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5000字硕士毕业论文民俗学视角下的大学校园文化

35000字硕士毕业论文民俗学视角下的大学校园文化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5000字
论点:校园文化,民俗,文化
论文概述: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民俗学的研究应当转向生生不己的现实人生而使其充满活力,推动民俗研究从猎奇好古走向现实与人生,使其具有现代意识,这正是民俗学研究的出路所在。

论文正文:

一、历代民俗学学者对民俗学中“人”和“习俗”的定义

(一)民俗学中“人”的定义

(1)人类学家民俗学:安德鲁·朗(AndrewLang),一个乡下人和野蛮人,认为:“考古学作为一门学科,主要收集和比较古代人遗留下来的文物,如箭和斧。另一个学术分支,民俗学,主要是收集和比较古代民族遗留下来的非物质形式的“遗物”:迷信、故事和古代人的思想。具体来说,民俗学研究的是几乎没有接受过教育并且尚未进入文明时代的民间团体、人民和阶层的传说、习俗和信仰。这些落后的阶级仍然保留着许多野蛮人的信仰和行为。民间文学学者因此开始研究野蛮人的习惯、神话和思想,这些原始思想在欧洲农民中仍然以原始形式保存下来。”(2)埃德温·西德尼·哈特兰(Edwin Sidney Hartland)说:“衡量民俗‘人’的标准是欧洲学校教育,而‘人’是像欧洲农民、当代野蛮人这样的阶级,以及世界其他地方尚未被现代欧洲教育改革的一些阶级(包括一些接受非欧洲教育的阶级)
(3)他有时把这个范围简单地表述为“野蛮人和农民”。
(2)多森:一位来自农村和一些城市的著名美国民俗学家理查德·多森(Ri)。哈德曼。多森(Dorson)说:“有些人认为民俗是古老家族的溺爱无聊,把民俗想象成一门关于过去的知识和一门研究有趣但落后和腐朽的亚文化的学科。虽然我不接受这种价值判断,但我承认民俗研究从一开始就确实与古代习俗和“原始”同胞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有些人从完全不同的角度来描述民间研究,使它们具有当代性,面对“这里”和“现在”,面对城市中心,面对工业革命,面对时代和思潮的问题。根据这个概念,民俗存在于活动发生的地方,而不是一堆沙子里...然而,这两种观点并非不可调和。”“人”不仅指国人,也指向传统匿名群众的趋势。即使乡下人搬到城里,民俗学家也不会对他们失去兴趣,在城里出生的后代也不一定会失去他们作为民俗群体的特征,因为他们的生活、行为、服装、烹饪、词汇和世界观也可能受到传统力量的影响。”(1)
(3)邓迪:美国民俗学家阿兰·邓德斯(AlanDundes)认为,由任何人组成的任何“人群”都可以用来指代任何人群,只要这个人群至少有一个共同点。它可以是相同的职业、语言或共同的宗教。重要的是,出于某种原因成立的这样一个团体必须有自己的传统。”他说:“一些民俗学家错误地将“人”等同于农民阶级或农村群体。如果人们接受这个狭义的定义,他们就会推断城市居民不属于“人”,所以他们没有民俗。................................
..............................

