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25041字硕士毕业论文河北省生态效率的评价与提升

25041字硕士毕业论文河北省生态效率的评价与提升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25041字
论点:生态,河北省,效率
论文概述:

本文是行政管理论文,本研究将以“京津冀协同”中对河北省的生态定位及由此对生态-经济产生的影响为视角,立足河北省环境改善与现阶段经济发展的现状,研究河北省生态效率。

论文正文:

1.1研究背景盲目关注和追求高资本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是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特征。在这种模式下,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节约人力资源和资本。生态资源的利用不是没有成本的,因此很少注意由此造成的不利生态后果。 从长远来看,这种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了不良影响,使得“可持续发展概念”(1972)一提出就得到不同地区的认可。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期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它强调经济和生态的共同发展。它是对工业文明的反思和在处理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上的理性选择的产物。它体现在社会、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性上。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提高生态效率。 河北省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2015年,河北省城市国内生产总值排名第30位,同比增长7% 值得注意的是,河北省的经济增长是以资源过度消耗和生态破坏为代价的。尤其是近年来,以煤炭等一次性能源为主的重工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大了该省资源的生态压力。 据统计,去年建材、钢铁、电力、石化四大高耗能行业工业增加值5971.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57.3%。同时,能源消耗居全国第二位,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远远超过全国平均0.8吨/万元。可以看出,河北省能源生产能力转化率相对较低。河北省为获得高工业增加值付出了巨大的能源和生态代价。 石敏君等学者在《中国经济增长的资源与环境成本》(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Costs of China Economic Growth)中计算了中国各地区的实际国民财富,明确指出中国经济增长的总环境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许多省份(包括河北省)的总经济成本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生态环境为代价获得的。 长期以来,河北省作为京津的邻省,在资源开发利用和承接京津落后工业生产能力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让步和贡献,形成了河北省成为全国资源消耗与环境发展矛盾最突出的地区之一的生态局面。 河北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有必要考察河北省当前的生态效率。通过定量数据,我们可以更直观、客观地了解河北省当前的经济生态状况,从根本上形成生态经济发展共建进步的局面,从而实现河北省乃至京津冀地区社会经济和生态治理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现阶段对河北省生态效率的研究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河北省的生态建设进程。 ..............................1.2研究目的和意义1.2.1研究目的本研究将关注河北省在“京津冀协同”中的生态定位及其对生态和经济的影响。基于河北省环境改善现状和经济发展现状,对河北省生态效率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投入与产出的相关性,并根据效率分析结果,提出提高河北省生态效率水平的对策。 为河北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调整相关投资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环境政策和税收政策提供参考,为经济新常态的构建提供新思路。 提高河北省乃至京津冀地区的生态环境水平,为实现京津冀地区经济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支持和保障 1.2.2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丰富河北省生态环境建设相关理论的研究 到目前为止,河北省对生态效率的研究还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值得注意的是,对生态效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和产品层面,对河北省生态效率的定量研究很少。特别是结合河北省的实际情况,将数据包络分析研究方法与生态效率相结合,提高对现有区域生态效率的评价和研究。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河北省的生态效率进行了计算,为类似地区寻求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方法和经验,丰富了相关理论。 生态效率评价主要是通过评价找出差距和问题,分析影响生态效率的因素,最终目的是提高生态效率水平 研究河北省生态效率的意义在于,它不仅可以深入了解河北省经济与资源环境发展的现状,找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且可以提供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的决策方向,寻求科学合理的思路,促进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2)切实抓好河北省生态环境建设是党中央赋予河北的重大政治责任,是实现京津冀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实现京津冀未来发展的强大生态保障,是建设经济强省的必然选择。