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8900字硕士毕业论文城市观光农业的发展及策略分析

38900字硕士毕业论文城市观光农业的发展及策略分析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8900字
论点:农业,观光农业,旅游
论文概述:

如今观光农业蓬勃发展,但许多观光农园不重视内涵的挖掘与休闲旅游功能的开发,而盲目模仿其它观光农业区的发展方式,这是非常有害的。任何一个观光农业区都要力求张扬个性,突出风格

论文正文:

1.观光农业相关概念的分析与特征分析

1.1观光农业的相关概念
“观光”最早出现在《周易》“观国家之光,利用国王之物”中。根据慈海的解释,这是“观光”的起源,后来被日本和中国台湾引用,称之为观光旅游(尹平等,2002)。中国大陆学者对“观光”有狭义和广义的定义。狭义的观光是指观赏和观光的特殊名称。广义而言,观光包括所有形式的旅游,如观光、娱乐、休息、度假、科学研究、健身、探险和休闲(卢听云等人,1995年)。

1.1.2休闲
指在休闲时间能够恢复身心疲劳的所有活动,无论时间长短,空距离,包括旅游、娱乐、健身、文化交流和许多其他领域(Yenao等人,2001年)。休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消费现象,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就内涵而言,“休闲”包含在“观光”中(董伟等,2004)。

1.1.3旅游
旅游是人们为寻求精神愉悦而进行的非居民旅行以及旅行期间发生的所有关系和现象的总和(郑向敏等人,2004年)。游客不会永久停留,也不会从事任何有利可图的活动。这既是一种文化生活,也是一种全面的社会和经济活动(潘秋凌,1999年)。

1.1.4休闲与旅游的区别和联系
严格来说,休闲与旅游是不同的。两者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不同的时间和距离标准上。例如,美国旅游数据中心和美国人口普查局给离家160公里以上的游客打单向电话(时间不限),不到160公里的是休闲旅行者。加拿大国家统计局定义了离家不到80公里的休闲旅游者和离家超过80公里的旅游者(张仁武,1994)。旅游业强调地方,有时间限制。休闲是“从工作、家庭和社会义务中解脱出来,用于休息、娱乐或发展与谋生无关的技能,以及用于创造的个人”的总称(熊凯,1999)休闲是旅游的甜蜜,旅游是休闲的目的之一。也可以说,旅游是休闲最重要的形式之一,两者是辩证统一的。

1.1.5农业
农业是指人们利用动植物的生长能力,通过人工栽培或育种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产业(刘俊平,2001)。从现代经济的发展来看,农业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在我国,狭义的农业是指农作物种植。广义的农业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郭焕成等人,2000年)。

1.1.6休闲农业
在我国台湾省,相关产业发展良好,具有一定的历史。台湾农业委员会颁布的《休闲农业指导管理办法》对“休闲农业”一词的定义如下:“休闲农业是指旨在利用农村景观、自然生态和环境资源,结合农业、林业、渔业和畜牧业生产、农业管理活动、农村文化和农村生活,提供国家休闲和增强国家在农业和农村地区经验的大规模农业管理”(武卫东等,2005)。

1.1.7旅游农业
参考相关文献,旅游农业有三种类型的概念:(1)旅游农业是充分利用农村人力资源和生态资源,将农业和旅游业有机结合起来,为游客提供观光、娱乐、购买农产品等多种服务和农业景观的综合性立体农业,是一种集旅游和农业于一体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是以旅游为基本形式,以农业生产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立体农业。这一概念凸显了观光农业的发展属性(陈文林等,2001)。(2)观光农业(Tourism agriculture)是一种以农业资源为基础的旅游形式,以生态旅游为主题,以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利用乡村景观、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乡村独特的文化景观来满足游客对食物、住所、交通、购买、娱乐和旅游的需求,并参与新农业技术的实践。这一概念强调了观光农业的旅游属性(王运才,2000)。(3)旅游农业本质上是现代农村的一个新兴交叉产业,它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在不影响农业自然生态再生产的基础上,将农业和旅游业及其独特的旅游元素有机结合起来。这种发展是将农业和旅游业融为一体,一般安排在景点和旅游热线上,并与其他类型的旅游景点相结合。这一概念强调观光农业和旅游业的紧密结合(郑熊健,2004)。

