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45000字硕士毕业论文唐宋陶瓷色彩美学中的“朴素”文化研究

45000字硕士毕业论文唐宋陶瓷色彩美学中的“朴素”文化研究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45000字
论点:颜色,文化,陶瓷
论文概述:

本论文以“两宋陶瓷颜色审美中‘素’文化”为研究对象,希望能够用传统颜色文化诠释两宋陶瓷颜色之美,挖掘两宋“素”文化形成的原因,从社会背景,时代条件,哲学思想,以及当时的诗

论文正文:

第一章引言

1.1研究背景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没有哪个国家像古代中国人一样重视色彩的象征意义和精神内涵。经过5000年的文化发展和积累,中国古代人对色彩的理解和理解已经凝聚成一个独特的色彩文化体系,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种色彩文化体系在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礼乐制度)、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人情和文艺创作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反映。中国传统色彩文化充满深刻的哲理。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体现。这也是中国现代设计在民族化进程中发展的坚实基础。
随着文化全球化的发展,我们对世界的理解越来越西化。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当谈到色彩(color)时,我们自然而然地用基于“光学”的西方色彩理论来解读事物和处理问题,忘记了前人积累的丰富色彩文化资本。中国和西方是两种颜色的观点。除了基督教神学的色彩符号之外,西方主要是一种科学的色彩观,它植根于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和科学文化。中国色彩是一种哲学色彩观,它根植于阴阳五行哲学和儒、道、释哲学。由于现代中国的弱点,中国人民不断批评传统文化,使我们为放弃民族文化而感到内疚。然而,在今天解放思想和丰富语言的今天,当我们描述物体的颜色时,我们突然发现我们的颜色语言过于单调和贫乏。我们必须根据“红色、橙色、黄色、绿色、绿色、蓝色和紫色”的词源来选择词汇来描述这个物体。我们再也无法理解、描述和欣赏白居易的《龙门堰西溪》、《东海岸菊花丛西岸柳树》、《柳荫烟》和《菊花盛开》等精彩画面。“春燕的背影,公鸡的尾巴,墨蝴蝶的翅膀”这些描写以极其微妙的诗句反映了古代人对色彩的观察和理解,但是我们这些深受现代文化和教育影响的人却远远落在后面。我们接触到的现代色彩文化,就像一件漂亮的外衣,除了外表之外没有灵魂,甚至失去了这个国家的特色和特色。当我们看到黑色和红色漆器时,我们可能会想到日本,但这两种植根于中国的颜色已经在现代文化中失去了自己的文化根基。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民族文化意识的增强,我国古代色彩文化的研究在语言学等一些学科研究领域备受关注。据不完全统计,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国内中文研究出版物中已有800多篇以古代“颜色名称(词)”为主题的期刊论文,10多篇相关主题的会议论文,50多篇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近10篇研究专著。然而,与传统色彩文化的整体规模相比,上述研究只是向前迈进了一步,我们还需要做大量的研究,尤其是涉及到特定色彩文化应用的学科——设计,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以两宋陶瓷色彩审美中的“朴素”文化为研究对象,希望用传统色彩文化来解读两宋陶瓷色彩的美,挖掘两宋“朴素”文化形成的原因,从社会背景、时代条件、哲学思想、诗歌审美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 当时的书画,同时提取了朴素文化的传统色彩元素并运用到现代设计中,使现代设计中的色彩设计更具中国民族特色,具有民族认同感,成为维护和弘扬民族文化团队的一员,为设计的民族化做出了一点贡献。 ……
................................

