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46000字硕士毕业论文冷战时期东南亚华文教育的重新定位研究

46000字硕士毕业论文冷战时期东南亚华文教育的重新定位研究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46000字
论点:东南亚,教育,印尼
论文概述:

我们从东南亚各国政府对华文教育的松绑政策中,似乎看到政府有意复兴华文教育,但是在政府松绑政策的背后,应该看到政府对华文教育的经费支持是甚少的,这种经费上不支持的松绑政策更

论文正文:

介绍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华文教育。目前,接受华文教育的不只是局限于华族、华裔,己经扩展到非华族的各国原居民族群。如今的华文教育在许多华人所在国,己被当作一种民族的族裔教育来对待了,是保持民族特性,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世界“华语热”正以燎原之势蓬勃发展,随着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华语越来越显示其作为国际重要的交际语言之一。这使得华语对于华人来说,于民族文化传承的意义之外,更意味着一种生存的技能,华语教学的质量因而受到特别的关注。自从1995年第一届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在新加坡举办以来,迄今己经成功地举办了九届,2012年6月29日至7月1日在马来西亚举办了主题为“东南亚华文教学概况与展望”的第九届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研讨会每两年在东南亚各国轮流举行一次,邀请各国各地的华文教育工作者和学者与会。研讨会的宗旨是为推动东南亚华文教学发展,促进东南亚华文教学的交流,探讨东南亚华文教学概况并传承中华文化,是东南亚华文教育工作者的交流平台。从历届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的论文文本分析可以全面掌握东南亚华文教育的发展清况。    本文以九届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的论文集作为基础材料,试图在掌握大量的文本资料的前提下,从中分析自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举办以来东南亚华文教育的推进,力图做到以下几点:    1、通过对九届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的论文集分析,看东南亚华文教育的变化发展,对近20年来东南亚的华文教育有一个系统的总结,了解东南亚华文教育的概况和现状。    2、通过研究冷战后东南亚华文教育的表现特征,总结出东南亚华文教育重新定位的本质。    3、从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的角度对东南亚华文教育进行论述,基于文本的分析,是一个创新的角度,是对东南亚华文教育研究的补充,有利于推广华文教育,弘扬中华文化。    4、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迄今己经成功举办了九届,从这九届的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分析,试图从中总结出东南亚的华人族群打破了国家的界限,上升为族群的整体认同的特征。   
二、学术回顾    近年来,华文教育研究己经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华文教育成为华侨华人研究的一个热点。回顾学术史,主要可以把东南亚地区的华文教育研究分为以下几类:
       (一)关于东南亚华文教育的历史研究    周幸峨老师的《东南亚华文教育》一书,具体地从新加坡的华文教育、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菲律宾的华文教育、泰国的华文教育、印度尼西亚的华文教育、越南、缅甸、柬埔寨、文莱、老挝的华文教育来对东南亚的华文教育做个全面的概述和前景展望。    梁英明的《战后东南亚华人社会变化研究》一书中,从战前东南亚华文教育的发展及其历史作用、战后初期东南亚华文教育的短暂复兴、东南亚华文教育面临的困境、新形势下的东南亚华文学校四个方面对战后东南亚华文教育的兴衰作了详细的介绍。    道格拉斯·P.穆雷(Douglas P. Murray)的《东南亚华文教育》(ChineseEducation in South-East Asia),这篇文章主要分析了东南亚华人社团的华文教育情况,并且简要地涉及到华侨与当地社会的融合。文章首先写华人社会与当地融合、华文教育的发展概况,作者认为现代东南亚华文教育的发展是中国自身现代改革的一部分。接着文章分别从泰国、印度尼西亚、缅甸、老挝、柬埔寨、越南南部、菲律宾、马来西亚介绍当地的华文教育情况,文章中列出了许多的图表数据,非常的清晰直观。最后作者得出结论,纵观东南亚地区,广泛地使用方言和西方语言是促进同化,但是同时中国的学校系统继续吸收毕业的年轻人进入更加核心的当地中国社团,这同时又是影响教育的一种粗鲁的方式。    胡春艳的《全球化进程中海外华文教育的含义擅变及其历史分期一一一以东南亚地区为例》一文,从海外华文教育的擅变的角度对海外华文教育的发展进行历史分期分析。作者把海外华文教育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6世纪到19世纪末,祖先认同的乡土教育阶段;第二个阶段是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50年代,培养海外华人的国家主义与民族主义的侨民教育阶段‘;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培养公民政治认同的国民教育阶段;第四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至今,培养民族文化认同的族群文化教育阶段。