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8000字硕士毕业论文农业产业化营销方法及发展策略研究

38000字硕士毕业论文农业产业化营销方法及发展策略研究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8000字
论点: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集团
论文概述:

本文从农业产业化本质、发展的理论入手、对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以及国内外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纠织模式探索。以福建超大现代农业集团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践为基础,研究、探讨

论文正文:

第一章导言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传统农业经营方式的弊端日益突出,农业问题尤为突出。农业产业发展对管理方式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为了有效解决农业问题,必须实施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也必须适应中国的发展现状。为了加深认识,减少实践中的盲目行为,有必要对农业产业化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目前,对“农业产业化”的内涵还没有统一的认识。然而,学者们普遍认为,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的一种市场管理模式,是农业从古代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工业化转变的过程,因为学者们有不同的研究视角,因而对农业产业化有不同的理解。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韩军认为,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是农产品在生产、加工和销售时,按照市场规则,从简单的贸易关系转变为利益共同体。这个利益共同体的联系纽带是“利益”,联系方式是“契约”。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机制,促进了农业的市场化、专业化和社会化。农业产业化的主要模式是“公司+农户”。这种模式的突出问题是企业和农户难以形成利益共同体。在市场波动频繁、经营多样化的新形势下,企业和农民无法正确预测农产品价格变化,也无法控制各自的经营行为,订单完成率很低。

1.1.1研究意义
超大现代农业集团在其生产实践中探索了一种全新的农业产业化管理模式。它用全新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理念来指导集团,用正确的市场来定位公司,用严格的标准来衡量工作,用科学的管理来约束员工。因此,超大集团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成功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突破了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局限。解决了利益分配不协调、小农生产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有力条件。“超大集团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企业化整合、农民工化”经营模式,真正解决了传统“公司+农户”模式中利益机制不协调的问题,解决了千户小生产与瞬息万变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值得借鉴。以超大群体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为分析对象,比较国内外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对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运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1.2国内外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研究现状

1.2.1国外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研究现状
世界农业产业化始于20世纪S0年代。每个国家因其具体国情而有不同的农业产业化模式。然而,它们都有基本的共同点:第一,农产品在生产前、生产中和生产后是一体化的;二是通过资本、生产技术和专业人才的整合利用,重新建立农业生产组织模式、农业生产服务模式和利润控制机制;第三,农业抗风险能力增强,收入相对稳定。发达国家的农业产业化也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见图11-1)和国外农业产业化的管理和组织模式(见图11-2)。
成员和合作社通过合同明确了自己的义务和其他具体的经营方式。第三是享受政府支持。目前,每个国家都非常重视合作社。他们支持合作社的发展,为此采取了对合作社减税等政策。例如,美国政府颁布了85项合作社法律。仅1996年,它就投资20多亿美元支持合作社的发展。第四,合作组织结构的多样性。由于不同国家的农业产业化程度不同,它们的合作形式也不同:在农业产业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丹麦等国家,合作社大多是专业性的;日本和韩国等农业生产规模相对较小的国家采取了各种合作形式。第五,农民收入增加了。由于合作社连接不同的经济组织,并通过合同横向联合一些农业企业,农业产业链向不同方向延伸,将成员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因此,会员可以有针对性地生产,保证市场,减少生产、供销的一些中间环节,节约成本,增加收入。

第二章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理论

2.1农业产业化的概念
“农业产业化”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新概念,是近年来讨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热门话题。1994年4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关于农业产业化的署名文章,肯定了农业产业化是一种“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并概述了其“基本内容和发展形式”。这一论点及其表述已被广泛认可,并成为未来文章解释农业产业化的范式。同年10月,姜春云在一次讲话中指出:“1990-1992年...一些县市的一些产业率先形成了集贸易、工商、生产、营销于一体的经济实体,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产业化已经开始显示其先锋作用”,直接说明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工商的一体化。“农业”包括农民、基地和生产中的农产品;“工作”包括交付前生产资料的生产和交付后农产品的加工。“上”包括交货前生产资料的供应和交货后农产品及其成品的销售。从这个角度来看,农业产业化是一种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当地农业资源充分合理整合、科学选择适合当地的主导产业、现代管理、社会化生产服务、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紧密结合的综合管理模式。

