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44800字硕士毕业论文周恩来群众观研究

44800字硕士毕业论文周恩来群众观研究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44800字
论点:周恩来,群众,人民出版社
论文概述:

群众观就是对群众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地位、作用及所持态度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基本工作路线。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忠实践行者。在

论文正文:

第一章导言

选题的由来和意义

话题选择的起源

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群众观就成为其执政理论的核心。它揭示了党的根本性质和人民权力的本质特征,也对党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长期以来,党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责任,把追求人民利益作为根本利益,依靠、团结和领导全国人民追求幸福。无论形势如何,党的中心工作始终把是否符合人民利益作为最高标准和根本出发点,把为广大人民服务、为全人类进步作出贡献作为我们党的最高追求。

党的90年发展表明,我们党是最无私的党,除了群众利益之外,没有特殊的个人利益。因此,我们党的事业是最公正、最强大、最有前途的事业。只有继续坚持和发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才能从根本上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防止滥用职权谋取私利的发生,从而领导群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新的胜利,使党的事业立于不败之地。

周恩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代领导人,作为党的第一代核心领导人之一,在艰苦朴素和社会主义建设快速发展的革命时代,形成了独特的群众观。周恩来的群众观内涵丰富,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尊重群众;以群众为力量源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等等。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大力发扬我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努力实践周恩来的群众观,有利于推进廉政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激发群众的建设热情。

2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学术界喜欢用毛泽东思想和周恩来精神来表达他们对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核心集体成员的中国革命和社会建设的伟大贡献。石仲权先生在20世纪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另一位伟人周恩来强调,我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才能在21世纪中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世界先进国家之一。首先,我们党和全体人民必须坚持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杰出领导人。我们党和人民必须善于学习毛泽东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方法。第二,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三是坚定不移地坚持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特别是继承周恩来的奉献精神。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需要三个基本条件之一来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代化,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个真正繁荣、民主、文明、和谐的民族,使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成为一个繁荣、和谐的先进国家。如果只有前两个基本条件而没有后一个,和谐社会的宏伟而美好的目标将难以实现。这表明周恩来精神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也表明了周恩来群众观的非常重要的地位。周恩来的群众观是中国共产党追求的终身价值目标,也是我们党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它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质疑党的地位的现象,从科学理论的角度回答了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合理价值和法律地位,凸显了我们党的群众观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力量。周恩来的群众观是我们党的精神诉求,是21世纪我国的精神支柱。因此,周恩来的群众观在当前党建理论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群众观点是党的集体留下的宝贵遗产。群众观是中国共产党永恒的历史主题。党的群众观也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声音是党的生命力的关键。本文梳理了周恩来群众观的理论渊源,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对周恩来的影响,总结了他群众观的形成和发展。在此基础上,系统论述和分析了周恩来群众观的主要内容和实践。通过系统的分析和讨论,有利于学术界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从而丰富学术界的研究思路,对促进和推动周恩来群众观初期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
(1)[作品/br/][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2 .《列宁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3 .《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4 .《邓小平选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
[5 .《邓小平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
[6 .《江泽民选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
[7]江泽民:《论党建》,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
[8、《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
[9、《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
[10、《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2年。
[1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
[12、《周恩来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3 .《周恩来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
李平:《建国总理周恩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
摘要4-5
摘要5
第一章引言8-13
1.1主题来源和研究意义8-10
1.1.1主题来源8
1.1.2研究意义8-10
1.2国内外研究综述10-11
1.3研究方法11-12
1.4创新点12-13
第二章概述 2.1.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质量14-15
2.1.3中国现代质量概念15-17
2.2质量概念17-20
2.2.1质量观17
2.2.2质量线概念17-19
2.2.3质量观之间的关系, 群众路线和群众运动19-20
2.3周恩来群众观20-24
2.3.1马克思恩格斯群众观20-21
2.3.2列宁群众观21-22
2.3.3毛泽东群众观22-24
第三章周恩来群众观24-34
3.1周恩来的历史进程 3.1.3周恩来群众观的成熟27-28
3.1.4周恩来群众观的延续28-30
3.2周恩来群众观的实践30-34
3.2.1童年经验、深刻影响其群众工作的哲学思想和做事方式30-31
3.2.2青年人的学习经历激发了爱国情怀,初步培养了其群众工作能力31-32[/ 周恩来群众观的主要内容34-41
4.1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34-35
4.2视群众为父母,尊重群众35-37
4.3视群众为力量之源,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37-38
4.4视群众为财富的创造者和接受者。关注人民的现实需求38-41
第五章周恩来群众观的当代价值41-49
5.1光辉典范41-43
5.2代表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43-44
5.3中国共产党优良作风的新见证44-46
5.4精神支柱46-49
结论49-50
参考文献安建建设:《周恩来的最后几年(1966-1976)》,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1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二:周恩来的自我报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
[17]方一进,姜桂农:《西方人看周恩来》,中国和平出版社,1989年。
[18崔玉曲调,崔磊:《周恩来的青年观》,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
[20]邱子琪:《新时期共产党人的群众观》,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
[21]石仲泉:《我看周恩来》,中共历史出版社,2008年。
[22]杨铭威:《走出困境:1960-1965年的周恩来》,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
[23]金冲及:《周恩来传》,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
[24]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江泽民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论述》,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
[25]写书小组:《江泽民执政党建设思想学习问答》,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6]江泽民:《论党建》,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

[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