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8000字硕士毕业论文河西走廊农业成分特征及优化模式研究

38000字硕士毕业论文河西走廊农业成分特征及优化模式研究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8000字
论点:农业,河西走廊,比重
论文概述:

根据产业结构合理化理论,采用结构相似系数、结构变化系数等量化指标进行区际比较分析,引入信息理论中信息熵的概念作为产业结构系统稳定性的度量指标,以农种植业、林、牧、渔各产业

论文正文:

第一章导言

1选题背景
2003-2009年研究区农业产业比重时间序列变化见表3-1:各研究区农作物产值比重较大,占50%以上。畜牧业产值比重位居第二,研究区农业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发展。2003年至2009年,除民用服务业外,其他地区服务业发展逐步取得成效,在农业结构中的比重逐渐显现。到2009年,赣州区服务业产值比重达到23.9%,略高于畜牧业。苏州地区服务业比重也达到20%以上,尤其是2008年和2009年,而民勤和民乐服务业产值比重低于畜牧业。在种植业方面,从2003年到2009年,民勤种植业产值比重呈上升趋势,而赣州、苏州和民乐种植业比重呈下降趋势。这表明,民勤以外的其他研究领域的产业结构正逐步从农业向农业转移,畜牧业和多种经营的发展是关键的结构调整。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所有农业资源(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资源),合理协调农业资源承载力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提高资源转化率,及时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和空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农产品不断满足今世后代的需求。在这种新形式下,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改变农业产业薄弱的局面,必须进行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全面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这是新时期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甘肃河西走廊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它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文化和生态战略走廊。它肩负着连接西部、建设西部、开发西部和维护西部的重要任务。它是支持和保障中部和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资源、能源和原材料运输的重要渠道。它也是我国大陆连接新疆和西亚的主要交通道路。然而,在现代,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由于人们计划外开垦荒地、过度放牧、滥砍滥伐、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排挤生态用水、过度开采地下水、洪水灌溉等)。),特别是过度开垦、过度放牧和过度利用河流上和河流中游的水资源,生态系统的能力(生态阈值)已经超过,流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自我调节能力已经降低。它使稳定性差的沙漠生态系统更加不平衡,造成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甚至瓦解,造成频繁的土地荒漠化和沙尘暴、水资源危机、植被破坏、绿洲退化、草原“三变”(退化、荒漠化和盐渍化)、土壤次生盐渍化。许多生态问题的不断暴露给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传统生产方式在农业生产中的延续已不能满足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国内外研究进展

2.1国外研究进展
国外对农业结构调整及其驱动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的变化上。杜能是1826年第一个提出农业区位和演化理论的人。从土地和农业的角度,他研究了德国前工业社会城市周围的农业活动,指出了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罗斯托提出了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和需求水平演化理论。熊俊·坦道研究了中国农业结构的变化。在比较优势方面,世界银行于1981年报告了根据比较优势对中国经济作物专业化进行比较研究的结果,然后分析了中国种植结构的变化。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认为,两国之间的贸易动机是基于成本差异。亚当·斯密(Adam Smith)认为,每个国家和地区对于某些产品的生产都有绝对有利的条件。如果每个国家和地区都能掌握自己的产品,并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自由地进行专业化生产和交流,就能最有效地利用每个国家和地区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迅速增加物质财富。比较优势、比较利益和比较成本——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基于绝对优势理论提出的理论。基本思路是,只要地区之间生产技术存在相对差异,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就会存在相对差异,从而使地区在不同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分工和贸易成为可能。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的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它可以通过引入具有相对劣势的产品来获得相对优势。美国经济学家哈贝勒于1933年发表了《国际贸易理论》。他首先应用了“机会成本”的概念,解释并证明了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则。牺牲其他机会来成功做某事被称为机会成本。双方贸易交流的条件是互利互惠。双方都将生产要素从无优势产品中转移出来,增加了有出口优势产品的产量,提高了两国的经济效益。机会成本对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也很有意义。瑞典经济学家伊莱·赫克舍尔(Eli Heckscher)和奥林(Orin)在承认比较利益的基础上,从国家间要素禀赋程度差异的角度,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或要素禀赋理论条件理论。假设生产的物质条件在任何地方都是一致的,无论在哪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特定商品的技术水平保持不变,因此这种商品要素的密度在所有国家都是相同的。人们认为,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地区,所有商品的价格和生产要素的价格都是由它们在给定时间范围内各自的供求关系决定的。莫汉等人认为,作物品种的选择在调整种植结构的过程中非常重要。根据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壤等资源信息,建立了作物品种比较专家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农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受到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制约。农业生产活动受作物生长规律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和地域性。农民的种植习惯和生产利益不容忽视。与此同时,社会生产力水平和农业政策受到严重制约和制约。梅伦认为,伴随着非城市化趋势的人口迁移、商业战略变化和追求低成本地租的驱动力将影响农业区位的分布。综上所述,国外文献对农业结构的描述主要有两个角度:一是从作物比较优势的角度进行分析;二是从制度和社会条件方面分析农业结构的调整,即从农业所有制、农场(农户)数量和规模、农场组织、农业技术水平和农产品市场方面分析。

