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4800字硕士毕业论文基于数值挖掘技术的上市公司财务欺诈识别与分析

34800字硕士毕业论文基于数值挖掘技术的上市公司财务欺诈识别与分析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4800字
论点:舞弊,财务,算法
论文概述:

本文根据舞弊动因初选了 22 个与财务舞弊相关的指标,这些指标涉及上市公司的财务和公司治理、股权结构等多方面。与检索到的文献不同,本文并未单凭经验或在建立模型后作为附加信息对

论文正文:

介绍

1.1研究背景
自上市公司出现以来,金融欺诈像幽灵一样困扰着证券市场的所有参与者。对于每一个理性的投资者来说,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必须对打算投资的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深入分析。由于实际情况,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只能从上市公司公布的财务报告中反映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目标公司的财务报告中存在欺诈,就会误导投资者,最终导致损失。对监管者来说,确保一个开放透明的证券市场环境是他们的工作。如果欺诈行为不被制止,将会降低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甚至导致证券市场的混乱。对于其他利益相关者来说,虚假的财务报告不仅会扭曲公司的经营状况,还会使利益相关者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因为他们无法准确、清晰地了解公司的实际情况。也正因为如此,市场参与者要求上市公司提供越来越多的财务信息。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不仅直接影响交易质量,还影响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和全国的经济形势。为了防止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各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严格的措施来规范上市公司的行为。相关领域的学者也一直在研究能够有效识别金融欺诈的方法。然而,这些努力似乎并没有遏制金融欺诈的暴力趋势。近年来,金融欺诈在上市公司中频频发生。在国际上,从导致1929年美国股市崩溃的罗宾斯金融诈骗案,到安然、世通和施乐的诈骗案,都出现了具有巨大影响力的类似诈骗案。国内形势也不容乐观。从早期轰动一时的蓝天股份欺诈案和2005年的格林克尔欺诈案,到金华、创智科技、Xi安达曼和锌股,大小规模的金融欺诈案件不断发生,发生频率也在逐渐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上市公司仍需关注财务欺诈,对上市公司欺诈的各种防范方法的研究仍需继续。
对金融欺诈识别方法的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分析程序法的应用上。这种方法基于财务报表之间固有的逻辑关系,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以及其他相关财务报表项目之间的矛盾,发现财务舞弊。这种方法在早期欺诈识别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手工识别的方法本身也暴露出许多不足。首先,这种方法需要分析师更高水平的经验和知识,最终的准确性很难量化。其次,该方法基于分析师的经验,对新欺诈方法的识别效果可能不理想。第三,分析过程的效率很低,从原始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到财务指标的计算和后期分析,都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最后,由于分析效率低,所有信息用户往往无法及时获得有用的信息。正是由于这些缺陷,所有的圈子都在寻找更方便有效的识别方法。随着统计模型在财务会计中的广泛应用和数据挖掘算法的逐渐普及,该领域的研究方向逐渐转向如何利用这两种方法来研究更有效、更方便的识别模型。在这样的学术和应用背景下,本文希望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数据挖掘的角度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1.2国内外金融欺诈识别相关研究
国外金融欺诈识别研究历史悠久,也形成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相比之下,国内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从检索到的文档来看,欺诈识别模型的建立方法基本上涵盖了统计学和数据挖掘中常用的分类方法。这些方法主要集中在逻辑回归、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方面。从金融欺诈识别方法的角度对检索到的文档进行分类。

1.2.1金融欺诈识别的国外研究

1.2.1.1理论分析
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些欺诈识别特征的总结上。这些文件大多没有介绍模型,而是通过对一些典型案例的分析,结合自己的经验总结了一些舞弊公司的特点,并为审计人员提供了建议。这还包括权威机构根据经验应注意的一些特征或迹象。科特雷尔(Cottrell)和Albrecht(1994)指出,上市公司在欺诈前后都有一些明显的迹象。审计人员需要从这些欺诈迹象开始,而不是在识别欺诈时花费精力在一些明确的证据上。同时,文章总结了六个常见的舞弊特征,包括前后会计处理方法是否一致,内部控制是否合格,公司财务是否正常,公司员工的生活方式是否改变,行为是否改变,公司是否广泛传播机密信息或员工是否有投诉迹象[1】。Albrecht(1995)根据自己的经验,发现财务欺诈公司往往伴随着以下行为:公司财务报告中出现异常且有利可图的交易,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处于下降态势,公司支出的增长率快于收入的增长率,公司的负债水平较高,应收账款无法及时收回。本文总结的舞弊特征有助于审计人员根据[2]的相关特征发现有舞弊迹象的公司。格罗夫曼(1995)指出,如果公司高估了存货等资产,或者在会计处理方法上有明显不适当的行为,如早期确认收入、低估成本和费用、低估准备金和损失、异常交易和大量关联交易,那么这些公司很可能欺骗[3]。此外,一些权威机构公布的欺诈特征也可以作为审计人员识别财务欺诈的参考。COSO(1999)指出,小公司比大公司更有可能有财务欺诈。最高管理层通常是欺诈的策划者。大多数有虚假财务报告的公司每年只召开一次审计委员会会议,甚至连公司都没有审计委员会。SAS no . 99(2003)还在附录中从欺诈动机、压力和机会、态度或自我合理化的角度列出了几个易于欺诈的风险因素。