最后作者认为在全球化进程加速发展的今天,多种多样的文化不断交融、不断碰撞,在文化认同不断缺失的今天,狭义上的华文教育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对整个华族来说培养民族文化认同的族群教育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2    何万宁《东南亚华文教育复兴的原因分析》一文分析了东南亚华文教育复兴的四个原因:一、我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友好交往和各国政府对华政策的重大调整是华文教育重新走向复兴的关键因素;二、东南亚各国经济发展的急需与华文实用价值的凸显是华文教育重新走向复兴的内在动力;三、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是东南亚华文教育复兴的根源所在;四、不屈不挠和奋力抗争的华人社会是东南亚华文教育重新走向复兴的重要力量。    彭调鼎在《东南亚华文教育的概况及发展前景》一文第一部分介绍东南亚各国华文教育概况,分别从印度尼西亚、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这几个国家来概述当地的华文教育的发展情况。第二部分接着引出东南亚华文教育的发展前景,认为华文教育不仅是一种民族语文教育,而且是一种世界语文教育,并且最后提出七点建议。    宋兴川,陈欣的《从东南亚华人族群的变迁看华文教育的发展》一文从通过东南亚华人族群的变迁来研究华文教育的发展。作者将东南亚的华文教育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基于血缘、地缘的宗亲组织、同乡会与早期华文教育;基于国家认同的中华会馆、教育社团与近代华文教育;二战后华人族群身份认同的转变与华文教育涵义的擅变。3在本文中分别探讨了华人族群与华文教育发展的关系、华文教育与其他教育不同的特殊性以及华文教育的发展趋势。
       (二)关于东南亚华文教育的现状研究    高伟浓在《东南亚华文教育:政府与社会角色的多样化》一文中认为目前东南亚各国华文教育的有利发展离不开各个角色一起发挥合力作用,除了华人社团外,还包括政府、专业教育机构、外资学校、教会学校、家教等诸多社会角色共同致力于东南亚华文教育的发展。4此篇文章从东南亚华人社团组织的角色、政府的角色、专业教育机构的角色、外资学校的角色、教会学校的角色、家教的角色来论述在东南亚华文教育中角色多样化的特点,也为华文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推动华文教育在东南亚各国较好较快地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    严奉强,陈鸿瑶在一文中,从东南亚华文师资、华文教材、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论述东南亚华文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廖新玲《东南亚华文教育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文章第一部分分别分析了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柬埔寨、越南、老挝、缅甸、文莱国家的华文教育的现状。文章的第二部分分析了东南亚华文教育的特点:华文学校的规模日益扩大;华文教育的类型更加多样;华文教育参与主体日益广泛;华文教育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教材趋向实用;华文教育方式多样化。文章的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东南亚华文教育面临的困难:东南亚各国华文教育政策问题;东南亚华人存在的民族认同感问题;经费、师资、教材问题。最后对东南亚华文教育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    陈颖发表在《八桂侨史》(季刊)1997年第3期的《东南亚华文教育的改革》从东南亚华文教育的特点如华文教学是第二语言的教学来谈东南亚华文教育的改革如教材改革。
       (三)关于东南亚华文教育的国别研究    黄昆章在《印尼华侨华人史(1950至2004)》一书中的第五章“由盛而衰的华侨华人教育事业”中说道,华文教育的前身就是华侨教育。作者分为五个部分来论述:印尼政府对华侨教育的政策、兴盛时期(1950年至1957年)的华侨教育、逐步走向衰落时期(1958年至1966年)的华侨教育、华侨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贡献、印尼华裔公民兴办的教育事业。    黄昆章著的另一本书《印度尼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对印尼的华文教育发展做了全面的详细的论述。作者将印尼的华文教育分为7个时期:华侨教育萌芽时期、印尼近代新式华侨教育的诞生于发展时期、华侨教育黑暗时期、华侨教育恢复时期、二战后华侨教育发展时期、逐步走向衰落的华侨教育、印尼籍华裔兴办的华文教育。    蔡昌卓主编的《东盟华文教育》一书,将东盟国家的华文教育都逐一作了介绍。编者们用清晰的时间阶段展现了各国华文教育发展史,通过回顾历史,分析现状,给东盟各国的华文教育作了一个清晰的定位。    耿红卫在《印度尼西亚华文教育的历史沿革与现状》一文中将印尼的华文教育分为兴办、快速发展、受挫、兴盛、衰落、低谷、政策松动7个时期来全面概述印尼的华文教育,最后从师资、教材、生源三个方面指出21世纪印尼华文教育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向远菲,高伟浓《略论新加坡的华文教育》一文分为两个部分:双语政策下华文教育的困境、华文教育的发展。作者认为新加坡的华文教育困境有三:新加坡政府传统政策的影响、.华文在社会中的应用价值及社会地位影响的下降、华文教育在学校教学中地位的下降。新加坡的华文教育也得到的一些发展,表现在:华文教育意识的提升、华文教育的提倡、教学制度改革的推行、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的开展。    