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6200字硕士毕业论文中国农业资本投资对农产品和农民收入的影响综述

36200字硕士毕业论文中国农业资本投资对农产品和农民收入的影响综述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6200字
论点:农业,信贷,产出
论文概述:

本文是农业工程论文,本文将以经济增长理论、农业信贷补贴理论等经济学的理论为理论指导,并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研究。

论文正文:

第一章是关于情绪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弱国。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基础性和核心地位。2013年1月31日发布的第一份中央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以农业为重中之重的“确保供给、增加收入、惠民生、增强改革创新活力”的要求。这是自2004年以来中共中央连续第10年把中共中央的第一份文件放在“三农”问题上,这足以表明我们的领导人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三农”问题是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城乡发展总体规划的重大问题,而增加农业产量和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为了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社会进步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中国于2008年取消了农业税、牧业税和特产税。不仅如此,中国还建立了“四补贴”制度,即对粮食农民的直接补贴、对农业生产资料的综合补贴、对改良品种的补贴和对购买农业机械的补贴。与此同时,中国还对一些主要粮食生产县和财政困难的县、村实行奖励和补贴,大大增加了对农业和农村地区的投资。仅2011年,中央政府在农业、农村和农民方面支出1049.7亿元,比2010年增长22.4%。其中,中央财政支农4089.7亿元,农民直接补贴1406亿元,农业综合补贴1406亿元,农业机械良种补贴4381.5亿元,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发展4381.5亿元,农产品储备费和利息620.5亿元,充分体现了中国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重视和支持。
……………

1.2研究综述

1.2.1国外研究现状
对于农业信贷与农民收入的关系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认为增加农业信贷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例如,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Lewis)(1954)认为,金融信贷在农业发展中对提高农民收入起着重要作用,因为农民自己的储蓄不能满足他们对农业生产资金的需求。Park等人(1998)对1985年至1995年中国县级财政支农投资进行了研究,发现财政支农投资可以使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增加2.28%左右,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92年至1995年每年增加0.91%左右。宾斯旺格和坎达克(1995)发现,以供应为导向的农业贷款导致农村非农业就业收入的增加和农民工资水平的适度提高。坎达克和法鲁奇(2003年)利用大量调查数据研究了巴基斯坦农业发展银行(ADBP)发放的农业贷款的影响。结果表明,ADBP贷款提高了农民的福利(如消费、产出、非土地资产等)。);珍妮尼(Jeanneney)和克波达尔(Kpodar)(2005)以m3/国内生产总值和信贷/国内生产总值为金融发展指标,建立回归模型,研究金融发展、金融稳定和收入分配差距之间的关系,发现金融发展可以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然而,有人认为农业信贷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不明显,资源配置效率低下。Philip Arestis和Asena Caner (2004)研究了金融自由化影响贫困的方式。他们认为,在非正规部门投资更多资金,增加对穷人的信贷,可能导致整个社会资金分配效率低下,最终降低穷人的收入。
………

第二章农业信贷理论研究

2.1相关概念和定义
信用是信用贷款(Credit Loan),是指货币持有者和货币需求者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中的借款行为。货币持有者作为贷方借钱给货币需求者,货币需求者承诺在规定的时间内偿还债务并支付一定的利息。信贷包括广义贷款和狭义贷款。狭义的信贷仅指银行贷款。广义而言,信贷是指以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为中介的借贷行为。这是借款人和贷款人信贷活动的总称。这项活动不仅包括收集自用资金,还包括申请和结算账户。农业信贷是指广大农村地区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的信贷行为。能够合理有效地利用农村暂时闲置的货币资金,满足农业再生产过程中资金周转的需要。这里提到的金融组织包括正式金融组织和非正式非政府金融组织。信贷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商业农业贷款,如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政策性农业贷款,如农业发展银行,以及非政府金融组织提供的资金。农业信贷也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的农业信贷是指金融机构的农业贷款。广义的农业信贷还包括金融机构对乡镇企业的贷款。本文农业信贷余额的相关数据主要来源于我国各金融机构发放的农业贷款总额和乡镇企业贷款余额。
……

