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审计 >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审计问题分析,在工程审计过程中,哪些环节容易出现问题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审计问题分析,在工程审计过程中,哪些环节容易出现问题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审计问题分析

在工程审计过程中,工程审计是一项既需要项目管理知识的广度又需要成本专业知识的深度的工作,这一环节容易出现问题。没有对项目全过程的系统把握,很难充分理解成本形成的过程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一、合同管理合同是项目双方之间的合同,所有项目行为都应在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审计问题分析

工程项目审计的工程项目审计的内容

由于建设周期长、工作场地多、管理跨度大的特点,建设项目审计一般分为初步审计、中期审计和最终审计三个阶段。 每个施工阶段的特点不同,审计的内容也有所侧重。 一是工程项目的初步审计,工程项目的初步审计,主要针对项目的前期,1、有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 政府投资是政府作为投资主体所做的投资。 西方政府利用税收来筹集资金,主要从事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资 长期以来,政府是我国的主要投资者。几乎所有重要的投资项目都是由政府实施的。工程审计(Engineering audit)是通过行使独立的审计权力,检查工程建设中所有基础设施环节的管理是否符合法律、工程造价的真实性以及相关法规的执行情况的专业审计师。通过检查,纠正工程管理中的违规行为。 审计必须客观公正,有明确的事实和充分的依据。同时,要注意工程项目审计的实施过程就是实现项目审计目的的过程。 该流程具有一般审计项目共有的实施程序:发布审计通知、制定审计计划、组织审计实施、编写审计报告、交换审计意见等。 要控制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必须严格按照审计工作的标准程序进行审计。首先,对工程项目的事前监控是保证工程投资效益的前提。首先,设计阶段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阶段。科学设计是工程项目投资的第一步。合理设计是工程科学定位的基础。设计阶段是产生和确定工程成本的重要阶段。设计方案和设计质量将直接影响工程造价。

在工程审计过程中,哪些环节容易出现问题

在工程审计过程中,工程审计是一项既需要项目管理知识的广度又需要成本专业知识的深度的工作,这一环节容易出现问题。没有对项目全过程的系统把握,很难充分理解成本形成的过程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一、合同管理合同是项目双方之间的合同,所有项目行为都应在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审计问题分析

工程项目审计的工程项目审计的内容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审计问题分析范文

摘要:基于审计署发布的35家中央企业财务收支情况审计结果, 归纳了中央企业对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三类原因, 提出项目管理体系建设内容, 重点对项目全生命周期中关键节点控制对策进行深入探讨, 为企业研究项目管理模式提供参考。关键词:审计问题; 项目管理体系; 关键节点; 控制对策;工程项目管理0 引言近期, 审计署公布了35家中央企业2016年度财务收支等情况审计结果报告, 涉及的行业包括资源能源、通信、交通运输、制造、建筑、商贸投资、科研服务等。围绕此次公告的相关情况审计结果, 涉及建设工程项目方面的问题总体归纳有四点:(1) 可行性研究不够充分, 盲目决策造成资产损失或闲置;工程项目追加投资论证不充分, 投入运营后造成亏损。(2) 工程项目进展缓慢, 投资资金在集团滞留时间长;工程建设管控不到位, 拖期完工并严重超概算。(3) 技改项目产能利用率低, 造成亏损;开工建设工程项目因产业政策调整等暂停, 已建部分长期无法投入使用。(4) 工程项目未完成相关手续即投入运营, 环保项目建设缓慢或建后闲置。以上反映了中央企业在经济快速发展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 要求企业在重大经济决策、项目有效监管、内外部风险管控等方面不断完善。