第二章传统“苏”文化分析

在《说文解字》中,“苏”具有“朴素”和“无装饰”的含义“朴”指未加工的木材,意思是没有装饰,有“苏”。同时,“白色”被解释为“易然”和“苏”。因此,古代的“苏”、“白”和“普”是一组相似的短语,相反的是“玄”、“黑”和“鬼”“中国古代词海”已经被总结和概括,保留了简单和白色的含义,增加了原意,真情,空。传统思想赋予“元素”比颜色更多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核心概念,这些概念模糊不清,难以解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但是人们可以理解他们。这是对民族文化的特殊理解。在传统思想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争论不休。关于宇宙、生命、修养、道德和治理的“色彩”专著很少。然而,“元素”在百家争鸣中多次出现,而且与颜色有关。例如,孔子说“天人合一”,老庄提倡“简约”、“重元素、轻简约”,而时嘉则用禅宗语言“无为而治”,追求自己的内心世界。其中有“元素”和与“元素”相关的概念。“元素”用来讨论“颜色”,而“元素”用来表达“野心”,这些都是当时社会主流审美文化的隐喻。在老子的《道德经》中,“元素”这个词出现得更频繁,比如“看到简单,拥抱简单”。
中的“元素”和“简单”两个词都表达了简单而纯粹的简单感,这是一个人内心真实感受的同义词。老子虽然有黑白分明的理论,但他并不把“元素”和“白色”视为“道”。《淮南子》直接从“元素”和“白”中提炼出真理的本质,用“元素”的不着色意义来解释真理和道的本质。宋唐时期,军事实力不如唐朝,但文化却显示出非凡的辉煌。儒、道、释融合,形成了一个充满封建专制主义、伦理道德的理学。“素食”文化的审美态度随处可见。一种食品器皿陶瓷是根据圣人的标准进行评估的。“素食”文化是陶瓷上天地之美的反映。然而,在中国画中,“元素”、“白色”、“[/k0/]”的绘画技法和评价标准一直受到重视。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这种“元素”文化思想从何而来?

2.1“朴素”是

“朴素”在《说文解字》中被解释为“没有修饰”。这是一个自然而简单的意思。注重简洁自然一直是古人的高审美水平。没有粗俗,没有技艺,没有愤怒,一切都有自己的命运,创造自然,创造自然的作品。它是所有艺术创作的审美标准,如古诗、歌曲、书法、绘画、工具和刺绣。在原始时代,由于新石器时代农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大自然产生了敬畏和敬畏的感觉。渐渐地,随着人们创造力的提高,他们开始用自己的能力和工具来改造自然,现在他们已经形成了与自然共存的观念。对罪恶的恐惧、对自然的尊重和对自然的欣赏是人类能力提高和工具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它们也是美学思想发展的表现。农业经济带来了粮食生产,人类已经从依赖自然礼物的收藏家变成了物质财富的生产者。人类越来越依赖农业生存,以前也开始关注各种灾害和自然力量空,把这些自然力量奉为神。例如,白天亮,夜晚暗,太阳红,月亮白,天空五彩缤纷,天空在变化,生物的生死都被“神化”,这让祖先们害怕。特别是,他们加强了对生产和繁殖以及女神(地球母亲)的崇拜。这些崇拜产生了宗教观念和祭祀活动。……
................................

