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3000字硕士毕业论文我国职业警察职业路径机制分析

33000字硕士毕业论文我国职业警察职业路径机制分析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3000字
论点:专业技术,警察,路径
论文概述:

本文在对双重职业路径模式的理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专业技术类警察职业特点和发展现状的研究,探索了公务员系统中专业技术类警察的职业发展路径问题。

论文正文:

第一章专业技术公务员双重职业发展路径分析

第一节基本概念确定

一、专业技术公务员

专业技术公务员是指在事业单位履行专业技术职责并为实施公共管理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和保障的公务员。(1)与其他类别的公务员相比,专业技术公务员有三个特点:第一,他们只对专业技术本身的纯技术负责。专业技术公务员在其专业岗位上只对专业技术业务本身负责,一般不直接参与公共管理,也不具备行政决策权;第二是替代率低。专业和技术职位与其他职位之间的替代性不强。应尽可能避免跨类别人员流动。专业技术公务员的交流应主要以相同或类似职务的交流为基础。第三是技术权威(独立性)。专业技术公务员提供的技术结论不受行政领导的干涉,也不受行政领导意志变化的影响。

ii。双重职业道路

双重职业道路是职业管理中的一个概念,也称为双重阶梯机制。这是一个职业发展道路系统和职业晋升激励机制,旨在为组织中的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与管理人员同等的地位、薪酬和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双重职业路径激励在于形成两条平行的职业路径,一条是管理职业路径,即管理阶梯,另一条是技术职业路径,即技术阶梯。在两条路径并行的层级结构中,同一层次的人员具有相同的地位、薪酬和报酬。这使根据技术阶梯发展的人员能够享有与管理人员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水平。与此同时,双重职业道路为处于技术阶梯中间的专业人士提供了替代机会。他们可以继续沿着技术阶梯发展,或者进入管理阶梯。因此,对于专业人员来说,双梯机制意味着“Y”梯,这也常常被称为“技术”或“个人贡献者”梯。(2)

3。借用

目前,对“警察”概念有三种主要理解:首先,它指的是警察机关及其警务人员;第二,是指警察行为,即由依法负责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的警察刑事行政行为。第三,它指的是警察职能。本文中的警察概念是指警察机关及其警务人员。
虽然世界上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阶级基础和警察的政治属性,以及不同的管理制度和机构设置,但警察的本质是一样的,即警察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治阶级维护阶级统治和实现独裁的重要工具,是国家安全的武装行政力量。

4。专业技术警察是指在检查组中履行专业技术职责,为公安机关实施警务管理提供专项技术支持和保障的人员。具体包括公安机关刑事科技技术侦察队从事法医学、痕迹检验、理化检验、文件检验、图像技术、声纹检验、电子物证检验、心理测试技术、警犬技术、技术侦察等技术工作的人民警察。……
...................

第二章中国专业技术警察现状分析

第一节专业技术警察现状分析

一、专业技术职务检查分析

专业技术警察在警察队伍中履行专业技术职责,为警察管理的实施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和保障。具体来说,它包括公安机关刑事科技技术侦察队中从事法医学、痕迹检验、理化检验、文件检验、图像技术、声纹检验、电子物证检验、心理测试技术、警犬技术和技术侦察的人民警察。刑事科技侦察队是指公安机关内具有刑事科技侦察职能的组织和人员,不限于刑事侦查和技术侦查部门。每个岗位的主要职责是:
法医专业技术岗位的工作主要包括:法医病理学检查、伤害检查、法医物证、法医人类学、法医毒理学分析等。痕迹检验专业技术岗位主要包括:指纹检验(包括指纹管理)、足迹检验、工具检验、子弹检验、玻璃制品、纺织品和整体分离痕迹检验等。理化检验专业技术岗位主要包括药品、毒物、炸药、纤维、塑料、橡胶、油漆等微量物证检验。文件检验专业技术岗位主要包括:手写、印章和伪钞检验、污损、印刷和印刷文件检验等。图像技术专业技术岗位主要包括:拍摄案件现场的照片和视频及痕迹证据、处理和编辑图像、检查视听资料、肖像或肖像组合等。声纹检测的专业技术职务包括:语音分析和识别等。电子物证检验专业技术职务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利用相关仪器设备对计算机、网络等电子设备中的电子数据进行检验;心理测试专业技术岗位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利用相关仪器设备探测和推断人体心理信息;警犬技术专业技术岗位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警犬追踪、警犬鉴定、警犬繁育和警犬疾病预防等。
通过对专业技术警察岗位分布的分析,可以看出,在警察系统中,专业技术人员是一支专业知识丰富、职业素质强的队伍。专业技术警察的特殊职业要求在相关领域有非常严格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专业技术警察在日常警务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决定着案件能否被及时准确地侦破,影响着警察队伍办案的效率。这也表明,专业技术警察在整个警察系统中处于关键环节,专业技术警察发挥作用的程度制约着警察组织的有效性。这也突出了在现阶段为专业技术警察建立职业道路的现实意义。...................
................

