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45000字硕士毕业论文高等教育背景下的企业大学分析

45000字硕士毕业论文高等教育背景下的企业大学分析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45000字
论点:大学,企业,高等教育
论文概述:

本研究基于高等教育视野聚焦于企业大学宏观层面的发展规律及微观层面的共性特征、组织性质、组织运行逻辑,以及企业大学对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启示,并对企业大学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

论文正文:

介绍

   
一、研究源起与研究价值    大学和企业共同存在于现代社会之中,但二者在性质、功能、价值追求等各方面都存在极大的差异。大学的功能是传承文化、培养高端人才;而企业追求的目标则是盈利。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二十世纪,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被整合在一起,诞生了“企业大学”这一新生事物和新概念。这种新事物、新概念的创造者显然是企业而不是大学。基于对传统大学性质、功能、价值追求的认识和理解,大学研究者、实践者和社会公众,在很长一段时间显然难以接受和承认“企业大学”这一新概念、新事物;然而,以自身利益的发展为内在驱动力的企业,从来都不在乎别人对他的发展是否承认,“企业大学”正是在这两种对立甚至冲突的价值文化土壤中不断成长,终于在21世纪降临的时候,向世人展示出其不容否认、不可替代之独特性质、功能、价值追求。    那么,“企业大学”究竟具有哪些价值和功能?它是如何在现代企业这样一种以盈利为价值导向的文化土壤中脱颖而出的?它的产生和发展究竟给现代企业的性质、功能和社会地位带来了哪些影响?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发展模式和高等教育研究又会带来哪些挑战、冲击、启示和价值?这些显然是当代大学教育实践者和高等教育研究者所不能不关注和深入思考的时代课题。然而,我遗憾地发现,“企业大学”这一新事物却很少出现在高等教育、尤其是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和实践者的视野中,这究竟是为什么?一种强烈的疑惑、好奇和使命感,促使本人在攻读高等教育学博士研究生期间,不知天高地厚地“闯入”了“企业大学”这片中国高等教育的“飞地”,并由此一发而不可收,如醉如痴,无怨无悔……尽管至今我从高等教育视角对企业大学的研究还十分肤浅,对其中许多重大问题,还找不到能自圆其说、能令我自己满意的答案,但毕竟在对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和大学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组织所共同面临的时代挑战和可以携手应对之战略、对策的思考方面,获得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新认识。   
二、研究问题    企业大学早在工业经济社会就已诞生,但现代企业大学的迅猛发展却是近十几年的事情。企业大学实践虽然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但也存在一些误区,相关的理论研究也不深入、不成熟,对企业大学的界定也尚未形成共识。虽然企业大学实践不乏成功案例,然而这些标杆企业大学能否成为其它企业效仿的范例,个案的成功是否能够复制、推广,仍有待深入研究和探讨。理论研究虽然总结了实践个案的成功经验,但缺乏对个案的共性及一般规律的分析总结,缺乏对关键概念、问题的辨析与界定。    企业大学理论研究中的症结和实践中的误区,究其根源是对企业大学的发展规律、共性特征和组织性质、组织运行逻辑缺乏深入研究。因此难以对企业大学予以科学准确地定性定位,难以准确把握企业大学实践所应遵循的客观规律。这些症结及主要问题有:    其一,企业大学的组织性质所涉及的问题。    从事在职成人继续教育的企业大学是否属于现代高等教育范畴?企业大学是否是严格意义上的大学?企业大学是否需要专门建立统一的行业规范、从业资质、门槛准入标准、外部评价指标等,还是应与正规的传统大学一样接受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企业大学与传统大学及相关高教机构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企业大学与企业传统培训部门及学习型组织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企业大学的使命、宗旨及主要职能是什么?企业大学是否能够独立于母体企业?脱离母体企业后完全独立的企业大学是否仍是企业大学,还是变成营利性高教公司,或成为其它教育机构?企业大学与企业投资创建的营利性高教公司以及由企业资助创建的非营利的私立大学的区别是什么?    其二,企业大学的组织运行逻辑所涉及的问题。    企业大学的组织运行逻辑是什么,体现在哪些方面?能否按传统大学的学科专业逻辑来设计、建设和发展企业大学?创办企业大学是否疏远了企业学习与企业生产实践的联系,是否强化了学习,而弱化了学习绩效?企业大学的运营管理、文化理念、知识观、组织结构、知识结构、课程体系、师资特点、学习方式、学习方法、教学模式、评价原则等体现了企业大学自身怎样的运行逻辑?