为此, 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维护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这些举措积极推动了适应我国国情的项目建设模式的发展, 也极大鼓励了广大企业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领域不断深入探索。1 审计问题原因分析对于中央企业被审计出的若干问题, 除了曝光的违法、违规、违纪行为外,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往往是由于国内外政策变化、技术工艺水平受限、投资监管缺失等因素造成的。根据问题性质, 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加强管理。1.1 国内外政策变化国家政策变化是指政府的外交政策、法律法规、语言文化等政策范畴的变动对项目投资、建设实施造成的客观影响。国外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 受政治影响的可能性更大。由于这些国家政局不稳、民族冲突以及领导人更迭所带来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 使项目的投资、实施及运营都会受到战争暴乱、政策变动、政府违约等影响, 从而造成项目投资超出控制或难以控制。国内项目主要受到国家持续推进改革过程中所发布的政策、法规等影响, 其中以国土、环保、规划、财政等这些与项目建设密切相关的管理部门的规章制度为主。例如:京津冀地区的建设工程项目往往受空气质量影响而造成季节性停工;某些落地项目根据地区产业发展战略规划而调整, 造成企业投资规模、标准、预算等提高。1.2 技术工艺水平受限传统的建设工程项目在管理上已逐步成熟, 但对于水利建设、能源开发、桥隧建设等行业的项目, 面临复杂的地质环境, 需要更高的技术工艺。例如煤矿建设与运营项目, 决策阶段需要对煤炭资源储量、煤质、矿井建设条件等进行诸多考虑, 一旦现有技术工艺难以突破复杂环境的限制, 就会导致一定的投资追加或项目后期收益难以保障等情况。同时该类能源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等工业废料, 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受到了社会和公众的监督。因此, 配套的环保与节能技术工艺是项目顺利实施的有力保障, 可以避免项目停止而投资亏损, 同时避免产生社会负面舆论而影响企业声誉。1.3 投资监管缺失企业投资决策是项目上马的“开关”, 种种原因, 如项目时效、企业心态、论证不足等, 都会使上报的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缺乏科学深度, 不能有效地作为设计方案的编制依据, 造成领导层“三重一大”决策走过场, 流于形式。例如一些城市地铁交通PPP项目, 未深入进行物有所值评价、财政承受能力评价, 盲目追求投资地铁建设和运营, 期望由此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最后却面临负债沉重、项目回款周期较长等风险。又如桥梁、道路等一些市政项目, 投资估算中对综合管线、绿化、环保等工程轻描淡写, 未进行工程量核准和工艺评审, 造成后续项目实施中追加大量资金。2 中央企业项目管理体系构建项目管理体系即中央企业根据自身业务、管理模式等特点建立起能有效对项目进行决策、审批、监督、评价等全过程的动态体系。项目管理体系包含四大要素:组织、职责、权限和制度。(1) 组织。组织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实施的主体。中央企业内部通常是矩阵式组织结构, 即由战略投资、经营管理、工程管理、审计等职能部门平行构成, 同时还受到风险评估委员会、技术委员会、安全生产委员会、董事会等纵向机构的审议管理。(2) 职责。职责是组织内部各机构单元的定位与分工, 是项目管理体系建立的基础。健全的职责能防止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出现缺失, 进而避免项目某一阶段处于“无人管”的状态, 同时避免下一流程衔接部门管理难以开展, 整个项目无法形成“PDCA”循环监管。中央企业项目管理体系通常由总部投资部门进行项目的前期调研、考核、可行性评价, 建设管理部门进行项目施工的造价、质量、进度及安全管理, 审计、法律、财务等部门协同对项目竣工后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 经营部门对合格的供应商、施工单位等纳入信誉名单管理, 等等。(3) 权限。权限是组织内部各机构单元行使职责的范围与深度。横向、纵向明晰的权限是中央企业对项目管理的关键, 例如对于企业下属单位投资的建设工程项目, 根据项目属性、投资额度、固定资产体量等进行分级审批、分类备案等管理。(4) 制度。制度是项目管理有效运转的保障。没有制度对项目进行管理, 就无法按章办事;没有健全的制度体系, 就会在项目管理中出现漏洞, 让一些项目管理人员钻空子, 打擦边球。例如项目管理责任制、考核制度等不建立, 就会出现对投资失败、质量缺陷、安全事故等追责不清的问题。