第三章超现代农业集团..............................23-39
3.1超现代农业集团简介..............................23-24
3.2超大集团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24-25
3.3超大集团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25-32
3.3.1基地建设..............................25-27[/巴西/] 3.3.2种植和生产..............................27-29
3.3.3农产品收获..............................29-30
3.3.4物流配送..............................30-31
3.3.5产品销售..............................1-32
3.3.6超大集团资本管理..............................32
3.4..............................32-34
3.4.1比较..............................32-33
来自产前、产中和产后3.4.2比较..............................33-34 [/BR/] 3.5“超大集团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与..............................34-36[/巴西/] 3.5.1政府对经济因素的干预。密集模式..............................34-35
3.5.2导致政策失衡,缺乏促进现实的机制..............................35
3.5.3。影响农民的利益..............................35
3.5.4土地集中,对基本系统的影响..............................35-36
3.6超大集团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改进..............................36-39
3.6.1土地流转方式的改进..............................36
3.6.2主要运行模式为..............................36-37
3.6.3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37-38 [/BR/] 3.6.4特别关注农业主导产业..............................38-39

结论

本文从研究和解决中国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超大现代农业集团的实际问题出发,运用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理论,系统研究和探讨超大现代农业集团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
(1)农业产业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由于市场经济的要求,人们需要改革传统的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在报酬与产出挂钩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加快农业产业规模集约化的需要导致了农业产业化,反映了经济发展内部的必然联系。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是农业生产前、中、后的整合。它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和整合地方资源,加快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2)通过查阅相关数据,国外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大致可分为四种典型类型:农业产业化合同经营模式、农业产业化合作经营模式、农业产业化农业企业联合体经营模式和合资经营模式。目前,中国农业产业化经验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目前,主要有四种制度:“公司+农户”、“中介+农户”、“市场农户”和“4+2”。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自然资源有很大差异。由于受经济发展程度和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很难在一定时期内平衡各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因此,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实施需要多种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管理模式相辅相成。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实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与国外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3)“超大型集团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是指超大型现代农业集团以绿色有机标准为准则,构建“绿色生态农业产业链”为核心。通过充分整合各种生产资源,通过组织和制度创新,他们把重点放在绿色农业产业的栽培技术研究、生产资料开发、基地建设和销售网络拓展上。超大集团从战略角度构建“绿色生态农业产业链”:农产品原料、农产品生产、农产品深加工、产品销售等环节。超大集团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是超大现代农业集团在生产实践中探索的一种全新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它用全新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理念来指导集团,用正确的市场来定位公司,用严格的标准来衡量工作,用科学的管理来约束员工。因此,超大集团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成功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突破了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局限。解决了利益分配不协调、小农生产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有力条件。
(4)通过超大型集团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与其他经营模式的比较,可以看出超大型集团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实现了前期生产、中期生产和后期生产三个环节的整合,更有效地动员了农民致富。超大集团向农民出租土地,农民成为超大集团的产业工人。一方面,超大集团有稳定的基础,另一方面,超大集团有低成本的劳动力来源。超大集团通过上市融资拥有丰富的资本,可以进行大规模生产,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其原有的营销系统,它增加了产品的市场份额。然而,“人无完人”,超大型集团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仍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
1明年春天。以工业化改造传统农业为例——以山东省蓬莱市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4
2孔繁珍。国内外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比较。《农民日报》,2007年10月10日,
3韩军。让农民充分享受工业化的好处。人民日报,1999年7月10日。徐宝麟,第二版
4。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探讨。牡丹江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5托马斯·李。国外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模式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2年第2期,
6谢高波。发达国家农业产业一体化的组织形式及启示。《外国经济与管理》,1997年。4号
7阮金泉。农业产业化发展类型]组织模式及其运行机制。洛阳农学院学报,2001,第01期,
8支柱。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与途径探讨。作物研究,2002年,第01期,
9蔡荣。发达国家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类型分析。《经济研究指南》,2007年第3期,
10李金叶。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及其优化。《农场经济管理》,2001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