企业大学与其他高教机构的运行逻辑有哪些不同,各自的优势有哪些?如何开展合作、建立联盟,实现互利共赢、优势互补?    其三,企业大学的共性特征所涉及的问题。    企业大学是否一定要开展对外服务、开展营利性的市场服务?是否一定要开设官方正式认可的学历学位教育项目?企业大学的经费来源、筹资模式应以何为主?是否一定要发展成为利润中心,而一旦成为利润中心,其与母体企业中的能够直接创造产值利润的主营业务,与营利性高教公司又有哪些区别?企业大学实践的成功典范是否代表了企业大学的发展方向,是否能成为所有企业大学的发展目标,是否能够借鉴、复制和推广?企业大学的共性特征有哪些?    其四,企业大学发展规律所涉及的问题。    企业大学的产生发展是否具有历史必然性?企业大学是否具有不可替代性,其核心价值、核心优势是什么?其产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其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什么?与企业大学产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因素有哪些?企业大学的发展特征、发展趋势、发展模式如何?如何科学评价企业大学?     由此可见,对企业大学的发展规律、共性特征和组织性质、组织运行逻辑进行深入研究甚为重要,如能够科学准确地把握企业大学的发展规律、共性特征和组织性质、组织运行逻辑,上述问题自然迎刃而解,而且对企业大学的实践发展、理论建构及现代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基于高等教育视野聚焦于企业大学的发展规律、共性特征和组织性质、组织运行逻辑,以及企业大学对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启示,并在研究过程中对上述相关问题进行阐述与探讨,予以辨析和澄清。   
三、研究思路    本研究的主要思路是:基于企业大学纵向发展历史与现状的考察和企业大学与相关高教组织机构的横向比较研究来深入认识企业大学的内涵,从高等教育视角深入研究企业大学的发展规律、共性特征和组织性质、组织运行逻辑以及企业大学对现代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启示。    首先,对企业大学实践发展与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由问题产生的根源形成研究焦点,即企业大学的发展规律、共性特征和组织性质、组织运行逻辑。围绕这一研究焦点对企业大学实践发展与理论研究进行述评,并指出相关实践中的误区与理论研究中的不足。    然后,通过研究企业大学的产生发展历程,总结归纳企业大学的发展特征,分析企业大学的总体发展规律与趋势以及企业大学产生发展驱动因素。结合企业大学的实践案例归纳企业大学的主要特点,分析企业大学的共性特征,阐述企业大学的组织性质、组织运行逻辑及企业大学的一些重要问题。    接着,通过企业大学与相关高教组织及相关概念的比较研究,深入阐述企业大学的组织性质、组织运行逻辑,并对企业大学的内涵进行阐述。从高等教育面临的时代挑战着眼,探讨企业大学的价值及其对高等教育多元化创新发展的启示。    最后,基于企业大学的发展规律、共性特征、组织性质及组织运行逻辑,探讨企业大学的核心能力与核心价值、企业大学的职能类型与知识类型、企业大学的发展模式、评价原则等重要问题。   
四、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对有关企业大学的国内外专著、学位论文、研究报告、学术期刊等文献进行研究,分析阐述了企业大学实践发展中的误区和理论研究中的不足。    历史研究。基于企业大学产生发展的历史研究,分析归纳企业大学的发展特征,并分析企业大学总体发展规律与趋势,以及企业大学产生发展的驱动要素、相关因素。    案例研究。选取来自外企、央企、民企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大学作为案例研究对象,基于问卷、访谈、实地考察调研爱立信中国学院、中国电信学院、国美培训中心。其中针对中国电信学院进行了更为深入调研,访谈了中国电信学院的有关领导、部门负责人、业务代表等,并调研中国电信学院的相关工作一记录、数据资料、制度文本及其官网等。另外,针对企业大学专著中所涉及的典型案例进行二次挖掘、深入分析,使案例研究能够更为深入全面,从而分析揭示实践案例中的共性特征和一般规律。    比较研究。将企业大学与相关高教组织及相关概念进行比较研究,深入剖析企业大学的组织性质及组织运行逻辑,并提出了企业大学的概念。与企业大学相关的组织具体涉及提供公共服务的传统大学、行业性大学及商学院、高等职业院校,提供市场服务的高等教育公司和提供自助服务的企业传统培训部门、组织大学等。与企业大学相关的概念具体涉及高等教育、大学、学习型组织等。   
