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25310字硕士毕业论文梁启超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启示

25310字硕士毕业论文梁启超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启示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25310字
论点:中国,启蒙,现代
论文概述:

长期以来,由于中国革命史的叙述模式,或者现代性的叙述模式,都导致人们在理解中国古今审美话语的发生时,强调其“断裂”。20 世纪晚期,随着文化身份等话语理论的兴起,人们重新思考

论文正文:

指导理论

“启蒙”是中国现代文化和审美话语中“现代性”发生的根本动因。启蒙话语是中国古今审美话语转型的范式意义的标志。20世纪中国美学领域的各种变化,无论是功利主义还是唯美主义,无论是政治运动还是个人救赎,都隐含或明确地包含了中国现代启蒙话语的基本逻辑。经历了成千上万人讨论的“启蒙”一词,其含义充满了歧义、冲突和纠葛,形成了20世纪中国“启蒙”话语的复杂景观:从20世纪30年代的五四新文学运动到文艺大众化,到80年代的文化反思和文学寻根,甚至到今天仍在进行的各种文学的“解放话语”,发起者们经常打着“启蒙”和“解放”的旗号,从而形成了中国现代审美话语的不同形式。尽管这一“启蒙”旗帜的内部冲突和模糊之处比比皆是,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都是在“启蒙”的概念下进行的。(1)因此,理解中国现代审美话语的内在逻辑,把握中国文学的产生过程,反思古今知识的转化,确立中国现代审美话语的启蒙本质(无论是反启蒙还是积极启蒙,都离不开启蒙设定的逻辑集合)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中国现代文学中“启蒙”话语的精神资源是来自传统还是西方?对这一重大问题的探索关系到我们对中国现代文化启蒙的历史内涵的真正理解,关系到我们对中国现代文学和审美话语内在逻辑的把握,关系到我们对中国现代审美话语本质的更广泛的判断,也关系到我们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整体理解。然而,在以往的研究中,由于受到20世纪初中国现代启蒙资源的外来资源理论的影响——例如,法国启蒙运动在1901年出版的第二期《国家报》中被视为中国现代意识形态启蒙的典范,然后五四启蒙运动的理论家将其直接与西方启蒙运动的光相比较——从而使人们讨论中国现代文学的启蒙。重点在于与西方启蒙思想的联系,而忽略了对中国现代文学启蒙整体话语逻辑、话语形式、话语内涵和话语价值取向的整体理解,缺乏对其深层逻辑本质的深入探索。由此产生的对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的理解倾向于与传统完全“断裂”,传统精神资源在中国现代性建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无法得到深入探讨。当然,也有一些批评家试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启蒙的内在资源,特别是明清时期能够从市民的审美文化思想和哲学思想中解放现代人格的启蒙内涵。然而,这种观念本身也是以现代西方启蒙理念为标准的,对中国现代文学启蒙的理解由此建构而成,并不能摆脱一些附加的痕迹。延续了2000多年,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传统文化资源是不是因为剧烈的政治冲击和文化变革而消失了?中国现代文化和意识形态转型的旗手,是否因为他们的主观意图而改变了他们阅读经典史、对西学知之甚少的客观现实,从而给中国现代文化带来了西方色彩?中国古典文学的精神资源,尤其是作为主流的“诗教”逻辑,真的可以被现代西方主体话语所取代吗?所有这些问题都必须建立在对中国现代启蒙本质的澄清和对中国现代文学启蒙话语精神资源的深入探索的基础上。
梁启超作为中国现代思想和文学启蒙的倡导者,是众多复杂启蒙话语中最具影响力的一位,具有主流色彩。梁启超(1873-1929),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政治家和学者。他名叫卓茹、任红、沧江和尹石冰。在《悼念任梁·龚先生》中,张其昀将梁启超的一生分为三次:第一次是思想运动的时代,从他在公共汽车上写书到他管理《泰晤士报》,到他逃避日本,管理《新民丛报》。第二个时代是一个政治运动的时代,从革命和宪政两党的冲突到帮助袁术、保卫国家、恢复和参与战争。第三个时代始于五四运动后,以死亡告终。这是一个学术研究的时代。①能大体反映梁启超一生中的三个不同转折。正如张其昀所说,梁启超最大的影响是在思想运动的时代。“他自己的性格不是政治家,也不是学者,所以他在这两次中的表现自然减弱了,但他只是说他不能在两个方面打败他的对手,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他的表现仍然不是很差。”(2)这一评价准确把握了梁启超对中国现代思想和社会影响的关键时期。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避过日本,接触到日本译介的西方思想,摆脱了老师康有为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新人”思想。他的《新民说》是中国现代意识形态启蒙的宣言。作为“新民”启蒙运动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学革命”就发生在这个时候。他在这一时期形成的意识形态话语深刻影响了五四新文学运动及其后中国政治美学的发展。尽管梁启超晚年致力于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在他的“学术研究时代”进行了审美教育,但对中国现代美学话语的整体影响无法与第一阶段的思想启蒙相提并论,这在学术界基本形成了共识。然而,在对梁启超早期文学意义的研究中,学术界往往关注其“三次革命”和“中介”作用。唐嫣的《梁启超与晚清文学革命》和夏晓虹的《觉醒世界与继承过去:梁启超的文学道路》等开创性专著主要是从这一方面进行研究的。梁启超的文学理论和实践确实对中国现代文学和美学话语的转型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与整个现代世界相比,这种影响只是具有历史意义,这就是为什么梁启超的文学实践被认为是“改良的”和不完整的。然而,我们可以发现梁启超的“新人民”话语、他的报纸风格的魅力、他的民族话语的内涵以及他的情感话语形式的影响比简单的“三圈革命”的具体命题更为有效。例如,陈独秀、胡适、周作人、郭沫若、梁实秋、毛泽东等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和文学审美实践中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在谈到梁启超的影响时,任梁宫的意义主要体现在梁启超“新人”话语及其情感和破坏性话语形式的冲击上。因此,梁启超的现代文学意义必须主要从其在中国现代启蒙话语中的逻辑发生的意义层面来探讨。梁启超正是通过启蒙话语逻辑的建立,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以文学为主体的审美话语的发生。

