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7800字硕士毕业论文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综合扶贫路径综述

37800字硕士毕业论文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综合扶贫路径综述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7800字
论点:贫困,扶贫,中国
论文概述:

本文的创新点就在于扶贫模式运用的创新上。过去,政府扶贫往往都是采用单一的扶贫模式进行扶贫,不管是开发式扶贫模式,还是参与式扶贫模式,都有其自身不可弥补的短处与不足。

论文正文:

第一章导言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与世界贫困趋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反贫困战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世界贫困人口的减少作出了巨大贡献。按照中国采用的贫困线标准,中国贫困人口从 1978 年的 2.5 亿降低到 2006 年底的 2148 万人。贫困发生率(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由1978年30.7%降低到2006年的2.3%。仍以 1981-2001 年间为例,按照 1 美元的贫困标准,全球贫困发生率从 40.4%下降为 21.1%,而同期中国的贫困发生率从 63.8%下降到不足 17%。也就是说,按照相同的贫困标准,1981 年中国的贫困发生率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 23.4 个百分点,而到了 2001 年则比世界平均水平低了 4.5 个百分点。1981 年中国贫困人口占世界贫困人口总数的近 43%,到 2001 年这一比例下降到不足 20%。在这 20年间,中国减贫人数是全世界其他国家减贫人数的 108%,占东亚所有国家减贫人数的 81%。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2005 年人类发展报告》中指出,“中国在全球千年发展目标中所作的贡献,给予再高的评价也不过分。如果没有中国的进步,整个世界在减贫方面从总体上说是倒退了。”进入 21 世纪以后,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按照“三步走”的战略,未来 20 年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20 年,是中国由小康社会走向现代化,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的 20 年。首先,在这 20 年里,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要比 2000 年翻两番,年均增长率达到 7%左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 3000 美元;国民经济结构和生产结构进一步升级,工业化、信息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新型工业化社会基本形成;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市化率年均提高 1 个百分点,达到 60%左右;城乡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科技教育更加进步,文化事业更加繁荣,社会发展更加和谐,人民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其次,在这 20 年里,进一步深化改革将加快经济体制转型,市场机制将充分发挥资源要素配置的基础性调节作用,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建立,投资体制、金融体制、流通体制的改革将不断强化国家对经济运行的有效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所有这些都将为在 21 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扶贫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顺利结束,标志着中国基本解决了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在经济增长的强力推动和国家开发式扶贫战略的强势干预下,单纯的收入贫困问题已经不再是中国社会发展中的最主要问题,而以收入差距、城乡差距、工农差距以及农村内部分化为主要特点的差异格局,构成了 21 世纪初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挑战。面对这些挑战,中央开始了一系列旨在协调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政策干预,尤其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近几年连续带有强烈的惠农色彩的中央一号文件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无不标志着中国政府对农村和农业的态度正在向“多予少取”的方向发展。除了继续实施政府有组织的扶贫干预活动以外,中央还出台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这些行动在农村地区及其贫困地区产生了积极反响,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农业收入均有明显增加。相对于 20 世纪,中国农村贫困问题发生了显著的变化:(1)从社会成员的普遍贫困到贫富差距的日益扩大,这就要求中国 21 世纪初的扶贫战略需要考虑控制贫富差距,更要直接地瞄准穷人,扩大政府的转移支付来直接帮助穷人。(2)从基本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的收入性贫困为主到多元贫困为主,这就意味着仅仅关注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低水平扶贫战略,已经不能满足贫困人口的发展需求,贫困人口的健康、教育、社会福利等方面的要求应该成为 21 世纪初扶贫战略关注的焦点。(3)从区域性贫困到阶层性贫困,中国的贫困分布从全社会贫困、18个贫困地带、592 个贫困县和 14.8 万个贫困村逐渐演变,表明贫困问题不再是区域经济发展不足的问题,而逐渐发展成为群体性贫困。贫困的主要人群如弱势群体、边缘群体等已经不能直接受益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这就要求扶贫战略应该更加以人为本,直接指向穷人。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贫困理论研究综述一、 贫困的概念贫困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它本身不具备确定性,随着时间和空间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而变化。