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硕士毕业论文文学媒体对文学意识形态的影响

硕士毕业论文文学媒体对文学意识形态的影响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
论点:文学,意识形态,媒介
论文概述:

文化具有多兀性,目‘这些文化总是要通过传媒以各种方式表现,发出自己的声音。传媒文化的研究转向“价值理性”,也就是在探索意识形态和权力话语是如何通过传播媒介形成和发挥作用的

论文正文:

第二节文学媒体与文学意识形态
1。媒体和作家
我们生活的社会环境是一个巨大的环境,纸网上充斥着各种媒体。可以说,媒体主宰着我们的视听,也影响着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看法。作为作家,他创作新的文学文本,从世界中寻找创作的源泉和灵感。在搜索和创造的过程中,不同的媒体会影响甚至决定作者观察和研究世界的方式。
一部文学作品的价值来自十位作家的最初创作,作家的最初创作来自对他们所生活的世界和社会的观察和理解。不同的媒体模式将引导和限制作家对世界的理解和体验。作家完成的文学作品也反映了媒体在文学创作和传播过程中对文学价值实现的影响。
在传播手段不发达的阶段,作家在文学创作中无法通过媒体获得广泛的信息。他们观察的世界范围相对狭窄。他们只能根据他们听到的和感受来创作文本,大多数内容倾向于表达他们的内心感受。只有少数几首诗能被充分表达,它们也是针对高成本的媒体,如青铜或丝绸和丝绸。决定文学创作的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媒体的所有权使得只有少数贵族能够创作文学。另一方面,媒体能够承载的信息量要求。十是使作者更倾向于集中精力“提炼”。文学作品创作的主要对象也是十位学者或高官和贵族。他们的创造性视野不可避免地狭窄。在通信手段相对发达的阶段,造纸得到了改善。活字印刷的发明使作者在创作更大的作品之前有可能广泛获取更多的信息并积累更多的书写材料。随着印刷术的普及,文学和其他作品不再仅仅是十位显贵和知识分子的专有财产。作家面临着对象的大众化,小说创作面临着更广泛的受众,这使他们改变了
观察世界的视角和创造性思维。普通人的思想感情也可以写入作品,他们的意识形态逐渐出现在作品中。}fn在电子时代,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体的发展,特别是以数字技术为主导的互联网和多媒体媒体,已经使作家不再是原本意义上的“作家”,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作家。正如理论家所说,“在某种意义上,我们都是作家和剧作家,我们的生活,也就是重播,就是文本。”(因此,我们可以说现代媒体对中国文学活动的参与是全方位的,甚至改变了文学创作的思维方式。作者通过媒体直接与读者交流,并得到及时的反馈。作者和读者通过媒体参与同样的消费空。现在作者不再为自己的想法创作,在某种程度上,也不再为读者创作。作家林白的原创文学作品《一个人的战争》已经在新浪网上全文连载。引起许多读者的注意和建议。仅在四年时间里,就进行了四次重大修订,制作了四个版本。这也被认为符合编辑的媒体法,需要在主流媒体的指导下迎合主流利益。作者的创作离不开媒体,尤其是现代科技媒体。十大世界的发现和创造来源于十大高科技媒体。信息查询和存储更加方便,写作内容和题材更加丰富。基于计算机终端的网络将文学作品从书面文本的控制中解放出来,将只有十几个人的写作特权转变为所有人都可以拥有的基本权利。这样的写作方式,这样的出版和传播方式也完全改变了作者观察生活和探索世界的方式。
2。
文化决定了文学的意识形态性质是多维的。目标是“这些文化总是通过媒体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媒介文化的研究转向了“价值理性”,即探索意识形态和权力话语是如何通过媒介形成和发挥作用的,关注媒介在文化表达和意识形态斗争过程中的作用。例如,众所周知的工人阶级文化、青年亚文化、女权主义、文化帝国主义等。是某些意识形态的文化表现。它们既占主导地位,又相互对立。它们是不同阶级不同声音相互抵制和谈判的结果。最终,它们会在具体的文学作品中表现出来。抵抗不仅仅是作为主导意识形态的大众宣传,也不是自发的文化。这是各种意识形态文化和权力话语之间的谈判过程,在最初的交流阶段,文学的创造者往往是大众自己的斗争。。口头文学是人们兴趣的重要载体。原始生活简朴而艰难的自然形式使我们的祖先经常把超人的神性视为欣赏和崇拜的对象。当时,文学创作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对的。文本创作和传播本身是一项罕见的文化权利,它必须代表当时统治这一权利的人的要求和标准。这在公众中非常受欢迎,属于10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文化。在纸发明之前,竹简、丝绸和丝绸被普遍用作文学交流的媒介和工具,代表当时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创作和传播文学作品。广大劳动人民买不起丝绸,这就注定了所谓的文学交流仅限于十大统治阶级的思想文化交流。纸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变得流行起来。它可以被复制并编译成一定规模的书籍。然而,这些书仍然由少数知识精英主导。他们不仅是文化生产者,也是文化消费者。文化产品的匮乏不仅使他们成为具有象征力量的精神贵族。其中十个负责向社会公布文化的定义和内涵。他们必然会与权贵和官员合并。因此,书籍必须成为这个阶级意识形态的物化载体。(明清时期,官报和地宝的出版发行甚至在当时的文学形式上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报纸的性质是官方的,其主要目的是为统治阶级服务,代表他们的意识形态和权力话语。