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士毕业论文 > 39780字博士毕业论文汉语研究论文参考资料:汉语“在”句与越南语对应句的比较

39780字博士毕业论文汉语研究论文参考资料:汉语“在”句与越南语对应句的比较

论文类型:博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9780字
论点:动词,语言,语义
论文概述:

本文运用语义指向分析法、语义特征分析法以及对比研究分析法等理论方法,对现代汉语”字句进行研究,同时也将其与越南语中的对应句式进行对比。

论文正文:

介绍

 本选择汉语“在”字句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界定为“±NP+在+X”句式的“在+X”结构,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又将pp结构分为若干小类进行研宄。通过收集大量例句对“在”字句进行归纳、统计,从而进一步探究其词性归属、语义内容、句法特点和语义指向问题,同时,对“在”字句和字句进行对比研究,目的在于揭示这两种语言之间的异同。这种研宄与普通语言学的分支——语言类型学相接近。类型学的目的是通过语言的比较,揭示各种语言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或者说是普遍现象,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单个语言的特点。根据对比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汉语和越南语虽然都属于SVO型语言,但汉语的SVO语序并不是类型学上所说的纯粹的SVO型语言,相比之下,越南语语序更加符合SVO型语言的特征。 1 “在”字句研宄综述 “在”字句作为汉语语法研宄的重点,一直收到语法学界的关注。前人从不同的视角和层面对“在”字进行探索和讨论,主要着眼于“在”字词性的区分、“在”字结构的位置,其中也包括“在”字结构句法分布的制约因素、“在”字结构的语法功能和语义研宄以及“在”字结构与其他结构的比较和变换等。在本文的研宄展开之前,为了能够继承前人的研宄,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故在此对目前“在”字句的研宄现状进行梳理。1.1 “在”的词性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1980)将“在”字分为动词、副词和介词三种词性,其中动词“在”可以表示“存在”(如:父母健在),也可以表示“人或事物存在的处所、位置”,一般是要带宾语的(如:文件在桌上),如果处所是己知的,可以不带宾语(如:我刚才去了一趟,他没在)。动词“在”也可以表示“在于、决定于”,可带名词、动词或小句作宾语(如:贵在坚持);副词词性的“在”相当于“正在”(如:火车在飞奔)而介词词性的“在”是跟时间、处所、方位等词语组合的。表示时间:指一般动作发生的时间,“在…”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主语前(如:专车在下午三点半到达),也可以指出现、消失以及某些不明显的动作发生的时间,“在…”用在动词后。单音节动词限于“生、死、定、处、改、放、排”等(如:生在一八九九年);双音节动词限于“出生、诞生、发生、出现、发现、布置、安排、确定、固定”等(如: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表示处所:指动作发生或事物存在的处所,“在…”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主语前(如:在高空飞翔);指出生、发生、产生、居留的处所,“在…”可在动词后或前(如:住在东城);指动作到达的处所,“在…”用在动词后(如:掉在地上);表示范围: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主语前(如:在这方面,你要多帮助他);用在动词后(如:室温保持在二十四到二十六度之间);表示条件:构成“在+动名词短语+下”的格式,用在动词或主语前(如: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周的进步很快);表示行为的主体(如:在我看来,问题不难解决)。《中国现代汉语词典》(2005)将“在”分为三种词性,即动词、介词和副词词性。这三种词性中分别有8种意义和用法,具体为:动词词性的“在”:①存在;生存:精神用在/父母都在。②表示人或事物的位置:我今天晚上不在厂里。③留在:在职/在位。④参加(某团体);属于(某团体):在党/在组织。⑤在于;决定于:事在人为/学习好,主要在自己努力。⑥“在”和“所”连用,表示强调:在所难免/在所不辞。介词词性的“在”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条件等:事情发生在去年/在礼堂开会/这件事在方式上还可以研究。副词词性的“在”相当于“正在”:风在刮,雨在下/姐姐在做功课。关于“在”的词性问题,语法学界一般认为“在”同时兼有不同的词性,包括动词、介词和副词三种词性。对于这个结论大家的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可是在动词、介词的区分问题上仍然尚未取得一致的意见。 1.2动词“在” 关于“在”字的研究,马建忠早在1898年的著作《马氏文通》(1898)中就有介绍。《马氏文通?实字卷之四》说:“ ‘在’字言人物所处之境,同动也,其止词则名字动字皆可。书中指出“单言‘在’字而无止词,与内动无异”气“礼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在’之后,皆以动字承之,以明‘大学之道’所在之事也” ,同时也指出“在”字后可以以名字为止词,也可以以代字为止词。《马氏文通》虽然没有详细描述“在”字句的内部结构和相关功能,但对于“在”字句中“在”的性质及构成句子后所表示的意义己经有所涉及。《新著国语文法》(黎锦熙,1924)将“在”字分到内动词类,可以表示关系他物也可以表示存在之意。