如果从英国的布思于 1889 年出版的《伦敦东区人民的劳动和生活》和朗特里 1901 年出版的《贫困:城镇生活研究》算起,迄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此后,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以及权威机构从不同的角度给“贫困”下定义。早在 19 世纪末,英国学者朗特里(Rowntree)和布思(Booth)就从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的角度来研究贫困问题,他们认为贫困是指如果一个家庭的总收入不足以维持家庭人口最基本的生存活动要求,那么,这个家庭就基本上陷入了贫困之中(布思、朗特里,1901)。所有居民中那些缺乏获得各种食物、参加社会活动等最起码的生活和社交条件的资源的个人、家庭和群体就是所谓贫困的(汤森,1979)。奥本海姆(Oppemheim)认为,贫困是指物质上的、社会上的和情感上的匮乏,它意味着在食物、保暖和衣着方面的开支要少于平均水平。世界银行对贫困的表述为:当某些人,某些家庭或某些群体没有足够的资源去获取他们那个社会公认的、一般都能享受到的饮食、生活条件、舒适和参加某些活动的机会,就是处于贫困状态(世界银行,1981)。也有一些学者从单纯的物质生活方面把贫困界定为:“如果一个家庭的总收入不足以取得维持仅仅是物质生活所必备的需要,那么该家庭就是处于贫困状态。”(西勃海姆,1989)美国学者雷诺兹(Reynolds)认为,所谓贫困问题,是说在美国有许多家庭,没有足够的收入可以使之有起码的生活水平。另外,詹姆斯•肯凯德认为:“贫困不仅仅是指收入分配的最低档率,而且指一个社会中所处的地位低 ,贫困是这样一种特殊的无权利状况,即在面临来自社会有权势的集团压力时,无力控制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不过,迪帕•纳拉扬(Deepa Narayan)却认为:贫困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具体表现为所需物资福利的缺乏,包括食物、房屋、土地和其他财产,还包括基础设施、医疗设施的缺乏。同时,穷人缺乏发言权、能力以及免受剥削的独立性。穷人关注资产而不是收入,并认为物资、人力、社会和环境的资产的缺乏与他们的脆弱性和面对风险时的无能为力密切相关(迪帕•纳拉扬,2000)。  第三章个案分析 .......21第一节 研究区域——上山村.....21第二节 上山村少数民族散杂居格局的形成与现状.....25第三节 上山村贫困成因及政府扶贫实践分析.......28第四章 开发式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42第一节 开发式扶贫存在的问题.......42第二节 相关的对策.........43第五章 结论、建议及展望 .........48第一节 基于个案分析得出的基本结论.......48第二节 相关的建议.........50第二节 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展望.......53  结论  从前文的分析可知,在 1999-2012 年这 14 年间,上山村虽然获得了约 670万元的扶贫投资,但是这些投资并没有带给村民直接的经济效益。平均每年 47万元的投资额,只能是刚满足上山村每年本来就需要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资金。因此,虽然投资也部分带动了上山村经济的发展,但是这部分的贡献是很小的。大多数的时候,这样的投资并没有给上山村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当地政府虽然给上山村投入了很多的扶贫资金,但是这些扶贫资金对上山村来说却收效甚微。当对这种由政府主导的开发式扶贫进行深入剖析的时候就可以发现,这种开发式扶贫,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为了克服开发式扶贫自身的缺陷,笔者引入了参与式扶贫的理念。这种新的理念旨在让扶贫对象成为扶贫活动的主导。让他们自己来扶贫自己,以扶贫资金作为引子,主动参与到扶贫中,使自己具备脱贫的能力。从上山村所发展出来的扶贫模式,可以看到,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的成因非常复杂,单一的扶贫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今后的扶贫工作必须采用综合式扶贫模式。以参与式为主、开发式扶贫为辅、两者相结合的上山村扶贫模式,既可以克服开发式扶贫的缺点,还可以带来更高的效益。同时上山村也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山区贫困村,也具有许多少数民族区域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因此,由上山村所发展出来的扶贫模式,对于与它条件相似的山区少数民族贫困村来说,也是具有相当大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1]Wor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2004.Rowntree B.Seebohm.Poverty: A Study of Town Life[M].London:Thomas Nelsonand Sons,1901:136-137.[3]Rowntree B.Seebohm.Poverty and Progress:A Second Social Survey of York[M].London: Longnans, Green and Co.Ltd, 1941:158-160.[4]Townsend, Peter.The Meaning of Poverty[J],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1962,Vol. XIII, No. 1 (March).[5]Townsend, Peter. Poverty in the United Kingdom[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Press.1979.[6]Townsend,Peter.A sociological Approach to the Measurement of Poverty ARejoinder to Professor A-martya Sen[M], Oxford Economic Papers, New Series,1985,Vol. 37, No. 4.[7]Townsend. The International Analysis of Poverty [M]. New York. HarvesterWheatsheaf, 1993.Oppenheim. Poverty: the facts[M].London, Child Poverty Action Group.1993.[9]Sen, Amartya. (1983) Poor, Relatively Speaking[J], Oxford Economic Papers, NewSeries, Vol. 35, No. 2(Jul.). Sen, Amartya. (1985) A Sociological Approach to the Measurement of Poverty: AReply to Professor Peter[J],Oxford Economic Papers, New Series. Vol. 37, No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