第二章传统“元素”文化分析.................................................................................6
2.1“朴素思维华丽”——与自然共同美的审美观......................................................6
2.2“看到朴素的思想”——观点........................................................8从理性与欲望统一的人际关系角度看[/ Br/]2.3“画后像素”——具有元素功能的白色空间色彩观........................................................9
2.4本章概述.................................................................................................11
第三章是宋代陶瓷“朴素”文化和审美兴起的社会基础。.............................................13
3.1.......................................................................13、宋代“兴文教抑军”的国策[/ Br/]3.1.1清弱统治者..................................................................................13
3.1.2....................................................................................15
3.2文化中心的南移——从粗糙到柔软的审美变化.........................................16
3.2.1开封........................................................................................17
3.2.2南宋都城临安.................................................................................18
3.3............................................................19
3.4宋代“平原”文化与陶瓷工艺的发展.....................................................................21
3.4.1色釉新材料的应用.......................................................................21
3.4.2陶瓷釉装饰仿工艺的创新应用........................................................22
3.5本章概述.................................................................................................24
第四章宋代陶瓷“朴素”文化的色彩审美特征..........................................................26
4.1古籍对宋代陶瓷色彩的描述与评价......................................................26
4.2古拙平淡无奇的感觉....................................................................................29
4.2.1....................................................................................29
(1)青瓷....................................................................................................29
(2)白瓷...................................................................................................36
(3)青瓷...............................................................................................36
(4)...............................................................................................38
(5)同质瓷器...................................................................................................39
4.2.2装饰性....................................................................................40
4.3冰雪肌肉无力..................................................................................42
4.4..................................................................................43
4.4.1......................................................................................43
4.4.2金线,................................................................................44
4.4.3紫铁脚..............................................................................................44
4.5本章概述...............................................................................................45
第五章宋代陶瓷“朴素”文化对后世色彩美学的影响.............................46
5.1宋代以后“平原”文化的发展............................46
5.2宋苏文化对现代设计中色彩应用的影响...........................................48
5.2.1..................................................................................49
5.2.2颜色不受事物的限制。....................................................................50
5.3本章概述...............................................................................................50
结论................................................................................................................52
参考....................................................................................................54

结论

始于宋代陶瓷色彩的“元素”文化。本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进行了研究,指出两宋的“素雅”文化是与自然共同美的审美观,是以原则和欲望为基础的人际关系观,是素雅作品空白的色彩观,并从传统思想中列举理论来论证两宋陶瓷色彩“素雅”文化的审美观。
本文从社会背景、科技、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了宋代陶瓷“朴素”色彩文化形成的原因和物质基础。两宋“兴文化、兴教育、抑军务”的国策,以及清雅软弱的统治者,无论其出身背景、科举制度,导致两宋文人官场的数量和文学素养超过任何朝代。文化中心由北向南迁移,地域差异导致的审美文化转型,从以粗糙为主导的大美转向以温柔为主导的美的审美文化。儒、释、道的结合进一步提升了空灵纯净的美感。同时,宋代陶瓷彩釉新材料的应用和釉装饰模仿技术完美地展现了宋代陶瓷色彩的“朴素”文化。
两宋陶瓷色彩“朴素”文化的审美特征是陶瓷釉色不沾不动,装饰回归简约。此外,缺乏美感的简单优雅在两宋陶瓷表面创造出冰雪的柔软感觉。这些都表达了两宋的“平原”文化和宋代文人的气息。与自然共享美的“朴素”文化,是以理性治国的欲望为基础,以德性为空白,在这样一个历史经验起伏、文人气息浓郁的时代发展,在这个时代的陶瓷上留下了微妙而无声的印记。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探讨宋代陶瓷色彩的“元素”文化,它从思想理论上反映了宋代陶瓷色彩的审美特征,形成了物质基础。宋代陶瓷色彩的“朴素”文化对现代设计有一定的理论启示。现代设计应该吸收“朴素”文化的精髓。在设计色彩时,要注意用小细节创造一个大境界,用素雅的色彩传达丰富多彩的情感,用“素雅”展示华丽的色彩,创造真实与实际的混合,使用色彩不受事物束缚,完全自由。

参考

(1)古籍
[1)(春秋)李丹。《道德经·[》。Xi安:三秦出版社,2008.1
[2](明)曹昭。新案例研究[。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87.4
[3](明)方以智。物理洞察[。上海:国家出版社,民国二十六年三月
[4](明)郎英。七个修订手稿[。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8
[5](明)宋应星。天宫吴凯[】。长沙:岳麓出版社,2001。
[6](明)文振恒。[。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5
[7](明)顾英台。自然历史评论[。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5年
[8(明)沈德富。万历叶编《[·米】。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6
[9](明)张协。董喜阳·考·[]。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1.1
[10(明)吴宽。《[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