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24232字硕士毕业论文军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24232字硕士毕业论文军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24232字
论点:医学心理学,军队,心理卫生
论文概述:

综合提出了部队专职心理医生心理卫生干预职能任务,包括心理预警、心理应急和心理维护三方面,平时提供群体预防性服务,战时偏重于个体治疗性服务。

论文正文:

先前的评论
2009年,解放军举办了心理服务研讨会和心理健康研讨会。第四总部发布了《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军事心理服务的意见》。军事心理服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解放军明确提出要逐步建立以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军队心理工作干部和基层心理骨干为主体的心理服务人员队伍,这支队伍要经过专门组合,梯队配备,素质优良。它要求在军医大学设立一个医学心理学系,开展医学心理学的普通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并培训专职心理学家。[1]近年来,军医院校通过多种形式的岗前教育和培训,为军队培养了大批兼职心理学家,为提高我军心理健康服务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然而,军队尚未提供医学心理学本科教育,也缺乏对医学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系统研究。根据军队对心理健康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构建军队医学心理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旨在探索适应军队现代化需求的医学心理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高素质心理人才、提高我军心理健康服务水平奠定基础。本课题来源于中国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10年医学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010-02-44。
第一部分是概述
一.研究背景
军队对心理健康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为医学心理学专业人员的培训提出了新的任务
目前,军队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平时和战时对精神卫生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以人为本的军队建设和管理理念的实施,为心理健康工作提出了新的标准。因此,官兵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军队建设发展中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成为影响军队安全稳定大局的重要因素。此外,在战争和非战争军事行动中,战斗人员的心理素质要求更高,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更加迫切。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美国军队因心理原因损失了5万多人,约占战斗人员的20%。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美军重视并加强了战争期间心理应激反应的干预,导致心理损耗急剧下降,只有800多人。从我军的实际情况来看,官兵心理障碍的发生率仍然较高,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官兵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在我军最近的重大军事任务中,官兵心理障碍的发生率远远高于平时。[2]从我军精神卫生服务队伍建设来看,由于专业人才缺乏和骨干素质低,难以满足当前需求。因此,面对新形势下官兵心理问题明显增多、心理需求更加多样化、任务和任务对官兵心理素质要求更高的事实,有必要从军队心理健康工作需求出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军队急需的心理健康人才。
(2)医学心理学和军事心理学的快速发展为军事医学心理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近年来,医学心理学以生物-心理-社会模型为指导思想,贯穿理论和实践。它的研究领域极其广泛,涉及心理学和医学的各个分支,并取得了很大进展。其中,临床和咨询心理学是医学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979年,中国成立了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2004年,成立了临床和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此后,国内心理治疗和咨询研究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3]从学科性质来看,军事心理学的研究是面向军队的实际应用,即以军事需求为目的,从军事运行环境出发,关注军队内部的文化特征,解决军队的实际问题。美国是第一个对军事心理学进行实证研究的国家。1991年,编纂出版了《军事心理学手册》,确定了七个主要研究领域。与其他学科不同,中国军事心理学显然没有遵循西方研究,也没有明确的理论框架。研究思路几乎完全基于军队对心理工作的需求,其研究成果大多应用于实践。20世纪90年代末,我军军事心理学正式成为军事教育和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提出了军事心理素质的结构和维度。随后,编制了军事心理素质量表,初步建立了军事规范。2003年,形成了以认知、行为和情感训练为核心的心理素质训练体系,编写出版了教材,并在军队开展了实验研究。目前,我国军事心理学在军事人员心理选拔、特殊环境对军事人员的心理影响、军事心理健康与健康教育、心理战和心理战防御等研究领域取得了很大进展。[4] [5]医学心理学和军事心理学的发展和深入研究为军事医学心理学本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机遇。
(3)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已成为高等教育界关注的问题。
从研究的历史来看,高等教育领域人才培养模式这一课题的引入是从人们对“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两个问题的理解开始的。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国家教委全面启动并实施了《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方案》。它首次明确提出了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改革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任务。因此,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已经启动,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逐渐成为我国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国内学者认为,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具有系统性、独立性、中介性、可操作性、相对稳定性、灵活性和多样性。[6]21世纪,为了迎接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挑战,高等教育对所有本科专业领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改革,希望对培养出来的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提出更高、更全面的要求。[7]因此,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和探讨,是军事医学心理学专业教育的首要任务。
第二部分是国内外军事医学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13
一,国外军事医学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分析...................13
二,我国军事医学心理学教育的发展及人才培养现状分析……16
三、中外军事医学心理人才培养模式对比分析……18
第三部分分析军事医学心理学本科生的培养需求。……20
一、军事医学心理学人员工作需求分析……20
二、军事医学心理学本科专业定性分析……21
三、军队医学心理学本科培养需要调查研究……22
第四部分军事医学心理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32
一、构建军事医学心理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32
二、军事医学心理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33
全文摘要
军事医学心理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是在当前中国特色军事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根据当前国防和军事建设的实际需要进行的一项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研究。鉴于军队心理健康服务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探索和建立适应军队需求的医学心理学本科培养模式迫在眉睫。为此,本研究从我军与外军、历史与现状、问题与需求等方面建立了适应军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医学心理学综合本科培养模式,并对培养模式中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方案、专业实践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完善军队医学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提供新思路。本研究的创新和价值主要体现在:
1.构建“医师+心理学家”一体化医学心理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思路体现了军事医学教育的整体特征,培养了集精神病学和心理学知识与能力于一体、以解决问题为重点的应用型人才,推动了军事医学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
2.提出了军事医学心理学本科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按照公共课程、基础医学课程、临床医学课程、军事医学和心理学专业课程五个模块进行设计,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3.全面提出军队专职心理医生的心理健康干预功能和任务,包括心理预警、心理应急和心理维护。它平时提供集体预防服务,战时侧重于个人治疗服务。
参考
[1]。军事心理服务论坛文件汇编[内部资料】。总政治部宣传部,2009,10
[2]。
[3]。《2006-2007年心理学科发展报告》,[。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3
[4]。中国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心理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1
[5]。冯·郑铮。军事心理学[。北京:军事医学出版社,2009,9
[6]。金培华,李亚萍。我国高中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研究综述[。江苏高等教育,2003,(5):103-105
[7]。曾东梅、黄国勋。人才培养模式整体改革分析[。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3,(7):79-80
[8]。陈勇,[军事院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回顾与思考。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8,11
[9]。林玲,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10-117
[10]。吴大光,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广东白云大学学报,201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