因此, 中央企业要不断健全项目管理体系,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规范决策程序, 特别对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和关键环节加强管控, 推进精益管理,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开源节流、降本增效、防范风险。3 项目关键节点控制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对从项目筹划到投入运营的全生命周期进行整体谋划, 并以关键节点为抓手, 对各个关键节点的逻辑性、协同性、系统性进行监管。3.1 可行性研究及估算可行性研究是根据企业发展战略、投资计划等, 进行方案比较、技术经济分析的过程。通常在项目建议书或立项申报报告之后进行, 并委托有资质的项目咨询、设计机构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中央企业进行重大经济决策的基础, 是企业规范管理“花多少钱”问题的基本程序。但在中央企业项目管理中往往存在以下问题:(1) 可行性研究报告中, 项目建设环境分析深度不够, 投资估算编制错误、缺项及漏项。(2) 项目决策层仅仅重视项目预期收益, 忽视项目方案的可行性。(3) 有的企业为了立即上马项目, 人为调整投资费用。对此, 中央企业可建立多层次决策机制。一是对机会研究、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详细可行性研究多个阶段进行逐步细化、具体化。按照投资估算编审规程, 做出不同精细程度的估算, 最终在详细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出具标志性的估算报告, 作为决策的经济依据。二是以职能部门为首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科学、规范编制。重大、复杂的项目要通过专家论证审查, 并上报经理办公会审议, 董事会决策等。例如能源建设项目, 要重点评估项目对环境、水源、大气、人居等的影响, 以及是否符合国家规划要求及环保政策。许多问题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就要提前充分考虑, 在源头解决问题是控制项目投资的关键。3.2 初步设计及概算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阶段是项目精准控制投资的关键环节, 不同于可研阶段的规划方案, 这个时期要深入结合施工环境、工艺等进行细化设计, 这个时期的概算是企业进行招投标、进度控制等“怎么花钱”管理的核心依据。初步设计阶段的项目概算是项目全生命周期费用, 必须包含项目咨询、设计、监理、施工、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相关费用。其中, 施工费用包括单位工程及其配套系统工程 (土建、安装、设备) 费、工程建设其他费、建设期贷款利息、预备费等。要做到费用齐全、方案合理。如地面工业厂房项目, 需要考虑地面拆迁费 (房屋、坟冢等) 、地下管线搬迁费等, 这些易被忽视的方面往往会造成项目概算额度大增。为加强初步设计及概算管理, 提高设计工作质量, 中央企业应建立初步设计报批分类管理制度。对由国家和地方政府审批或核准的建设工程项目, 其初步设计应该先经企业总部审查, 通过后方可上报政府部门。而对于无须上报政府审批的项目, 总部可以根据项目投资额度自行审批及备案管理。初步设计审查时, 通过子企业内审、集团公司审查、专家委员会审查等多个环节逐级进行, 严格把控初步设计工程量、标准及概算。对于因为方案调整造成初步设计概算超出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一定额度的项目, 需要重新履行相关投资决策程序。3.3 项目竣工决算及审计项目竣工决算是综合反映竣工项目从筹建开始到项目竣工交付使用为止的全部费用, 是正确核定项目资产价值、反映竣工项目建设成果的文件。同时为加强投资项目的有效运营,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须逐步开展绩效审计工作, 是企业对“钱花得怎么样”的财务评价。目前中央企业在项目建设中普遍存在工程结算审计不同步、决算审计立项晚、财务决算严重滞后等现象, 严重暴露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建设资金审批不规范等问题。为加强审计意识, 充分发挥审计“免疫”功能, 需要采取以下对策:(1) 建立企业制度, 强化审计流程。要转变项目“秋后算账”的传统观念, 必须规范工程跟踪审计、结算审计、决算审计全过程。针对投资额较大、周期较长、工程量较多的建设工程项目, 应采取重点提前介入、全程跟踪, 完成一个单项即进入审计的思路, 并最终全面完成工程竣工决算审计。(2) 加强各部门协调, 通力完成审计。企业要对审计过程中涉及的投资、基建、财务、生产、采购等多部门进行协调, 以便使项目管理中的数据口径一致。