五、主要概念界定    从高等教育视角研究企业大学,就需要明确一些基本问题:企业大学属于高等教育范畴吗?企业大学是严格意义上的大学吗?大学、企业大学、高等教育三者间的关系如何?因此需要对“高等教育”、“大学”及“企业大学”进行界定与辨析。    大学、企业大学、高等教育是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概念,尤其是随着现代高等教育的高速发展,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已经逐渐实现大众化、普及化,高等教育范畴也早已不局限于传统大学,不同类型、层次、性质、形式的高教机构不断涌现、不断发展,高等教育的内涵与外延也随之不断丰富与拓展。同样,在企业大学诞生前,企业培训对象局限于技术工人,培训内容也局限于相对基本的职业操作技能,企业培训的层次地位、专业化水平都相对较低。而随着生产实践的发展,企业培训的对象扩展至企业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刚入职的大学毕业生时,企业培训的层次地位、专业化水平开始步入高端并服务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大学”也变得名副其实。    本研究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从高等教育组织机构的角度对“高等教育”、“大学”进行如下界定:高等教育是中等后教育,即以中等教育为基础的各种类型、各种层次、各种性质、各种形式的教育。而企业大学主要从事以中等教育为基础的在职成人继续教育,其高端应属于高等教育范畴。大学则是多学科综合性、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正规的高等教育机构,主要实施本科及以上层次的全日制高等教育。因此,一些专科院校、单科院校、职业院校、继续教育机构(如我国的成人教育学院、广播电视大学、管理干部学院等),其办学水平、办学层次、学术水平、科研实力等方面者难以与大学相提并论,不能算作是严格意义上的大学,因此大学是高等教育组织机构的子集,很多高等教育组织机构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大学。同样大部分未经教育主管部门核准,不具备正式认可的学历学位教育资质的企业大学也同样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大学,并且即使一些具备正式认可的学历学位教育资质的企业大学也很难实现多学科综合性发展。综上所述,企业大学是高等教育机构,属于高等教育范畴,但大多数企业大学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大学。    那么什么是“企业”和“企业大学”呢?本研究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从组织机构的角度认为: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生产或服务满足社会需要,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依法设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以营利为目的社会经济组织。公司制企业是现代企业中最主要最典型的组织形式,公司是企业的一种组织形态。而企业大学则是由母体企业出资创办并运营管理的隶属于母体企业并服务于母体企业的发展战略、经营管理、核心业务的新型专业化多功能的知识生产服务组织。企业大学主要从事在职成人继续教育,其高端属于高等职业教育范畴。  那么什么又是“高等教育视角”呢?由于企业大学是在企业组织中孕育产生发展的,根植于企业的生产实践但却相对独立于传统高等教育领域,因此其受到企业管理领域的关注更多一些,而在高等教育领域受到的关注相对不多、研究也不够深入。企业管理视角更关注于企业大学对企业的创新实践、发展战略所发挥的影响、作用与功能,而与之相对,高等教育视角则更注重企业大学对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价值与启示,二者的出发点、落脚点、立足点有本质不同。本研究中所谓的“高等教育视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把企业大学作为从事在职成人继续教育的一个高等教育实体、一个高等教育组织机构对其教育功能、组织结构、组织性质、组织运行逻辑、师生特点、课程体系、学习项目、学习方式、学习评价、人才培养模式等教育教学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其二,从高等教育组织机构的视角对企业大学与传统大学、行业性大学、商学院、高职院校、高等教育公司等相关相近的高等教育组织机构进行系统全面的比较研究;其三,尤其是从高等教育面临的时代挑战着眼,探讨了企业大学的价值及其对高等教育多元化创新发展的启示;此外,还从高等教育视角审视在企业大学的产生发展过程中企业大学与高等教育的关系。 第一章 企业大学实践发展.............. 17-43第一节 企业大学实践......................17-23一、企业大学的由........................... 17-19二、企业大学实践......................... 19-20三、企业大学实践发....................... 20-23第二节 企业大学理......................... 23-42一、企业大学研究主.....................23-26二、企业大学理..................26-42本章小结 ...........................42-43第二章 企业大学产生...................43-67第一节 企业大学发展.....................43-52一、厂办学校的兴起:20世纪......................43-45二、企业大学的萌芽:20世纪........................45-47三、企业大学的发展:20世........................... 47-51四、企业大学总体发展的规律......................................51-52第二节 企业大学产生发............................. 