第三章河西走廊农业结构变化……25-31
1河西走廊农业结构变化……25-31
1.1农业产值与……25-26
1.2区域农业结构相似系数……26-31
第四章河西走廊农业结构优化调整……31-53
4.1系统边界和决策变量的选择……32
4.2主要辅助模型的建立……32-38[/比尔/] 4.3建立多目标系统……38-39 [/BR/] 4.4约束条件的建立……39-42[/比尔/] 4.4.1资源限制……39-40[/比尔/] 4.4.2社会需求约束……40-41 [/BR/] 4.4.3生态平衡约束……41-42
4.4.4其他限制……42[/比尔/] 4.5模型运行和结果预测……42-50
4.6对策建议……50-53

结论

根据产业结构合理化理论,采用结构相似系数和结构变化系数等定量指标进行区域间比较分析。信息论中信息熵的概念被引入作为衡量产业结构系统稳定性的指标。产业结构系统熵的定义是以农、林、牧、渔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例作为相应的概率来构建的。根据对河西走廊农业产业结构的评价,河西走廊农业产业部门发展不平衡,种植业比重过高,结构调整方向正确,但调整速度缓慢。完成了河西走廊典型样本区的人口预测、消费需求预测和作物产量预测。建立了反映综合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农业产业结构多目标非线性优化模型。确定了模型中的参数。将该算法应用于河西走廊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模型的求解,得到了样本区农业结构优化模型。优化结果表明,为了适应研究区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河西走廊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需要以现代畜牧业发展为重点,以经济作物种植为辅,实现农业产业的优化。在保持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然而,不同的研究样本地区具有不同的资源禀赋、不同的生产方式和不同的市场条件。因此,农业结构的优化需要根据当地实际经济和生态发展进行适当调整。
总之,本研究的研究成果具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特点。但是,由于时间和生态数据收集的问题,本文中生态约束指数(包括水资源约束指数)的制定不够全面,参考指标也很少,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完善。同时,一些生态指标数据和经济数据依赖于网络资源和一些研究成果,这可能会影响预测的准确性。更主要的原因是我的水平有限,研究中还有很多不足和不足,这是我未来努力的方向。

参考
[1]李晓东。对[河西走廊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些思考。甘肃省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 18-22。
[2]张素-宾。[河西走廊生态系统退化特征及恢复策略研究。西北农林大学,2007。10.1-5。
[3]杜能。孤立国家中农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吴恒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325.
[4] W.W .罗斯托..经济增长阶段:非共产党宣言。第三[。剑桥大学出版社。1990年,84-95[/比尔/] [5]田道军熊。中国农业的结构与变化[。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11-20。
[6]世界银行。中国:长期发展问题和选择。巴尔的摩[。约翰·霍普斯金大学出版社,1985,42-51。
[7]莫汉。《印度作物选择的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美国农业工程师学会,1994,37(3):1335-1363。
[8]阿德西纳,阿.阿.夸塔拉,阿.德.风险和北部山区农业系统,多派[农业系统,2000,66:17-32。
[9]伯贝尔,J .农业系统中的风险规划:多标准分析[J .农业系统,1993,41:275-288。
[10] B .梅伦。工业位置和城市光环[。GeoJoural,1997,1(4):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