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23332字硕士毕业论文食品安全舆论影响因素研究

23332字硕士毕业论文食品安全舆论影响因素研究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23332字
论点:食品安全,危机,政府
论文概述:

食品安全危机全过程中,公众对各种信息的关注度不同,并对自身最迫切想要知道的某些关键信息表现出最高的关注度,因此,告知公众其关注度较高的信息是满足公众知情权和信息需求的关

论文正文:

绪方理论
第一节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目前,中国的食品安全危机正处于一个高层时期,也正处于国家重视和加强食品安全建设的关键时期。2011年7月13日,上海交通大学舆论研究实验室编辑的《中国社会舆论与危机管理报告(2011)》发布。报告指出,2010年,以食品安全为重点的公共卫生舆情事件占舆情事件总数的14%,在舆情事件类型中排名第一。[1]在新闻发布会上,该报告主编、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副院长谢耿云指出,2011年上半年,公众对克伦特罗、西瓜膨胀剂、激素黄瓜、染色馒头、增塑剂等食品安全问题的意见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2]此外,当前也是一个现代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公众越来越重视舆论监督和公众对知情权和参与权的认识空。媒体和公众高度关注食品安全危机事件,对政府尤其是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食品安全危机管理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同时,食品安全危机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复杂性和舆论的高度敏感性,决定了舆论引导在食品安全危机管理中具有不同的重点和策略。近年来,许多地区政府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在面对食品安全危机时缺乏足够的意识、经验和引导舆论的能力,导致公众对政府和国内食品安全的信任危机,严重削弱了政府的公信力。在2003年辽宁省海城市学生豆浆中毒事件中,当地政府对公众舆论的忽视和持续沉默,将一起简单的食物中毒事件转变为严重的食品安全危机事件,导致家长堵塞、损害政府形象、影响政府公信力等激烈行动。
2006年广州发生的“向西瓜中注入红药水”事件是由一家报纸在广州市表面“注入红药水”的虚假报道引起的。然而,这个在第一次打击时就被打破的谣言持续了将近20天,给当地的瓜农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007年海南“香蕉癌”事件源于某媒体对当地香蕉树巴拿马病的夸大不实报道。当地政府允许谣言传播,并放弃了引导舆论的权利,引起了舆论恐慌。在短短半个月内,海南的香蕉产业几乎被摧毁。在2011年上海“染色馒头”事件中,政府开展了紧急检查和处置行动。然而,在这场涉及多个监管部门的食品安全危机中,没有一个部门主动接受主流媒体的采访要求,也没有及时将后续检查反馈给媒体和公众。缺乏舆论引导加剧了公众对政府的批评和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全国的舆论压力几乎集中在政府监管不力的焦点上。这些案例充分表明,在食品安全危机管理中,政府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忽视舆论引导或舆论引导不力,这是导致更严重的舆论危机的重要因素。
二、研究的意义
以上案例表明,在食品安全危机管理中,成功引导舆论、缓解舆论危机是正确处理食品安全危机事件、维护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公信力的关键之一。
面对复杂多变的食品安全危机,一个不重视媒体尤其是舆论,不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舆论监督的政府很难有效应对。因此,如何引导公众舆论已经成为政府在食品安全危机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第二节研究综述1。国内文献综述食品安全危机管理中的舆论导向涉及公共管理、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舆论学、管理学和食品科学的交叉。目前,我国关于食品安全危机中政府舆论引导的文献并不多,但许多学者的研究涉及到这一方面,可以总结如下:一是从食品科学和危机管理的角度研究食品安全危机管理。张礼祥和张蔡溪(2010)在《食品安全危机管理》一书中结合专业食品安全科学,全面分析了食品安全不同危害因素的特点和风险,探讨了食品安全危机管理的危机监控机制、预警机制、应急管理机制、决策机制和评估机制,提出了危机管理中的媒体关系管理和心理干预策略,即通过积极的媒体沟通和全过程及时的信息披露来影响公众和引导舆论。[1]这些策略对政府、企业和其他组织的食品安全危机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第二类是从危机传播的角度研究食品安全危机中政府的公共关系策略。唐骏、林怀明等人(2009)参考了美国学者哈罗德·拉斯韦尔(harold lasswell)的“5W”模型,建立了食品安全信息传播的模型,即输入前的关注度、信息输入阶段的媒体选择和信任度、信息输出阶段的渠道选择和对象选择、信息输入后的连锁反应、政府食品安全的形象特征。他们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了食品安全事件信息传播机制的规律。根据食品安全事件的特殊性和敏感性以及统计分析结果,提出了食品安全事件中政府危机公关的四大策略:保持信息发布渠道畅通、快速采取应急行动、领导高层领导应对、根据不同媒体的特点进行分类和引导。[1]陈云岫(2007)认为媒体可以从影响力、定位、功能和形式上加以区分。在危机信息管理中,政府应充分利用不同层面、不同职能和不同媒体形式的优势,对不同媒体采用不同的指导策略。