各部门有责任从“帮”审计转成“促”审计, 及早发现项目管理中暴露的问题, 全企一盘棋, 促进各部门管理能力的逐步提升。(3) 重视审计结果, 坚持依法依规问责。对违反规定、未履行或未正确履行职责且使得国有资产损失或造成其他严重不良后果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 严肃追究其责任。中央企业内部要建立投资资金上下监管、内外联控的监督机制, 让审计真正成为“悬在管理者头上的一把利剑”, 实现审计监督的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4 结语中央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但在企业投资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这就要求企业树立全局思想, 利用系统工程理论, 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从项目筹建到投入运营全过程管控, 完善管理体系, 健全管理机制, 以审计问题为导向, 着力解决基础管理的薄弱和缺失, 重点抓办管控能力上的低效与不足, 从而达到全面提升管控能力, 为中央企业资产可持续保值增值护航。参考文献摘要:根据国家审计署发布的35家中央企业财务收支审计结果,总结了中央企业建设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三类原因,提出了项目管理体系的建设内容,重点深入探讨了项目全生命周期关键节点的控制对策,为企业研究项目管理模式提供参考。关键词:审计问题;项目管理系统;关键节点;控制措施;0导言最近,国家审计署发布了35家中央企业2016年财务收支报告,涵盖资源和能源、通信、运输、制造、建筑、贸易和投资以及科学研究服务等行业。根据公告的审计结果,建设项目相关问题归纳如下:(1)可行性研究不足,盲目决策导致资产流失或闲置;项目新增投资论证不足,投产后造成损失的。(2)项目进度缓慢,投资资金长期留在集团内。项目建设控制不到位,延误竣工,严重超出概算。(3)技术改造项目生产能力利用率低,造成损失的;由于产业政策调整导致建设项目暂停,部分已建项目无法长期投入使用。(4)项目投产未完成相关手续,环保项目建设缓慢或建设后闲置。以上反映了中央企业经济快速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求企业在重大经济决策、有效项目监管、内外风险控制等方面不断提高。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安排,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维护国有资产价值。这些措施积极推动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项目建设模式的发展,极大地鼓励了广大企业在建设项目管理领域不断深入探索。1审计问题原因分析对于中央企业审计的一些问题,除了暴露出违反法律、法规和纪律的行为外,建设项目管理中的问题往往是由国内外政策变化、技术水平有限、缺乏投资监管等因素造成的。根据问题的性质,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管理。1.1国内外政策变化国家政策变化(Policy Changes)是指政府外交政策、法律法规、语言文化的变化对项目投资和建设实施的客观影响。外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更有可能受到政治的影响。由于政治不稳定、民族冲突和这些国家领导人变动带来的诸多不确定因素,项目的投资、实施和运营将受到战争骚乱、政策变化、政府违约等的影响。,从而导致项目投资失控或难以控制。国内项目在不断推进改革的过程中,主要受国家颁布的政策法规的影响,以土地、环保、规划、财政等与项目建设密切相关的管理部门的规章制度为主体。例如,京津冀地区的建设项目经常受到空天然气质量的影响,导致季节性停产。一些落地项目根据区域产业发展战略规划进行了调整,增加了企业的投资规模、标准和预算。1.2技术水平有限的传统建设项目在管理上逐渐成熟。然而,水利建设、能源开发、桥梁隧道建设等行业的工程面临着复杂的地质环境,需要更高的工艺流程。例如,对于煤矿建设和运营项目,在决策阶段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如煤炭资源储量、煤炭质量和矿井建设条件。一旦现有工艺流程难以突破复杂环境的限制,就会导致一定的额外投资或难以保证项目的后期效益等。与此同时,在实施此类能源项目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气等工业废物将对自然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并将受到社会和公众的监测。因此,配套的环保节能技术和工艺是项目顺利实施的有力保证,既可以避免项目停工造成的投资损失,又可以避免社会负面舆论,影响企业声誉。1.3缺乏投资监管企业的投资决策是启动项目的“开关”。