在中国,媒体的使命远远大于其传播功能,这在意识形态的控制中得到了凸显。代表党和政府喉舌的广播、电视和当前的网络媒体站在意识形态的前沿。作为舆论宣传和文化教育的工具,他们不仅传播文学信息,出版文学作品,反映当前的文学潮流。最重要的是对党的优秀文献的实施进行指导、规范和控制,党的优秀文献被赋予传达党和政府权力意志的使命。这主要表现在媒体的广泛使用上,尤其是今天的主流媒体,这对文艺的良好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黄遵宪高度概括的解释广为人知,指出了报纸与其他媒体和文学的互动关系。可以看出,媒介的变化对十大文学的创作和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陈平原曾经认识到媒体与文学的关系如下:“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情感体验甚至思维和表达能力都与大众媒体有很大的纠葛。大众传媒也在创造“现代文学”,同时建设“民族意识”,创造“时尚”和“潮流”。”他指出,一个简单的事实是,“现代文学”不同于“古典文学”,除了众所周知的意识形态、审美趣味、语言工具等之外,它还与其生产过程和出版形式密切相关。换句话说,在文学创作中,报纸等大众传媒不仅是工具,它们也深深地嵌入并存在于十位作家的思想和表达中。我们真的可以看到,当媒介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媒介不仅会被动地被用作文学的传播手段,而且会在为文学提供传播服务的同时,作为功能主体介入文学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活动。他们不仅能很好地表达文学的形式,还能从一定的高度渗透到文学中,干预和影响文学生产,促进文学模式的重组和文学活动的变化。
一些公共意识形态内容通过媒体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受众。这在任何时代都是不可避免的,媒体文化领域一直是意识形态和权力话语之间的斗争场所。意识形态的有效过程主要是通过媒体来完成的,这可以说在意识形态建设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代表性文学包括严肃文学、高雅文学、精英文学、作家文学等。作为主流文学,它们得到了强大政治力量、专业作家和文学爱好者
的推动和支持,显示出绝对的传播优势和力量。其他文学,如通俗文学、“草根”文学、先锋文学、泡沫文学、快餐文学等。,体现平民群众的意识形态。或者它是一部表达个人情感的文学作品,但由于它的意识形态不是主流,它一直处于边缘地位。它往往在传播过程中受阻,无法进入文学活动的大舞台。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和文化语境的开放,代表不同意识形态的文学可以通过电子媒体或互联网发出自己的声音。一些非主流文学可以获得更多的传播权和传播力空并且可以在与主流意识形态文学相同的领域中传播,目的是由于其新颖性和非主流性而产生轰动性的传播效果。市场上的畅销程度绝不低于十大主流意识形态文学。这十个是挑战主流意识形态文学的信号,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主流的权威。然而,这使得文学传播活动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开放趋势。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不得不说这是大众媒体的影响。
希拉里·米勒也走得更远:“媒体就是意识形态。”在他看来,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包括出版、广播和电视等大众媒体。过去的印刷文明创造了一个统一的国家和民族。“通过印刷加强法律法规;通过报纸对特定民族意识形态的不断增强;现代性研究大学的发展,一个特定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刚刚培育了这个国家未来的公民和公务员。”不同的物质载体和不同的传播方式深刻地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和制度。“这些新媒体——电影、电视和互联网——不仅仅是以不变的形式传播意识形态或真实内容的被动先驱。它们构成了它们“传递”的东西,并将“内容”转化为媒体自身强加的信息表达(吴米勒注意到,这种印刷文化的产生主要依赖于十个严格的界限、界限和划分,它们建立了人、阶级、种族、性别、媒体、民族、国家、主客体、语言和现实之间的分离,增强了民族国家的意识。然而,情况已经改变。印刷业已经让位于十大强国
电影、电视、互联网,所有这些曾经牢固的边界现在都模糊了。精神意识被塑造成什么样的形式,呈现什么样的外观完全取决于它的表达方式、语言符号,而语言符号表达精神意识的形式最终取决于它传播的物质媒介。因此米勒说:“创造和强化意识形态的不仅仅是语言本身,还有语言或其他符号,它们是由一个或另一个技术平台产生、存储、检索、传输和接受的。”目前,国外有十种意识形态的媒体代表,包括葛兰西和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分析理论。葛兰西强调意识形态的实际功能,认为是意识形态创造了主体并使他们能够行动。它是文化领域的一种“文化霸权”,媒体构成了一个权力的世界。阿尔都塞概括了意识形态,认为人类通过意识形态并依靠意识形态来体验自己的行为。当代意识形态的有效过程主要是通过大众传媒实现的。他开创了大众传媒文本分析的先河,强调意识形态的“再现”能力。在通过大众传媒向公众传播文学意识形态的过程中,它有时以消解的力量出现,有时以建构的力量出现,改变了文学的内容和语境。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和大众文化相互共存、协调、融合,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多元文化格局。今天的社会是一个由十个大众媒体组成的社会。各种媒体与中国文学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密切和深刻。媒体的角色已经从一个传播工具演变成一个重要的功能性主题。意识形态通过媒体深刻影响和渗透文学活动。可以说,这是一个大众传媒主导大众传媒时代文化领导权的传媒社会。