刘培栋《战后新加坡华文教育研究》一文回顾了新加坡华文教育的历史与现状,接着写道政治因素和国际环境对华文教育的影响,作者认为新加坡华文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华文B课程与华语水平问题、华文教材问题、华文教育中的文化传统教育问题,文章最后论述了新加坡华文教育的困境与前景。    郑良树著《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简史》对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的发展作了全面的梳理。作者将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分为:开辟的时代、巩固的时代、攻坚的时代、发展的时代四个时期,作者在书中插入了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照片,使读者对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有更直观的感受。   
三、研究框架    本文主要研究冷战后华文教育的重新定位,主要分以下三章进行论述:    第一章主要介绍九届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的基本情况,包括九届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的发展历程和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的机构设置。    第二章论述冷战后东南亚华文教育的重新定位,从重新定位的背景分析入手,对冷战后东南亚华文教育的重新定位进行历史梳理。    第三章主要分析冷战后东南亚华文教育重新定位的表现特征。分别为华文教育功能的变化、教育对象的变化、教学方法的变化、教学目标的变化、教育内容的变化、政府政策的变化。    最后是本文的小结,主要阐述冷战后东南亚华文教育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是否是复兴预兆,重新发展的华文教育是否是“复兴”了的华文教育。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
       (一)研究方法    1、文本分析法:注重对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论文集的基础资料的文本分析,同时也注重对东南亚地区的华文教育报刊的分析,在对资料认真研读基础上加以提炼和归纳,努力上升到系统化和理论化的层次,最终形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论证体系。    2、比较研究法:本文主要研究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举办以来东南亚地区的华文教育发展,对其进行研究时,将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注重时间、国别等其他方面的比较分析,理清联系与区别。    3、归纳法:在对文本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后,注重对内容的提炼和归纳,总结出自己的观点,以期做到得出有用的政策建议。    4、互证法:本文将以九届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为主要的资料来源,同时通过其他的关于东南亚华文教育的研究著作,以及东南亚地区的华文报纸、主流报纸资料进行互证。
       (二)创新之处    1、研究视角有新颖之处:关于东南亚华文教育的研究不少,但是本文从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的视角,以研讨会的论文集为切入点,基于文本的分析研究东南亚华文教育的发展变化,有一定的新意。    2、在基础资料的搜集上有新的突破:本文将以九届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为主要资料来源,同时注意搜集东南亚国家当地的华文报纸,以及关于华校、华文教育社团的资料,对从整体上了解当地的华文教育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3、研究方法上有新的尝试:历史学的方法是本文的基本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和互证法,尝试运用多种方法理论相结合,力求得出客观有力的结论。 第一章  九届东南亚华..................................................................................... 8 第一节  九届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 ................................................................. 8 第二节  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的........................................................................ 14 一、成立宗旨 ................................................................................................................. 14 二、主要活动 ................................................................................................................. 15 三、会徽 ......................................................................................................................... 