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逐步深入,河北省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此时,研究河北省的生态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河北省在未来发展中不能继续遵循传统的发展模式——以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而是应该选择一条绿色、科学、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同时,为了制定合理科学的区域产业合作战略,河北省必须重视生态效率的研究 因此,较强的现实意义是研究的重要体现 本文通过对河北省生态效率的研究,找出适宜的发展方向和明确的目标,为河北省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持。 ..............................2文献综述2.1国外研究现状国际生态环境研究起步较早,生态效率研究相对成熟。目前,已经取得了相应的成果。在现有研究成果的推动下,一些地区已经将这些研究成果应用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宝贵的经验。 从国外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在研究生态效率评价、生态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等的过程中。为生态效率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总体而言,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态效率的概念研究生态效率,即生态效率。就词汇构成而言,它由生态和经济构成。仅从英语作文就可以看出,它的意思是在社会发展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提高。 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生存问题推动了生态管理理论的发展进程。在生态学理论的整合中,随着不断的深化和细化,生态效率研究已经成为重要的分支之一。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到一定阶段,生态经济理论是在生态与经济矛盾运动的推动下产生的。 1932年,阿瑟·皮古指出,环境污染表现为外部不经济,市场主体在经济发展中往往忽视生态环境的稀缺性。他指出,这一现象是由私人边际收益高于社会边际收益造成的。 加拿大科学委员会在20世纪末提出了生态效率的概念,这是第一个这样做的国家。 德内拉·梅多斯、桂鑫·兰德斯等人在他们的著作《增长的极限》(1972)中,使用模型方法探索环境资源问题,并提出了“零增长理论” 这被认为是第一份关于世界生态的报告。 此后,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Lester Brown)明确提出了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概念,并被联合国接受和认可。 (2)生态服务价值评估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是生态环境分析的重要内容,对生态环境支持区的评估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在实证分析方面,更有代表性的学者是查尔斯和莫特伯 查尔斯等学者选择了特定的生态系统和生态系统中的元素来评价生态价值,评价对象是巴西的热带雨林和海洋系统。莫伯等人以瑞典斯德哥尔摩为例,结合SDSS(生态决策支持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了城市化进程对生物生存环境的影响,建立了指标体系和定量分析模型。艾米·里士满等人使用影子价格(基于净初级生产)来评估生态系统服务 国外学者在生态服务价值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如何改善生态环境进行了研究,试图找到有效的方法。 国外学者对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生态服务价值的研究在早期阶段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近年来,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改善生态模式的探讨上。 ..............................2.2国内研究现状我国的生态研究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生态环境管理才正式提出并开始运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相关的生态研究不断完善,从单一学科发展到管理学科,从国家宏观环境政策发展到生态区域、产业等微观和中观层面,从浅层次的认识到深层次的方法和系统研究。近年来,各界开始关注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并对生态效率进行了研究。 国内关于生态效率的研究仅出现在2001年,国内研究相关的参考文献很少(约28篇)。生态效率评价的研究不仅可以拓展该领域的研究内容,而且通过综合前人的研究,有助于使生态效率的研究更加具体和全面。 借鉴国内领先的学术成果,生态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生态补偿是近几年才开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学术成果上 潘华钥(2013)分析了东北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新兴产业、重工业、森林加工业和绿色产业的变化。根据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的现状,对生态补偿方式、补偿范围和补偿金额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并提出了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相关措施。 石那威、陈Xi (2015)指出,京津冀生态补偿机制体系的构建应首先区分京津冀区域内外的生态补偿和京津冀区域内的生态补偿。补偿领域主要是水环境和大气环境 赵丽、朱永明和张鹏涛(2013)对贫困人口集中的贫困地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退耕还林的生态效应,反映了政策实施中的不足。根据现行补偿标准和政府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了符合当地实际的生态补偿机制。 张贵、齐孟晓(2016)在综合西方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庇古理论和科斯理论,强调在该地区采取激励性生态补偿措施 李博文、范亚利(2016)等人从生态学和经济学的角度权衡了生态补偿中的四种关系。