文学的物质媒介制约着文学本身的发展。物质媒介本身的性质和阶级属性,即物质媒介主要掌握在谁的手中。在这里,我们可以说文学传播不仅仅是文学价值的简单传递,也是传播者利用各种媒介对文学形式价值和内容价值的第二次创造,在这个意义上影响着文学的意识形态。

参考
fll童庆冰。文学理论课[硕士]。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口述实录》学术史概述
第一章文学的物质载体和文学媒介及其关系............................................................6
第一节文学材料载体............................................................................................................6
,文学材料载体的象征意义....................................................................................6
2。文学材料载体的时代空偏见..................................................................................7
第二节文学媒体.................................................................................................9
a,文学媒体的定义...................................................................................................9
2,媒体的文化意义.................................................................................................12
2,文学的物质载体和媒介的历史形式........................................................16
第二章文学媒体对十大文学活动的影响....................................................................24
第一节文学媒体在文学活动中的意义.....................................................................24
第二节文学媒体与文学意识形态.................................................................................26
1,媒体和作家..................................................................................................................26
2、媒介决定的文学意识形态性质.........................................................................27
第2节媒体的变化和风格的变化——不同的媒体导致不同的作品形式……31
第四部分是关于媒介变化和文学接受方式对十个读者接受的影响...40
第二章是关于作为文学进化动力的文学媒体....................................................................43
第一节:四大突破:文学媒体对十大文学演进的推动...............................................43
第二节感知和接受:文学媒体和文学存在模式..........................................48
结论...............................................................................................................................……51
谢谢..................................................................................................................................53
参考资料...............................................................................................................................54

张邦威。形象倍增:语言衰落与形象狂欢。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版,2005。6号
[3]张邦威。媒体诗学——从媒体角度看文学和文学理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陈夏洁,郝夏青。媒体和媒体[。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00.