52-65一、相关概念描............................. 52-55二、企业大学产生发......................... 55-61三、企业大学产生........................ 61-65本章小结 ..........................65-67第三章 国内外企业.................................67-119第一节 企业大学实.................. 67-88一、研究内容及研......................67-68二、中国电信学........................ 68-77三、爱立信中国学............................ 77-82四、国美培训中............................ 82-88第二节 企业大学的......................88-92一、隶属关系........................ 88-89二、组织架构 .................89-91三、共性特征分析.................................... 91-92第三节 企业大学的外..................................... 92-98一、基于企业大学联盟................... 92-94二、企业大学联................. 94-96三、共性特征........................... 96-98第四节 企业大学的.....................98-102一、项目管理模式.................. 98-99二、共性特征分析.................... 99-100三、筹资模式 ........................100-101四、共性特征分析....................... 101-102第五节 企业大学的学....................02-110一、学习项目认证...............102-104二、共性特征分........................ 104-106三、服务范围 ..................106-108四、共性特征分析 ................................108-110第六节 企业大学的...........................110-111一、实体形式与................. 110二、共性特征分..............................110-111第七节 企业大学所属.......................11-115一、组织规模.................... 111-112二、组织性质 ........................12-114三、共性特征分.....................114-115第四章 企业大学与相关组织.....................119-171................................................................  结语    本研究基于高等教育视野聚焦于企业大学宏观层面的发展规律及微观层面的共性特征、组织性质、组织运行逻辑,以及企业大学对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启示,并对企业大学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探讨。
参考文献[1] 梁林梅,桑新民. 当代企业大学兴起的解读与启示[J]. 教育研究. 2012(09) 刘春雷,吴峰. 企业大学的发展定位与价值实现——以中国电信学院为例[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1(05) 刘春雷,陈睿渊,吴峰. 职业教育的核心属性及其规律剖析[J]. 中国高教研究. 2011(07) 王俊峰. 从凤凰城大学看美国营利性高校的发展[J]. 世界教育信息. 2011(02) 刘春雷,吴峰,董焱. 知识视角下的企业大学研究[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0(06) 王一涛. 论公益性民办高校产权制度的构建[J]. 中国高教研究. 2010(09) 王亚杰. 挑战与出路:特色型大学的发展之路[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8(01) 汪利兵,谢峰. 论UNESCO与WTO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不同倾向[J]. 比较教育研究. 2004(02) 驻纽约总领馆教育组. 美国的营利性高等教育[J]. 中国高等教育. 2003(19) 袁锐锷,文金桃. 试析美国企业大学的现代高等教育性征[J]. 比较教育研究. 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