他们认为环境外部性问题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其主要特征是利用经济激励来实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而提高生态服务的供给是其核心目标。 持有类似观点的其他学者包括丁鲍斯。丁鲍斯认为生态建设与农民增收的矛盾突出。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生态环境才能得到改善。他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是通过市场和生态服务来施加力量。 ................3理论基础...................113.1环境资源价值理论..............................113.2可持续发展理论……114河北省经济发展与生态现状……144.1经济发展状况。..............................144.2生态环境现状……155河北省生态效率指标设计与选择........195.1生态效率的特殊性……195.2研究方法和模型的建立........206提高河北省生态效率的对策 利用生态资源产生的效益是分散的,在建设和改善的过程中,应明确规定要提供的资源和资源量。 一方面,政府在实施改善生态的政策时应区别对待不同地方,确定改善过程中涉及的主体和客体,确定因地制宜的生态调整范围,改变生态经济受益者搭便车的投机心理。 另一方面,河北省各城市必须深入分析自身优势,结合本地实际做好调查和数据收集工作。要充分发挥科技领先优势,为生态环境支持区建设提供坚实的创新技术平台,运用大数据探讨和实施生态环境支持区建设,促进河北省生态效率的提高和污染控制环节的不断完善。 第二,同步发展的原则有利于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和生态改善。 为了提高河北省的生态效率,有必要保持生态保护区和效益区之间的平等交流。 河北省作为京津冀地区的生态环境支撑区,是完善生态环境的重点保护区。在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过程中,建立生态保护区与受益区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实现河北省和京津冀地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坚持现实与需求相结合的原则。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在实际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提供同等生态环境的需求并没有得到满足。 因此,必须重视实用性与需求满足性的结合,坚持以理性思维设计和构建生态支持区建设机制,确保建设中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贴近群众需求并得到有效实施。 第四是积极创新与亏损相结合的原则。 河北省各地级市的地理环境、基础设施和经济条件不一致。在建设过程中,不仅要明确目标,还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特点,总结和借鉴其他地区和国内外相关经验,积极创新,寻求有效提高河北省生态效率的途径,构建生态经济机制。 ............................结论生态效率评价与改善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近年来受到社会的密切关注。 同时,生态效率是区域环境资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有效手段,对河北省生态效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目前,生态效率评价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还不成熟,对概念的理解还没有形成一致的认识,相关的定量实践也比较缺乏。 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本文对河北省的生态经济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和分析。沿着生态效率研究的目的,不断完善评价框架,提出了数据包络分析下的生态效率评价方法,设计了河北省生态效率指标体系,并对河北省生态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 根据效率评价结果,提出了提高河北省生态效率的建议,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结论如下:(1)界定了生态效率的含义。指出生态效率的本质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实现经济增长、环境污染减少和物质减少。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可持续经济发展。 分析了生态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和差异 研究了生态效率评价的三个理论基础:环境资源价值、资源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经济学。 (2)设计河北省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在掌握河北省经济与环境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基础理论和相关领域研究,结合生态效率评价的特殊性,分别从经济总量、资源和环境三个方面选取河北省生态效率的产出和投入指标。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河北省的生态效率进行了分析。通过数据包络分析的视角,初步得出河北省整体生态效率不高、固体废物、能源消耗、二氧化硫排放过多、导致效率低下等结论。而相应的冗余率仍然很大,因此有必要减少这些过度的污染和资源投入。加强对主要影响因素的控制是提高河北省生态效率的方向。 (3)以结论和启示的形式提出提高河北省区域生态效率的建议 提高河北省的生态效率是本文的目的。结合评价结果,分析了如何提高各要素作为生态效率输入要素的利用效率,减少输入冗余。 对于冗余率最大的固体废物,必须予以重视,建立处理联动机制,加强固体废物排放源环节的自律和政府收费制度的双重治理。河北省作为一个能源大省,也是一个能源消耗大省。能源冗余将增加能源消耗冗余,并影响二氧化硫的排放。因此,河北省的能源利用率必须提高。 有效利用资源和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科技手段投资。 并在此基础上,优化污染物控制,创新生态效率管理,将生态效率提上议事日程,贯穿河北省生态管理的始终 参考文献(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