15 四、成立历程 ................................................................................................................. 15 第二章  冷战后东南亚华文教育重............................................................. 20 第一节  冷战前东南亚华文教育概况 ................................................................................... 20 一、以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为. ................................. 20 二、以印尼、缅甸为代表取缔、禁止....................................................... 21 三、以新加坡为代表推行双语教育,弱化............................................. 22 第二节  冷战后东南亚华文教育重新定位........................................................... 23 一、中国与东南亚关系的发展......................................... 23 二、华文经济. ............................................................................................. 25 三、华人国家认同.............................................................................................. 26 第三章  东南亚华文教育重新............................................................................ 28 第一节  功能转变 ................................................................................................................... 28 第二节  教学方法改变 ........................................................................................................... 29 第三节  教育对象的改变 ....................................................................................................... 31 .......................................................................  结语     冷战后,东南亚的华文教育得到新一轮发展,似乎东南亚的华文教育复兴了,但是有学者对华文教育的复兴提出质疑:    菲律宾学者吴志超指出“目前华校的华语文教学跟教外国孩子学华语己经没什么多大差别,这己是不争的事实。”    印尼学者黄礼帐认为“目前在印度尼西亚只有华文教学,而不是华文教育。在国民学校教汉语,只能叫外语教学,而不是华文教学。所谓“三语”学校也不是传统的华文学校。真正的华文教育必须从幼儿园、小学办起,必须具有中华文化素质,一星期最少有六节汉语课,再加二三节公民课等等。”    可见在表面上一片形势大好的汉语热中,实际上很多并非所谓的“华文教育”,而是一种“语言教学”。那些被各国政府纳入国民学校的汉语正课,本质上也仅作为“外语教学”,其对象是开放给包括非华裔在内的各族学生,其教学宗旨也与民族文化没有关联,所以也绝不是“华文教育”。目前印尼华族尚未有一个母语教育体制,其语言文化基本上还得依靠家教和补习班的形式来传承。    另外,我们从东南亚各国政府对华文教育的松绑政策中,似乎看到政府有意复兴华文教育,但是在政府松绑政策的背后,应该看到政府对华文教育的经费支持是甚少的,这种经费上不支持的松绑政策更多的是一种放任自流,任其自身自灭,从政策上来说更不是复兴华文教育。  在华文教育发展最好的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基本上分成三个部分,即华文小学、华文独立中学及华文高等教育学府。这当中只有华文小学属于政府学校,华文独立中学及华文高等教育学府都是华社自己出钱出力筹办和维持,政府没有给以仟何的资助。
参考文献[1] 蔡昌卓《东盟华文教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1《东南亚华文教育论文集》,台湾“国立”屏东师范学院,1995 年版 黄昆章《华侨华人百科全书•教育科技卷》,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 年版; 黄昆章《印度尼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5 黄昆章《印尼华侨华人史(1950 至 2004)》,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 黄昆章著:《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世界华人研究文集》,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 [香港]黄枝连《东南亚华族社会发展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年版; 林蒲田《华侨教育与华文教育概论》,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 年版; 梁英明《战后东南亚华人社会变化研究》,北京:昆仑出版社,2001.8[新]尼古拉斯•塔林《剑桥东南亚史第二卷,19 世纪至 20 世纪》,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 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