各种原因,如项目工期、企业心态、论证不足等。,将使提交的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缺乏科学深度,不能有效地作为制定设计方案的依据,导致领导的“三重一大”决策流于形式。例如,一些城市地铁公私伙伴关系项目没有进行深入的性价比评价和财务承受能力评价。他们盲目追求地铁建设和运营的投资,希望能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他们面临着沉重的债务和长偿还期等风险。另一个例子是一些市政项目,如桥梁和道路。在投资估算中,综合管线、绿化、环保等项目被淡化,没有进行工程量审批和过程审查,导致后续项目实施中大量追加资金。2中央企业项目管理体系建设项目管理体系是指中央企业建立了一个能够根据自身业务和管理模式有效决策、审批、监督和评估项目的动态系统。项目管理体系包括四个要素:组织、责任、权限和制度。(1)组织。组织是建设项目管理的主体。中央企业通常具有矩阵组织结构,由战略投资、经营管理、工程管理、审计等职能部门并行组成。同时,风险评估委员会、技术委员会、安全生产委员会和董事会等垂直组织也对其进行审查和管理。(2)责任。职责是组织内各组织单位的定位和分工,是建立项目管理体系的基础。合理的责任可以防止项目错过整个生命周期管理,从而防止项目在某个阶段处于“无人值守”状态。同时,可以防止下一个工序衔接部门的管理难以实施,整个项目无法形成“PDCA”循环监督。中央企业项目管理系统通常由总部投资部门对项目进行初步调查、评估和可行性评价,建设管理部门对项目建设进行成本、质量、进度和安全管理,审计、法律和财务部门对项目完成后的经济效益进行联合评价,管理部门将合格供应商和施工单位纳入信用清单管理等组成。(3)权威。权威是每个组织单位履行职责的范围和深度。横向和纵向明确权限是中央企业项目管理的关键。例如,对于企业下属单位投资的建设项目,按照项目属性、投资额度、固定资产数量等进行分级审批、分类备案等管理。(4)系统。系统是项目管理有效运行的保证。没有管理项目的系统,就不可能遵守规则。没有健全的制度,项目管理就会有漏洞,让一些项目经理钻空的空子。例如,如果不建立项目管理责任制和考核制度,就会出现投资失败、质量缺陷、安全事故等责任不清的问题。因此,中央企业应不断完善项目管理体系,完善内部控制体系,规范决策程序,特别是加强对关键领域、关键岗位和关键环节的控制,推进精益管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收入,减少支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防范风险。3项目关键节点控制建设项目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对从项目规划到投产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全面规划,以关键节点为出发点,监督每个关键节点的逻辑性、协调性和系统性。3.1可行性研究和估算可行性研究是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投资计划进行方案比较和技术经济分析的过程。通常在提交项目建议书或项目申请报告后进行,并委托有资质的项目咨询和设计机构进行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中央企业做出重大经济决策的依据,也是企业规范“花多少钱”管理的基本程序。然而,中央企业在项目管理中经常存在以下问题:(1)可行性研究报告中,项目建设环境分析的深度不够,投资估算编制不正确,遗漏项目和遗漏项目。(2)项目决策者只关注项目的预期效益,忽视项目计划的可行性。(3)一些企业人为调整投资成本,以便立即启动项目。在这方面,中央企业可以建立多层次的决策机制。首先,机会研究、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详细可行性研究逐步细化和具体化。根据投资估算编辑程序,进行不同的精细估算,最终在详细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发布里程碑式的估算报告,作为决策的经济依据。二是由职能部门牵头,科学规范地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重大复杂项目应经过专家论证,提交经理办公会议审议,董事会决策。例如,能源建设项目应侧重于评估项目对环境、水源、大气、人类住区等的影响。,以及它们是否符合国家规划和环境保护政策的要求。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许多问题应事先充分考虑。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是控制项目投资的关键。3.2初步设计和概算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阶段是项目精确投资控制的关键环节。与可行性研究阶段的规划方案不同,详细设计应结合施工环境、技术等进行深入。