2相关概念和理论

2.1金融欺诈相关理论
2.1.1金融欺诈的概念
虽然人们对金融欺诈已经研究了很长时间,但是对于金融欺诈的具体定义还没有统一的共识。例如,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merican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s)将财务欺诈定义为故意错报和忽略财务报告中包含的数字或信息,以达到欺骗财务报告相关用户的目的的行为。国家反欺诈财务报告委员会认为,财务欺诈是通过错报或遗漏导致重大误导性财务报告的故意或鲁莽行为。在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8号——错误与欺诈》中,财务欺诈被定义为导致会计报表中虚假反映的故意行为[50]。从以上对金融欺诈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金融欺诈的几个特征:目的性、隐蔽性、欺诈性和危害性。任何欺诈的目的都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用隐藏的、不知不觉的方式欺骗相关人员以获取自己的利益。然而,欺诈往往会对各方的利益造成很大损害。可以说,每一次欺诈的披露都会导致大量的人失踪。本文试图从审计的角度界定财务舞弊的范围。审计人员认为,欺诈通常分为管理欺诈和非管理欺诈。前者是指管理层利用自己的权利和威望篡改财务报告,以谋取个人或团体的利益,而非管理层的欺诈目的是让普通员工窃取现金或其他财产,将其私有制化。这里的管理层是指那些在公司中的职位可以通过内部控制来控制的经理。相对而言,管理欺诈在目的、隐蔽性和危害性方面远远超过非管理欺诈。因为管理欺诈可以通过篡改财务报表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通常的财务欺诈仅限于管理欺诈。综上所述,本文将财务舞弊定义为管理层为实现自身或集团利益而秘密经营财务报告的行为。

3基于特征选择算法的上市公司舞弊特征研究……16
3.1两种特征选择算法......16
3.1.1特征选择方法概述……16
3.1.2基于浮雕算法的特征选择原则……16
3.1.3基于信息增益的特征选择原则……17
3.2样本数据描述...................18
3.2.1样本选择……18
3.2.2指数初选……18
3.3基于两种算法的索引选择.......21
4中国上市公司识别模型实证研究.......23
4.1分类问题及组合分类器介绍……23
4.2三种分类算法...................23
4.2.1 KNN算法……23
4.2.2随机森林……24
4.2.3朴素贝叶斯分类...................25
4.3分类模型评价方法......25
4.4基于三种分类算法的金融欺诈识别模型.........27
4.5基于成本敏感学习的随机森林算法........28
4.5.1成本敏感型学习.......28
4.5.2基于成本敏感学习的随机森林算法........30
5结论和相关建议.......31
5.1结论....31
5.1.1特征选择结果.......31
5.1.2型号选择结果.......32
5.2关于防止上市公司财务欺诈的建议.......32
5.3本文件的缺点……34
5.4未来研究方向……34

结论

虽然本文最终的建模效果表明,信息增益算法特征选择后的指标与随机森林的组合优于地形算法特征选择后的指标组合。但是,这只能说明信息增益算法大大提高了模型的预测精度,而不能说明信息增益算法选择的指标比救济算法选择的指标对金融欺诈的影响更大。因此,为了使研究结果更加全面和有针对性,本文结合了Relief算法和信息增益算法的特征选择结果,发现资产负债率、资产收益率、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期费用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是影响财务舞弊的最重要指标。企业的偿付能力应该作为考虑是否存在欺诈的首要因素,这可以用欺诈三角理论中的压力来解释。对中国上市公司来说,最重要的经济压力来源是融资压力。
由于相关企业在上市、配股、增发、退市等诸多方面的各项财务指标受到制度性限制。再加上中国目前的民间借贷市场不完善,银行贷款门槛相对较高,上市公司为了筹集足够的资金,有很大的动机进行金融欺诈。因此,资产负债率越高,上市公司获得融资的难度就越大,欺诈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盈利能力指标异常主要是由欺诈手段造成的。伪造利润是欺诈公司常用的欺诈手段。当总资产趋于相似时,欺诈性公司的资产回报率往往高于同行业的公司。期间费用作为当期发生的费用,不能直接或间接计入某一产品的成本,而是计入损益。相应的预付费用在本期发生,但应由本期和未来各期分摊。两者的区别在于,本期发生的费用都是为了取得本期收入,而预付费用带来的收入和收益期相对较长。因此,本期费用全部核销,而待摊费用不应全部计入当月产品成本,而是应根据费用的收入期按月摊销。但是,如果上市公司为了实现利润目标,故意将当期应计入的费用计入待摊费用,销售期间的费用率将低于正常企业。

参考
[1]认知员工欺诈的http://sblunwen.com/zjcwgllw/症状[J]。保健财务管理,1994,12(5):19-25。
[2]阿尔布雷特·w . s .,沃纳兹·g . w .,威廉·T .欺诈.给商业的阴暗面带来光明[·M]。欧文:纽约,1995:10-20。
[3]格罗夫曼。审计人员如何发现财务报表的错报[。《气候杂志》,1995年,12(10):83-86。
[4]人。O.S .使用财务报表数据识别与欺诈相关的因素财务报告[J]。应用商业研究杂志,1995,11(3):38-46。
[5]斯佩思,查拉姆博斯t .使用公布的数据发现虚假财务报表:来自希腊的一些证据[J]。管理审计杂志,2002,17(4):179-191。
[6]范宁,康格,康格,运用已发表的财务数据进行管理欺诈的神经检测[。国际会计、金融和管理智能系统杂志,1998,7(1):21-41。
[7]格林·比普,蔡俊海。通过神经网络技术评估管理欺诈风险[。审计:实践与理论杂志,1997,16(1):14-28。
[8]奥菲·戈特利布,科特·索尔兹伯里,霍华德·石礼德。发现企业欺诈:机器学习的应用[。机器学习最终项目,2006,9 (1): 15-22。
[9]葛家鹏。黄世忠。反映经济真实是会计的基本功能——学习《会计法》的几点体会[。会计研究,1999,12 (1): 2-7。[/比尔/] [10]林长泉,张跃进,李殿富。中国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分析[管理世界,2000,3 (1): 8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