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6900字硕士毕业论文新疆某地区少数民族汉语使用情况调查与总结

36900字硕士毕业论文新疆某地区少数民族汉语使用情况调查与总结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6900字
论点:汉语,语言,阿克苏
论文概述: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新疆阿克苏地区的少数民族,除了回族因使用汉语不作为调查研究对象之外,其余的少数民族均为本次调查研究的对象。本次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阿克苏地区少数民族汉语使

论文正文:

介绍

(一)话题的由来
作为组织者的研究生,我受到了这一点的启发,并结合我在新疆四年的学习和生活经历,撰写并提交了一篇论文,参加了一次小组讨论,这给了我很大的鼓励。之后,我的相关论文得到了研究生研究项目的重点项目,这给了我一个更好的空。在此基础上,我结合自己的经验,寻找相关文献,通过各种调查确立了本课题。此外,有必要研究阿克苏地区少数民族使用汉语的情况,以适应时代的需要。语言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尤其是在多民族国家和地区,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或地区,语言甚至会影响国家或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周庆生和何方俊列举并分析了历史上一些国家语言冲突的例子。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多民族杂居,民族间交流频繁,语言接触密度高,语言环境复杂。然而,由于国家政策的正确引导,各民族语言之间的接触一直处于和谐发展的稳定状态。汉语是我国的主要语言,对少数民族语言有很大影响。尤其是近年来,由于汉族经济文化因素的刺激,学习汉语的少数民族人数大幅增加,这使得少数民族使用汉语成为语言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之一。受历史、地理、文化、政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不同民族地区,甚至同一民族地区,汉语的使用差异很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就是这样一个多民族混合的地区。这里的语言情况因地区而异——北疆、东疆和南疆。新疆北部和东部汉族人口比例高,城市化程度高,少数民族汉语学习和使用水平相对较高。南疆少数民族人口远远超过汉族人口,城市化水平也相对较低。许多因素导致南疆少数民族汉语水平较低。阿克苏地区是南疆五县之一,也有这样的情况。近年来,随着阿克苏地区经济的发展,汉族移民的增加,加上经济利益的驱动和普通话的推广等原因,汉语对少数民族的影响逐渐增大,阿克苏地区的少数民族也越来越重视汉语学习。因此,研究该地区少数民族使用汉语的现状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和研究意义。

(2)相关研究综述
由于我国国情的需要,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关注少数民族的语言状况。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利用大量人力物力对少数民族语言进行了一次有力的调查。经过语言调查,对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状况的研究并没有停止。随着汉语对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越来越大,关于少数民族使用汉语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少数民族语言状况研究的大部分成果或多或少都会涉及到少数民族汉语使用的研究。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专门研究少数民族使用汉语的作品和文章。目前,国内相关文献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少数民族语言使用的理论研究
与少数民族语言使用相关的理论主要包括语言接触理论、语言变异理论、语言使用研究方法等。戴夏青的《社会语言学导论》(2004)介绍了社会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同时也提到了民族语言研究中的许多问题。第六章“语言接触与语言进化”,是对民族语言研究理论的系统介绍。他说:“语言接触是指不同民族和不同社区之间由于社会生活中的相互接触而产生的语言接触。”他认为语言接触的结果是语言之间的相互作用,语言之间的相互作用将不可避免地导致语言的进化。本章介绍了民族语言研究中经常涉及的几种现象,如语言影响、语言组合、语言转换和语言濒危。在“语言影响”部分,他分析了制约语言影响的类型、内容和因素,并介绍了混合语言现象。在“语言双重用途”一节中,他主要讨论了语言双重用途的概念,分析了语言双重用途与双语主义概念之间的细微差别,还分析了语言双重用途的类型、限制语言双重用途程度的因素以及语言双重用途对母语的影响。“语言转换”一节首先界定了语言转换的概念,其次分析了语言转换的类型,最后分析了制约语言转换的社会条件。“濒危语言”是本章的最后一节,也是将要讨论的最详细的一节。在汉语的强大影响下,我国许多少数民族逐渐转向汉语,如赫哲族、仙道族和土家族。受语言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他们面临着迫在眉睫的危险,尤其是满语。尽管满族人口超过900万,但他们已经面临迫在眉睫的危险。这种现象让人深思。在这一部分,戴夏青主要研究濒危语言的定位和表征,濒危语言的成因以及如何从语言结构上理解濒危语言的特点。最后,他讨论了如何对待濒危语言。郭Xi的《中国社会语言学》(2004)有许多理论可供民族语言学研究参考。例如,在第4章中,讨论了“代码选择”,包括社交和个人类型,以及代码混合、代码混合和代码切换现象。第七章研究语言规划。这些都是民族语言学研究中涉及的研究问题。

阿克苏地区社会状况及语言调查

该语言的国情受到该语言的社会和文化条件的限制。因此,语言情境调查必须调查与语言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资料。主要内容包括:调查地点的民族分布(集中或混合)和人口数字(根据村内每个家庭的人口数字和家庭成员的状况)。民族行政区划的历史演变与自然地理特征。调查场地的经济、文化、教育、交通、宗教等条件。语言使用调查是语言状况调查的一部分,因此也有必要调查调查点的社会文化背景。