2观光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2.1观光农业的起源
观光农业在世界上真正兴起是在20世纪中后期,而在中国则始于20世纪90年代(王婉霏等人,2006)。意大利于1865年成立了“全国农业旅游协会”,引进城市居民到农村去,从农田的味道中休息一下。它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TorresRebecca,2003)。然而,从将农业引入园林的简单形式来看,我们也可以从园林的原始形式中找到观光农业的雏形。古希腊园林形成初期,实用性很强,形式相对简单。土地经常被改造成普通的花园。种植主要是经济作物、果树、蔬菜的种植以及香料和各种香料的生产(二恶英-沈等人,2003年)。在古罗马园林中,它们基本上继承了古希腊园林的特点,并发展和丰富了它们。就种植而言,花园占很大比例,而花园中的葡萄园和稻田不再具有很强的实用性(Mariorie Kelly,1998)。作为我国园林的雏形,周代园林中也种植了大量的桃、李、梨等作物。这可以从《诗经》中的“园林树木的果实不时被采集”和“桃子早逝,它们的花燃烧得很灿烂”等诗句中看出。随着历史的发展,农作物在园林中的应用逐渐减少。到文艺评论的时候,当时最大的园林理论家阿尔贝提的设计思想,放弃了果树不应该种植在花园里的纯粹实用的观点(格雷格·哈尔·塞斯;凯西·梅克莱约(Cathy Meiklejoh,2009)从中外园林的原始形态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农业的影子。今天,农业观光已经成为新一轮的热点,人类对农业的认识也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3绍兴市旅游农业发展现状研究...................20-42
3.1绍兴市概况...................20-21
3.2绍兴市观光农业发展现状及规模...................21-26[/ Br/] 3.3绍兴观光农业典型案例分析...................26-38
3.3.1项目位置...................26
3.3.2十里上雪海农业观光园发展优势...................26-28
3.3.3项目定位和建设目标...................28-32
3.3.4公园的产品特色...................32-35
3.3.5“十里乡薛梅海”农业观光园模式效果...................35-38
3.4绍兴观光农业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38-42
4绍兴市观光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42-48
4.1主要存在的问题...................42-43[/ br/] 4.2绍兴发展观光农业的基本思路...................43-44
4.2.1因地制宜原则...................43 [/溴/] 4.2.2旅游需求原则...................43
4.2.3资源可持续性原则...................43-44[/ br/] 4.2.4农业推广原则...................44 [/ Br/] 4.3促进绍兴观光农业发展...................44-45
4.4绍兴不同类型观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45-48

结论

大多数科技园都以果园、茶园、花园、菜园、竹园、中草药园等为基础。具有观光价值。他们开展各种活动,如采摘、参观、考察、科普知识讲座等。游客可以通过现场体验现代农业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进一步了解工厂化农业、设施农业、无土栽培、立体栽培、组织培养、生物技术、计算机管理和智能控制等现代农业高科技技术。也就是说,第一产业的原有功能扩展到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延伸了产业链,增加了附加值。近年来,绍兴大力发展都市农业,重点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以工业化为载体。绍兴从实际出发,有选择地将农业园区建设与农业观光项目建设结合起来。改造和扩大现有农业科技示范园和城市农业示范园,建设一批农业观光园。科技园型是依靠科技推广和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观光农业。这是一个生产产值比重相对较高的模型。因此,要获得高产优质的农产品,需要大量先进的农业设施和高科技农业技术,可以用奇花异草、不同的水果和新技术吸引游客前来学习。对于小型农业园区,科研和教育单位可以通过生产、学习和研究相结合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绍兴是一座国家园林城市,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它是一座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拥有悠久的农业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民俗文化一直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和支撑。将民俗文化内涵融入农业旅游范畴,不仅有利于弘扬我市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也有利于提升观光农业的品位。发展民俗文化模式,必须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充分利用农村特有的民俗、传统工艺、文物古迹、节日文化、民间艺术和农耕文化,或者利用古村屋、祠堂、牌坊、书院、古桥、古井、古树、古道、古庙组织观光、娱乐、考古、体验和休闲旅游活动。让游客在放松和娱乐的同时了解当地历史、民俗和文化。

参考
[1]尹平,通用景悦。中国观光农业发展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2,23 (4): 31-33。
[2]路听云,刘俊平等.观光农业[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5):14-28。
[3]叶颖,刘杰。城郊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初探——以[南昌郊区杨子洲镇为例。江西社会科学。2001(12): 214-217。
[4]董伟等。济南市休闲农业现状及前景分析[K]。山东林业科技,2006(3):90-91。
[5]郑向敏,吴建华。论乡村旅游与乡村发展[】//郭焕成。郑熊健。海峡两岸旅游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研讨会论文集。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1):353-358。
[6]潘秋凌。当前中国乡村旅游产品的供需特征与发展[。区域研究与发展。1999 (6) : 12-16。
[7]张仁武等。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体系[。环境科学杂志,1994,(3):l?10.
[8]熊凯。[乡村形象与乡村旅游发展。区域发展和研究,1999年(3):66-69。
[9]刘俊平。观光农业:将农业推向旅游业[。《领土经济》,2001年,(4):56-58页。
[10]郭焕成,王运才刘俊平。[观光农业发展研究。经济地理学,2000(2):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