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议论文 > 议论文张五常的论证:就在作品和你自己之间

议论文张五常的论证:就在作品和你自己之间

论文类型:议论文
论文字数:
论点:作品,创作,只管
论文概述:

经济学说,每个人每天都在竞争。这没有错,但在创作时我丝毫没有竞争之念,只管作品与自己之间。作品产出后当然无可避免地给外人或市场与他人的作品比较一下,而自己有时也跟

论文正文:

 张五常 只管作品与自己之间  这些年不少读者或朋友问及,在几项造诣上我有点成果,有点创意,秘密何在?最近一位女孩子再问这多方面有成果的秘方,陈辞恳切,我就告诉她,说:「创作时我没有意图跟任何人比赛,所以变得唯我独尊,毫无敌手。」不是高傲之言,因为任何人只要在心底里没有意图跟外人比赛,只做自己喜欢做的,只为满足自己,没有敌手理所当然。 经济学说,每个人每天都在竞争。这没有错,但在创作时我丝毫没有竞争之念,只管作品与自己之间。作品产出后当然无可避免地给外人或市场与他人的作品比较一下,而自己有时也跟他人的比较一下。这是竞争,是比赛,但只是作品产出后的事——创作之际我毫无比赛之意,而除了两三个知己,永远不管他人怎样想。朋友,你做得到吗? 先谈近来我多搞的摄影吧。如果我是为了参加比赛而摄影,拍摄时我会有很多顾忌:评审团怎样想,其它赛者的作品会是怎样的水平,自己的作品会不会与他们的类同呢?有丝毫这样的顾忌,缚手缚脚,作品受到竞争者的左右,就不可能唯我独尊了。要争取什么衔头也类同,因为也是竞争,也是比赛。在市场出售作品呢?如果创作时顾及,也会受到竞争的顾忌约束。 没有谁不喜欢给外人赞赏,我也喜欢;没有谁不喜欢把竞争者杀下马来,我不例外。但对我来说,这些是作品产出后无可避免的事。被赞比被弹可取,胜比败为荣——都是人的本质。然而,在创作之际,我只管作品与自己之间。作品产出后,不言自明的比赛无可避免,而既然无可避免,创作时我就完全不管。只要你能做到这种唯我独尊,意识上没有敌手,作品有点创意是必然的事。可不是吗?上帝造人各各不同,缺乏创意主要是因为你不能在创作时孤立自己,不能只管自己与作品之间。孤立自己就是唯我独尊了。 这里要提到一个有关的重点。说过的,在造诣上我非常重视基础的训练。技术上的训练,我痛下苦功,而学习时他家之作看过很多。基础欠佳的作品,懂得的人一看就知道,而如果试图以手法掩饰基础的不足,怪作就会出现。好摄影的青年求教于我,我的回应,是一般的摄影技术外,要懂得光的处理,构图要熟习空间与焦点的安排,多读艺术书籍,多背诗词。在争取基础训练中,外人的影响无可避免。然而,一旦有了足够的基础,轮到自己创作,你不要管外人对你的影响,不要管外人给你的作品的分数如何,只要管作品和你自己之间:景物对你说着些什么,你要凭景物说些什么,只此而已。 说得多了,我要以一张最近摄得的作品(见图)示范。个人喜爱这帧作品,很简单的:一间小屋,一朵荷花。横看直看,这作品平凡之极,没有任何夸张的地方。容易摄得吗?非常容易:我见到了,觉得景物对我说着很多话,于是拿起照相机,看看光,看看空间,左右高低移动一下,不到一分钟,就把快门按下去。有创意吗?懒得管,但没有见过一张类似的荷花作品。一些摄影大师见到可能说:「这样平凡,有什么了不起呢?」我会回应:「的确平凡,但你看得到吗?」 是的,小屋一间与荷花一朵那样平凡的景物,到处都有,问题是摄影者能否看到。诗词读得多有助——这是外间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摄影时我只管景物与我之间,只管把景物对我依稀地说的话表达在一帧作品上。如果看景物时想着外人会怎样评价,竞争比赛会如何,我会漠视平凡,为了求胜心切而放弃了创作时应有的孤立,作品就不容易有新意了。 摄影如是,经济研究也如是。不久前杨小凯以长文品评我的经济学术贡献。他批评我不参考他家之作,但又大赞我可以不管他人而大有创意云云。说实话,在经济学的基础上,我曾经千锤百炼,但如果我频频参考他家之作,怎还可以有创意呢? 像摄影一样,我所有的学术文章都很简单,很平凡。昔日有行家批评我的佃农理论,说是那么简单的,没有什么了不起。巴赛尔的回应,是的确简单之极,但二百年只有史提芬一个想得出来。后来写果园与蜜蜂,简单得连小孩子也哈哈大笑,但赫舒拉发读后回信,说:「你自己知道此文顶级,不要管艾智仁和我怎样想。」 说过多次,我平生最幸运之处是遇到好老师。只管作品与自己之间的创作法门,是老师教出来的。当年学写论文,老师说:「你对我们细说他人说过什么,无论说得怎样精彩,是零分。我们要听听史提芬说什么。」这样,我就逼着要把自己孤立起来,唯我独尊地想,而又因为完全不管他人,我可以心安理得地向浅中求,问得简单,答得简单,凡事平凡地看。 昔日我受到的教导,与今天国内研究院的教法背道而驰。国内的导师指定博士生的论文题目,规定要怎样写(连最低字数也规定了),他家的文献要怎样细说,数学方程式要怎样,统计分析要怎样。于是乎学生完全没有孤立思想的空间,只按导师划下来的规格,搞技术游戏。我认识的国内研究生,一般是越学越蠢的。 只管作品与自己之间的创作行为,说易甚易,说难极难。从学术那方面看,今天一般的学者不能做到,是为了生计他们没有机会这样尝试。像香港及外地的二流大学,为了保饭碗学者要数文章,论学报的名牌。于是乎写文章是为了竞争,但求技术可观,容易发表,内容只有天晓得,所谓创意其实只求不同,简单、平凡的皆遭淘汰。 这种学术竞争仿佛摄影的沙龙比赛。后者一般卖弄技术,整古造怪,又或者求美观,求难得,就是获奖的作品也说不出半句令我感动的话。 朋友,要真的尝试一下创作吗?要孤立自己,走进一个唯我独尊的、只有作品和你共存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