2.2经济增长理论
亚当·斯密在1776年的经典著作《国家财政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中首次提出了经济增长问题。他认为分工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分工是由市场容量决定的;收入的增加是由技术进步引起的。资本积累促进了劳动分工和技术进步。许多因素共同决定经济增长,如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进步和其他因素。20世纪三四十年代,哈罗德和多马从储蓄率和投资两个方面分析了经济增长。在外生储蓄函数和资本产出比保持不变的前提下,他们推出了“哈罗德-多马模型”。他们认为增加投资带来的资本积累在整个经济增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哈罗德(R. harold)和多马(e. domar)强调,投资有两个特点:第一,投资可以通过乘数过程产生收入;第二,投资将扩大资本存量,进一步提高经济和社会生产能力。马克思认为,实现经济增长也有两种方式,即粗放型增长和集约型增长。罗森斯坦-罗丹和诺克斯的平衡增长理论(Balanced Growth Theory)认为,只有在各个工业部门进行全面、大规模的投资,突破狭窄市场的束缚,我们才能促进平衡的经济增长,实现工业化。后来,美国经济学家威廉·鲍莫尔(William Baumol)从公共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低的现象中解释了公共支出增长的原因。鲍莫尔的不平衡增长模型将国民经济分为两个部门,即:生产率提高的部门,如技术进步较快的制造业,以及生产率增长缓慢的部门,如人力集中的政府部门。鲍默做出了两个假设,得出了以下结论:生产效率缓慢提高的部门的单位产出成本将继续上升,而生产率快速提高的部门的单位产出成本将保持不变或下降。如果消费者对生产效率缓慢提高的部门的产品有需求弹性,为了实现两个部门的均衡增长,就必须在生产效率缓慢提高的部门投入更多的资源。因此,只有提高公共支出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生产率快速增长的部门(如制造业)和生产率缓慢增长的部门(如政府)才能保持均衡增长。
……

第三章中国农业信贷发展、农业产出和农民收入…… 12
3.1中国农村信贷发展历程…… 12
3.2中国农业信贷现状…… 14
3.3中国农业产出和农民收入现状分析…… 22
第四章农业信贷投入对农业产出的影响分析.......26
4.1数据描述和模型设计.......26
4.2农业信贷投入对农业产出的实证分析........27
4.2.1变量稳定性测试.......27
4.2.2协整检验.......29[/溴/]4.2.3误差校正模型的建立......31
4.2.4格兰杰因果检验......32
4.2.5结论......33
第五章农业信贷投入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34
5.1数据描述和研究方法......34[/溴/]5.1.1索引选择和数据源.......34
5.1.2确定模型和模型中包含的变量.......34
5.2农业信贷投入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35

第五章农业信贷投资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

5.1数据描述和研究方法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作为农民收入的指标,农业信贷投入也以农村贷款余额和乡镇企业贷款余额之和表示。在分析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农业信贷关系时,增加了农村人力资本、人均财政支出和农村就业人员非农就业人数三个影响因素。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避免引入农业信贷造成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并防止遗漏重要的解释变量。以上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新中国六十年统计汇编》、《中国金融年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等。就像分析农业信贷对农业产出的影响一样,为了避免模型中的伪回归现象,本研究还采用了迪基&富勒提出的考虑剩余期限序列相关性的ADF单位根检验方法来检验变量的稳定性,并对非平稳变量进行处理,使之成为稳定的时间序列。如果变量是一元的,那么上述理论模型将用于协整检验,并分别确定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农业信贷投入、农村就业非农就业人数、人力资本和人均财政支出之间的关系。本文将使用协整检验来检验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并进一步使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来判断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
……

结论

基于协整分析,运用ADF检验、格兰杰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对农业产出与农业信贷投入、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农业劳动力、农业固定资产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以及农民收入与农业信贷投入、农村就业非农就业人数、人力资本与人均财政支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主要包括以下两点。农业信贷投入与农业产出增长的关系。协整分析表明,中国农业信贷投入与农业产出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农业信贷投入的增加对农业产出的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这一结果为中国通过增加农业贷款促进农业增产提供了理论依据。此外,农业信贷投入每增加1%,农业产出就会增加0.516292%,因此农业信贷投入应该增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和农业固定资产的增加也能有效带动农业产量的增加,促进农业长期发展。通过分析,本文还发现农业劳动力和技术进步对农业产出的影响是负面的,表明农业劳动力和技术进步在农业生产中没有发挥应有的效率。格兰杰检验结果表明,农业信贷投入、劳动力和技术进步的变化是农业产出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与农业产出之间存在双向影响关系。
……
参考资料(略)