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称论文 > 2500字职称论文绿色税收理念下的税制研究

2500字职称论文绿色税收理念下的税制研究

论文类型:职称论文
论文字数:2500字
论点:税制,中国,绿化
论文概述:

本文研究目的是,发挥税收制度在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最终为政府构建流转税。以绿化理念提出改革中国税收制度、完善税制结构的政策建议。

论文正文:

中国1994年建立的税收结构大大提高了税收的增长率。然而,随着经济环境的逐渐变化,国内学者普遍认为政府需要进行新一轮的税制改革。他们对现行税制结构的分析重点主要是直接税和间接税的比例结构以及中国现行税制下整体税制的回归性质。他们认为现行税制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扩大了收入差距,因此没有考虑效率和公平原则。因此,政府应该降低流转税在税收中的比重,提高所得税在税收中的比重。

根据投入产出表和一系列假设,以中国住户调查数据为基础,计算了2002年城镇居民间接税负担。结果表明,间接税和所得税是递减的,收入越高,负担率越低。李少荣和更赢发现,流转税不仅扩大了收入分配差距,而且所得税、资源税和财产税份额的增加也扩大了资本所有者和劳动力所有者之间的市场收入分配差距。基于卡瓦尼指数和卡瓦尼分解方法,金枝分析了2005-2008年中国城镇居民税收收入再分配效应的变化及其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税制扩大了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表现出微弱的反向调节效应,其中直接税是累进的,间接税是递减的。张郭川和徐娇根据宏观变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分析了中国税制的整体累进性和公平功能。他们发现,自分税制改革实施以来,我国税制总体上呈现出递减性,其中增值税是最递减的,个人所得税也呈现出一定的递减性。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学者们建议政府征收独立的环境保护税,实施环境税改革,并发挥税收制度在治理环境污染中的作用。饶立新和李建新基于和谐社会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主张构建商品税、所得税和资源环境税三主体的税制结构。他们认为,循环经济运行模式将推动税制结构的“三主体”趋势。因此,资源税和环境税应作为新税制结构中的第三主体。邓姬子和杨志红认为,中国目前的税制对低碳经济的发展贡献有限。政府必须以低碳为导向改革现行税制,构建符合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的低碳税制,即狭义的绿色税制。陈少科和卢月香认为,中国目前的税制不利于经济发展的一刀切转变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必须在本届展会的理念下调整现行所得税、流转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促进经济发展的一刀切转变。

在进行环境税费改革和构建绿色税收结构之前,人们应该首先衡量或判断中国税制的绿色程度。饶立新分析了中国现行税制中抑制资源和环境枯竭的税种及其特点和作用。从收入的角度,他展示了中国现行税制的绿化程度。他发现中国现行税制的绿化程度并不低。现行税制最初有绿色基础,但对资源和环境的抑制和激励作用非常有限。图金南认为,税制绿化的程度可以用消费税、资源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固定资产投资权调节税的总和占总税收的比例来表示,并发现1994年至1996年这一比例约为8%。康佳认为,除上述六种税种外,还应包括耕地占用税,以全面衡量中国税制的绿化程度。他还认为,从1994年到1997年,中国税制的绿化程度有所下降。潘文轩总结了我国现行税制中与环境相关的资源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固定资产投资调节税、车船使用税和土地使用税,并以其在当年税收中的比重来衡量我国税制的绿化程度。研究发现,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税制绿化水平明显下降。从1994年的16.27%上升到8%。但潘文轩选择了总消费税收入,而不是区别对待其税收收入,这导致了中国税制相对高度的绿化。吴雅军认为,在衡量中国税制绿化程度时,应考虑与环境和资源直接相关的税费,包括消费税、车船使用税、资源税、城市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排污费和与污染直接相关的城市水资源费等。经过计算,他认为2000年至2002年中国税制绿化程度在3.34%至3.87%之间,并呈现出下降趋势。与DECD国家相比,中国税制的绿化程度明显较低。

总之,学术界已经达成共识,一方面通过绿化税收结构来促进经济发展转型,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经济。然而,现有的研究文献大多集中在环境税征收问题上,主要集中在环境税制度要素的设计上。中国现行税制缺乏环保功能的原因一方面可以概括为缺乏独立的环境税和绿色税的分散等。它没有真正分析中国税制的绿化程度,导致政策建议缺乏理论支持。即使有少数学者衡量中国税制的绿化程度,他们也只是简单的定性推测,很少进行定量分析。定量分析仅限于对现行税制中具有绿色效应的税种的分析。此外,他们在选择税项时,并没有考虑是否真的可以保护环境,以及这种效果有多强,更不用说有环保效果的各项收费了。
总之,前人对完善税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直接税和间接税的结构上,而对税制绿化改革的研究较少。即使涉及,也只是分析其必要性和可行性,或者从非常具体的微观层面研究(如引入独立环境税的经济效应和税收要素的设计),对中国税制的绿化程度及其原因没有系统全面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有相当大的偏差,提出的政策建议也可能与实际情况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