[5]黄有发。文学媒体研究的意义和方法[·[。渤海大学学报。2007.
[6]赵方云。大众传媒在当代文学传播中的作用。媒体观察[>,2007年。
[7] l-h:小东。文化交流:历史、理论和现实[。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8]庄小东。传播与文化导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9]易图川。论媒体在文学中的作用。《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
[10)丹尼斯·麦奎尔(瑞典)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理论模型[。由祝建华翻译。上海:上海翻译出版社。2008.川道格拉斯·切尔纳。媒体文化——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身份与政治[br/][·M]。丁宁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 12]博格。大众文化、媒体与日常生活中的叙事[·米]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3](加号)麦克卢汉。人民钟燕·[《一个接一个地了解媒体》。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 14]朱国华。文学与权力——对文学合法性的批判性评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5]盛英。国内网络与文献研究综述。当代文学[]2004年第3期,
[ 16]陈平原。文学史家的报纸研究。陈平原。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
[ 17]希利斯·米勒。现代性、后现代性和新技术体系。文艺研究[·[]2000。5号
[ 18]肖金龙。米勒视野中的媒体与文学。文艺理论研究“J”。2007年,第1期,
[19]张广胜。媒体与文明:基尼斯传播理论的政治视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20]}旌鸣。宋代艺妓与宋诗的创作和传播。《云南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3期,
叶树生。俞敏慧。明清江南私家刻弓历史简介[。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
[22]马克海报。信息模式——后结构变义与社会语境[。范静的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展馆。2000.
[23](美国)费德勒。媒体形式的变化——理解新媒体[。明安巷。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24]邵培仁。[通信公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5]宋玉}宫。从传播工具到功能比提——大众传播时代大众传媒与文学的关系。《社会科学杂志》,[,2007年。5号
[26]李宇。传播在文学活动中的意义。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 .1997,第1期。
[27]蒋小丽,石磊。媒体与文化——从文化角度看媒体研究[。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28]刘心悦。传播方法和文学活动。二七大学学报[[版>,2004。4号[/[29]刘旭光。机遇,仍在阴影中——一个接一个地谈互联网对文学的意义。刘旭光。姬伯·[。上海:上海二连店。2006.
[30]叶德辉。滋事点角。}龚琳·花青·[。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
[31]段鹏。传播的基础——历史、框架和延伸[。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32]焦宝。贺山。论中国被占文学传播模式的嬗变过程。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版]2006年第5期。
[33(德国)恩斯特·卡西尔。《人类理论[》。上海:上海翻译出版社。1985.
[34]周闲。徐军,《文化与媒体翻译总序》,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35]吴满意。[网络媒体导论。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36]南帆。双重视角——当代电子文化分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37]黄真伟。中国社论出版史[·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38]邵培仁,海国。大众传媒的一般理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39]邱吕元,钟广光。唐诗与中国古典小说在唐代的传播。李素衣社会科学[。2004.5号
[40]吴彼,杜学成。媒体,文化,社会[。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41]小七山,邢红梅。从再创造到审美实现——论文学传播与接受中的文学价值生成。鲁东大学学报[版[2007]。
[42]尼克·施;文森特。理解媒体文化[。由吐温-宾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43]周跃杰,孟进-俞,吴峰。4 .网络媒体的概念、传播特征、现状和发展前景。现代通信[>,2001。[/[44]吴玉民。传播和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5]Xi·春年。中国}龚刘源[。南京:江苏战戟出版社。2002.
[46]钱存训。朱钰·博·[。上海:上海新闻出版社。2004.
[47]宋远方。中国出版的史料(第一代的一部分)[。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48]匡文博。《网络媒体导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49}麦克卢汉。麦克卢汉精要[。何道宽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s0]宋丽华。明清小说传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s 1]易图杨璐。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李静怡的中国传播史理论[·马。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5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