Soshanshan (2004)强调,相关政府部门应通过研究政府在食品安全危机预警和危机应对过程中的作用,为消费者提供可信的信息平台,消除信息不对称对食品安全的负面影响,充当“信息桥梁”。[3]王宇(2010)以《人民日报》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源,以2004年阜阳奶粉事件、2005年苏丹红事件和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的报道为研究样本,从报道数量、报道类型、报道布局、信息源、报道内容和报道流程等方面进行定量分析,[4]对今后如何做好食品安全事件报道,及时披露信息,反映社会舆论,提出建设性建议第三类是从心理学角度研究食品安全危机背景下的心理指导。例如,清平(2004)从食品安全危机中消费者心理引导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食品危机中的消费者心理及其机制,并就如何引导食品危机中的消费者心理提出了建议。[5]李红(2010)通过调查,以三鹿奶粉事件为例,分析了食品安全危机对消费者的影响以及影响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和行为的因素,[6]提出了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提高消费者信心的对策。梁文静(2005)研究了食品危机管理中的公共心理指导问题,认为在公共心理指导体系中,政府应完善信息发布系统,建立食品安全公共教育体系,充分发挥第三部门的作用。[1]
第二章研究的理论基础..............................11
第一节信息传播“5W”理论...................11
第二节危机传播“三个测试”原则...................13
第三节危机管理多中心理论...................14
第三章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17
第一节问卷项目的收集...................17
第二节项目安排和问卷编制...................20
第三节舆论导向影响因素问卷数据分析..............................22
第四章国内外食品安全危机舆论导向的现状及分析............................43
第一节国外现行做法……43
第二节国内实践与分析……46
结论
在食品安全危机的整个过程中,公众对各种信息给予不同的关注,对一些他们最迫切想知道的关键信息给予最高的关注。因此,更加重视信息的告知是满足公众知情权和信息需求的关键。根据第三章沟通内容因素深度问卷调查结果,针对国内食品安全危机信息发布内容策略的不足,政府应有选择地重点发布食品安全危机信息发布中的关键信息,尽量不发布一般性、模糊性和非实质性的信息,如持续召开各种会议、在不同层面安排实施、持续传递领导讲话等。首先,政府在危机发生后应立即告诉公众的是问题食品的“什么”和“如何”以及受害者的“如何”,即事件中涉及的问题食品本身的信息和受害者的情况,包括产品的品牌和类型、危害程度、流向、受害者人数等。,因为这些信息与公众的食品消费安全最相关。
此外,公众对这个问题的心理忧虑有一个延伸空,即当公众知道某一种食物有问题时,公众会怀疑其他同类食物的安全性。因此,政府在调查核实理论上可能被污染的其他类似食品或其他类型的食品没有质量缺陷时,必须在客观和科学调查的基础上,及时告知公众真相,这可以大大减轻公众的恐慌和疑虑,稳定公众的心理。如果因为问题食品需要提交检验或鉴定而此时未能得出结论,政府也应及时告知公众“问题食品仍在检验中”,这样不仅可以让公众了解危机处理的进展,还可以有效防止虚假陈述的发生。其次,政府应向公众通报调查和处置措施及情况,包括对责任企业的调查和对问题食品的控制措施。第三,责任企业“如何做”,即责任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对事件的态度和反应,这就要求食品监管部门积极督促企业承担自己的责任并配合实施。
参考
[1]埃莉诺·奥斯特罗姆。Trans。俞迅达和陈旭东。管理公共事务的方法[。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2]奥斯特罗姆,帕克斯,惠特克。[公共服务的制度建设。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3]曹宁。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信息公开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
[4]岑·李颖。国内外危机公关案例的启示[。北京:企业出版社,2010。
[5]陈富国。大学生孤独感量表的编制及相关影响因素的中介模型研究[。重庆:西南大学,2008。
[6]陈坚、杨明洁、张强。处理国外重大危机事件的理论与实践[。《国际技术和经济研究》,2005年,9 (1)。
[7]陈绚。“主流媒体”对政府关系进行道德评价[。国际出版社,2009(3)。
[8]陈云岫。[危机管理中的地方政府媒体战略。
[9]陈郁,《中国社会舆论与危机管理报告(2011)》发布[EB/OL。2011-07-14。
[10]朱建勋、王真真、刘婷、俞樾。组织危机传播的制约因素分析——以[食品安全危机为例。2010-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