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0000字硕士毕业论文模拟网元的描述和完成

30000字硕士毕业论文模拟网元的描述和完成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0000字
论点:TD-SCDMA,测试,模拟
论文概述:

课题的研究背景随着工业与信息化部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3张第三代移动通信牌照,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了3G时代,3G这一技术标准的产生极大地提高了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的数

论文正文:

  第1章绪论         1.1课题的研究背景随着工业与信息化部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3张第三代移动通信牌照,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了3G时代,3G这一技术标准的产生极大地提高了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能力,也为移动通信网络和互联网融合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在3G通信网络下,所有可以在互联网上实现的业务逻辑都可以同样在3G通信网络上运行。3G通信时代,移动业务朝着多个方向发展,除了原有的基础业务(如短信、彩信)等,各种新兴的增值业务(比如视频点播、在线电影、在线游戏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快捷。但这同时也给各设备提供商和各大通信标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特别是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面临着商用阶段的大面积考验,在中国移动招标一期、二期中只要设备保证正常运行,到三期时的各性能指标需要达到指定标准,这同样给管理无线接入网(RNC和NodeB)的操作维护中心(OMC-R),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相对于2G时代的简单管理,在第三代移动通信中,操作维护中心被正式的提出并写入标准之中,OMC分为OMC-S和OMC-R,OMC-S主要负责核心网侧的操作和管理,由于3G网络的演进建立在2G的基础之上,如TD-SCDMA和WCDMA这两大技术标准都以GSM核心网为过渡,只需更换无线侧设备,实现平滑升级。         OMC-R则负责无线侧设备的操作与管理,同一厂商的基站和基站控制器都相应的配备一套OMC-R,但一般无线侧设备分布比较广泛,而设备种类也比较繁多,如同一厂商的不同版本的基站和基站控制器,同时也存在2G设备与3G设备共同管理的情况,所以OMC-R软件也会变得比较复杂和庞大,需要关注的问题会相应增多,在各运营商的入网测试中,都将OMC-R的测试指标列为重点评分项。而作为供应厂商,如何在OMC-R未进入外场测试阶段时,就能在实验室完成大部或全部的自测工作,提前发现问题,有助于在与对手的竞争中处于优势位置。但由于实验室环境相对比较简单,一般只配备一套或两套RNC和NodeB.这样就很难模拟出那种外场的大面积的网元同时工作和管理的情况,同时也会遇到实验室里无法执行的测试用例,比如对大量不同告警码的遍历测试,因为在真实环境下,用户无法触发所有的告警类型。上述这些因素的存在都会制约实验室测试工作的展开,给测试带来了严重的不便,会影响到软件的质量和外场故障率的增多,甚至给局方人员留下本商网管软件性能差的印象。同时由于在设备的开发使用初期阶段,各功能还不是很稳定,或是有新功能的增入,都会导致前后台通讯接口上的变更,如何才能做到后台网管功能独立的开发,并在不受前台的影响下完成对接口的测试工作,也显的尤其重要,这将很大程度大提高软件的开发效率。为了解决这一系列存在的问题,使用模拟网元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测试手段,将会是一种很有成效的解决方案。模拟网元技术就是利用计算机强大的处理能力来模拟前台真实网元的一些信息处理与交互工作。在这里就是要模拟RNC和NodeB的消息交互行为,这样只要使用一般的多台PC机或是一台高性能的服务器,运行多个模拟网元实例,就能模拟出多个网元接入到网管平台里,从而达到与外场测试环境达到同样的效果。而且模拟网元环境的建立与撤除,或是网元数目的动态增加与减少,都会变得相对比较简单与灵活。        1.2课题来源及论文主要工作本课题是在中兴通讯实习期间完成的,在开发OMC网管软件应用程序时,经常会遇到一些接口的联调测试,联调测试往往会涉及到多个部门的参与,如果对接有问题就会浪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影响软件开发的同期。同时,每个版本进行外场升级或使用,都需要完成实验室的全面测试,实验室的环境往往在数量上无法达到外场的真实网元数目,一些压力与性能方面的测试很难在实验室里展开。基于以上目的,开发一个注重接口之间消息交互,而弱化实际功能的模块网元工具显得相当重要,不仅可以解决上述遇到的问题,还可以引入自动化测试方法,从而提高软件的测试效率。模拟网元技术将成为OMC-R测试中的重要辅助手段,所以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就是如何设计与开发一个结构良好,性能优良的模拟网元工具,不仅在功能上符合对OMC-R的测试需要,而且方便用户的使用。论文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对3G无线接入网及与之对应的OMC网管软件的研究与分析,二是在基于前面的分析研究工作上,提出一种确实可行的模  参考文献[1]李世鹤.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标准【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34-40朱东照罗建迪汪丁鼎肖清华等.TD-SCDMA无线网络规划设计与优化【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264-266郭梦菲,魏玄,李秉智.TD-SCDMA系统基于网元仿真技术的OMC功能测试研究.重庆阴: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陈桂汉,孙沁真.综合电信管理解决方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12-29王雄英.通信网管网技术汇M].北京:国防工业版本社,2003.91-107余浩东.J2EE应用框架设计与项目开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20-130窦中兆,雷湘.WCDMA系统原理与无线网络优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00-110孔令萍,李建国.电信管理网〔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7.ITU-T  Recommendation  M.3010.Principles   for  a  Telecommucications  ManagementNetwork[S],1996.ITU-T Recommendation M.3100.Generic Network Information Model[S],1995.ITU-T Recommendation M.3200.TMN Management Service:Overview[S],1995.3GPP TS 32.411.Performance Management Integration Reference Point:Requirements[S],2004.3GPP TS  32.412.Performance  Management  Integration  Reference  Point:InformationService[S],2004.3GPP TS 32.413.Performace Management Integration Reference Point:Common Object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CORBA)Solution set[S],2004.孙昌璐,黄韬,魏蔚等编著.电信管理网与NGOSS[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3-28李晓慧.TMN网管系统中软件设计模式的应用研究[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2004eTOM the Business Process Framework.TMF GB921,Release5.0[M],2005.A White Paper.OSS through Java as an Implementation of NGOSS[S],2004.A White Paper.Building OSS system with standardized middleware[S],2004.OSS/J Initiative.OSS though Java J2EE Design Guidelines[S],2001.OSS/J Initiative.Simplifying Integration with Common APIs[S],2001.OSS/J Initiative.OSS/J API Roadmap[S].2004.  摘要 4-5 Abstract 5 第1章 绪论 8-11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8-9     1.2 课题来源及论文主要工作 9-11 第2章 相关技术的研究 11-18     2.1 TMN体系结构 11-12     2.2 网络管理层次 12-13     2.3 OMC的实现 13-17     2.4 本章小结 17-18 第3章 模拟网元的设计与实现 18-40     3.1 模拟网元的设计需求 18     3.2 前后台通讯接口设计 18-23     3.3 模拟网元的总体设计 23-24     3.4 开发环境搭建 24-27     3.5 模拟网元主要模块设计 27-39         3.5.1 GUI界面模块的设计 27-32         3.5.2 底层通信模块的设计 32-36         3.5.3 XML消息文件设计 36-39     3.6 本章小结 39-40 第4章 在OMC-R测试中的应用 40-50     4.1 测试环境的搭建 40-41     4.2 测试场景 41-43     4.3 测试执行效果 43-49         4.3.1 告警管理测试 43-45         4.3.2 性能管理测试 45-47         4.3.3 动态与诊断测试 47-49     4.4 本章小结 49-50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0-52     5.1 课题研究总结 50-51     5.2 课题研究展望 51-52 致谢 52-53 参考文献 53-55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