关系他物也叫做“关系内动词”,常带“副词性的宾语”,表示存在的“在”也常带“副词性的宾语”,但性质却类似于动词。书中也涉及到“有”和“在”的用法,并指出“茶棚里有工人”和“工人在茶棚里”意思是一样的,但句法却完全相反,这就是因为“有”和“在”两个内动词同义而用法不同的缘故。另外,黎锦熙也将“是”和“在”的用法做一些比较。作者认为“在”、“在于”等关系内动词有时候也可以当同动词看待的,虽然都是“存在”的意味,但是内动词的“在”所带的是“副词性的宾语”以表处所之空间或时间。看作同动词的“在”有时又和“是”字决定的作用是差不多的,所带的就可以算是“补足语” 了。但《新著国语语法》也指出,在“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类句子中的“在”意义是不一样的,含有“倚靠”、“贪图”的意味,好像又可以当外动词看待,而所带的可以算是正式宾语了,但其实它仍是“关内”带“副性宾语”的。这些观点对于在此之后的“在”字句研宄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的。
2研究对象、理论方法和语料 2.1研究对象及相关说明 2.1.1相关说明 第一,为了方便行文,本文所使用的一些符号尽量与语法文献中常用的符号保持一致,以PP表示“在”字短语,NP表示名词性成分,VP表示动词性成分,V表示动词,NL表示处所名词。除此之外,文中还出现施事、受事、当事、对象、结果等概念。本文也在此对其进行说明:1、NPm表示发出动作的主体,具有[有生]的特征,一般指人或动物;2、NP 3,表示发出动作的主体,具有[-有生]的特征,一般指某事物;3、NPg表示受动作影响的客体;4、NP_表示不受动作影响的客体;5、NP 表示因NP 实现某个动作行为而产生某种结果的客体,具体如下:(1)吴蒜甫毅然驳斥了,随手抓取一枝笔来将钱裸生和桂长林的名字勾去,又【在】纸尾注了一个“阅”字,交还给屠维岳,…《子夜》)(2)吴少奶奶姊妹和杜姑奶奶姊妹【在】大餐间里拉开了牌桌。大客厅里吴蒜甫应酬客人(内中有一位是刚回上海来的雷参谋),谈着两个月来上海的工潮。(茅盾《子夜》)(3)【在】左边也有一张同样的木板床,上面睡着头发花白的老黄妈;(巴金《家》)(4)【在】这个家庭里到处都是i迷,都是他解不开的谜。(巴金《家》)(5)前面站着不少的兵士,刺刀【在】黑暗中发亮,(巴金《家》)(6)哦——此刻是八点,极迟到八点半。你【在】家里等我。可不要拆烂污!我们碰了头,就同到总罢委代表会去!(茅盾《子夜》) 2.1.2研宄对象 本文以汉语“在”字句为研宄对象,研宄内容集中在“±NP+在+X”句式的“在+X” 结构、“PP±NP+VP” 和 “NP+PP+VP” 句式的 PP 结构、“±NP+V+在+NL\"句式的 “V+在+NL” 结构、“NP+V(了)+0+在+NL” 句式的 “V(了)+0+在+NL\"结构,同时对“在”字句与越南语对应句式进行对比。本文所指的“在”字句包括以下情况:A. —般以“土NP+在+X”的格式出现,在句中充当谓语动词,如:(9) “说得好,真是我的乖妹妹!好,让我来保护你,我【在】你旁边,你用不着害怕。鬼不敢来,”琴笑着说,便走过去把淑贞拉到自己的身边,又挽着她的手,同她并肩走着。(巴金《家》)(10)我替你打听明白了。桂英阿姐还【在】厂里。你去求求屠先生,就能够放。(茅盾《子夜》)(11)据阿Q说,他的回来,似乎也由于不满意城里人,这就【在】他们将长凳称为条凳。(鲁迅《阿Q正传》)(12)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关键【在】人才,两家试点银行要有针对性地加大人才的培训力度和做好关键岗位人才引进工作。(CCL《新华社2004年新闻稿_001》)(13)他家【在】一单元东侧,楼边上,没有并排的阳台,张明从中间门大秃二秀家窗户爬出去,…(王朔《看上去很美》)(14) “屠先生!找了你好一会儿了!探生就【在】这里!”(茅盾《子夜》)以上例句,“我【在】你旁边”,“在”是动词,表示某人或某事物处在某个地点或位置;“还在厂里”,“在”是动词,表示“存在”意义;“这就【在】他们将长凳称为条晃”,“在”是动词,表示“在于”;“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关键【在】人才”,“在”是动词,表示“决定于”;“他家【在】一单元东侧”,“在”是动词,表示“他家”的位置是在“一单元东侧”;最后一例,“漠生就【在】这里”,“在”是动词,表示“漠生”的位置是在“这里”。 2.2理论方法 文中运用语义指向分析法、语义特征分析法以及对比研究分析法等理论方法,对现代汉语“在”字句进行细致、系统的研究。本节主要对对比分析和语义指向分析的理论方法进行阐述。 2.2.1对比分析 对比分析是将不同的语言进行系统的共时比较,以揭示它们之间相同点和不同点的一种语言分析方法,其语言学基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其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迁移理论。对比分析最初主要应用在语言本体的研究方面,并由此形成了对比语言学的分支学科。后来,应用语言学家将对比分析应用于外语教学和第二语言教学中,形成了第二语言习得的对比分析理论。1957年,Lado提出了 “对比分析法”这一概念,主张对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进行比较,从中找出两种语言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此理解和预测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该理论认为,第二语言的获得虽然是行为主义“剌激-反应-强化”形成习惯的结果,但在学第二语言之前,学习者本身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第一语言习惯,因此,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就会存在母语的迁移。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母语与第二语言结构特征相同即产生正迁移,而其差异则导致负迁移。