R&D资源投入与R&D效率之间没有正相关关系。一些文献以部分省级高校或教育部直属高校等重点高校的R&D活动为研究样本进行统计分析。李吴德、胡清江、丛梁元(2010)针对教育部直属高校承担的各种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的快速增长趋势,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教育部直属61所重点高校2007年的科研效率进行了计算和研究,并从理论上分析了高校科研效率不具备数据包络分析有效性的可能原因。最后,提出了提高非数据包络分析有效大学研究效率的建议和措施。比较和分析不同地区高校R&D活动的文献很少。黄汉、黄凤丽(2013)在构建高校R&D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我国31个地区高校R&D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 第二章基础理论概述2.1大学R&D资源配置理论2.1.1大学R&D资源配置内涵大学R&D资源,即R&D人力资源、R&D财力资源、R&D物力资源、R&D信息资源和R&D用于大学研发活动的组织资源等 高校R&D资源是资源的子类,具有所有资源所具有的稀缺性、需求性和选择性。 此外,作为创新的源泉,R&D资源还具有外部性和地域性等特殊特征 R&D资源投入的结果是非排他性的。这种公共产品属性要求R&D资源不能完全按照竞争性市场进行分配。在某种程度上,政府机构和非营利组织被要求进行干预。 虽然R&D资源是外部的,可以在不同的空之间流动,但不同国家或地区的R&D资源仍然存在很大差异,这也导致了R&D资源配置效率的很大差异。 目前,中国R&D资源配置与世界典型创新型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中国各省之间R&D资源配置也极不平衡。 因此,为了提高R&D资源在全国的整体配置效率,必须积极推动各地区改善R&D资源配置结构,提高配置效率。 资源配置是经济研究的核心问题,旨在解决资源稀缺与需求无限之间的矛盾。 科技资源配置是指科技资源管理主体配置科技资源的各种要素的过程和结果,包括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信息等。根据特定时间空条件下的适当组合,对特定对象和各种发展方向拥有处置权,即科技资源在不同科技活动主体、学科领域、科技计划、行业部门和时间空之间的分配和组合 因此,科技资源的配置可以分为三个方面:规模、结构和模式 科技资源配置的内容主要是指科技资源配置的主体配置不同科技资源(科技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和信息资源等)的过程。)通过各种方式提供给科技资源的接受者。 2.2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概述由夏恩斯和库珀等学者提出。它将单输入单输出工程效率的概念扩展到多输入特别是多输出决策单元的有效性评价,极大地丰富了生产函数理论及其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应用。 数据包络分析通过线性规划来衡量效率 这是一种非参数方法,即只需要知道输入输出数据,不需要知道生产前沿的具体形式。它根据决策单元的观察数据判断是否有效。本质上,它判断决策单元是否位于生产可能集的正面。 数据包络分析评价方法不仅可以确定生产前沿的结构,而且可以很容易地处理决策单元是多产出的情况。 2.2.1数据包络分析(DEA)是由著名的战略家夏恩斯、库珀和罗兹于1978年定义和发展的。 具体来说,数据包络分析采用数学规划(包括线性规划、多目标规划、半有限规划、随机规划、特定锥结构的广义优化等)。)建立评价模型,评价多投入多产出部门之间的相对有效性(即数据包络分析有效性)。 建立的第一个模型是基于“相对效率评价”概念的C2R模型 从经济生产效率分析的角度来看,该模型用于处理多投入多产出问题,也可以评价“生产部门”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 1984年,研发银行家、夏恩斯和库珀给了BC2模型。 1985年,为了正确估计“有效生产的前沿”,夏恩斯(A.Charnes)、库珀(W.W.Cooper)、戈兰尼(B.Golany)、塞福德(L.Seiford)和斯图兹(J.Stutz)给出了C2GS2模型,这是一个用于评价数字管理单元技术有效性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 然后,在1986年,夏恩斯(A.Charnes)、库珀(W.W.Cooper)和魏全灵(Wei quanling)利用半无限规划理论开发了一种新的模型——c2w模型。该模型可以对“有效生产前沿”进行更深入的估计 1987年,夏恩斯、库珀、魏全林和黄志敏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中引入了一种数据包络模型,称为锥比-C2WH模型,它不仅能反映决策者的偏好,还能调整投入产出指标的权重 第三章中国高校R&D资源配置总体情况分析163.1年高校.............................163.1高校活动现状............................163 . 1 . 1 R&D高校投资现状...................16第四章高校研发资源配置的区域差异……284.1研究方法和指标的选择................................29第五章R&D高校资源配置效率评价..............................495.1 C2R模型建立...................49第五章R&D高校资源配置效率评价R&D资源投入的增加可以促进R&D产出的增加 然而,我国高校的R&D资源是稀缺资源,不能盲目增加。这就要求高校在利用R&D资源时,要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资源配置,实现高校R&D资源的有效利用。 高校R&D资源配置的目的是使有限资源的效益最大化,或者在一定效益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资源消耗。 本章是评价R&D高校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和基础工作。这有助于提高我国高校R&D资源配置效率,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效益最大化。 对区域高校R&D资源配置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可以了解各区域资源配置的实施情况,可以反映我国高校R&D资源配置是否符合目标,各区域资源配置是否公平合理。通过评价结果,可以发现我国和各地区高校在R&D资源配置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下面将重点对R&D高校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评价。 5.1 C2R示范学院R&D系统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具有多种输入和输出 在R&D高校体系中,投入指标不仅包括人力投入、物质投入和资金投入等可量化的有形指标,还包括与高校R&D活动和国家科技政策相关的市场机制等无形指标。然而,其产出指数包括直接和间接产出。在充分关注大学R&D成果的质量和数量的同时,必须真实地反映R&D大学投入和产出所带来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因此,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更适合于评价R&D高校资源配置效率。 本文综合考虑了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中几种常用模型的特点,选择C2R模型对高校R&D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评价。 结论首先,本文对R&D高校投入产出总量进行了统计分析,从中可以得出高校R&D活动的发展趋势。其次,通过比较大学、企业和R&D机构的R&D活动,探讨大学R&D在全国R&D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再次,通过对R&D人力财力资源在全国31个省市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发现R&D高校资源配置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最后,从效率的角度,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R&D高校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我国高校R&D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存在区域差异。 从2006年到2012年,R&D在中国高校的投入和产出逐年增加,但与其他两大研发课题相比,R&D在高校的投入和产出相对较小,R&D在全国高校中的比例也逐年下降。 这是因为R&D大学主要侧重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而企业和研发机构更侧重于实验开发研究。基础研究投资的缺乏表明中国对基础研究不够重视。 鉴于2006-2012年R&D人力投资和R&D金融投资在中国高校的集中度差异不大,本文基于2012年数据分析了R&D高校投资的区域差异。 研究表明,R&D人力投资和R&D金融投资都存在明显的区域分布不平衡。北部和东部沿海地区的投资相对较大,而西北部和西南部地区的投资有限。 一方面,地区差异是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较发达地区更有能力吸收和引进人才,可供研发的机械设备等外部条件也更好。此外,沿海发达地区的开放度和文化优势大于其他地区,市场化程度更明显,市场竞争意识更强,相对而言,能够吸引国家、政府和社会人员的注意力。 此外,北京高校R&D人员数量占全国高校R&D人员总数的近10%,R&D资金内部支出占全国R&D人员总数的20%以上。这是因为北京作为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自然受到国家各方面的重视和发展,各方面都有许多优惠政策,因此推动R&D活动的条件更加有利。 参考文献(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