第三章传统专业技术警察职业发展路径问题分析......22
第一节传统单一职业发展道路中的问题..............................22[/ Br/]第二节传统专业技术警察职业发展道路存在的问题……23
一、专业和技术职位与管理职位之间的对应性和可比性差……23
二,在人员使用方面,强调行政职位而不是专业和技术职位................................23[/溴/] 3。........................................................23
4。专业和技术警察发展的机会较少..............................24
5空之间,相应的工资制度不合理。....................................................................24
6、实际操作不规范。第3节....................................................................................24
传统专业技术警察晋升路径问题成因分析........24
第四章分析了专业技术警察双重职业发展路径模式。第1节...................26
职业发展道路上专业和技术警官的专业特征要求。……26
1,稳定性....................................................................................26
二、高压力导致工作倦怠.......................................................................26
3,高度紧张....................................................................................26
4,高度专业化....................................................................................27
五.培训和晋升专业职称的迫切需求...............................................27[/br/ ]第二节专业技术警察双重职业发展道路的构建原则……28
第三节专业技术警察双重职业道路构建模式................................30
第四节专业和技术警察双重职业道路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34[/溴/]结束....................................................................35
参考........................................................39

结论

双重职业路径理论源于美国企业研发部门。有人提出解决组织内专业技术人员发展过于狭窄的问题空。它已在西方商界得到广泛应用。随后,其研究范围日益扩大。研究对象不仅仅限于企业,还包括政府、非营利组织,如大学和公共事业组织。20世纪90年代,中国学者开始研究双职业路径理论,并迅速应用于国内一些高科技企事业单位。作为一种成功的激励机制,双职业路径的研究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它的优点非常明显。它有效地解决了组织中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困境”,为组织中的技术人员提供了广阔的职业发展空,有效地降低了员工的替换率,节约了人才开发和管理的成本,提高了技术生产率,有利于组织效率的发展。
几十年来,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在计划经济模式下形成的,管理受政治影响很大,强调“服从安排”。个人的需求和个性经常被忽视。组织视公务员为服务于组织发展的“工具”,只重视使用而不重视发展,对人才的压制已成为普遍现象。公务员晋升途径单一,倾向于行政职务的晋升途径,导致人员拥挤在一座木桥上,抑制了员工的积极性,降低了组织效率。同样,在公务员比例最大的公安系统中,职业晋升途径单一,现状狭窄,导致组织成员职业发展出现瓶颈现象。当然,这也是专业技术警察面临的困境。因此,笔者通过对我国职业技术警察职业特点和晋升途径的分析,找出了这种情况下存在的问题,并初步探讨了问题产生的原因。笔者试图将双职业路径激励机制应用于我国职业技术警察的晋升过程,试图解决现实中晋升路径过于单一、组织成员发展渠道受阻、组织激励机制不健全的问题,从而激发职业技术警察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实现组织和个人的共同发展,提高警察系统的战斗力。……

参考

一,[书籍/br/]1。陈伟:《创新管理》,科学出版社,19%年刊。
2。董永祥:《走向秩序——当代中国的公共安全问题》,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3。费于君、张士卿:《人民警察素质测评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
4。公安部发言人办公室:《2005年公安部新闻稿》,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
5。广东公安局政治部:《治安管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
6。杨玉柱:《公安科学论文》(第4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
7。应松年与宋世明:《公务员法解释》,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5年。
8。张慧文:《警察人力资源管理教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
9。张亦弛:《人力资源管理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10。张在生:《职业管理》,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
11。RaiPhKatzandMichaelTushman,《探索人类的梯子:纵向研究》,美国医学杂志,19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