负迁移造成第二语言习得的困难,使学习者容易走进误区,第二语言习得的主要障碍也是来自母语的干扰。因此,对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的结构体系进行对比,通过找出二者的差异对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难点和容易产生的错误进行预测,并在教学中采取预防性措施,从而建立有效的第二语言教学法。语言学研究的内容非常丰富,但基本上都可以沿着共时或历时的语言现象来进行。根据《对比语言学》),语言学比较一般分为四大类第一类代表着同一语言内部的共时比较,而所谓共时比较指的是有关语言学静态方面的比较,在某一个具体的历史发展中的某一个阶段(主要指的是现时阶段)对同一语言的内部构成成分以及组合结构进行比较,如:对语音、语法、词汇等系统进行各类比较。第二类代表着同一语言内部的历时比较。所谓历时比较指的是有关语言学演变方面的比较,在某个历史演变的不同阶段对同一语言的内部构成成分以及组合结构加以比较,如:对语音、语法、词汇等系统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进行比较。根据该项比较的研宄结果可使我们了解该语言的语音、语法等各系统的发展历史,从而找出其基本发展演变规律。第三类代表着不同语言之间的历时比较,对不同语言(一般是对亲属语言)在各历史发展阶段进行比较,如:对越南语和汉语的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进行比较。主要目的是寻找各种语言之间(一般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在各个历史阶段发生过的各种联系,据此可以对这些语言进行谱系分类,“重建或构拟某一组亲属语的共同语原始语。第四类代表着不同语言之间的共时比较,在选定的某一个阶段(主要是现时阶段、现时状态)对不同语言之间(可以是两种或两种以上)进行静态的比较,其目的是研究不同语言之间在形式结构上的异同,如:对越南语和汉语的语音、词汇或某个语法结构进行比较,将共同特点以及不同之处划分清楚,以便学习、教学和研究。
 2.2.2语义指向分析法 在收集语料过程中,本文发现“在+NL”的语义指向问题呈现错综复杂的现象。“在+NL”可以同时指向主体、动作行为和客体;有时候其指向可以是单向性的,或指向主体或指向动作行为或指向客体。但并非任何时候“在+NL”的指向都很好确定的。在有歧义的句子里面,“在+NL”究竟指向哪一成分,其根据又是什么,一直以来都是语法学界关心的问题。语义指向这一概念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汉语语法学界对世界语言学的一个贡献。语义指向的含义从出现到现在也逐渐完善和明确,语法学界从不同的角度对语义指向的含义进行认识。周刚(1998)、陈昌来(2000)、陆俭明(2003)从语义联系的角度考虑,认为“所谓语义指向就是指句子中某一个成分跟句中或句外的一个或几个成分在语义上有直接联系,其中包括了一般所认为的语义辖域。运用语义指向来说明、解释语法现象,就称为语义指向分析。”气“语义指向是指句法结构中的某一成分跟另一成分或几个成分在语义上的直接关联性。”②、“所谓语义指向指的是句中某一成分在语义上跟哪一个成分相关。 2研宄对象、理论方法和语料...........342.1 研究对象及相关说明...........342.1.1相关说明...........342.1.2 研究对象...........363 “士NP+在+X”句式的“在+X”结构...........503.1 “在+X”的表意功能...........533.1.1 “在+X”表示存在...........534  “NP+PP+VP”句式的 PP 结构...........1144.1表意功能...........1144.1.1 表示处所...........114 结论 本文运用语义指向分析法、语义特征分析法以及对比研究分析法等理论方法,对现代汉语“在”字句进行研究,同时也将其与越南语中的对应句式进行对比。由于水平和时间的关系,本文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进入“NP+V+在+NL”和“NP+V (了)+0+在+NL”句式的V,仅停留在依据语料进行归纳V的类别,而没有得出一个概括性的结论。文中也只对动词“在”和介词“在”进行研究,而忽略了副词“在”的研究,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 “在”字句研究缺乏一定的整体性。我将在今后工作实践中继续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使汉语“在”字句研究能更加系统和深入。 参考文献 [1]白瑞雪.“动词+在+地点名词”结构中的重新分析现象-韵律驱动下的句法重组[D].洛阳: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2.
白晓红,赵卫编著.汉语虚词15讲[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1957级语言班编.现代汉语虚词例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曹日昌.普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專顧祥.论词义的性质及其与概念的关系[J].中国语文,1961(5).陈振宇.时间系统的认知模型与运算[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41陈昌来.现代汉语句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陈昌来.介词与介引功能[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陈晨.语义指向问题研究综述[J].大众文艺,2010(6).陈庭珍.汉语中处所词作主语的存在句[J].中国语文,195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