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9230字硕士毕业论文我国地方机关单位税收竞争探析

39230字硕士毕业论文我国地方机关单位税收竞争探析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9230字
论点:税收,竞争,地方政府
论文概述:

对于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经济绩效的评价,经济的增长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还应同时考察其社会效应。本文实证结果显示税收竞争阻碍经济增长,并不意味着应完全遏制其发展,而应在全面分

论文正文:

介绍

1。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从1978年到2011年,中国经济总量从0.36万亿元增长到47.16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10%,被誉为“增长奇迹”。解释中国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学家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市场经济的内部问题上,如价格自由化、企业产权改革和社会稳定。近年来,一些学者逐渐将研究视角转向中国政府体制,指出在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政治集权和财政分权激发了地方政府采取各种手段吸引外资和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积极性(李周安,2007)。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间的这种竞争一直是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朱恒鹏,2004)。自1978年以来,中国出台了一系列吸引外资的税收优惠政策,影响面广,监管程度高,逐步形成了“大陆-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特区”的区域税收优惠政策逐步增加的格局。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不同地区之间的横向联系逐渐加强,各种资源和因素的流动性增加,客观上为我国政府争夺流动性税源创造了条件。在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中央权力不断下放,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程度的经济自主权,这为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提供了强大的外部条件。1994年,我国进行了分税制改革,使各级地方政府具有相对独立的经济效益。此外,我国官员的考核指标一直以经济指标为基础。在经济和政治的双重激励下,地方官员不可避免地会为了自身的政治利益通过各种渠道争夺稀缺资源,这使得税收资源的竞争加剧。其中,最有吸引力的是扩大外部资源的利润率空,而税收是最重要的竞争形式之一。地方政府不仅合理使用减免税等税收优惠,而且更加注重利用自身的权力发布各种合法或非法的税收优惠,以争夺外部资本的流入。此外,虽然我国地方政府没有独立的税收立法权,但它们有具体的税收执行权,这使得地方政府能够采取不适当的税收优惠政策,如减税和免税。经济激励对外部资源的吸引力总是相对的。这不仅取决于该地区的税收策略,还取决于其他地方政府的税收策略(李尤勇,沈坤荣,2008)。因此,不同的地方政府必然会有税收政策的战略博弈行为。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大部分地区地方政府之间的税收竞争已经开始,我国各省之间税收政策的战略行为已经被一些学者所证实(沈坤荣等,2006;郭杰,李涛,2009;傅文林,耿强,2011)。
中国的财政分权体制改革一直是建立在政治集中的框架之上的。财政分权和政治集权被认为是中国分权的核心特征(傅勇,张炎,2007)。这种以经济增长为导向的促进激励和以财政分权为基础的经济分权为我国地方政府间的竞争提供了政治和经济激励。这种治理模式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使中国经济在相对不完善的市场化改革下实现快速发展,形成了“竞争促增长”的局面。地方政府间的税收竞争可以减轻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帮助企业轻装出行,加速发展,从而扩大税基,增加地方政府税收,而不是减少税收。有效竞争无疑会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但实际竞争过程中存在各种外部性,使得竞争效率下降,甚至产生负面影响。由于我国税收分配制度改革不彻底,中央与地方财政行政权力划分不清,我国地方政府之间的税收竞争日趋激烈,甚至在一些地区出现恶性税收竞争。恶性税收竞争意味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以牺牲其他地区的利益为代价,从而降低了国家一级的经济总量。这也可能导致企业玩政策游戏,忽视自身发展。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政府间竞争带来的市场分割、重复建设、军阀经济等弊端不断显现。中国企业在地区间频繁搬迁、老厂不断关闭、新厂不断开业、各地区建立“保护区”等现象,都表明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我国地方政府间的税收竞争。
总之,中国分权带来的地方政府间的竞争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然而,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它在带来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开始显现出各种负面效应。税收竞争是我国地方政府间竞争的重要手段。为了使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必要对其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区域经济条件不同,税收竞争的政策工具也不同。本文对省级以下地区税收竞争的研究,对于准确把握财政分配特征和政府间均衡关系可能更为重要(沈坤荣,2006)。因此,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市级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的战略互动行为,分析了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为我国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政策建议。

第一章地方政府税收竞争文献综述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国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其负面影响不断显现。因此,为了保证我国经济和社会健康有序发展,协调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越来越重要。税收竞争作为地方政府间竞争的重要手段,是政府间竞争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本章主要梳理了国内外关于税收竞争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文献,重点阐述了税收竞争的互动原理和经济绩效,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税收竞争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一节税收竞争的概念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财政分权制度的建立,我国地方政府之间对税源的竞争日益激烈,引起了理论界对“税收竞争”概念的关注。现有文件中提到的税收竞争的称谓是“次国家税收竞争”(地方政府之间的税收竞争)、“司法间税收竞争”(辖区之间的税收竞争)和“区际税收竞争”(地区之间的税收竞争)。这些称谓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强调不同的竞争主题。

一、外国学者对税收竞争的定义
西方学者古斯比(1998)曾写道:“当一国政府制定的税收政策影响到其他政府的税收制度,从而影响到其他政府的税收收入时,就会产生税收竞争。”由此可见,政府制定的税收政策的外部性是税收竞争的主要原因之一。威尔逊是政府间税收竞争研究中最重要的代表之一。他将税收竞争定义为三个层面。首先,广泛的政府间税收竞争是指独立的地方政府采取的任何不合作的税收行为。显然,这一定义非常宽泛,只要独立政府制定和调整的税收制度是非合作性的,无论其行为的目的、手段和后果如何,都被视为税收竞争行为。在前者的基础上,中国和意大利之间的税收竞争对竞争结果增加了限制,要求独立政府采取不合作的税收制度,这可能影响政府间税收的分配。狭隘的税收竞争进一步限制了“政府预算依赖”的原因。威尔逊(1999)认为,每个独立政府的非合作税制选择都会影响这些地区之间流动性税基的分配。威尔逊对税收竞争的定义包括国际政府竞争、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纵向税收竞争以及地方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横向竞争。本文研究的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主要是指威尔逊的狭义税收竞争。为此,西方财税界认为,地方政府间的税收竞争是指通过降低税率或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来吸引外资,以增强其经济实力的目的。