这一时期的概算是招标和进度控制等“如何花钱”管理的核心依据。初步设计阶段的项目预算是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费用,必须包括项目咨询、设计、监理、施工、环保、水土保持等相关费用。其中,建设成本包括单位工程及其配套系统工程(土建、安装、设备)、其他工程建设成本、建设期贷款利息、储备资金等。实现完整的成本和合理的计划。例如,对于地面工业厂房项目,有必要考虑地面拆除成本(房屋、坟墓等)。)和地下管线拆除费用等。这些容易被忽视的方面经常导致项目预算的大幅增加。为了加强初步设计和概算管理,提高设计工作质量,中央企业应建立初步设计审批分类管理制度。经国家和地方政府批准或核准的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应经企业总部审查后报政府部门。对于不需要报政府审批的项目,总部可以根据项目投资额进行审批和档案管理。在初步设计评审过程中,分企业内部审核、集团公司评审、专家委员会评审等环节逐步进行,初步设计数量、标准和概算得到严格控制。由于方案调整,初步设计概算超过可行性研究报告中一定投资概算的项目,需要重新执行相关投资决策程序。3.3项目竣工决算和审计项目竣工决算是全面反映项目从开工准备到竣工交付的全部费用的文件。它们是正确验证项目资产价值并反映已完成项目建设结果的文件。同时,为了加强投资项目的有效运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有必要逐步开展绩效审计,即“花了多少钱”的财务评价。目前,中央企业工程建设中存在着工程结算审计不同步、工程竣工决算审计滞后、财务决算严重滞后等问题。,严重暴露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和建设资金审批不规范的问题。为了增强审计意识,充分发挥审计的“免疫”功能,应采取以下对策:(1)建立企业制度,强化审计流程。为了改变传统的“先结算后结算”的观念,必须规范项目跟踪审计、结算审计和决算审计的全过程。对于投资额大、周期长、工作量大的建设项目,应采取全过程注重早期干预和跟踪的思路,完成单项后进入审核,最终完成项目竣工决算审核。(2)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完成审计工作。企业应协调参与审计过程的投资、基础设施、财务、生产、采购等部门,使项目管理中的数据口径一致。各部门有责任从“帮助”审计向“促进”审计转变,尽早发现项目管理中暴露的问题,为整个企业下一盘棋,促进各部门管理能力的逐步提高。(3)关注审计结果,坚持依法问责。违反本规定,未履行或未正确履行职责,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或其他严重不良后果的企业管理人员,要严肃追究责任。中央企业应建立监督机制,对投资资金进行上下监管,内外联合控制,使审计真正成为“挂在管理者头上的宝剑”,实现审计监督的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4结论中央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企业投资管理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这就要求企业树立全局观念,运用系统工程理论控制建设项目管理从项目准备到运营的全过程,完善管理体系,完善管理机制,以审计问题为导向,着力解决基础管理的薄弱环节和不足,关注管控能力的低效和不足,实现管控能力的全面提升,保障中央企业资产的可持续维护和增值。【参考[1】王元鑫。初步设计预算在建设项目管理中的作用[。项目管理技术,2018,16 (7) :123-127。杨晨。从方案优化角度分析政府投资项目预算管理现状[J]。项目管理技术,2018,16 (7) :63-69。李瑱。项目建设各阶段投资控制和管理要点[。建筑与预算,2018 (6) :13-16。孙剑乐。国有企业主对建设项目的前期设计和管理[。建筑设计与管理,2016 (7) :29-31。王冰。《基本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探讨》,[。中国工程咨询,2011 (3) :52-54。王远新.初步设计概算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作用[J].项目管理技术, 2018, 16 (7) :123-127.[2]杨琛.方案优化视角下的政府投资项目概算管理现状分析[J].项目管理技术, 2018, 16 (7) :63-69.[3]田丽.项目建设各阶段投资控制管理要点[J].建筑与预算, 2018 (6) :13-16.[4]孙建乐.国企业主的建设项目前期设计管理[J].建筑设计管理, 2016 (7) :29-31.[5]王冰.基本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的探讨[J].中国工程咨询, 2011 (3) :52-5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