二。校园文化的定义与解读

(一)校园文化的概念
与社会文化相比,校园文化是一种地域文化。它是指所有校园人为了追求和实现校园范围内的共同目标而逐渐创造和形成的精神境界和物质形态的总和。包括所有校园人遵守和被同化的价值观体系、人格理想、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共同的思想风格总结。校园文化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校园文化是指学校现有的所有模式的总和,包括学校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反映学校的校园风格、宗旨和特点。狭义的校园文化仅指学校的精神文化,主要指文化价值取向、课程文化、制度文化、组织文化等。(1)校园文化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物质文化。它是指校园环境的建设,如校园环境的设计、建筑的布局和风格、教学设施的配置等。这些外在物质载体被人为赋予了一定的文化内涵,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二是概念文化层。它是指校园人的价值观、道德判断标准、学习态度、行为准则、人际关系和集体舆论,是校园文化的核心。第三,制度文化层。它是一些概念文化的具体化和标准化。第四是模式文化层。主要是指在学校传播特定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如精心布置的教育教学场所、纪念铭文、人物雕塑和校史陈列室等。,这是校园文化的主要体现。
由于空间和个人能量的限制,本文仅从狭义上探讨校园文化核心的概念文化层。
(2)校园文化的形成和特点
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在学校自身发展的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校园文化”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的华莱士在1932年提出的。他把校园文化定义为学校中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化。在中国,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它才被正式采纳为地域文化和社会文化的亚文化,以学生为主体、校园为主体空和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并不断得到完善、积累、丰富和发展。[大学是传播文化的载体。高校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母文化的亚文化,不仅是母文化的产物,而且具有不同于母文化的鲜明特征。其基本特征如下:一是适应性强,转换能力强。高校校园文化以相对独立的大学生社团为基础,以大多数校园人的群体心理水平为深层结构,以校园基础设施为表层形式,具有自身的文化特征、文化集群和文化模式。因此,它可以随着时代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和完善自己,成为一种对社会发展有积极影响的亚文化。..............................
..............................

二。校园文化的定义与解读.........................................5
(一)校园文化的概念.................................................6
(2)校园文化的形成与特征.........................................6
3,校园文化艺术特色分类............................7
l,校园歌曲....................................................................8
2,校园民谣........................................................11
3,传奇....................................................................14
4,故事....................................................................15
5,笑话....................................................................17
6,写作文化............................................................19
7,流行语....................................................................22
4,校园文化的功能..........................................................29
5。在新的时代,我们应该加强对校园文化的积极引导……30
...............................................

结论
高校是培养中国现代化建设各类专业人才的摇篮,是建设和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光荣殿堂,是继承和发展人类进步文化的重要环节。校园文化不仅是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完善,也是整个社会文化的焦点之一。校园网为德育提供了便捷的渠道和载体。有必要发展和建设多元化的德育网络。例如,打开一个在线道德邮箱,在网上讨论一些道德困境,让人们谈论他们的道德困惑。注重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和趣味性,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形成网络优势,增强视听效果和现场印象。
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要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要建设社区文化、乡村文化、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大学生文化水平高,求知欲强,对客观事物和社会变化特别敏感,使校园文化不仅成为高校师生接受新的社会潮流的媒介,也成为他们向社会传播新思想的阵地。纯专业知识的学习不仅紧张忙碌,而且无聊。因此,休闲校园文化有利于调节精力充沛的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淡化他们的不良情绪。然而,尽管校园文化在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意识、陶冶他们的审美情趣、活跃他们的课外生活、缓解他们的消极情绪方面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如果它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适当的组织,它很容易成为颓废、自由、不健康甚至黄色的东西偷偷溜走的通道。因此,必须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管理和引导。搞好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加强校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抵制和消除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影响,有利于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有利于社会文化的发展。

参考资料:
[1]邓迪。民俗研究[。由陈健贤和彭海斌翻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13页和第13页。
[2]多森。农民习俗和野蛮人神话[。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68.52-57,219,233,238。
[3]多森。民俗和模仿[。哈佛大学出版社,1976年。45-46。
[4]高钟兵。民俗文化和民俗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第11页。
[5]编辑。现代英语民谣研究[。江袁绍编译。上海:上海中华出版社,1932年。第18页。
[6]上海民间文学研究会编辑。中国民间文学论文选集[cl。上海:上海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50页。
[7]钟敬文。[《民间文学导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新诠释[。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
[8]王文宝。中国民俗学论文选集[。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第218页。
[9]吴炳安。中国民俗[。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第8页。
[10]王娟。校园民俗[。[民俗研究中心]。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1号,1号,[/比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