第三章地方政府税收竞争战略的互动...18
第一节测量模型和数据描述...18
第二节实证分析...21
第三节结论........24
第四章政府间税收竞争与经济增长...25
第一节模型设定和数据描述25
第二节实证分析27
第三节相关结论29
第五章政策建议........30

结论

健全的法律监督体系对我国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的有序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我国应建立完善的税收竞争外部约束机制,并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改革现行纳税评估标准,建立全面的纳税评估体系;加强法律监督和处罚,使政府行为合法化,规范政府收入。首先,要规范我国税收竞争的外部环境,规范相关税收原则。如对税收管辖权的规定,应按属地原则进行划分,严禁地方政府买卖税收等不正当税收竞争行为。同时,要加快税收管理制度的规范化,严格规范政府各种收入来源,坚决清理乱收费等现象,加快建立税费制度。其次,要建立科学的税收征管考核标准和程序,加强税收征管,推进地方税收征管改革,防止偷税漏税。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方税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税收征管评估标准相对困难。因此,在充分考虑税收征管完成情况和税收征管质量的统一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有必要因地制宜,为地方税务机关制定相应的税收征管考核标准,以鼓励地方政府自觉加大税收征管力度,依法足额征收税款,征收到期税款,通过减少税收征管力度,有效改善不规范的税收竞争行为。最后,应加强法律监督和惩罚。中央政府应建立严格的法律制度,监督和惩处不正当的税收竞争行为,如擅自减免税、销售税收、非法设立开发区等违法行为,应给予严厉处罚,增强法律约束力;对违法违规的政府官员进行行政责任追究,为地方政府营造良好的税收竞争环境。通过法律监督体系的构建,可以限制和防止地方政府滥用权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我国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的负面影响。
中国应提高居民和资源的流动性,以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减少其消极影响。为了提高我国居民的流动性,我们应该改革户籍制度,取消对我国居民流动性的各种不合理限制,使我国居民能够自由选择他们认为最适合居住的地区。居民迁移到某一地区一段时间,有稳定合法的收入或财产来源时,享有该地区居民的一切权利。与此同时,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应相应调整,建立跨地区的社会保障资金分配制度,使中国居民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享受基本社会保障,从而减少后顾之忧。
为了提高我国资源的流动性,我们应该首先取消地方政府对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产品)流动性的限制,以便它们能够在全国自由流动。我国地方政府不应设置资源流动障碍,也不应出台各种政策来限制本地区资源的擅自外流。那么我们应该取消地方政府对资本流动的控制。当我国地方政府真正需要调整区域资本构成以实施区域发展战略时,政府应该通过政策引导、金融投资等手段引导资本流动,或者通过金融转移支付改善特定区域的投资环境,从而提高区域竞争力,而不是直接指定特定区域进行资本流动。特别要指出的是,中国目前应特别注意降低公共资本在该地区总资本中的份额,因为任何公共资本都与特定地区相关联,这也是中国社会资本流动性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增强我国居民和资源的流动性,有助于提高我国资源配置的效率,对我国税收竞争造成的税收负担扭曲和不公平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最后,应该注意的是,尽管检验结果显示江苏、浙江和上海的税收竞争阻碍了该地区的经济增长。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改革之初,地方政府间的税收竞争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阶段的负面影响主要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制度不完善造成的。其中,居民和资源缺乏流动性是我国地方政府税收竞争不能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吸引外资,我国地方政府倾向于以灵活的税基降低税率,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以不灵活的税基提高税率。这违背了中国税制的公平原则,扭曲了税收负担,并对劳动力供给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般来说,富人比穷人承担更多的税收负担,但富人比穷人更具流动性,属于灵活的税基,因此富人可以搬到税率低的地区,以承担更少的税收负担,导致穷人不得不承担大量的税收负担。此外,根据蒂布特模型(Tiebout model),居民可以通过用脚投票来有效改善政府行为,从而给税收竞争带来积极影响。因此,为了使我国地方政府之间进行税收竞争

参考
[1]李周安。中国地方官员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经济研究。2007年(7):36-50。
[2]朱恒鹏。权力下放改革、财政激励与公共企业重组[。世界经济。2004(12):14-24。
[3]李尤勇。沈坤荣。区际竞争的区域特征、战略性财政政策与外国直接投资增长绩效[。经济研究。2008(5):58-69。
[4]沈坤荣,傅文林。税收竞争、区域博弈与增长绩效[。经济研究。2006(6): 16-26。
[5]郭杰。李涛。中国地方政府税收竞争研究——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管理世界。2009(11):54-73。
[6]傅文林,耿强。税收竞争、经济集聚与区域投资行为[。经济学(季刊)。2011(7):1329-1348。
[7]傅勇。张燕。中国分权与财政支出结构偏差:增长竞争的成本[。管理世界。2007(3):4-22。
[8]邱丽萍。浅谈税收竞争[。扬州税务学院学报。2000年(1): 17-19。
[9]曾翔薛刚。董洪峰。中国政府间税收竞争的理解与规制[。外国税收。2000年(8): 13-15。[/比尔/] [10]陈志扬。税收竞争与中国政府政策取向的比较分析[。四川金融。2002年(6): 13-15。[/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