(1)阿克苏地区的社会文化背景
阿克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区。早在秦汉时期,这里就有民族接触。汉武帝沈爵在位的第二年(公元前60年),古墨归西域都护府管辖。魏晋南北朝时期,古墨由桂子控制。隋朝时,西域是由西突厥人制造的。阿克苏属于西部地区的一个上尉。唐朝时,古墨归桂子都督府管辖。在宋代,它属于辽西。元朝时,这里是蒙古皇帝察合台的封地。清朝甘龙二十三年(1758年),这里任命了一位参赞,名叫阿克苏。光绪九年(1883年),清政府修建了阿克苏路。次年10月,新疆正式建省,阿克苏路归新疆总督管辖。这时,阿克苏混合的民族状况和语言接触开始逐渐形成。在整个清朝,由于清政府“移民到真正的边疆”政策的影响,汉族人开始分批移民到该地区定居。人们和汉族人之间的接触变得频繁起来。近代以来,阿克苏地区移民数量逐渐增加,语言接触更加频繁。阿克苏路(Aksu Road)民国17年(1928年)改为阿克苏行政区,民国22年(1933年)改为第四行政区,成立行政长官办公室,民国32年(1943年)改为第四区行政督察办公室。阿克苏地区大规模的民族接触和语言接触始于20世纪50年代。新疆和平解放后,驻扎在阿克苏地区的解放军官兵改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农师,并在当地转岗,成为该地区的居民和新的建设力量。此外,全国各地的人在国家垦荒政策和西部开发政策的影响下移民到阿克苏,活跃了该地区的民族和语言联系空。

阿克苏地区少数民族使用汉语的情况...12
(一)样品的基本情况...12
1。样本的性别背景...12
2。样本的年龄背景...12
3。样本的种族背景...13
4。示例教育背景....13
5。家庭经济状况样本构成........14
6。家庭生活状况样本构成........15
(二)阿克苏地区少数民族汉语.......16
1。汉语使用的总体水平不高........17
2。汉语使用水平有明显的差异...18
(3)阿克苏地区不同场合的少数民族...21
1。中国人在家庭场合的用法...21
2。社交场合中的汉语用法...22
3。学校场合的汉语用法...22
4。少数民族在不同场合对汉语的综合运用.........23
(4)阿克苏地区少数民族使用汉语态度调查.......24
3对阿克苏地区少数民族使用汉语的影响.......29
(1)大量少数民族人口.......29
(2)学习汉语的狭窄途径.......29
(3)教育水平低.......30
(4)经济水平低.......31

结论

在阿克苏生活学习四年后,我清楚地感受到了少数民族语言生活的变化,尤其是汉语对少数民族的影响越来越大。在这些经验的基础上,我收集了广泛的相关研究资料,同时编制了问卷和访谈提纲。经过一个月的调查分析,阿克苏地区少数民族使用汉语的情况得到了更准确的结果。调查采用观察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研究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的汉语使用水平、不同场合下少数民族的汉语使用情况、少数民族对汉语使用的态度以及少数民族汉语使用的原因。通过对调查数据和资料的对比分析,阿克苏地区少数民族汉语使用水平低,差异大,但他们对汉语有正确的认识,对学习和使用汉语有积极的态度。目前,阿克苏地区的少数民族在家庭中仍主要以母语交流,而在社交场合中主要以汉语交流,语言混合现象在学校很普遍。一般来说,汉语已经成为阿克苏地区的主要工作语言和教学语言。双语已成为阿克苏地区少数民族的基本语言生活特征。阿克苏少数民族使用汉语的原因很多。经过比较分析,发现少数民族人口基数大是制约他们使用汉语的因素之一。环境恶劣,少数民族学习和使用汉语的途径少,也制约了他们学习和使用汉语的水平。学校教学是少数民族学习汉语的主要来源之一,但阿克苏地区少数民族学校的教育状况不佳,尤其是在师资匮乏、教学能力低下、教学环境恶劣的农村地区。这严重影响和限制了少数民族学习和使用汉语的能力。阿克苏地区汉语水平和少数民族语言使用水平低的根本原因在于区域经济水平低和开放程度不够。随着政府部门各种鼓励政策、优惠政策和援助政策的出台,阿克苏再次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由于种种原因,少数民族越来越重视汉语的学习和使用。各种研究结果表明,阿克苏地区少数民族汉语使用的发展趋势非常乐观。当提到少数民族语言时,人们通常会联想到一些概念术语,如弱语言、语言功能弱化和濒危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将少数民族语言与这些术语联系起来并不算过分。2011年5月,在云南师范大学举行的第12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母语日上,相关专家发布消息称,“目前,世界上大约有一半的语言处于危险之中,平均每两周就有一种语言消失。世界上96%的人口只使用4%的语言。只有几百种语言真正用于教育系统和公共场所。数字领域使用的语言不到100种。”

参考
[1]阿卜杜勒·凯泽姆。从汉语借词看汉文化对维吾尔文化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4)。
[2]阿布杜福利·伊米提和胡宏伟。维吾尔族流动人口的特点、存在问题及对策——基于乌鲁木齐和Xi[的调查。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
[3]阿布杜拉,阿尔斯兰。西域语言对维吾尔语的影响。国家“十五”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专题报告。2006.(5)。
[4]陈宝亚。语言接触和语言联盟[。北京:语言出版社。1996.
[5]陈永利。汉语借词对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及其影响。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 >,2007,(5)。
[6]陈章泰。《论语言资源》,[。语言和写作应用,2008。(1)。
[7]陈章泰。中国语言资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8]陈章泰。语言资源和语言问题[。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9]戴夏青,社会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1)。
[10]戴·夏青。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和民族状况调查[。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