第三章梁启超的小说理论与中国现代文学启蒙话语形式……86
a“历史人格”与群体心理学...........................................87
(2)报纸启蒙运动与小说理论的激情...........................................89
第三次中层启蒙与政治小说的提出...........................................94
梁启超启蒙小说理论的四点反思与评价:............................100
五个“小说圈”:对“诗可以分组”的现代重构............................102
第四章梁启超的“中国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启蒙的民族内涵........106
知识普及:...................108
两部“国民”与“中国小说”:梁启超与..............................113
中国现代小说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三部“新小说”身份建构的两种方式..............................120
第四,从“中国小说”到“中国文学”:126
从小说整体的角度看“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学”...........................................133充满裂缝

第五章梁启超的报刊启蒙与中国现代文学启蒙的雅俗之辨……142

报纸启蒙与梁启超的文体思想.........................................143
2区分现代优雅与习俗(1):文体“优雅”与正统/异端..............................155

3.现代雅俗风格之辨(二)——风格“一夏”与抵制日式……162
4。现代雅俗风格的区分(3)——“新旧”风格与融合困境...................169

..............................

结论
虽然中国古代和现代的知识的确是一种不同的范式,但它们的话语形式、话语逻辑、话语内涵和话语价值在美学领域却大相径庭,但文化、语言和思维并不容易随着政治革命和知识移植而改变。此外,晚清至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大多在中国的研究中有着坚实的基础,但对西方却没有系统的了解。他们攫取了西方资源供我自己使用,往往是出于功利主义的心态,没有彻底探索西方学习的知识来源和学术谱系。
事实上,正如五四新文化运动发起时一样,它是针对民国政治革命后,人们崇拜皇帝奴隶的心态没有改变这一事实。同样,中国古典文化的思维逻辑也没有因为西方知识话语的引入而消失。正如学者们所指出的,中国现代文学之所以是“中国的”,是因为它是中国文学的“现代”形式,而不是西方现代文学。(1)理解这种“中国”的现代形式是思考中国“现代性”的关键。然而,长期以来,我们要么从“阶级理论”的角度重视它的革命性、先进性和彻底性。无论是在现代性的视觉门槛上,考虑它的断裂和新奇。由于这种断裂,人们的潜意识已经滤除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粘合性”,并且由于一种清晰的思维冲动,人们不愿正视传统与现代之间一些复杂的关系和处境。但既然是中国文学的现代性,“中国”应该永远是我们首先关心的问题。在不同文化的冲突中,如何在这一过程中展现“汉字”是一个我们无法深入思考的问题。加拿大学者查尔斯·泰勒将现代性理论归纳为两种现代性理论。他认为有两种现代性理论,一种是文化的现代性理论,它主要表达了西方社会随着新文化的兴起而发生的变革。另一种非文化现代性理论将现代转型描述为某种文化中的中性操作,认为现代性是理性发展的结果,如科学意识的增强、世俗观念的发展、工具理性的兴起等。这也可以通过社会或知识分子的转变来揭示。这种非文化现代性理论将现代性想象为任何文化都可以经历的一系列变化,这种变化被描述为任何文化都可以在原则上“输入”的转变。例如,任何文化都可能受到科学意识增强的影响,任何宗教都可能经历世俗化,任何形而上学都可能由于事实和价值的分离而混乱,等等。在泰勒看来,过去两个世纪的现代性主流理论都是非文化的,包括涂尔干从机械的社会统一向分化的有机形式的社会统一的转变、托克维尔爬行的民主假设、马克斯·韦伯的合理化过程等不同的解释模式,但最流行的仍然是用理性来解释现代性。
这种以理性为核心的非文化现代性概念往往将现代性描述为传统观念和信仰的丧失。原因可以看作是制度变迁的结果,也可以看作是现代科学日益理性化的表现。评价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但是无论旧文化和旧信仰的丧失如何被视为现代性的改变,都是一样的。这种变化使人们将过去视为神话和谬误,理解个性、消极自由和工具理性的经验科学方法已经成为人们赞美的主流。泰勒认为,非文化现代性占据主导地位是不好的,因为它往往美化或诋毁现代性,而忽视文化与文化的共存。然而,后者是一个非文化的现代性概念。它把现代性视为一种新文化,它并不比其他文化优越或优越。(1)泰勒在这里对非文化现代性特征的反思,显示了非文化现代性概念的普遍性诉求,导致了对多元现代性理论范式的拒绝。泰勒呼吁的是文化的现代性,因为这种文化的现代性充分关注不同传统文化的价值。

参考
[1]梁启超原创文学[1)《冰库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2 .《梁启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
[3]夏晓虹系列:《冰库收藏:外文馆藏》(上、中、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4]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5]梁琪超:《清代学术概论》。儒家哲学》,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
[6]梁启超:《新民说》,黄军评论,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
[7]陈寅池主编:《梁启超》,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8]陈寅池主编。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9]莫罗和约翰·杨作品选:《太阳的长照:梁启超国民性研究作品选》,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0]丁文江和赵丰田:《梁启超年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