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称论文 > 2200字职称论文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多角度思考

2200字职称论文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多角度思考

论文类型:职称论文
论文字数:2200字
论点:教育,价值,客体
论文概述:

教育价值的认识,关键在于明晰教育价值的主客体,特别是主客体在特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在实践活动中,主体结介主体的能动性和客体的客观性,能动地反映客体规律以指导实践的过程。

论文正文:

价值论:哲学的一个新分支

要谈论“教育价值”,首先解释“价值”是很自然的。“价值”这个词我们很熟悉,但对其概念的解释却不同。在社会科学中,越是常用的概念,就越难有一致和准确的概念。在日常使用中,“价值”相当于“功能”、“意义”、“功能”等含义。如“经济价值”和“生命价值”。在哲学层面上,价值概念是如何定义的?纵观历史,主要有四种观点:
(1)主观价值论这一理论认为价值是主观范畴,如主体的情感体验、兴趣、欲望等。
(2)对象价值理论(Object Value Theory)该理论认为价值是对象本身的属性或功能,对象是价值的来源。
(3)关系理论这一理论抛弃了主观价值论和客观价值论。简而言之,价值是一个“第三世界”。
(4)互动理论该理论认为价值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互动。在具体的解释中,有许多观点几乎没有相似之处,如客体属性与主体的统一、社会关系理论等。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主客体关系主要有三对,即实践关系、认知关系和价值关系(包括审美关系)。主体是在客体关系中积极作用于客体的人。对象是对象关系中主体的对象。主体和客体相互联系,相互产生、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形成三对基本关系:
(1)实践关系的实践是主体在改造客观世界和自身时的客观物质活动。
(2)认知关系认知关系实际上仍然是主体对客体的功能,即在实践中,主体中介主体的能动性和客体的客观性,并积极反映客体的规律来指导实践过程。
(3)在实践过程中,除了主体对客体的理解之外,客体也对主体有影响,这就是“客体对主体的影响”。关系就是价值关系。在以上三对关系中,实践是最基本的关系,它是价值和理解的源泉,也是价值和理解的检验标准。

2。教育价值:一个模糊的概念

“教育价值”在日常生活中几乎和“价值”一样常见。作为哲学层面上的教育价值,它是教育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价值哲学在教育领域的延伸。教育价值的研究必须涉及教育价值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教育价值到底意味着什么?

(1)过去研究述评
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教育价值问题的人是19世纪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他提出了“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问题。此后,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将价值分为“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另一位美国教育家波特(Porter)提出了教育的“社会标准”,认为教育的价值取决于它能否帮助受教育者更好地理解他们生活的社会环境。
上述定义有不同的观点,但将教育价值与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的选择重叠,或将教育价值与教育功能等同起来,则是小而完整的。

(2)个人意见
教育主体和客体之间差异的根源是由教育价值的定义决定的。如果我们把教育价值看作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范畴,那么主客体之间就会有一个大的摆动空。
从中期角度来看,学校活动是教育活动的核心。教育活动基本要素的内容也相应扩大。除了教师,教育者还应该包括所有参与学校教育活动的人。就受教育者而言,除了学生,他们还包括在各种情况下受教育的人。教育中介包括一切具有教育意义的事物的所有方面。如果我们分析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的关系,就会发现本体价值主体是受教育者,而社会价值主体则成为社会系统。因此,理解教育价值的关键在于厘清教育价值的主客体,尤其是特定条件下主客体的相互转化。否则,教育价值的概念将变得极其模糊。

三。教育价值观:主体性的选择

从宏观角度讨论教育价值观时,其主题通常是国家或社会。它往往通过政治工具将统治者的教育价值观传播给公众,从而形成特定时期的主流教育价值观。所谓教育价值是教育价值主体对教育价值的一种观点或看法。这是一种主观选择,属于主观范畴。在对教育价值的分析中,我们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层次,这体现了教育价值主体的多样性。因此,教育价值观也分为不同的层次。从中观或微观的角度分析教育价值观,我们发现这一层次的教育价值观主体主要是个人或小群体,这一层次的教育价值观主体非常明显。例如,蔡元培主持北京大学时,他认为学校管理制度应该由教授来实施。现在中小学校长要求在中小学管理中真正实行校长负责制。张三认为阅读的目的是为了取得成功等等。所有这些都反映了不同学科的教育价值。那么,在这个多元化的教育价值观中,哪一个是正确的?这涉及评价标准的问题。一般来说,可以有两个标准:一个是看教育价值与教育法的关系有多密切,另一个是通过教育实践来检验它们。最终,教育价值的检验只能通过教育实践来验证。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多样化的教育价值观很可能会受到教育实践的检验,因为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在教育价值观的实际选择中,主体既具有主体性,又具有自我目的性。关键在于正确引导个人权衡自己的特点和社会需求,然后在实际的教育价值观之间做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